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電視劇《安家》中提到的“霸佔上海老洋房”事件,在現實中是怎樣的?

何興才


現實中,你肯定是要分錢給人家的,我爺爺的房子 外公的房子都是。

解放後,傭人,司機 都成房子的擁有者了。

產權也有了。她們的孩子子女也算上了。 沒辦法的。


AlighieriXavier


其實這個事情是真實存在的,我認識一個朋友,他也是有在上海,有小洋房,親戚大概是50年代過來的,然後在洋房裡面大概搭了一個小房,50幾平,三個人住,然後拆遷的時候哦,賠了2.2億。親戚要8500萬沒有談妥,然後我朋友去找了幾個農民工,強制把那個房間拆了


小崔身邊娛樂


看安家裡上海老洋房的故事,說起來娃的太奶奶出生在上海霞飛路,十幾歲前也是住老洋房,可惜後來房子被傭人的後人霸佔了……太奶奶一家最終放棄了房產,原始房契還在美國,只能人善被人欺 ​











小羅是熱愛生活的女孩


在3月1日由《安家》劇組爆料的最新劇情中,主人公龔家花園老洋房的戶主想要賣掉房子,卻被遠房親戚家的老太太一家訛上,毫不知恥的要讓戶主給予他們家5000萬搬家費,負責賴在老洋房不搬走,引起了諸多網友的探討

諸多網友在看到這一幕,可是把大家都給氣壞了,大家紛紛留言稱“還有這樣恬不知恥的人嗎?”住著別人好心施捨的房子,竟然在別放賣房子時,獅子大開口訛人,沒有任何產權,到成為了自家房子一樣,搞得戶主跟強盜一般

可是大家都沒有想到,這部電視劇編劇是按正式事件寫的

真實事件中的房子,遠比電視劇中要精彩許多

伴隨這部劇情播出後,這個故事原型也出現在眾人面前

伴隨這位博主所述,並未大家講述了這件事的真實來源

這位博主敘述到

2013年,我家族企業受到了財物苦難,想要打算賣掉家裡的祖宅來進行填補

家中祖宅坐落於傷害,旁邊是空氣大院跟宋家故居,佔地三畝,建築面積長達1千出頭,是標準的獨居小洋房

不過由於久無人居,但優異的地段跟品質,在網上掛牌2.2個億,儘管如此,可依舊有賣家找上門,而對方還是自己資本圈中的朋友,表示想要收購一套老洋房

來自於祖宅的院子中,自然也有一戶釘子戶

這位釘子戶是家中的一遠方親戚,太爺爺看他女人家可憐,便在家中允許他搭建一頓小平房,在當時長達60年的租期,我們並未向他受過一分錢房租

後來在小小的幾十個平方里,住了這位女人家的兩位兒子跟一個孫子,一家六口,伴隨最後的落戶,他們確實拿到了,公告戶口

說道這裡肯定有部分網友比較意外,什麼是公告戶口呢?

公共戶口指,這家人可以享受這片區域的教育醫療等資源,但時跟這頓戶主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換句話來說,哪怕這位女人居住在這裡,但是土地歸屬權還是戶主的。

在聽到,家裡人想要變賣房子,能賣出2個多億的高價,這位老太太決定充當無賴

並宣稱不給八千萬,死活不肯搬走

戶主在向各行業請教後,沒有辦法之下,請了手裡的工人,將老房子重新裝修了一遍,並將這位老太太居住的違法搭建小屋鏟了

起初老太太兩位兒子還拼命反抗,為此還打傷了自己的工人,後來伴隨公家的插手,將這一家族請出去了

因為戶主是有處理自己房子時合法合理的,而且房子跟土地都是自己家的,跟他們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時候根據戶主所表示,訛人的老太太一家六口搬到了上海郊區的貧民房,因為沒有高收入

