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跳槽到一個小公司,開始還不錯,近一年發展困難,老闆老是和我們談理想,怎麼辦?

小七的讀書筆記


跳槽這種事,一般都是選公司,但公司如何又和老闆息息相關,所以說到底,跳來跳去,還是在挑老闆,針對提到的問題,有這幾點看法:

1.跳槽到小企業

跳槽到這樣的企業,關鍵看你圖什麼。

a.什麼是小企業

小企業,就意味著規模小、人不多,資源有限等。

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很惡劣,平常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外部環境一有變化,影響就更大了。

b.你跳過來的目的

跳槽是雙方的選擇,你既然當初選擇加入小企業,就肯定有自己的目的。

崗位提了,還是工資漲了,還是說覺得老闆不錯,值得跟隨,現在公司遇到困難了,當初影響你做決定的因素(目的),現在變化了嗎?

2.老闆談理想

a.談理想不可怕

每個老闆都是有理想、有故事的人,和你談理想證明他重視你,這不奇怪。

對於遇到困難的小企業老闆來說,不談理想,又能談點什麼呢?

b.只談理想,不談別的就該怕了

老闆談理想,談事業都很擅長,但說到底,老闆口中的理想與事業,與你有什麼關係?

絕大部分老闆口中的事業,其實是他的家業。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道理老闆肯定也知道,若是沒有胸懷與厚度,不能把他的家業變成大家的事業,說的再好聽,充其量只是畫了個3D的大餅而已。

你是當局者,各中情況,還是要自己判斷,並取捨。

以上,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非知名首席人事官


這是小公司的通病,資金不夠,情懷來湊,動力不足,理想來補。不過是小公司老闆希望員工無償奉獻勞動力的一種做法。


我以前也待過這樣的小公司,剛進去的那一年,其實是真的不錯,大家團結友愛,公司資金穩定,業務也不錯,口碑也不錯,那個時候覺得小公司真的也挺不錯的。我入職公司不到半年,辦公場地就從狹窄的地方換到了高檔的寫字樓,應該說是很好的發展。可後來漸漸地就不行了,公司沒有業務了,資金沒有了,投資沒有了,工資也發不出來了。這個時候公司老闆沒有覺得對不起員工,反而一直和員工畫大餅,什麼三年內要上市,以後都是年薪百萬,年輕人不要盯著錢,要有理想。就是和題主一樣,每天上班的重點就是聽老闆談理想。一開始的時候,還覺得熱血彭拜的,要和公司同甘共苦,後來發現,公司不過是想要維持下去,在給員工洗腦而已。所有理想的實現,難道不是以溫飽為前提嗎?難道工作賺錢就不能實現理想了?只有待在發不出工資的公司才能實現理想了?這都是老闆的套路,本身邏輯就不對!


所以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公司,應該怎麼辦?

1.看公司困難造成的原因

我們不能否認,有些小公司會遇到一時的困難,本身老闆有格局,發展方向也沒有錯,員工也都是能人,這個時候老闆談理想是基於一定的物質基礎和自信的,不是盲目的。我們要分清楚,公司為什麼會遇到困難,比如我以前待的公司,員工不努力,老闆不靠譜,坐吃山空還想著上市,發展方向一天三變,這種情況下,困難不是一時的,而是會持續很久一段時間,遇到這樣的公司,你就趕緊走吧!


但有的公司,因為一些不可抗力造成了困難,不是核心的人的問題,或者方向的問題,那麼你可以觀望一下,試著和公司一起努力看看,至少不留下遺憾。


2.看公司平常的做派

當一個公司發展好的時候,沒有讓員工入股,遇到困難了,讓員工入股,這就是不靠譜的公司,趕緊走;一個公司出了問題只知道甩鍋給員工,遇到這樣的公司也趕緊走;一個公司對員工感到抱歉,再困難也要補償員工,那麼可以留下。


看公司平時的做派,來判斷是該留還是該走。


以上是我的意見,因為遇到過,曾經貼了心和公司共進退,結果被拋棄的徹底,所以還是以自己的心為主,不想待就不待,沒有什麼虧欠的。

職否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來講講身邊的2個真實故事。

例子A

我一大學同學,畢業後進入一家大公司,在該公司上班3年後。被一家創業型公司老闆直接挖過去,當時公司老闆給他畫餅是3年後給公司股份。公司當時的人員配備才6個人。同學是開發技術崗位,但進入公司後,又是業務,又是售前,又是售後,還要開發。

