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解讀中國古代宮廷“對食”史,宮女和太監是如何做夫妻的?

硃砂丄172cm


“對食”,在當今的現代化的網絡語言中出現,多指是面對面的吃飯,但是在古代,這個詞語與卻與太監和宮女多相關聯,那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對食在古代所指其實就是搭夥共食的意思,到底怎麼與太監和宮女之間有聯繫呢?我們來一一說明。

  • 最早的對食——同性戀

同性戀即使在現在看來也被作為異類,那想想在兩千多年的西漢,就出現這樣的事情,在當時看來也是不敢想象的事啊。最早記載對食的是漢朝的《漢書》,書中記載:“房與宮對食”,房是官婢道房,宮指曹宮。曹宮是趙飛燕的宮廷教習,色藝雙全,被漢成帝偶然一次看上了,且懷上了龍種。《漢書》記載曹宮除了與皇帝發生關係外,還與另一名宮女道房是對食關係。

最終這個曹宮也沒有什麼好下場,最終落得母子全部被殺。但是這未必是最早的對食,野史中記載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也就是“金屋藏嬌”故事的女主角,但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大和漢武帝開始喜歡上年輕的衛子夫,陳阿嬌寂寞之中,便讓宮女女扮男裝,陪自己吃飯,最終被漢武帝發現,將陳阿嬌的皇后之位廢掉。但是此事只是在野史中記載,不可考究真實性。

  • 對食的轉變——“菜戶”的多樣性

對食在很多的皇帝看來都是不認可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朱元璋,因為他對這種事是“零容忍”,所以在當時,太監和宮女,你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那你就是選擇了寂寞,你就必須忍。

但是一切都是會變的,總有太監會得到皇帝的喜歡,皇帝會滿足他們的一些小小要求,於是在太監和宮女之間就出現了一些對食的情況,這些都是被認可的,開始只是在一起吃吃飯、逗逗樂的太監和宮女,時間長了漸漸產生感情,於是就發展成為了“菜戶”,而“菜戶”關係就是長久的“夫妻”關係,多由太監和宮女組成,少部分為宮女和宮女組成。

隨著“菜戶”的發展,逐漸變得多樣性,而這個多樣性是因為太監的權利增大導致的,因為在一些朝廷或者特殊的時期,太監的權利往往可以左右皇帝。那都有哪些多樣性呢?

第一種:真心的“菜戶”

這種在歷史中記載少之又少,其中萬曆年間,有一個太監叫做宋保。他與他的對食宮女生活多年,非常的喜歡他的對食對象,但是他發現他的對食對象卻發生情變,一怒之下萬念俱灰,出家為僧,甚至連皇帝都欽佩他的這種痴情,可見雖然太監沒有生理功能,但是他們的情感和慾望還是正常的。可能大家覺得這種“菜戶”關係並不可靠,但是事實上卻很是相反,“菜戶”之間的情感其實很是牢固,一方去世,另一方多與之守一輩子空房。

第二種:“菜戶”成為大臣政治工具

隨著一些朝代太監的專權或者成為皇帝的紅人,他們也就成為大臣們追捧的對象。其中最典型的兩個例子皆出於唐朝。

唐玄宗年間,大太監高力士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於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刀筆吏叫呂玄晤,為了巴結高力士,將自己的妹妹呂國姝嫁給他,從此自己也開始飛黃騰達,最後官至刺史,成為一方大官;還有唐肅宗年間的元擢,更是瘋狂的巴結當時的大太監李輔國,為了升官,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都嫁給了李輔國,從而開始飛黃騰達,成為了梁州刺史。

第三種:“菜戶”讓太監翻身

“菜戶”讓太監翻身,確實讓人匪夷所思,這個事情就發生在最著名的大太監魏忠賢身上,魏忠賢就是“菜戶”的最成功的者。

魏忠賢在剛進入到宮中之時,也是受盡欺負,因為魏忠賢是在自己結過婚之後才進宮的,所以跟多人都笑話他,但是魏忠賢卻野心很大,與大太監魏朝結為兄弟,又通過魏朝結識到了明熹宗的乳母客氏,並俘虜了客氏的芳心,與客氏形成了對食關係,並迅速升溫為“菜戶”關係,並最終在明熹宗繼位後,魏忠賢瞭解明熹宗的愛好,並投其所好,順勢除掉了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自己的拜把子兄弟魏朝。

