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兩歲,在家總想看手機怎麼辦?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120ll806


首先家裡大人要樹立榜樣。小孩可以玩拼圖、畫畫、講故事、看幼兒圖畫書。我家小孫女就是這樣安排她一天的時間。我還經常帶她到戶外活動,比如拿著切蛋糕的塑料刀學下種子,幾天後看發芽、岀土、長葉子。遊樂園一星期去三次。碰到同齡的小朋友騎車比賽等打發時間。一天安排上、下午看半小時動畫片。但不讓她玩手機。因為我大孩子讀初中,班上孩子都戴上了眼鏡,可我孫子的視力很正常。小孩視力沒發育好,不能長時間玩手機。


顧姐40


我家寶寶已經三歲了,她在兩歲多的時候也是喜歡玩手機,但是我們都不讓她玩,因為玩手機對寶寶的視力不好。平時我們在家大人也不玩手機,在家裡手機一般都是開靜音。

後來我女兒就結寶寶買了好多有趣的各種玩具,動畫書,凡是關於幫助她成長的書都有,女兒平時在家就是給她講故事,認字,畫畫,唱歌,背古詩,在一起玩動腦筋的玩具,偶爾只許看半個小時的動畫片。

現在她已經養成習慣不看手機了,每天我回家就要拉我陪她搭極木,陪她看書,做遊戲,現在我們的手機隨便放在哪裡,她也不會去拿來玩了。





手機用戶南雁北飛


這個我有發言權,我家孩子27個月,我和我愛人玩手機的時候他就要搶,不玩的時候後他也不要。當下孩子玩手機不可避免,我給他每天3次玩手機每次10分鐘,手機下了幾個兒童英語的app,現在會了100多個單詞,平時生活用的短句也會說。現在已經養成習慣了。

總結一下,孩子現在叛逆了,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任由他自己來,及時立下規矩,不斷重複,養成習慣,大人管好自己這是關鍵,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第一次當父母,不知道我這方法對不對,祝頭條裡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釋多多


現在網癮逐漸向低幼年齡發展,2歲多正處在身體各項機能發展的關健時期,他們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模仿是幼兒的天性,誠然,喜歡玩手機是模仿了大人,無休止地讓那麼小的孩子玩手機會傷害眼睛,引起頸椎病。怎麼控制?



一,控制手機

大人可以給手機上鎖,斷其源,要下得了狠心。

二,手機學習

孩子想玩可以,要把遊戲App刪除,適當的讓他看些小動畫,學學兒歌,聽聽故事還是好的,但一定控制好時間。

三,興趣轉移

網癮戒斷也是很難的,這時侯可以讓孩子玩玩積木、看看電視或外出活動,總之想方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人的習慣養成一般需要20多天,堅持,堅持再堅持!

四,榜樣力量

這一點其實挺難做到,即大人回家不再玩手機,就像手機從此消失,該幹嗎幹嗎,如果大人喜歡讀書最好,你的孩子也會模仿你讀書。舉個例子,我二孩今年才3歲半,平時由外公、外婆照看,兩位老人都七十多了,但二老都喜歡看書,那一段時間我發現二小子也喜歡上了看書。可好景不長,我家來了兩個“月託"“孩子,兩熊孩子個個喜歡玩手遊,壞了。我家老二也學會了,現在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機,不讓玩就不穿衣服,我那個抓狂。 現在正在想辦法怎麼對付他。目前我採用的辦法是,把手機網絡給他斷了。下了些益智軟件,下一步還是向讀書上引他。


大山校長


最近當父親的我也發現大女兒(3歲),總是一到吃飯就嚷嚷著要看手機,看動畫片,不然就絕食!多次無奈的妥協了,看著她邊吃邊看動畫片的樣子,真是憂慮又無奈啊。所以就收集、諮詢了這方面的問題,到底孩子應不應該看手機呢?這種情況是怎麼造成的?還有怎麼改善這樣的問題。

現在很坦然的覺得,孩子就是愛玩,愛娛樂,看手機、動畫片也就是其中一種娛樂方式而已,天性所致!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父母不斷正確的引導而已.

一、時間、內容、光線、音量、距離、姿勢等正確的引導,然後就大膽的讓孩子看吧。

學齡前兒童每天看手機時間最好控制在40分鐘之內為好,把孩子的座位安放在距離電視機2.5~4米處為宜。晚上和孩子一起看時,不要把照明燈都關閉,在電視機後方安上一盞小紅燈,可起到保護視力的作用。看手機時坐姿不正容易使孩子未定型的脊柱發生變形與彎曲等,養成不良的坐姿習慣。躺著看易引起視覺模糊和視力下降,造成眼睛散光等疾病,還會引起失眠、神經衰弱和腰背痠痛等不良後果。

二、約法三章、擬定收視計劃表,或者通過獎勵的方式,讓孩子看手機成為一種獎賞,激勵孩子自主的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

三、親子共視,以身作則。言教不如身教,請家長和孩子共同遵守以上規範,為孩子做出最好的示範。這點事最重要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朋友,不要一味的口頭要求孩子,而要和孩子站在一個平等的層面上,去商討,可能一次孩子會不理睬,但日積月累,相信孩子會越來越懂事。

陪伴是最美麗的告白,對戀人如是,對孩子也是一樣,當家長抽出了精力去陪伴孩子,一起玩遊戲,一起講故事,一起看電視,那個時候,可能我們所擔心的事情是就會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了!