現在6年過去了,該公司已經發展40多名員工。我問他老闆當年的餅是否實現了,他說沒有。我再問他怎麼不辭職,他笑笑說,“我現在過得還挺好的。”據我瞭解,他現在是公司的副總,老闆之下,其他人之上。

例子B

我畢業工作2年後,跳槽進入一家大公司,公司員工規模有上百人。當時的我,覺得公司發展前景很好,有超前的優勢。也正是因為發展前景好,公司的策略是擴大規模,佔有市場。公司一下子開了幾個省份的分公司,又連續招了一大批員工,這後果是導致資金不足。公司出現了工資不能按時發出的危機。

出現問題時,當時的公司老闆和我們畫餅說,公司現在在融資,在和風投公司商談合作事項,最遲下個月可以解決。公司員工們也都選擇堅守,一個月過去又一個月過去,但公司還是發不出工資。第三個月發不出工資時,公司很多員工都選擇了辭職。當時的我還是覺得公司有轉機,所以還在一直堅持,但事實是殘酷的,我堅持了6個月,公司還是未好轉,公司領導層絕大多數都選擇了辭職,我當時也不得不選擇了辭職。

從兩個事例可以看出,公司有困難,或者公司為了更好鼓勵員工,老闆都會有畫餅的行為。老闆的餅是畫出來了,但至於吃不吃,或者該怎麼樣吃還是要看個人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覺得,面對老闆的畫餅行為,該怎麼樣選擇可以從公司層面和個人層面兩大方面來思考分析。

公司層面

(1)公司發展前景。公司是否有核心技術或項目,是否在該行業有競爭力,市場對公司產品的認可程度。

(2)公司的資金狀況。公司的運轉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如果公司出現困難時,公司資金是否可以維持正常運轉,可以堅持的時間有多長。

(3)公司員工分析。領導管理層對於公司是否有信心,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和工作激情的情況。

通過上面幾個維度情況對公司做一個全面分析瞭解,有助於自己更理性選擇。

個人層面

(1)個人發展空間。人都是希望往上爬,在公司中,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否可以有晉升的空間。

(2)個人能力的提高。在公司中,通過自己的學習,是否可以掌握更多的新技術知識,公司對個人能力的培養是否可以有所幫助提高。

(3)薪資的提升。困難只是暫時的,相信公司可以度過難關。當大家齊心協力工作,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益價值時,公司是否有合理的薪資獎勵制度,是否讓員工獲得更高的薪水。

總結:


其實畫不畫餅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保持理性的思考,把自己的個人職業規劃和公司發展狀況相結合,通過實際情況,找到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只有你抓住你本質的需求,才會做出最佳的選擇。


追夢征途


一、很多公司都是這樣,不論這家公司發展得多久,只要是新入職的員工都會有一種感覺:剛開始覺得這家公司還不錯,到後來越來越差。

對於很多職場人士來說,在職場中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

無論這家公司發展了多久,你剛入職的時候,這家公司都給你一種非常不錯的感覺。老闆是好老闆,非常具有魄力和決策能力。公司的整個團隊也非常具有凝聚力,工作積極性非常高,工作節奏也比較好。

整個公司給你的氛圍是,積極向上並且非常具有發展潛力!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你會感覺到沒有了以前剛進入公司的那種好的感覺了,越來越感到不滿意,對工作也逐漸厭煩。甚至到最後,產生了一種想要崩潰,甚至一刻都不想在這家公司待了……

這其實是一種職場現象,很多職場人士都不以為然,但是客觀去真實地影響著每個人的職業生涯和職業選擇!

關鍵的原因在哪個地方嗎?

你剛入職的時候對這家公司的看法以及瞭解不夠深,因此,對公司的期許以及對這家公司的看好度隨著你對這家公司的瞭解的深入,而逐漸形成反比遞減的趨勢。

也就是說你當初因為不夠深入瞭解這家公司,對這家公司期待或者看的過高。到後面逐漸原形畢露,公司的整個狀態跟你入職前完全不同……

這樣的狀況很可能就影響了你重新的職業選擇。

二、基於以上觀點,老闆跟你們談職業理想、談奉獻,那麼就是一種畫餅充飢,只要以公司和自身考慮,而不為你們個人的職業前途考慮。

但是域也確實有一些公司是這樣的情況。他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整個團隊人才比較集中,而且對公司的發展也比較有信心。大家才能擰成一股繩,造成了公司較好的發展態勢!

