03.04 你人生中第一部電腦是什麼牌子的?

最專業家庭理財規劃師


人生第一部電腦是聯想Y480。

2012年上大學的時候就一直想買一個筆記本,心念念地一直到2013年初買了人生第一臺筆記本。問同學借了一部分錢,自己湊了一部分錢,當時花了我5200多。

買筆記本前,給自己的定位是遊戲音影本,用來看電視玩遊戲,選擇了散熱好,但是比較笨重的Y480。

我現在用的筆記本電腦就是我當時買的,一直用到現在,期間來來回回修了很多次。

13年初買的筆記本。

14年的時候換過硬盤。

15年的時候清過灰。

16年的時候自己學會了拆機清灰,自學會了換散熱扇。

17年吃麻辣燙時,湯汁撒進了電腦,花了300修好。

18年擴過內存,裝了一個4G內存條。

19年自己換了硬盤,裝了Win10系統。

到2020年,還在一直使用。

一個電腦用了7年我還是很驕傲的,來回維修了很多次。

為了修電腦,裝系統,買了本書,學會了很多。

修電腦,清灰怎麼能少了這些神器。。


喵感數據


我人生的第一臺電腦是我在日本研修期間買的,2009年的元月當時花了我11萬日元賣的一臺索尼牌的,將進我2個月的工資,當時買這部電腦我下了好幾天的決心,就現在回想當時買電腦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跟人家營業員一頓講價,原本以為買了個日本產的,回家一看Made in China,回來才知道日本的絕大多數的電子產品都是中國製造,放在當時這個電腦的配置還很先進了,但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尤其在日本就更快了,很快就被淘汰了,但我回國的時候我還是它帶回國了,雖然現在筆記本電腦不像以前那麼珍貴了,在國內隨便幾千塊錢就能買一個好的,但我時不時的拿出來看看,這是一臺舊電腦也是一段珍貴的回憶!





海邊生活的剛子


我人生中的第一臺電腦,嚴格的說是聯想筆記本電腦,不嚴格地說,我在上初中的時候,接觸的第一臺電腦是大顯示屏,大頭電腦,非常落後也非常笨重,電腦上都是代碼,那時候計算機系統時很複雜的,電腦也是非常難學習使用的,那時候的我對電腦是沒有興趣的,高中讀完之後,我最感興趣的是自動化,所以大學學的專業就是電氣自動化,三年大學生涯,老師的教育,薰陶,讓我學會了使用計算機,從此我便喜歡上了計算機,我個人認為,計算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互聯網成就了,淘寶,騰訊,為無數的人創造了財富的機會,很多人都通過互聯網掙到了錢,我買的第一臺電腦是在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旁邊的電腦商城那裡買的,我記得是聯想電腦,運行內存是2個G的,硬盤是500G的,真的太喜歡用了


成遠鴻


我人生中第一部電腦是一臺“聯想筆記本”,ThinkPad450之類的,具體什麼型號忘記了,電腦最先壞的是鍵盤,鍵盤壞了也就沒有再用了。留給我最深的映像是玩遊戲,那時候買筆記本就是為了玩魔獸爭霸,打真三國無雙,和大學的兄弟們一起開黑,再有就是畢業找工作投遞簡歷,估計用它也投了幾百份了。去年因需要尋找一些老資料和老照片,找電腦店老闆拆開了,硬盤槓槓的,當時我就把硬盤拿走了,其他的留給老闆了,這個硬盤還能做個移動的儲存器,打開了全是回憶,我這無處安放的青春[666]




飛奔吧2狗子


2001年左右。組裝機。

奔騰3 733

128mb內存

升技主板

Tnt2 model 64顯卡

20gb硬盤

Lg 40x CD ROM

軟驅

15寸球面顯示屏

Windows ME系統

還配了一個最原始的那種白色的電腦桌

當時還在上中學,不到一個月,把電腦拆了,嚇了我爸媽一跳。後來跟著電腦店老闆鑽研。

Dos下裝系統。Fdisk format setup學的很溜。


阿喆0317


聯想臺式!那年給一家解散了的公司清賬,完了還差我部分工錢,就拿開發票的那套打印設備抵了幾千塊錢,包括一臺電腦和一臺打印機,只是那針式打印機是專用於打發票的,打其他資料還真不適合![呲牙][呲牙][呲牙]