海溪影視新發現


1、規定玩手機的時間:長時間看手機對眼睛是非常不好的,因此規定玩耍時間是非常有必要的。

2、家長在孩子面前儘量不要看手機:家長是寶寶的第一任老師,只要家長做好了榜樣,寶寶自然就會效仿。

3、家長多陪孩子玩遊戲:在家的時候,寶寶們經常會亂翻東西, 每當這個時候,不要去阻止孩子,其實翻東西是玩,也是寶寶每天的活動。家長最好能陪寶寶一起玩遊戲。

4、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孩子去外面可以接觸其他的不同的人,對孩子的智力及語言發展都是很有益處的。既能增長見識也能交到新的朋友。

5、用心關愛孩子:每個孩子都是需要被愛的,他們是能夠感受到愛的。只要寶寶愛的人在身邊,他們就會感覺到安全,就不會在虛擬的世界裡尋找心靈的安慰。

寶寶看手機的危害

如果長時間近距離地盯著手機屏幕看,眼睛的肌肉得不到放鬆,嚴重的話則可能會損傷到視網膜。

手機上的信息是魚龍混雜的,寶寶還無法自己辨別,比如一些暴力,色情信息就容易被寶寶學習和模仿。從而讓寶寶產生煩躁和多動的現象,出現注意不集中,暴躁易怒或自閉等問題。

另外,手機往往都是直接給出了固有的形象,讓寶寶根本不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就能得到一個標準式的答案,這樣長期下去,寶寶就會懶於思考與想象,從而缺乏自己的觀點和創造力。

手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然成為了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因為日漸智能化的手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孩子並不知道這些,寶寶們只會覺得手機很好玩,手機其實就是一個玩具。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好寶寶玩手機的習慣,讓寶寶天性得到釋放才是最正確的。


剪輯報告



孩子是家長的最佳複製品,不知道你看到這樣的話後有什麼想法?我是確信!

孩子的模仿力很強,但他的控制力很弱!我家兩個孩子,老大從小是爺奶帶大,隔代親的那種感情你知道,在這裡不是批判老人家不好,而是為了讓孩子聽話不哭不鬧隨著她們的心意走,想看手機就拿走看吧,只要不哭就行,後來嚴重導致視線下降嚴重怕強光,可想帶來的後果如何嚴重!如果眾多家長也有這樣的做法,我很想說:“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放下你手中的忙碌,孩子還小,陪孩子戶外轉轉,看幾本繪本等都行,讓她做幾件有意義的事,哪怕是做飯讓她做做體力活擇菜,寧可擇的七零八碎,我們無非多費費神多告訴他怎麼做或收拾殘局後洗洗不用切”……

我家老二,今天四歲多,3歲半之前對手機不是很感興趣,在她的面前,我很少玩手機,多數時間總是誇獎她做她能所立即的事情,還有培養她的興趣發展,她喜歡塗塗畫畫,就給她個筆,隨他的意隨便畫,不要評論好與壞!

孩子還小,還是那句話,給予孩子多的愛,多份陪伴,不要讓孩子受到孤單後找手機為伴,當孩子有了看手機的念頭前,你帶孩子玩玩遊戲,騎大馬,做家家,捉迷藏等,到時你再看孩子還會玩手機麼?孩子最好的童年應該是家人的陪伴帶來的歡樂,而不是電子產品傳達給孩子們的視覺愉悅!


花開未央2018


兩歲孩子喜歡看手機怎麼辦?

兩歲的孩子只是把手機當玩具,做父母的不應該拿手機給孩子玩。別說孩子玩手機玩上癮,大人都會上癮,沒有手機就會有種失落吧!
做父母的也不要總是拿著手機在孩子面前玩,兩歲孩子的年齡,在這個時期是好動,最會折騰父母,父母就得多陪孩子,不要為了討好孩子,隨便拿起東西就給孩子玩,特別是電器之類,更不能教孩子玩手機,手機有強光屏對孩子眼睛有損害,若不小心把手機摔壞了,父母發怒,也會嚇到孩子。


如果孩子已經迷上了玩手機,那發強制性的把手機拿走,別讓孩子看到,父母多花上幾天時間陪孩子,讓孩子儘快忘記玩手機的事情。


煙雨斜陽5853693210


人家都說孩子六七歲,或是十幾歲,天天在家拿著手機,做家長的看著實在沒辦法。你的孩子才兩歲,一個什麼都不懂,話都說不全的孩子,你都管不住了?那你小孩要到了六七歲甚至十幾歲,叛逆期,那你起不是要瘋了。

我們都知道孩子三歲前,其實都是學著父母的生活習慣,當然如果三歲前的孩子有不好的生活習慣是非常容易糾正過來的。那這位寶媽的孩子才兩歲,他對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充滿了好奇,這個時候戒掉手機是很容易的。比如,轉移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帶孩子做做手工,積木,拼圖,帶孩子看看有意思的漫畫,有益的動畫片等等。這些完全可以讓兩歲的孩子忘記手機。

有的時候我們特別著急,孩子對某項事物特別的喜歡,可是做家長的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不好的習慣都是孩子從我們身上學過去的。老話說的好,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既然這樣,我們是不是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個好榜樣,遠離手機,最起碼在孩子面前我們不要總是拿著手機。

以上僅僅代表個人意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成小鬧


多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互動,數字時代,屏幕正在搶佔人們的注意力,孩子也不例外。然而電子產品不能替代父母給予的互動和回應。

電子產品,包括電視、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遊戲機,它們不能關注孩子,也不能與孩子交流,更不能和孩子輪流談話。即使電視中有看似益智的互動環節設置,也是固定不變的。美國兒科協會也認為,不能讓兩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或使用科技產品,兩歲以後的孩子才能在監管下每天享受一兩個小時的屏幕時間。

對於孩子來說,與父母和看護人進行語言上的你來我往是學習過程中的關鍵要素。社會互動才有利於開發孩子的大腦。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可以想象一下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攝像機下會怎麼樣呢?孩子的眼睛就是一臺時刻記錄我們行為的攝像機。我看過一本書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推薦給你!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