後面隨著公司的管理以及運行的種種問題的出現矛盾的產生,公司就開始走下坡路。老闆為了挽留住員工,就會想方設法套路員工,不許給員工管職場毒雞湯。

說現在公司處於困難或者發展階段,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你們留在公司,以後公司好起來,你們都是股肱之臣,公司絕對不會虧待你們。甚至給他們急需以公司的股份,以及各種職業誘惑!

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勞動者就得小心了。如果你覺得這個老闆可這家公司已經不再靠譜,果斷離職。否則遺患無窮!只要有工作能力在在哪兒都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除非你只是想找一份工作混日子而已。

希望有所啟發。


個人職場經驗見解,歡迎一起探討;更多職場和新媒體運營知識歡迎關注本人


借你來往


當然了啊,怕員工辭職啊!小公司、創業公司都是這個套路,起步比較困難,很多還沒起來就死掉了,確實很慘。

中國每年約有100萬家企業倒閉,平均每分鐘就有2家企業倒閉。8000多萬中小企業,平均生命週期只有2.9年,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換言之,中國超過98%的中小企業成立十年內都會走向死亡。

所以求職者儘可能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優先選擇發展穩定的,初創公司、生存力不強的公司,風險太大。我有個做銷售的朋友,一年換了十來家公司,都是倒閉做不下去逼得辭職。原因便是她選擇的都是互聯網初創公司,她的職務是城市經理,名頭聽上去好聽,說白了就是總公司在外地設一個簡單點辦公室,找一個業務人員給總公司保持聯絡,能做出業績最好,做不出來辦事處隨時撤掉。

對於新公司在外地不好招人,也不打算招聘太多人,通常一兩個業務人員就夠了,開支不大,所以工資開得比較高。所以朋友每次辭職,還是會找同類型的公司,拿慣了高工資比較難適應普通傳統行業,但唯一就是不穩定,經常找工作換工作。

通常公司在倒閉之前,先是拖延發工資,然後拖欠工資,最後發不了工資,便跟員工暢談理想,分股份,讓員工吃定心丸。然而現實,員工都是有家有口,沒有辦法陪你過苦日子,自己願意,老婆孩子還不答應的。所以暢談理想只能管幾個月,不會超過半年,如果半年之內還不能扭轉財務狀況,基本就人走茶涼了。


閃亮金星


說到“畫餅”,我想起我最愛看的一部動漫《海賊王》,開頭羅傑就畫了一個大餅:“想要我的財寶嗎?想要的話就給你,去找出來吧,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放在那裡。”於是所有的冒險家、夢想家都出海尋找了。

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關於老闆畫大餅,不同的員工對於大餅的表現。有些人愛看熱鬧,當羅傑把大餅拋出來之後,他們首先是歡呼,那麼大的“大餅”既然公佈出來了,接著是不相信,覺得這肯定是個陷阱,最後是恐懼,害怕別人拿到了,而自己卻沒有份,但又不敢出海去尋找。

這樣的人,不就是大多數遇到老闆“畫餅”的時候的狀態。既不相信老闆,又不敢行動,等著看別人失敗,然後在旁邊沾沾自喜“還好我當時沒信。”

有些人和主角一樣出發了,遇到了困難,甚至團隊被迫解散,依然不放棄尋找心中的“寶藏”,雖然也是沒找到那個所謂的“寶藏”,但和主角一樣,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慢慢變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大船長。

我認為,他們在尋找“寶藏”的過程中,獲得了比寶藏更有價值的東西,那就是能力的提升,也收穫了一段別人永遠無法獲得的經歷。光這兩點,就比當初羅傑畫給他們的“大餅”,更有意義。

小結:

在職場中,當有領導“畫餅”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拒絕的,就和動畫中的普通人一樣,不相信領導的話會實現,也不願意先付出,覺得一旦領導的說沒兌現,自己就虧大了。

其實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領導“畫餅”的事從來沒有停止過,如果你的眼光只放在這個“餅”上,那麼你的格局也未免太小了。不管目標有多難達成,領導的這個“餅”畫得有多大,一旦你真的完成了,你獲得的能力提升和項目經歷,對你今後不管是工作還是跳槽,都有莫大的好處,而這個“餅”只不過是你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獎勵,有當然好,沒有也不是多大點事,畢竟你獲得了比“餅”更有用的東西。