楚天283540526


我的第一部電腦是在大學畢業後第三年買的,花了我一個月的工資。當時應該是聯想剛剛收購IBM 不久,我買了經典款的Thinkpad ,鍵盤中間有一個觸摸的小紅點,而且還帶指紋解鎖功能。可以說陪伴了我很多年時間。

雖然現在沒有用了,但是鍵盤還是保存完好的,當時裝的windows 2000系統,我自己不知重裝過很多次,現在只能放在紙箱中了。




用藥達人


其實對於電腦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選擇比較好,我的第一臺電腦是我工作第一年的時候買的,是買的三星,記得當時是拉著我哥陪我去買的,我們當時對電腦配置啊什麼的都不太懂,就是為了方便工作也沒有考慮太多,現在還一直在用著,有將近十年了!


低碳人生


第一臺電腦是組裝機時代的產物,也是時代的回憶,更是互聯網電商崛起的起點。自從我買了第一臺組裝臺式電腦以後,中關村電腦城就一步步沒落了。

時間拉回2007年,那個時候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第四個年頭,彼時的中關村電子城有海龍、科貿、鼎好、e世界四大金剛。當時整個中關村真的是火爆的不像樣子,就跟北京早高峰的地鐵一樣人擠人。正因為火,存在著各種坑蒙拐騙。由於當時PC筆記本電腦對一個剛剛畢業的窮學生來說還比較奢侈,於是組裝機是一個起步。記得每個樓層都有不少門店的小學徒在電梯口拉人頭,賺提成。後來無意間聽一個小哥說:組裝一臺電腦,如果4000塊錢,不賺你一千甚至兩千簡直對不起你。

歸根結底,就是配件五花八門,一般小白壓根不懂,就給他們渾水摸魚的機會。機箱、CPU、顯卡、內存條、硬盤、顯示器等等,品牌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還有兼容性問題,有的還是翻新的配件,更可恨的是給你掉包,組裝的時候還是好好的,當你回家沒多久就莫名其妙的壞了,然後就打著配件不兼容的名頭給你推薦換配件,換的型號其實是更低端的雜牌子的配件。可恨至極!

騙子們賺錢很嗨的時候,有人在抄他們後路。2010年,電商徹底崛起了,我在京東平臺買了第一臺聯想Lenovo筆記本,花了4000多,臺式機賣給收舊貨的小販。2015年,在蘇寧易購買了一臺蘋果Mac air,由於不做太重的工作,至今電腦勉強用著還行。

從2009年末,就在中關村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每天都會路過中關村,見證了城市面貌也不斷改善,中關村過街天橋也越來越好,地鐵4號線也開通了,交通問題得到極大改善。中關村電子城四大金剛也徹底改頭換面了,成為了一些共享辦公區,在線教育中心,創投孵化器,還有少量的商戶做配件和維修生意。這段屬於組裝電腦的歷史也被慢慢淡忘。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就是時代演進的力量,坑蒙拐騙的陋習被徹底掃除,低端組裝機被品牌電腦取代,線下實體店的低效率也被互聯網取代。曾經一度中關村電子城做過品牌電子產品的線下體驗店,為的是挽回消費者的信任,但是,無奈信任的傳遞從線下來到了線上,只剩下中關村轉型後對過往時代記憶的封存。





IT大咖秀


剛畢業的時候買了一臺戴爾的靈越系列的本子,功能還可以,用了好幾年,後來拿這個本,加了點錢換了現在的Thankpad,這機子好像還是日本的,兩個頭的插頭,地線是單獨甩出來的一根線。後來用著有點卡,自己加裝了內存條和固態,現在用著還挺好,就是本子有點沉,出差揹著要老命,現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太快,目前不準備換機子,大多數工作都能在手機上操作,除非是畫圖之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