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全是乾貨!瀋陽市疫情防控工作答記者問!凡是外省返沈人員,一律自行居家隔離14天

截至2020年2月1日零時,瀋陽市確診病例13例(1例為鐵嶺市轉至瀋陽市就診),患者病情平穩。

為及時發佈我市疫情防控情況,回應社會關切,市政府新聞辦組織“瀋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網絡新聞通氣會,邀請十個部門的新聞發言人回答市民關心的問題。

1

Q:我市對確診患者主要採取哪些救治舉措?

A:曾憲東(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一是擴大承接能力。加強第一梯隊能力,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建設386張病床;適時啟動第二梯隊,瀋陽市胸科醫院100張病床,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北陵院區160張病床;儲備第三梯隊,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瀋陽市第九人民醫院分別儲備80張和300張病床,全市床位總計1026張床。

二是形成專門人員儲備。進行全市(不包括省直單位及軍隊所屬單位)從事呼吸科系診治醫生摸底調查,為疫情發展做好人員準備預案。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現有醫生120人,全市呼吸科醫生共260名,全市護士約3萬人均可統一調動,將組建10個醫療隊隨時開展醫療救治工作,確保定點醫院需求,保障我市應對此次疫情。

三是嚴格執行救治方案。按照最新版救治方案,突出中西醫結合,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召開全市第三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題培訓,重點講解國家第四版診療方案、發熱門診工作要求及診療流程。針對國家和遼寧省相關工作要求和診療方案,積極組織全市醫療機構進行培訓,及時跟蹤有關診療方案的變化,落實到一線診療工作,作出及時調整和豐富。

四是充分發揮診療專家組的作用。成立了瀋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積極組織專家會診,形成專家合議、共識,及時研判疫情,對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院感防控等相關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和諮詢。同時要求各區、縣(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承擔相應技術指導和諮詢、會診、搶救、提供轉診意見等工作。

五是加強轉運管理。急救中心購置負壓救護車10臺,增強急救轉運能力。嚴格落實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轉運工作方案(試行)》,做好患者轉運工作。

2

Q:我市防疫物資儲備情況如何?口罩供應能否滿足市民日常需求?

A:陳偉昌(市發改委副主任):

一是針對防護、檢查、診斷、治療等關鍵環節和定點醫院、發熱門診、醫療觀察點等關鍵部位,將N95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防護服、試劑盒等九類物資進行重點保障,對省、市定點醫院等36家醫療單位的庫存、需求、進貨情況,每4小時進行調度,全力保障供應。

二是成立八部門聯合組成的物資保障工作組,針對當前防護服、N95口罩和一次性醫用口罩存量不足的實際情況,一方面,組織生產企業擴大產能;另一方面,全力組織貨源,加緊從國內外多渠道進行調貨,動員全市各大企業、重大項目單位、駐沈央企、國際友好城市等,採取購買、接受捐贈等多種方式增加供貨量。目前相關物資正陸續到達,投入市場。

三是積極組織我市具有生產能力的醫藥、醫療器械、消毒日化等企業提前恢復生產,特別是對抗干擾素等四家生產企業派駐工作組,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採購、生產資金、設備購置等問題,全面提升企業生產能力。可以預見的是,我市防疫所需物資的供應在未來一段時間會越來越多。

同時,將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非法囤積和哄抬物價等行為,確保防疫物資符合質量安全標準,價格公平合理。

3

Q:當前,消毒液等防護用品需求量大,請問如何保障市民購買?如何規範醫療防護用品市場價格秩序?

A:楊棟(市工信局副局長):

一是深入排查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組建了藥品、防護產品、消殺產品、醫療器械4個工作小組,全力摸排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目前,已經現場確認了15家防疫產品生產企業,其中8戶企業已正常生產,2戶企業預計2月3日前可恢復生產。

二是全力以赴組織企業生產。建立了“三級負責、專人進駐”的調度體系。在重點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逐戶設立“分管局領導+處長+聯絡員”的派駐工作組,對企業在崗生產人員、原材料採購及運輸、生產進度安排、產品產量、供貨量及庫存量等情況實時監控瞭解,及時協調解決、反饋報告企業問題訴求,全力組織防疫物資生產。組織光彩消毒藥劑與瀋陽飛龍藥業簽訂委託加工合同,日產能將由2400瓶擴大至50000瓶,可保障疫情期間我市80%乙醇消毒液需求。另外,沈化股份是中國化工集團下屬骨幹企業,可日產濃度10%-15%的次氯酸鈉300噸,按1比300%比例製成消毒液後,每天可為我市提供9萬噸消毒液,可充分保障我市消毒需求。

三是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幫助2戶企業協調解決了生產資質辦理問題,協調生產原料25噸;幫助國大藥房協調解決了消毒產品供給;特別是幫助光彩消毒藥劑解決電力增容需求,有力保障了企業生產。