很多人都在疑問,那魏忠賢真的喜歡客氏嗎?當然不是了啊,客氏只是魏忠賢的一名棋子,而他是利用客氏,才能真正的取得朝廷大權,最終憑藉客氏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九千九百歲。

在皇宮之中,對食只是因為寂寞,被戲稱為“吃飯夫妻”,正所謂:可憐情深無處解,惟有互助得慰藉。


歷史文武君


全面聊聊太監的私生活,不侷限於"對食"。

每個朝代太監閹割的位置不同,大體說來,明清之前,為了保證被割者的存活率,一般採取"小淨"。

具體做法就是把蛋蛋剖開,憑一己之力擠出蛋黃,過程非常痛苦,不忍描述。 小淨之後,不能生孩子,但棒棒還在,也不影響小便。身強體壯和慾望旺盛者,仍然能享受魚水之歡。

(淨身雕塑)

去哪裡享受?

明清之前到煙花之地——香樓。明朝中後期特別流行與宮女結成對食,清朝全面禁止對食後,太監常去香樓。

現在的女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老公,非常親密。古代"老公″,是對男子很不尊敬的一種稱呼。 清朝的太監,也叫"老公”。

哪些人稱呼太監為"老公"呢?

煙花之地的美人們。 太監與美人們激情相擁之時,美女們輕呼“老公”,類似於現代"小豬豬"之類的暱稱。

(這個太監不太娘)


因此,導致明清的普通女子不敢再稱呼自己的丈夫為"老公"。不過,港臺對於傳統文化傳承得比較好,所以"老公"一詞在現代又被重新啟用。

只是,"老公″己不再是對太監的稱呼,而是對另一半的稱呼,無奈的是,很多老公,不是太監卻更甚太監。所以啊,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與對食如何生活?

方法一:削木成具。

明清之前,被淨身的叫宦官,宦官除了煙花之地可以解讒,也可以與宮女結成對食。與對食或皮肉者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

清朝為徹底杜絕宦官與宮女、后妃做活塞運動的可能,採取"大淨",割了蛋蛋和棒棒,幾乎下面的生殖器全割完了。

割完之後,無法自主排小便。手術後,會在傷口處插一根羽毛之類的東西,起到引流的作用,身上再掛一個小袋子裝些灰接尿,所以,太監身上經常臭臭的,為了掩蓋身上的尿騷味,清朝的太監,會存錢購買國外的香水。




但就算大淨身,太監也有自己的玩法,他們製作狎具。

古代也有狎具,形狀類似定海神棒,古人的創造力超乎我們的想象,那個時候沒有塑料製品和納米技術,其具多為木製品。 從山上砍一棵樹下來削成想要的模樣,代替被割掉的東西。

來看明朝史料記載:“……小太監多恣肆無狀……坤寧宮小太監狎宮婢……上色動而搜其處,獲得狎具……”

據這段史料記錄,崇禎皇帝時期的小太監們,真是色膽包天,創造力特別驚人,敢在坤寧宮放肆。


崇禎皇帝下令搜捕坤寧宮和太監住處,結果搜出了幾個狎具。 由此可見,皇帝只有一個,后妃們的生活真的很寂寞。

還有玩得太過火的搞出了人命案,太監用定海神棒硬塞進歌伎“穀道”之中,歌伎被摧殘致死。

方法二:淨身不全者與對食形如夫妻,"手撫口齧[niè]″。

來看古文記錄:“……爾之從太監……衾枕之間,其狀若何?妾曰:太監性淫,不勝其擾。交接之際,其陽亦突出將寸。”

據這段囗述記錄,對食形如夫妻,太監晚上老是動手動腳的,尤其是動手……動著動著,下面"突出將寸",突出將近一寸。

一寸3cm左右,大拇指的第一個指關節的長度。這個不能稱之為長度,只能稱之為短度。 這個短如青黴素膠囊的東西,做不了事。只能"手撫口齧"。

史料記錄:“閹人近女,每喜手撫口齧,緊張移時,至汗出即止……"。

剩下的畫畫只能腦補,不可描述。

只有極少部分太監,找了一個靈魂的伴侶,使心靈有點歸依,感情有所歸宿。但絕大部分太監都是可憐人,老無所依。

參考文獻:《人海記》《浪跡叢談》

文:陳賢


陳賢史話


“對食”這個詞,從現代語境來解釋就是面對面吃飯。但從歷史角度來解釋這個詞就有兩層意思了。

其一指宮廷女子之間的“同性戀”行為,形象的說就是“磨鏡”。兩個女人長得“東西”都一樣,好像對著鏡子“作”一樣,這個詞是不是很形象?