依舊是六個人擠在七十多平方的空間裡,一家人每天除了互相指責外,都後悔如果當初要是不獅子大開口,或許就會有更好的結果。

戶主父親在當時,找過這位老太太,念在親戚份上,房子買了後,會給予他們一家一千五百萬,大家好聚好散

而但是,老太太兒子的回覆則是:“呵呵,可以,每人一千五百萬。

後來,聽說老太太大兒子在外刷豪橫,被人打斷了退,為此老太太也癱瘓在床上,在爺爺的勸說下,父親託人送去了5千紅吧

不得不說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呢

這種事件,自然不止一起了,另外一起,也是在去年所發生

租客霸佔房子60年不歸還 竟還向房主討要動遷款引起了諸多網友的熱議

戶主外公外婆在60年前將上海市中心一套房子租給租戶居住,沒想到的是,伴隨租期到來,租戶不僅沒有搬走,還將家人戶口遷到了房子名下,眼看房子就要拆遷了

這家租戶跑來索要拆遷款,無奈之下的戶主,將他們告上法院,在獲得法院認可後,將其強制遷出,現場跟換門鎖,引起諸多網友怒贊

看完,諸多故事,的確讓人唏噓,不過看到這些故事的大結局,總是讓人大快人心

孫儷主演的安家也正是,借用了真實的事件,引起了諸多網友的共鳴

而正是如此,這幾天,這部《安家》可謂了火遍了全網,而孫儷也向大家證明了什麼叫做真正的收視率女王


九尾靈猴


大家好,我是尹老二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瞭解很多影視領域作品,在影視領域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事件回顧: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劇情:上海老洋房主人的祖爺爺曾經收留過遠房表姐,兩家一起在老洋房共同生活了幾十年。

時過境遷,遠方親戚成了表姑姥姥,她的兒子也都已經成婚並有了自己的房子。當表姑奶奶發現主家要出售老洋房時,帶領自己的兒子、兒媳們一起搬回來,極力阻撓主家賣房,並試圖瓜分賣房子的錢款,要價五千萬元。

主家遇到表姑奶奶,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來科普一下《物權法》的知識點。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使得物盡其用,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全國人大曆時七年,其間幾經討論、修改,最終於2007年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法律——《物權法》。

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中有一項重要原則,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而在我國的《物權法》中則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涵蓋的範圍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多更廣,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物權法中的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安家》中被霸佔的老洋房便屬於物權法要保護的對象。

根據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進行登記,即“公示生效主義”。換言之,老洋房的房本登記在誰的名下,誰就是房子的主人。只要電視劇中的主家沒有將房屋過戶登記在表姑奶奶名下,那麼這座洋房的處置跟表姑奶奶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如果像劇中一樣,老洋房被無理霸佔,主家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物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是一種行為請求權,其目的在於保護被侵害的權益。

物權請求權包括返還原物請求權。在劇中,表姑奶奶屬於無權佔有老洋房,主家可以依據物權法第三十四條,向表姑奶奶主張歸還老洋房。

物權請求權還包括排除妨害請求權和消除危險請求權。在劇中,表姑奶奶點著爐子烤肉串,極易造成老洋房發生火災,主家可以依據物權法第三十五條,請求表姑奶奶排除妨害、消除危險。

表姑奶奶全家上陣,在老洋房中吃喝拉撒。如果,表姑奶奶損毀了主家的桌子、凳子、椅子以及鍋碗瓢盆等物件,主家還可以依據物權法第三十七條,請求表姑奶奶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安家》中老洋房被霸佔其實有著一個真實的案例。在真實案例中,主家收留遠方親戚,並給他們在院子裡搭建了一個小房子。幾十年後,當老洋房的主家打算賣房時,遠房親戚同樣獅子大開口,要求平分賣掉老房子的錢款。

不過案例的結局大快人心,老洋房被賣掉後,遠房親戚沒有分得一分一釐。而原先一家擠在院子裡的小房子也被當做違章建築,被依法拆除,遠房親戚只能搬到郊區繼續租房。

在中國,要相信法治的力量。

《物權法》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物權法》第三十四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物權法》第三十五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物權法》第三十六條: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尹老二