至於愛“畫餅”的領導或公司,大不了離開就行了,你有能力和經歷,去哪裡不能繼續做下去?怕就怕你既沒有能力,又沒有豐富的經歷,只能靠一次次嘲笑別人努力工作安慰自己“還好當初沒相信領導的“鬼話””,這對你一點好處也沒有。

被動“得到”和主動“收穫”我認為是目前職場中普遍存在的兩種狀態

很多人在工作中,喜歡強調自己從這份工作能得到什麼,卻往往沒有關注過從工作中收穫到什麼,這也是大多數人一直得不到晉升的癥結所在。

“拿多少錢做多少事”成為很多人工作的座右銘,最後抱著“懷才不遇”的心態換著一家又一家公司,妄圖有一天被“伯樂”發覺,但大家有沒有發覺,在職場中晉升最快的,往往都是那些抱怨最少的員工。

在工作中,沒有所謂的“進度條”,你並不知道你要做到什麼程度,這個“進度條”會達到滿格,讓你晉升到另一個更高的階段,你只能說靠自己的不斷努力,使你的“進度條”比別人的更長,這樣才更容易收穫你想要的東西。

很多人被動的接受著領導的安排,即不懂得領導的用意,也不會在工作中發覺更有價值的經驗,以此來提升自己,只懂得抱怨工作簡單,工作繁重,做了好幾年,還是一個最普通的基層員工,其實並不是領導不給你機會,是你根本就沒有把握住機會。關於被動工作和主動工作的區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例子。

張總是小明的哥哥,他很想培養這個弟弟,讓他以後能接自己的班,管理好公司。他把小明安排做助理,希望小明能學到一些事情。

小明做了幾個月,就跑來向哥哥抱怨:“哥,你整天說要培養我,卻不讓我去管理一個部門,每天就是幫你安排行程,貼發票,我能學到什麼東西!”

張總:“那你做了那麼久助理,你知道我接待不同的客戶標準是什麼嗎?你知道我平時是做動車還是飛機去見客戶嗎?你知道我平時做動車的時候是坐商務座還是一等座嗎?”

小明被問得啞口無言。

張總繼續說:“我平時見客戶都是坐動車,我一個人去的時候都是坐一等座,只有陪客戶的時候才坐商務座,客戶的接待規格都在我讓你報銷的那些憑證裡,你只要平時注意這些細節,就能發現並總結出這些規律,你還覺得我沒有培養你嗎?“

在工作中小明一樣的員工非常多,只會被動的接受指令,卻沒有自己的想法,領導交代的任務是做完了,也做好了,但卻沒有得到晉升,是能力不強嗎?不一定,畢竟領導交代的工作都做完了,也做好了。但領導不會晉升這樣的員工,因為他不會獨立思考。

很多人不懂得從一些簡單的小事裡面總結規律,卻一直覺得老闆沒有培養他,其實一個人有沒有能力,通過小事老闆就能看得出來,至於會不會受到重用,就看你平時能不能把握這些一件件簡單的小事。

回到老闆“畫餅”的問題,老闆佈置一份工作,當他覺得這份工作很難完成的時候,他才會給你“畫餅”,因為他知道,你的能力還不一定能完成任務,你需要一些激勵才可能把事情做完。

如果你只關注你完成了這項工作,獲得多少獎金,甚至把獲得獎金後去哪裡旅遊都想好了,如果拿不到獎勵的時候,肯定會很失落。失去了對老闆的信任,之後他佈置的工作你也不會在用心去做,你覺得老闆失去了一個勤奮的員工,其實他並沒有失去什麼,你做不了他換個人就行了,而你卻錯過了一個自我提升的機會。

當你完成了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難道你除了物質獎勵,就沒有獲得其他的收穫嗎?你完成了一項平時想都不敢想的任務,算不算是對自己的一次超越,一次提升,這對你今後處理更難的工作,是不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我認為你收穫到的這些經驗教訓,從價值本身出發,就比物質獎勵更值錢,這是你以後往更高的平臺跳躍的基礎,也是難得的一次實踐經驗。

當你能力足夠強大,經驗足夠豐富的時候,一腳把不守承諾的老闆踢開,不是更加痛快!