李學良(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一是全面部署開展疫情防護市場價格監督檢查工作。截至1月31日,共檢查2311家藥房、出動執法人員4378人次。

二是迅速開展我市藥品大型連鎖藥房等相關單位的提醒告誡工作。約談8家在沈經營規模較大的藥品批發零售連鎖企業,要求協會和相關企業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價格自律,穩定相關醫藥用品價格。

三是通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佈、在全市零售藥房張貼公示《關於規範藥品經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提醒告誡函》、《關於規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醫療防護用品市場價格行為的提醒告誡書》,用最嚴格的要求規範經營者行為。

四是加大廣告監測和監管力度,對利用電商平臺、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媒介發佈涉及口罩、消毒產品、防護用品的廣告中肆意誇大和編造其性能、用途、功效等違法行為,嚴重誤導市民的違法行為,一經發現,將嚴厲查處。

五是希望廣大群眾積極監督,發現串通漲價、哄抬價格或者其他價格違法行為的,請登錄全國12315平臺、微信公眾號或撥打12315進行舉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一經查實的違法行為,堅決予以從嚴、從快、從重進行打擊。

4

Q:廣大市民非常關心身邊的疫情防控工作,在社區、村屯疫情防控中,我市採取了哪些措施?

A:陳連寬(市民政局副局長):

組織發動社區工作者、樓長、單元長、物業人員等多元力量參與群防群控工作,推行“地毯式”排查、網格化管理,確保無死角、全覆蓋、零差錯。對外地來沈人員、疫區來沈人員、確診病例社區密集接觸者進行嚴格登記造冊,堅持每日四次對重點人以加強電話聯繫、線上聯絡、登門入戶等方式詢問健康狀況、宣傳防控政策和要求。

通過建立社區居民微信群,實現網上交流溝通、群裡發佈信息、居家反饋結果、視頻掌握隔離地點,進一步提升了排查效果。

充分發揮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的作用,在小區門衛處設溫測點,對外來車輛和人員進行實名登記,既登記車牌號,又登記每個人的身份證、聯繫電話並當場核實。一經發現發熱人員,及時報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區疾控中心,並由醫療專業人員做好跟蹤排查。總結推廣瀋河區永環社區製作裝戶圖的經驗做法,確保工作不留死角、排查不留空白。

王志豐(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做好農村村屯排查工作,通過村民自治、黨員帶頭、志願者參與等方式,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對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登記造冊,對重點人採取隔離措施。深入村屯開展督導,推進鄉村設卡、巡邏全覆蓋。紮實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對庭院清潔提出要求。強化疫情防控宣傳,印發《致全市農民朋友的一封公開信》,發放到戶。通過大喇叭、宣傳車、懸掛標語等形式開展疫情防控宣傳。

邵銳(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

全市公安機關充分發動全市“盛京義勇”群防群治力量,深入開展鄰里守望、村屯守護、社區守護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

目前,“盛京義勇”巡防模式由二級提升為一級,全市945名社區民警、1481名“一村一輔警(助理)”警力,“盛京義勇”221個分會、2280個服務站、7500餘名工作人員全部取消休假、在崗在位、嚴陣以待;全市組織“盛京義勇”骨幹力量巡邏隊15530人,組織網格長、樓長、單元長、院長等看家網隊伍31060人,在小區(村屯)出入口、超市、藥房、市場等重點部位設立守望崗2047處,組織71563名“盛京義勇”立足本人居住地,在社區(駐村)民警、輔警的帶領下開展疫情巡邏防範和看家護院、鄰里守望,協助社區疾控人員做好疫情宣傳、發現、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對轄區疫情和可疑人員、車輛進行排查,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堅決打贏抗擊新型肺炎疫情阻擊戰。

5

Q: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很多城市採取了公交車臨時停運的措施,目前瀋陽公交還在堅持運營,下一步還將採取哪些措施?出租車運力是否充足?瀋陽地鐵將如何保證乘客安全出行?