電視劇《安家》中老洋房被霸佔如何維權事件回顧: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劇情:上海老洋房主人的祖爺爺曾經收留過遠房表姐,兩家一起在老洋房共同生活了幾十年。時過境遷,遠方親戚成了表姑姥姥,她的兒子也都已經成婚並有了自己的房子。當表姑奶奶發現主家要出售老洋房時,帶領自己的兒子、兒媳們一起搬回來,極力阻撓主家賣房,並試圖瓜分賣房子的錢款,要價五千萬元。主家遇到表姑奶奶,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來科普一下《物權法》的知識點。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使得物盡其用,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全國人大曆時七年,其間幾經討論、修改,最終於2007年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法律——《物權法》。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中有一項重要原則,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而在我國的《物權法》中則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涵蓋的範圍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多更廣,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物權法中的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安家》中被霸佔的老洋房便屬於物權法要保護的對象。根據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進行登記,即“公示生效主義”。換言之,老洋房的房本登記在誰的名下,誰就是房子的主人。只要電視劇中的主家沒有將房屋過戶登記在表姑奶奶名下,那麼這座洋房的處置跟表姑奶奶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如果像劇中一樣,老洋房被無理霸佔,主家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物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是一種行為請求權,其目的在於保護被侵害的權益。物權請求權包括返還原物請求權。在劇中,表姑奶奶屬於無權佔有老洋房,主家可以依據物權法第三十四條,向表姑奶奶主張歸還老洋房。物權請求權還包括排除妨害請求權和消除危險請求權。在劇中,表姑奶奶點著爐子烤肉串,極易造成老洋房發生火災,主家可以依據物權法第三十五條,請求表姑奶奶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表姑奶奶全家上陣,在老洋房中吃喝拉撒。如果,表姑奶奶損毀了主家的桌子、凳子、椅子以及鍋碗瓢盆等物件,主家還可以依據物權法第三十七條,請求表姑奶奶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安家》中老洋房被霸佔其實有著一個真實的案例。在真實案例中,主家收留遠方親戚,並給他們在院子裡搭建了一個小房子。幾十年後,當老洋房的主家打算賣房時,遠房親戚同樣獅子大開口,要求平分賣掉老房子的錢款。不過案例的結局大快人心,老洋房被賣掉後,遠房親戚沒有分得一分一釐。而原先一家擠在院子裡的小房子也被當做違章建築,被依法拆除,遠房親戚只能搬到郊區繼續租房。在中國,要相信法治的力量。法條小貼士:《物權法》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物權法》第三十四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物權法》第三十五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物權法》第三十六條: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陸霏霏愛看劇


這是一個真實的新聞,之前上海一個大媽將自己家的房子出租了50年,但是後來租客卻說房子應該歸他們所有,就是不將房子退還。

不過後來大媽的兒子,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現在房子已經收回到自己手上了,希望大家記住一點,房子不管租多少年,房子的產權都是歸房東所有的,還有如果你存在違約行為,房東還可以提前終止合同的。


西部小城


《安家》在電視熱映後,對劇情的討論熱度不斷上升,前面有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後面又出現無賴老太太霸佔房產。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它的靈感往往取自現實生活,在追劇的過程中,關於老洋房事件激烈的討論中,得知一個重要消息,那就是《安家》老洋房的故事是有原型人物的,但他們的結局,比電視劇裡面演繹的還要慘。下面且聽小李講解!

說這個事件之前小李先熟悉一下電視劇當中的情節。安家天下接到客戶的委託,想要賣掉自己的老洋房,本來是一個利潤很大而且還很好操作的一個單子,天不遂人願,半路卻殺出了蠻橫不講理的一家六口。老洋房的房主心地善良,曾暫時收留遠方親戚太表姑奶奶。當太表姑奶奶得知要把賣掉房子後,她竟召集一家六口前來阻撓賣房子,他們認為自己在這裡住了這麼久,老洋房有自己的一部分,想訛的一筆鉅款,否則他們就賴著不走,誰也別想動洋房。在此過程中,中介及其房主屢次找老太太家庭進行談判,都沒有結果,事情鬧到了最後叫來了警察,房主拿出了老洋房的房產證後事情才妥善解決。

這段看似非常氣人的片段,在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存在。在原型案例當中,老太太一家是上世紀中期搬到老洋房一家來住的。當時,也是借宿,這一點和電視中的。老洋房的主人給他們在院子裡邊搭建了小房子。這一家人,一住就是幾十年,三代人擠在一個小房子裡邊。等到老洋房的主人售賣老洋房的時候,兩家的後輩們開始產生了矛盾。

老太太和子孫們是沒有住房的,真的只能擠在這個小房子裡邊。但這個小房子本身屬於老洋房的違章建築,讓老太太一家搬走,他們確實沒有地方住。又礙於他們一家有公共戶口,所以街道方面也只能建議兩家協調。老洋房的主人最終請來了農民工,把自己老洋房裡邊的小房當作違章建築進行了拆除。拆除當日,老太太還和農民工發生了衝突。但是,最終,拆除違章建築是合情合理的。老太太一家的小房子沒有了。而老太太一家,也沒有得到一千五百萬,只能搬到郊區去住了。老太太一家搬到郊區之後,老太太與人打架,發生了衝突,最終面對了比自己更“豪橫”的對手,吃了大虧,被打傷了。而老洋房的主人,賣掉自己的房子之後,到醫院,給老太太送去五千元的慰問金。