第二層意思是指有錢的太監為了體驗一把家庭生活,感受一下家的溫暖,於是和宮女在皇宮外組成家庭,他們之間沒有真正的夫妻生活,也就是在一起吃飯、睡覺而已。太監不是完整的男人,別指望他和宮女之間發生點什麼。

歷史上最早對食太監應該是秦始皇時期的宦官趙高,趙高本來沒有生育能力,然而他有個女婿叫閻樂,查了一下史料,原來趙高娶了個宮女,收養了一個女兒,女兒長大嫁給了閻樂。



到了明朝對食也稱“菜戶”,只不過菜戶專指太監和宮女組成的家庭。宮女和宮女之間組成的家庭不能稱“菜戶”,只能稱之為“對食”。現代稱呼為“拉拉”。

明朝時期的“菜戶”很多,比如著名的宦官魏忠賢和明熹宗朱由校的奶媽客氏結成了菜戶。慈禧的太監安德海娶了好幾個女人。裡面有宮女也有民間女子。

其實明初朱元璋禁止太監和宮女談戀愛,太監的地位很低,到了明成祖稱帝時,太監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原來在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攻打南京城時,是城裡的太監打開了金川門,迎進了朱棣軍隊,從此以後太監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比如後來的太監鄭和,鄭和不能生育,但有個兒子,鄭和也是和宮女結成了對食,把自己的侄子收為了兒子。唐朝太監高力士、李輔國都是這樣的人。



“對食”一詞最早見於《漢書》,漢武帝劉徹的皇后陳阿嬌就是因為同性戀(對食)而被打入了冷宮。就是歷史上那個“金屋藏嬌”成語裡的陳阿嬌。

巫著男子衣冠幘帶,素與皇后寢居,相愛若夫婦。事發,楚服伏辜,皇后廢處長門宮。

意思是說,皇后阿嬌讓女巫穿上男人的衣服,白天在一起吃飯,晚上在一起睡覺,形同夫妻。事情敗露後,皇后被劉徹廢居長門宮。這時候的“對食還”是女女之間的同性戀行為。



清代的太監小德張就娶了個宮女,後來還娶了一個妓女,這個妓女叫方金翠。人稱“金痰盂”,原來小德張有一個怪毛病。他吐痰都是吐在方金翠的口中,然後再由方金翠吐到痰盂中,後來人們形象的稱方為“過籠痰筒”。

結語:對食和菜戶都是宮中寂寞男女發明創造的新鮮事物,是長期性壓抑產生的怪現象,是一種表面夫妻關係。


秉燭讀春秋


我國古代,皇帝為了防止嬪妃淫亂,就讓太監和宮女在宮中伺候,太監就是一群不能房事的男人。其實太監也並非就不能娶妻,有些太監還是和宮女做了夫妻,他們的這種關係被稱為“對食”,那麼對食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宮女與宮女同性之間的對食,相互滿足。

(宮女與太監對食)


史書中關於對食最早的記載是在《漢書》中,其中記載“宮人自相與為夫婦名對食”,不過這裡的對食特指宮女與宮女之間,也就是今天社會我們所說的同性戀。

皇宮大院之中,女子成千上萬,而且大多是花季美女,她們這些人也是有生理需求的,甚至是心理需求也未曾得到過滿足。而宮中男人僅有皇帝一人,其他皇子也不敢招惹後宮女子,所以這些女子是寂寞的,她們精神上寂寞,情感上也寂寞。
(宮女與太監對食)


後來就有些宮女,喜歡上了同性女子,兩人或許只求一種心理陪伴,又或許是別的。野史傳聞,漢武帝的第一個皇后陳阿嬌也曾有過同性戀行為。不過這畢竟是野史,至於是不是真有其事,還有待於考證。

