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個庸人的疫情記憶之四

武漢每日感染的人數猶如院子牆角的野草,見風就長,手機頭條上滿屏都是關於新冠病毒的新聞,有官方報道,也有各類看似小道的消息,真真假假,虛實難辨。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恐懼的情緒開始在覺醒者中間蔓延。


一個庸人的疫情記憶之四


口罩告急,防護服告急,超市的生活物資也開始告急。武漢這個城市,人心惶惶,人們回想起“人不傳人,可防可控”的專家言論,現實充滿了黑色的諷剌。

當醫護人員不計生死衝鋒在抗疫一線時,有院士在搶發SCI論文,依然向民眾拍著胸脯:新冠疫苗很快就會研製出來,疫情蔓延的態勢很快就會被陰斷。十七年前的非典絕對不會重演。

“物資充沛”,“我給自己打八十分”……我不想挖掘在沒有確切依據的情況下,那些代表公權力的人是如何把話說得這麼有底氣的。我不想考慮有關責任,有關良知之類的東西。

現實有時遠比魔幻小說更魔幻,相比而下,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武漢這座城市,作為交通樞紐,必須馬上拿出切實的阻隔措施出來,我期待著有進一步的積極的消息……


一個庸人的疫情記憶之四


鄉下的老家沒有口罩。街上似乎有家藥店,我沒敢去買,也不知道能否買到。

我還是帶著兒子窩居在家,頂多就在院子裡蕩一蕩。潛意識裡,我還是抱著相當樂觀的情緒,以為疫情應該會阻斷在武漢之內。

事後想想,當時的我也是盲目地樂觀。不管自己是如何標榜思想和判斷的獨立性,但仍然有部分意識不自覺地隨著媒體在走。稍微想一想,心底悚然,類似的事情,類似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

法國的社會心理學家勒龐在其《烏合之眾》一書中早就明確揭示過個人的意識是如何地被“特殊群體”所左右的真相。

生活的鏡像是如此真實地映射著“真相”!


一個庸人的疫情記憶之四


我的老父母依然進進出出,那些忙碌的真實意義,可能連他們自己都沒有仔細地想過。傳統深入骨髓,就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剝奪人的思維功能。因為不需要過多地思維,而傳統又能代代傳遞。

每日裡,老父母都是起三更睡五更,天不亮地不亮就起床祭祀先祖,夜裡也不知在忙些什麼我不知道的禮俗。一日三祭,祭品擺放有序,八椅環桌。燒香點燭敬奉天地鬼神與列祖列宗。

老父親在堂屋挨牆燒過三堆火,代表三巡禮。每一巡老父親都要在蒲團上向著神櫃遙遙跪拜,三磕頭一作揖。

然後,就是我,我跪祭過了,就是兒子。兒子依樣畫葫蘆,臉上帶著笑意,他不知道什麼是敬畏,因為他不知道祭拜的對象是什麼。對那些朦朧的事物,他缺乏足夠的理解。

最後的一個環節,就是放鞭炮。家家戶戶的鞭炮聲響連成一片,空氣中瀰漫著火藥香。

兒子說,太吵了,都吵得睡不著覺了……

我說這是傳統,驅邪祈福,很快就會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