俗話講得好“一碗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不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一家人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也算是大快人心了。


吉林小李


律師行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能接觸很多陰暗面,甚至能夠直視人心貪慾。

霸佔上海老洋房的劇情在現實中並不緊缺。

下面講的事,不是霸佔房產,而是霸佔售房款。這是筆者律師生涯所接觸的一個真事,記憶最深刻的一個案件(此案件曾在我文章裡面寫過,現在把大部分內容搬過來)

————————————————————

-----母以子貴,母因子傷-----被掠奪的400萬。

這是筆者接觸的第一個再審案件,雖然是再審成功的一個案件。但本案自接案到最後結案的整個過程,甚至結案之後每每談起這起案件,筆者的感受都是持續的“壓抑”。

以下為“被“掠奪”的四百萬”事情始末。

一、韋阿姨的敘述

2013年夏季(筆者開始法律行業第四年),第一次接待六十四歲的韋阿姨,以及陪同她一起前來的表妹。

簡單招呼後,韋阿姨開始介紹:“我有一個兒子(稱為小劉),把我名下的房子賣了,賣房款600萬,被我兒子拿走了,我向法院起訴要求他還給我這600萬,但法院判我敗訴了!”------自認為作為一名經歷過“風雨”的律師,在沒看到證據之前,對韋阿姨的介紹,還是持半存疑的態度,心想如果法院判決敗訴,那麼應該是有韋阿姨暫時沒有介紹到的事實細節,那就接著往下聽,往下看-------繼續韋阿姨的口述:“這套房子是登記我的名字,後來我兒子說自己想看中了一套房子,還差二百萬首付,希望將我名下這一套房屋賣掉(當時韋阿姨有兩套房屋)幫幫他,後來我同意了。同意的原因一是因為我兒子自小便特別懂事,高中後還去新西蘭留學,都是打工賺學費,給家裡要的錢很少,很會為其他人考慮,這次讓我幫忙,我也不能拒絕,而且孩子特別懂事特別孝順,鄰居、親戚看到我兒子就說我有福氣。二是房子市場價值600萬左右,賣掉了之後給我兒子二百萬,我還能留四百萬,年輕的時候很少出去遊玩,現在年紀大了,想去世界周遊一圈,這樣也有錢去環遊世界了。”

“房子賣了六百萬,售房款打到了我兒子名下(備註:2018年之前,國家的房地產政策並未規定房款必須打入售房人名下!),但我兒子收到售房款之後,開始以各種理由拖延,最後直接拒絕將四百萬還給我,說要自己留著,免得自己亂花,過了大半年,我再給兒子打電話要錢的時候,直接把我電話拉黑不接我電話了,我當面找到之後甚至開始吵罵,就是不還給我錢!以前特別懂事的兒子,那個鄰居、親戚人見人誇的孩子,忽然變成這樣,想不通為什麼一個人會變化這麼大?而且,我就這麼一個孩子啊,以後所有的財產能留給誰?我真的想不通為什麼?我哭了很多次,眼淚都流乾了,後來我起訴到法院,現在,就是這個判決書,法院判我敗訴了。”

二、 啟動再審程序

我看著韋阿姨的“判決書”(實際上是民事裁定書),內容與韋阿姨所述相差不大,之所以敗訴,是因為韋阿姨的愛人(下稱劉先生)向法庭出具了一份書面說明:“因為韋阿姨起訴的售房款四百萬是夫妻共同財產,韋阿姨的起訴屬於對夫妻重大事項的處分,故請求駁回韋阿姨的訴求”法院也確實不負期望的以此為理由駁回了韋阿姨對小劉的起訴。但可惜的是,一審法院裁定後,韋阿姨並沒有在法律規定期限內提起上訴,也就是說韋阿姨現在手裡的裁決書已經生效了,如果繼續往下進行,那麼就是再審程序而不是上訴程序。眾所周知,再審成功的難度有多大!但經研討,我們認為一審生效裁定確實有嚴重的問題,特別是一審法院在“對夫妻重大事項處分”認定的問題上,存在著剝奪當事人合法訴權的錯誤。故而經過多番討論之後,我們接受了韋阿姨的委託,決定幫助韋阿姨啟動再審程序。