當然宮女之間對食,在當時是不允許的,所以並不是所有宮女都敢,只有一些膽大的宮女才會找人對食。其實對食對於處在深宮的宮女,也是一種生活手段。
(宮女與太監對食)

宮女與太監之間的對食。

記載隋唐五代歷史的《宮詞》中有記載“莫怪宮人誇對食,尚衣多半狀元郎”,這描述的是當時宮中宮女與太監的對食。

對於宮女與太監的對食,大多數皇帝是允許的,有些皇帝甚至會幫助撮合宮女太監。比如明末皇帝朱由校,他的乳母就和當時的大太監魏忠賢對食,魏忠賢之所以能夠權勢滔天,與朱由校的乳母也有著很大的關係。當然並非所有皇帝都允許對食。

朱元璋當了皇帝后,他就很討厭後宮之中的對食,於是就下令禁止對食,一旦發現對食者要受剝皮之刑。比起宮女與宮女之間對食,太監與宮女的對食就好多了,這一來大部分皇帝允許他們這樣,二來他們面對的好歹是個異性。
(太監與宮女)


無論宮女之間,還是宮女與太監之間,他們是如何做夫妻的?

宮女與宮女之間對食,說白了就是同性戀,她們可以有一系列情侶之間該有的親密舉動,但是無法性生活。

至於宮女與太監之間的夫妻生活,其實也就是相互陪伴,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同床共枕但是無法房事。他們尋求的只是一種陪伴。

對食這件事,歷來受到爭議,不過其實這似乎也是一件好事。深宮大院之中,對食可以讓那些寂寞的人有一點精神陪伴。


斯幽說歷史




“對食”就是一個宮女再找一個“男人”,說白了就是“一宮一公”,兩人什麼也不幹,吃飯的時候,相互蹭飯而已。但本質上來說,就是:寂寞才說愛。

你想,隨著年齡的增長,宮中生活變得枯燥起來。宮女或太監怎麼辦?宮女也是人,也有生理需求;太監也是人,也有生理衝動。但是,現實是宮女能勾引皇上嗎?太監能勾引嬪妃嗎?這樣的行動如果牽手成功,大事告成。如果失望,下場是什麼?

所以,天無絕人之路。“對食”作為一種新式戀愛在太監與宮女中流行起來,無論是排解寂寞還是搭關過日子。總算,往後餘生,有一個你,無論你是老女人,還是小女人。我也不管你作為男人是否沒“小弟”,總之,我們相互為伴,你發你的牢騷,我安慰你。

而對於太監和宮女如何做夫妻?下面我主要講講清朝的“公公與宮女”的假愛情。

雖說“對食”讓宮女與太監暫覺人生的美妙,但是這種朝廷不允許的“戀愛”是禁止的。如果兩人短暫的邂逅被人揭發或是被主人發現他們中的奧密,兩個輕則被責打重則被賜死。

所以,直到今天我們講戀愛有風險。雖說誰都想談一段有“遠方和詩”的愛情。但是宮女和太監在封建社會專門是為主人服務的,可是,你們卻私下搞愛昧,你說主人能高興嗎?

總結:太監和宮女是如何做夫妻的:一日三飯共一桌,你發牢騷我安慰;沒事打牌搓紙牌,服務主子是正事,私下偷約還繼續。


春秋思想家


“對食”,從字面來理解很好解釋,就是面對面的吃飯。而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對食”這個詞又產生了兩種解釋,第一種指宮裡女子間的同性戀;第二種指宮女和太監結成的無性夫妻。但無論是哪種解釋,都是古代深宮中產生的畸形關係。而現在最廣泛的理解就是宮女與太監之間,相互結為的名義上夫妻。

對於“對食”這個詞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漢書》中,其關係指的就是女同性戀。“官婢曹曉、道房、張棄,故趙昭儀御者於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宮(曹宮)即曉子女,前屬中宮,為學事史,通《詩》,授皇后。房(道房)與宮(曹宮)對食。”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對食所指代的關係也有所改變。

“對食”這種畸形關係,伴隨著皇家深宮的產生而產生。但因所處的歷史朝代不同,各個朝代對待宮女太監的標準也不同。雖然太監都要淨身,但對於宮女來說,在一些朝代,宮女到了一定的年齡,也是要出宮嫁人的。而且年齡大都在二十歲出頭,出宮後生兒育女,也能有一個好的後半生。