A:左志清(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一是為有效減少公共交通疫情的傳播,保障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瀋陽市公交行業堅持為廣大市民提供必要的出行服務。目前,已要求公交企業根據線路的運營實際,適當減少出車數量,實際車隔普遍加大到原運營方案的一倍以上。下一步,將根據返程客流量及疫情變化情況,適時做出運力調整。

二是我市出租汽車運力和需求基本平衡,受疫情影響市民出行減少,搭乘出租汽車的需求也大幅減少,往常巡遊車單車日均營運車次平均在35-40次左右,目前僅為15-20次;里程利用率日常平均在69%左右,目前僅為50%,現有運營出租汽車完全能夠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三是要求公交企業、出租汽車企業做好一線駕駛員的個人防護和身體監測,對公交車輛進行消毒,做到每圈一通風,每天消毒三次,提醒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時需要戴口罩。組織各出租汽車企業為自有車輛提供消毒服務,在全市範圍內共設立17個出租汽車公共消毒點,免費為全市出租汽車進行消毒服務,滿足車輛消毒需要。

吳允剛(瀋陽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一是從1月28日起,對行車間隔作適當調整,1號線行車間隔調整為15分鐘;2號線行車間隔調整為18分鐘;9號線行車間隔調整為19分鐘。下一步,將根據疫情發展形勢和客流動態適時調整車隔。

二是全面加強車站及列車車廂的消毒、清潔工作,對車站重點區域和涉及返沈客流的重點車站及與醫院相鄰的車站,加大消毒頻次。

三是凡進入地鐵站的人員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如未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將予以勸離。全線各站安檢點位全面啟動乘客測溫。在各個車站設置“高溫”“發熱”乘客隔離觀察區。利用車載電視等自有宣傳平臺,全面做好安全防護宣傳教育工作。

6

Q:如何保障市民普遍關心的蔬菜供應和價格穩定?

A:王志豐(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從我們的監測情況來看,全市肉蛋奶菜等主要農產品供應充足,完全可以滿足市民正常需求。截至1月31日,全市蔬菜存量約5.8萬噸,日產蔬菜3500噸,居民日均消費量約2035噸,一月份總產量10.6萬噸,預計二月份產量11.9萬噸,蔬菜供應充足。同時,今冬氣溫和光照條件好於往年,為蔬菜供應提供有利條件,產量略有提升。

為做好“菜籃子”穩產保供工作,落實扶持蔬菜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督促各地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抓好冬季大棚菜生產,努力提高蔬菜產量。鼓勵和扶持蔬菜專業合作社和種菜大戶,利用現有條件,搞好保險庫、窖藏等儲備,充分發揮我市蔬菜基地作用。比如新民市大民屯鎮,設施大棚日產新鮮蔬菜10多個品種,每日上市300噸,冬儲白菜1.5萬噸、土豆2000噸,有效保障我市蔬菜供應。

7

Q:受疫情影響,我市生活必需品是否能滿足市民需求?

A:李斌(市商務局副局長):

我們建立了對糧、油、肉(豬、牛、羊、雞)、菜、蛋、奶、鹽、糖等11類重要生活必需品和應急商品的日監測報告制度,密切關注全市重點生產基地、儲備企業和8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12家農貿市場、8家大型連鎖超市44個門店、2家連鎖生鮮超市91個門店的銷售、庫存和價格變化情況。同時,積極組織全市主要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生鮮超市等與市民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流通企業和與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相關的畜禽屠宰、物流配送企業堅持如期正常復工經營,積極拓寬採購渠道、加強產銷銜接,努力增加重要生活必需品和應急商品貨源採購及市場供應量,滿足日常生活消費需求。目前我市11類重要生活必需品商品貨源充足、企業運行平穩、市場供應穩定。

積極協調調度保障生活必需品相關的企業堅持正常開業經營,盛發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於1月27日(正月初三)開始營業。水產市場、十二線、塔灣農貿市場計劃2月3日(正月初十)開始營業。全市44家大型連鎖超市均正常營業,營業時間在8:00至21:30;地利生鮮、新隆嘉、陽誠等大型生鮮連鎖超市門店均保持正常營業,營業時間在8:00至19:30;16家重點連鎖便利店企業近2000個門店皆處於正常開業經營狀態,營業時間在8:00至20:00。全市各類社區生活必需品超市、生鮮超市和便利店的開業率在90%以上。目前營業企業各門店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銷售情況平穩。

外省返沈人員需自行居家隔離14天

各區、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各開發區黨工委和管委會,市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市直各單位:

春節假期結束恢復上班後,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現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對辦公場所和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的管理,對凡是外省返沈人員,自到達瀋陽之日起,一律自行居家隔離14天,並主動向社區報備。

自行隔離期間,如出現發熱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向有關方面報告,採取有效防控措施,轉運至當地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二、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辦公場所一律在工作人員正式上班前一天,集中進行全面消殺。要保持辦公區域環境清潔,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每日定時對公共部位進行消毒。

三、各辦公場所區域入口處要設置體溫檢測點,工作人員及來訪人員必須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方可進入。儘量不安排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辦公區。

四、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減少人員聚集,避免召開大型會議、舉辦大型活動,辦公人員及來訪人員進出辦公場所須佩帶口罩。

五、工作人員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多飲水,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六、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微信、QQ等工具及在公共區域設置防控工作宣傳欄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科學引導正確認識和預防疾病。

來源:瀋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