三 、再審思路的確定與再審程序的啟動

在接受委託的時候,我們已經大致確定了再審的主方向就是侵犯當事人合法的“訴權”。再審成功難度本身極大,加之阿姨並沒有任何新證據提供,如果要引起再審法官的重視,這就需要律師在法律依據及法理依據上做非常多的工作。經研討之後,我們對該案確定瞭如下思路:

1、一審裁定違背“不告不理”之原則,韋阿姨的愛人劉先生並非是案件的訴訟參加人,僅僅提交了一份書面說明,法院不能直接認定“房產有二分之一的份額屬於劉先生”。

2、劉先生如果認為涉案房屋/售房款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應在韋阿姨主張回來該筆款項後另行向韋阿姨索要。

3、如按照一審裁定,如果劉先生不配合,韋阿姨就永遠無法主張回來自己的合法權益,相當於對當事人合法訴權的嚴重剝奪。

4、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了駁回起訴的情形,該案不符合任何一條應該被駁回的情形。

依據上述思路,我們起草了再審申請書。湊巧的是,該案成為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剛剛成立後受理的第一起再審案件,甚至應該是三中院受理的第一起案件。筆者記得很清楚,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成立後正式受理案件的時間為2013年8月21日,我們也就是在受理日當天,向三中院提交了再審申請書,而當天上午,整個三中院幾乎沒有什麼當事人,全是法院工作人員(與現在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對比鮮明)。案件啟動還算順利,三中院受理了我們的再審申請。

四、審判程序及結果

當然,最後的審判結果是理想的,法院最終支持了韋阿姨要求其兒子返還400萬(僅主張了400萬)的訴求。但整個再審、發回重審、繼續一、二審程序中所經歷的種種,讓筆者感覺特別壓抑甚至噁心。韋阿姨的兒子,自再審之後的整個程序,花樣頻出,百般耍賴:

“申請鑑定其母親韋阿姨精神不正常,要求鑑定拖時間”、“要求其父劉先生加為第三人,阻止韋阿姨起訴”、“鼓動其父劉先生以與韋阿姨離婚為籌碼要挾韋阿姨撤訴”、“趁法官不在大肆辱罵母親”。。。。。。等種種超出人類道德底線的行為。當然,案件最後的結果,對於參與到案件當中的每一個人,包括勝訴的韋阿姨本人及筆者,均沒有感受到任何一絲勝訴的喜悅。世態炎涼,冷暖自知。

五、執行及案件後續

幾經周折,執行階段來來回回大概持續了兩年的時間,最終案件的結果是:小劉愛人名下房產最後以低於市場價三成的價格被拍賣,拍賣款支付給韋阿姨的400萬本金和滯納金後,留個小劉和劉夫人的款項,所剩無幾!

案件最終全部勝訴且執行完畢,但韋阿姨和其兒子的關係,徹底僵化,見面如仇敵。不復有一絲一毫緩和的可能性。

再後來,韋阿姨沒有出國旅遊,自己搬進了養老院。(韋阿姨在整個訴訟期間也曾多次表示以後不可能指望兒子養老了,以後要去養老院養老)。

後去探望過一次韋阿姨,精神狀態不算太差,但也不是太好。

之後,跟韋阿姨有持續的微信聯繫。但自18年11月最後一次聯繫後,韋阿姨微信就沒有過回覆,打其電話,顯示關機。在此之後,因為各種工作原因及瑣事,一直未去養老院看望過,一是因為確實太忙,二是自身所帶的悲觀體質,想得太多,擔心不好的事情發生,還不如留個念想。

終:這是一個真實但刺骨的案件,案件進行的過程中,就小劉本身的行為,略過其庭後辱罵自己的母親不說(我們不去評判一個低等動物,因為某些時候他已經喪失了做“人”的資格),就其以“母親精神不正常”申請做精神鑑定來拖延審判的“正常”法律手段來講,都會讓很多正常人心裡有千萬個“國罵”欲噴薄而出。但作為一個出庭律師,除了略帶情緒的正常庭審語言以外,帶有任何挖苦、諷刺、噁心的語言都會被法庭禁止,受到的制約很多!要是哪天真想不開了打個架、違個規什麼的,那律師證都可能保不住!但是呢,凡事都得往好的地方想:起碼這個謹小慎微的職業,在幫助一部分人、促進法治的進步的層面,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對不?


娛樂星光村


現實中老太太一大家拿到了一筆可觀的錢財,然後又被他們那一大家敗家子敗光了,重新變回窮人,這點故事原型,灝澤先生有在他社交平臺寫出這一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