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關於天津GDP“擠水”和排名下降的簡單分析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天津GDP“擠水”及財政收入的新聞,在這兒也不討論天津擠掉的GDP是去哪兒了,單純從數據角度看看天津的經濟情況。

1、財政收入問題。

2019年天津財政收入2410億元,排名第四,同比增長14%。但是,在天津財政局的報告裡就明確提到了,主要是混改收入的增加。所以,我們 看看稅收收入,同比只增長了9億,但是,也是增長的,同比是實現增長的!

理論上,混改後的企業,經營活力、效益應該比混改之前好很多。天津大刀闊斧推進混改,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國有資產減少,但是網上到處是雙標黨:為什麼有些人一邊在瘋狂吐槽天津的經濟是國企主導,效率低下;而一邊又吐槽天津的混改賣家當呢?

把這些競爭性的國企脫離體制,推向市場,競爭力應該更強,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會更好。為什麼南方經營活力好,就是因為私營經濟發展的好,所以隨著天津國有經濟逐步減少,這些減少的國有經濟其實也是優質資產,進入私營後,經濟活力應該會更好。

2、GDP“擠水”的問題。

無論擠不擠水,從數據看,這幾年天津經濟在穩步復甦的,而且隨著定位和姿態更加務實,以及一系列的措施,經濟基礎應該更紮實,後面發展的潛力還是巨大的。想一想,我們前幾年淘汰的都是“散亂汙”落後企業,現在已經整裝好幾年了,不應該有新的面貌麼。

我們再看看,這幾年GDP增幅還在7%以上的地區,經濟發展還是以投資建設為主導,或者以基礎的製造業引進為主。而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地區,GDP增幅鮮有超過7%的,為什麼,就是經濟發展質量不一樣。

天津也很類似,雖不如北上廣深的產業結構好,但是這幾年天津始終在強調自身定位,高端製造業的發展,而且是紮紮實實的在推動製造業發展。再看看,比較一下,天津的製造業已經處在比較成熟高端的階段,而且 正在不斷優化升級。所以說,高質量發展,不只是口號。

再看看,按照財政收入和GDP的比例:天津2018年財政收入是2106億元,其中稅收收入是1625億元。假設2019年除了稅收收入增加的9億以外,其他都沒變化,那2019年天津的數據就是:財政收入:2115億元,GDP:14104億元。那麼我們把天津和重慶的數據對比一下:

2019年天津:GDP:14104億元,財政收入:2115億元,其中稅收收入:1634億元

2019年重慶:GDP:23606億元,財政收入:2135億元,其中稅收收入:1541億元

以上數據均來源於網絡和官方公佈數據。

這樣的對比,並不是為了對比排名,只是為了分析。天津最近幾年放下姿態,明確定位,做好自己就行。

所以,不說未來如何,每個人都看得到!

關於天津GDP“擠水”和排名下降的簡單分析


關於天津GDP“擠水”和排名下降的簡單分析


關於天津GDP“擠水”和排名下降的簡單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