小結:

在工作中,主動的“收穫”提升,要比被動的“得到”獎勵更有價值,任何公司都會“畫大餅”,當你沒有得到老闆承諾的獎勵的時候,你是自怨自艾,尋找下一家公司,在被畫一次大餅,還是從工作中收穫能力的提升,這決定了你以後在職場中能走得多遠。

沒有人喜歡嚥下老闆的“大餅”,很多時候也是不得不吃,與其強求得不到的東西,還不如把事情做好,讓自己收穫更多的東西。

何況,有些小公司就是靠畫大餅活下來的,而有些人,就是信了老闆的“鬼話”,才走上了人生巔峰。


公司裡有些人能力很差,但他的職位很高,只是因為他信了老闆畫的“大餅”,而你覺得你比他“聰明”

小公司剛創業,靠的就是“畫餅”留住員工,最有說服力的就是馬雲,他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不是天天在給員工畫餅嗎?“在努力幾年,你們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套比這個辦公室更大的房子。”“等我們公司上市了,你們每個人都是億萬富翁。”

在他創業初期,他又怎麼可能知道他能做到那麼大,當他創業初期連工資都發不出的時候,難道沒有員工離職嗎?肯定有,這些就是所謂的不吃老闆“畫餅”的人,但現在你問這些人後悔離職嗎?他們肯定後悔。因為曾經一個坐前臺的員工,現在也是身價上億的職業經理人。

坐前臺的員工又怎麼知道馬雲最後會那麼成功呢?還不是當初信了馬雲的“鬼話”,被他的宏圖大業說動了,沒有離職,覺得這個老闆值得跟。

而當初那些覺得自己很“聰明”,不吃老闆“畫餅”的員工,現在又有多少人是因為自己當初的“聰明”,身價上億了?

小公司不“畫餅”,那要怎麼留住員工?怎麼調動大家的工作激情?小公司之所以稱為小公司,就是因為他這也沒有,那也沒有,他很有錢還叫小公司嗎?沒錢如何留住人,只有每天給你“打雞血”,畫餅充飢。信的人留下來成為公司元老,當公司成功了晉升為元老,不信的人早早尋找下家,繼續吃別的公司的“大餅”。

很多元老級管理都是當初公司缺人從街上找來湊數的,和公司做大後從社會上招聘來的精英比能力當然有差距,可公司選管理層,肯定是優先選擇這些和公司一路走來的老員工,你即使能力再強,也只能給他們打下手,誰讓你比他們“聰明”,小公司的“大餅”你吃不下,大公司沒餅給你吃。

與其糾結老闆的“大餅”能不能吃,不如想想老闆的人品如何,吃下老闆的“大餅”,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有沒有幫助。

小明總結了幾點即使目前老闆還不能兌現承諾,但他畫的“大餅”值得吃的情況,僅供參考。

1、老闆的為人好,他差的只是機會。有些老闆對員工很好,但苦於沒有更好的機會,公司暫時無法壯大,你應該相信,這樣的老闆當他把公司做大之後,他會把他之前的承諾兌現掉。

2、公司的發展前景如何。老闆的人品很重要,但老闆的眼光更重要,如果他沒有獨到的眼光,還在從事一些夕陽產業,比如在火機流行的今天,老闆非要生產火柴,這樣的老闆人品在好,也沒必要跟隨了。

3、目前從事的工作,能不能讓你獲得能力上面的提升。忘記老闆的承諾,把你的工作做到最好,當你發現你的能力達到一定高度,即使老闆是一個不守承諾的小人,你也能輕鬆獲得更好的工作,而這家公司,只是你的一個跳板。當你暫時還沒達到這個高度的時候,吃點虧又如何。

小結:

每個職場人都想受到領導的重用,但大多數人卻吃不得虧,領導一次不兌現承諾,就覺得這個領導喜歡“畫餅”,喜歡騙人工作。

其實所有小公司,都是靠畫餅生存的,由於初期什麼都沒有,除了畫餅還能幹什麼呢?當公司做起來了,當初肯相信領導的人,必然會被提拔到高位,而後來的人,想吃“餅”,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雖然不是每個小公司都能發展成為大公司,也不是每個老闆把公司做大後,都能信守承諾獎勵老員工,但不就是對自己未來的一次投資嗎?投對了老闆,以後就吃穿不愁。這要比你從一個大公司基層做起,慢慢往上爬,更現實一些。