但是處在深宮之中的妃嬪們可就沒這麼幸運了,作為嫁給皇帝的女人,她們可不能像宮女一樣,沒受過皇帝的臨幸到時可以出宮。等待她們的要麼是受皇帝寵幸,最好還能有個一兒半女,要麼只能老死後宮。但是,不管怎麼說,她們是人,對於生活的陪伴和性的需求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妃嬪與貼身宮女之間,保持一種同性愛戀的關係,彌補精神與身體上的空虛,而這種關係多出現於野史記載,畢竟屬於皇家不光彩的事情,但是這方面野史的可信度還是有的。但這也是在一個強迫的背景下形成的,這些妃嬪一面等著有朝一日被皇帝臨幸,一方面和身邊的宮女過著自我安慰的日子。

而正史上的記載,這種對食關係多出現於女官之間,也更接近於搭夥過日子的範疇。“宮人自相與為夫婦名對食,甚相妒忌也。”女官沒有宮女幸運,沒有宮女到了一定年齡就可出宮嫁人的好事,只能一輩子辛辛苦苦待在深宮之中。而這種不見天日的生活,也只能女官之間“對食”,才能在這深宮冷院中體會到一點溫暖。

但太監作為中國古代黃泉之下的特殊產物,在“對食”上而言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那些宮女到了年齡就可以出宮的朝代,太監想要找到“高質量”的對食兒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這也難不倒這些在大內之中的太監,在那個用錢可以買到一切的時代,花錢買一個對食還是沒問題的。

但明代是在所有朝代裡比較特殊的一個朝代,明代的宮女和太監,到了年紀是會被淘汰,但是卻出不了宮,只能老死在宮中。所以在明代,宮中男女太監對食,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雖然太監淨了身,但好歹也還是半個男人,搭夥過日子還是沒問題的。而此時的對食,也換了一個稱呼——菜戶。

在明朝前期,皇宮內對宮女和太監結成名義夫妻過日子這件事情還是限制的很嚴的,尤其是朱元璋時代,是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但是到了朱棣時代,卻瞬間就放寬了,而菜戶這個稱謂也就隨之興起。菜戶這個指代也更加準確,拋開了宮女之間同性的關係,只指宮女與太監之間名義夫妻關係。

宮中太監與宮女或兩情相悅,或迫於無奈而結為的對食,往往都想平常夫妻一樣,而且感情也十分好。《萬曆野獲編》曾記載,京師外一寺廟中,一座廟宇中供奉的全是已亡宮女的排位,每逢宮女的忌日,與其結為菜戶的宦官便會前來致祭,有的宦官甚至會嚎啕大哭,感情比普通百姓家的夫妻感情還要好。

但是不論什麼事情,遇見有權有勢的人物的時候,都會變得不一樣。在有權有勢或者謀求權勢的宦官手中,對食家不過是一個籌碼。這些宦官依靠年輕貌美的對食家討好拉攏權貴,而一些權勢極高的宦官,也是其他人所逢迎討好的對象。如呂玄晤將女兒嫁與高力士、元擢將女兒嫁與李輔國,這些例子女人都是不值錢的犧牲品而已,也沒有了對食夫妻同甘共苦的美好。

以上為狼君個人見解,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我是狼君,喜歡狼君的觀點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加關注


狼君歷史


古代的皇宮裡,住著皇上一家,而為皇上一家服務的就是太監和宮女,雖然太監是“功能不全”的男人,但是他們也有情慾,而宮女是正常的女人,有情慾是正常的事,在這個龐大的隊伍裡,難免會有宮女和宮女,太監和宮女私混在一起搭火過日子,而這樣的組合就被人稱為“對食”或者“菜戶”。


歷史上皇宮裡著名的“對食”組合!

歷史上最出名的“對食”組合要數大太監魏忠賢和明熹宗乳母客氏了,客氏由於是明熹宗的乳母非常有地位,所以宮裡太監們都想跟她組成“對食”,客氏本來就有個老相好,就是當時的掌印太監王國臣,但後來客氏又看上了年輕的太監魏忠賢,而魏忠賢也是個情場老手,很快就跟客氏廝混在了一起,當他們倆的事情被王國臣知道後,氣憤的王國臣去找魏忠賢麻煩,話不投機兩人就打了起來了,到最後竟鬧到了明熹宗那裡,而明熹宗找來客氏,讓客氏自己選跟誰,客氏選了魏忠賢,從此這以後魏忠賢一步登天,後來竟做到了九千歲!



當然皇宮裡也有耐不住寂寞的妃嬪跟宮女“對食”的,漢武帝的妃嬪陳阿嬌,因為被長期冷落,耐不住寂寞,所以就和身邊的宮女在自己的寢宮裡“對食”,後來被漢武帝發現後,漢武帝直接下令將宮女處死,同時將陳阿嬌打入冷宮幽禁了起來。


太監和宮女身在皇宮大院,每天做著同樣的工作,身體和心靈都倍感空虛,她們也需要有人為她們排憂解悶,然而皇宮裡的制度註定了她們不能過正常的男女生活,“對食”的出現也算是對她們心靈上的慰藉吧!


唐古看今


不得不說“對食”這個詞取得想當妙!就相當於現在的同性戀的關係。但“對食”的雙方可以是宮女和宮女之間,也可以是宦官和宮女之間。 在古代的宮廷,後宮的男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帝,可皇帝的女人就不止一個了,為了防止別人給自己帶綠帽子,皇帝就給在宮裡當差的男人給閹了,就成了太監。(侍衛除外,侍衛是嚴格值班制的,不住在宮中)

解決了皇帝的綠帽子問題,但又出現了另外的問題,宮中女人這麼多,除了妃子,還有很多宮女。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嘛!長期確認感情的寄託,人都會受不了的嘛!那這該怎麼辦呢?



於是就出現了“對食”的現象。這一詞最早記載了漢朝的時候,據說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受冷落之後,與宮女“對食”,還讓宮女穿男子的衣服,以此來排遣寂寞,最後被漢武帝發現了,處斬了那宮女,然後把阿嬌的皇后位給廢了打入冷宮。雖然這是野史,真實性存疑,但也說明那時候已經有“對食”的現象。

其實真的可以理解這一現象,長期的慾望的缺失,使得宮女們的身心受到很大的摧殘,“對食”這一現象可以很好的解決她們的心裡和身體的需求,也維持了後宮的穩定,所以後面皇帝都默認這一現象。


當宮女的問題解決之後,那還有太監呀!太監雖然已經不是正常的男人了,但是心裡還是會寂寞的,至少他們還算是半個男人,也比女人和女人強吧!於是又出現了太監和宮女之間的“對食”。

到了明清時期,太監得到越來越大的權力,他們就越來越不滿足傳統的“對食”,他們開始講究關係的合法化,他們開始與宮女結成夫妻,過正常的家庭生活,具有相當的穩定性,這時候就稱為“菜戶”。



太監已經不是正常的男人了,他們身體上過不了正常的夫妻生活,但是他們無時無刻都想彌補這份缺陷,娶妻便成了他們最大的安慰,而且他們心裡還是對夫妻生活充滿了渴望。所以,心理上的慰藉和潛在的性要求是太監娶妻成家的最大動力。


博古論今天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太監了,據說大禹王滅了有扈部落,將有扈氏族人全部貶為奴隸,其中就有將男子進行閹割充為宮人。太監是不完整的男人,不可能和女人有性生活,但是,太監畢竟是皇帝身邊的人,有權力也有錢,因此,他們也想有一個正常的家,於是,他們就與宮女之間結為“對食”。


對食的字面意思很好解釋就是面對面吃飯。中國有個成語叫舉案齊眉,雖然說的是吃飯的事情,但是裡面深層次的意思是說夫妻恩愛。所以,對食也就有了夫妻之意。不光是太監與宮女,宮女與宮女之間也有形成對食的。

對食最早見於漢武帝時期,說得是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與女巫楚服之間同性戀的事情。陳阿嬌被漢武帝冷落,於是從宮外找來了一個女巫,陳阿嬌讓女巫穿上男子的衣服,白天對食,晚上同寢,相愛如夫婦。後來事情敗露,漢武帝殺了楚服,同時廢陳阿嬌於長門宮。



於是,後來對食這個詞就被宮廷沿用,專指在宮內的同性戀宮女以及太監和宮女的結合。對食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有發生,秦朝的趙高,唐朝的李輔國等等都有對食的經歷。但是,對食最多的還是明朝。明朝前期,朱元璋為了防止太監專權,嚴禁太監與宮女對食。



但是,這個現象在明成祖朱棣這裡發生了變化,太監的地位被逐漸抬高,尤其是出了鄭和這樣的三寶太監以後。不僅如此,明成祖還設東廠,由太監擔任東廠提督,於是這些掌握了權力又有錢的太監紛紛與宮女結合形成對食。最著名的就是魏忠賢和明熹宗的奶媽客氏之間的對食,幾乎把明朝鬧得天翻地覆。


傅斯鴻


《明史》有詳細的“對食”記載,意為宮女和宮女同性戀愛結為“夫妻”,也就是現在的女同性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宮女11、2歲就入宮,地位最低下,長到青春期時,情竇初開,整日的無聊與寂寞的宮女們為了彌補內心世界的空虛,在宮女之間產生了一種畸形的性愛關係,稱為“對食”。

宮女與宮女之間叫“對食”,宮女與太監之間叫“菜戶”。

最早的“對食”記載於漢武帝時期,劉徹的第一任陳皇后,膝下無子而受冷落,長期苦悶中的陳皇后想解乏,就讓隨身宮女扮成男裝,然後媾和於室,劉徹發現後大怒,廢黜了陳氏的皇后封號,打入長門宮幽禁起來。《漢書》也有“房與宮對食”的記載,可見漢朝時宮女之間“對食”不在少數。

仇英的《漢宮春曉圖》中,捧壺端盤的宮女。

後來“對食”範圍逐漸發展為異性,北齊的胡太后養了男寵不滿足,還與太監“對食”,被兒子高緯發現後,斥責其淫亂行為;五代的南漢,大家都知道,是個禽獸王朝,想當官必須自宮,於是南漢朝廷臣子們都是太監,正好成了宮女們的“對食”對象,《南漢宮詞》有“莫怪宮人誇對食,尚衣多半狀元郎”的句子。

圖為北京恭儉衚衕,左邊幾個大煙筒就是當年的淨身房。

到了明朝時,宮女和太監對食現象達到鼎盛,還出現了新名詞叫“菜戶”,不但有中間人作媒,還要舉行婚禮拜天地,在宮內各司其職,出宮後夫唱夫隨,雙方互相接濟親屬,養老送終,宮女和太監們都以找到“菜戶”為榮,如果有宮女或太監找不到“菜戶”會被恥笑,受人欺負,其中會廚藝的宮女最吃香,位高權重的太監最吃香。

圖為明朝內宮監太監腰牌。

最出名的要數大太監魏忠賢和明熹宗乳母客氏了,就是那個木匠皇帝的奶媽客氏受寵信,太監們都巴結她,想組成“菜戶”,客氏本來就有相好的,是掌印太監王國臣,但這老傢伙年齡大了弄不動了,而魏忠賢以前在社會上就是個混混,會來事兒,把客氏搞得五迷三道的,於是客氏和魏忠賢廝混在一起。

一次被王國臣撞上了,被戴綠帽子的王國臣不敢找客氏鬧,於是去找魏忠賢麻煩,兩國三言兩語就打起來了,驚到了正在趕木工活的明熹宗,這傻皇帝知道宮中有“菜戶”現象,這是不公開的秘密,所以就當成一件平常事在一旁看熱鬧,而這時的客氏請皇帝做主,明熹宗就讓客氏自己選跟誰,於是選了魏忠賢,從此小魏子一步登天,王國臣不久被殺。

張嫣,明熹宗的皇后,21歲開始守寡,長得年輕貌美,受到宮內太監覬覦,想與其對食,被張嫣嚴厲拒絕。

還有件事,明熹宗23歲就死了,留下了年輕的張皇后守寡,當時後宮“菜戶”現象極為普遍,便有膽大的太監想靠上年輕貌美的張皇后,成為其“菜戶”那還不但抱得美人,還能飛黃騰達,當時內侍太監總管陳德潤自恃優秀,收買張皇后身邊宮女,幫忙美言幾句,旁敲側擊,但被張皇后嚴厲拒絕,氣到不得的陳德潤決定硬闖張皇后寢宮,結果強上未遂,被貶到孝陵守墓,此事說明,對食和菜戶在明朝是一種公開的普遍現象,也說明了明朝的太監膽兒有點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