大公司之所以能做大,老闆肯定也不會是言而無信的人,他肯定會先把曾經相信他,和他同甘共苦的人提拔起來,實現他當年畫的“大餅”。

寫在最後

老闆“畫大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中眼前的利益,為了這些蠅頭小利不肯選擇相信會獲得更大的收穫,也不懂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樣的員工才是最傻的。

如果你發現這個老闆很有誠信,公司又有發展前途,選擇和公司共渡難關又有什麼不可呢?沒有人知道未來是怎樣,但這卻是一個逆襲的好機會。

每個小公司都是靠畫餅生存下去的,公司初期最缺的就是資金,不談理想還能談什麼,如果公司很有錢,也許你就進不去了。不要一聽到老闆談理想就想著跳槽,除非你有能力直接跳到大公司,否則你只是換了個地方繼續吃“餅”,懂得在工作中發展自身,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你才會有更多的選擇權。

我是王小明,一個職場領域的創作者,只分享職場乾貨,不說職場雞湯,希望能和每一個職場人做朋友,有空點個關注吧~

職場新人王小明


和老闆談最高的理想!



visachang


畫大餅的老闆都會拿阿里巴巴的創業故事來舉例,老闆卻不從不說阿里巴巴只有一個,還有千千萬萬的公司倒閉了,我認為這成功的幾率跟買彩票似的,還不如自己每天去買注彩票,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那麼老闆畫大餅時,我們要怎麼應對呢!

一:看老闆為人怎麼樣

看老闆以前對員工怎麼樣,是不是把員工當成兄弟看待,對員工是否很扣門,如果老闆在公司發展好的時候去員工很扣門,自己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覺,從不體諒員工,公司發展困難了就談理想談情誼還是稱早走了吧,因為就算你陪他渡過了困難期,也不能指望他能回報你了,另外就是看老闆在這期間是否能跟你們共苦。

我上班的這公司去年發生了財務危機,我們老闆也跟我們打了雞血,畫了大餅,開始他就賣了自己的房子以及車子,改住在辦公室了,工資照發,就是沒了獎金,承諾只要願意留下來的,等公司渡過了困難期獎金翻倍給,當時我們沒一個人走,就這樣過了二三個月,公司找到天使投資人了,資金也安全了,老闆也遵守承諾了。

如果老闆不能跟你們共苦,你們埋頭苦幹吃低保,老闆豪宅豪車大餐,那麼也還有立馬走人。

二:分析一下市場前景

雖然現在天使投資人,創投公司,等等公司很多,但是人家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不會去投資沒有前景的公司,先看看自己的公司所處的行業是否有前景,自己的公司有行業中是否有核心競爭力,如果都沒有,那還是走吧,多待一天就浪費一天,還不如早點出去找新工作。

我工作的周邊每天倒閉的公司沒有上百家也有幾十家,就光我上班的這個寫字樓門牌板上經常換,現在創業人太多,市場又是殘酷的,所以創業是非常艱難的,市場一直都是否優勝劣汰的,市場從不相信眼淚的。

三:分析自己的核心價值

分析自己的核心價值,對公司來說是不是很重要,能力怎麼樣,如果自己對公司屬於可有可無的人,那麼就別指望公司將來發展好了,會故念舊情,不會被公司過河拆橋,最近網絡頻傳公司裁掉一起創業走過來的老員工,很多人都會共苦不能同甘。你今天陪公司渡過難關,公司發展好了,覺得你不能創造更大的利益時,裁的就是你了。

總結:當公司發生危機時,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要被公司的雞湯洗腦,要冷靜分析老闆的為人,行業的前景公司的前景以及自己的價值,綜合分析才決定是否留下來,還是去找新的工作。


小丸子悟職場


職場發展到一定階段,大公司的中高級人才很多時候都會選擇小公司的創業平臺,他們主要看中其以下幾點優勢:

1.小公司發展的可能性較多,發展空間理論上足夠大,作為初期創業的加入者,完全有可能憑藉小公司的業務爆發式增長,從而實現財務自由……

2.小公司人際關係相對簡單,溝通簡明、高效,團隊凝聚力強,容易打造同甘苦、共進退的文化氛圍,身在其中的參與者會感受到無限的工作動力,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公司,更為自己實現人生的價值;

3.小公司的管理崗位較少,發揮空間缺足夠大,便於鍛鍊個人的綜合能力,能夠快速助推個人的能力成長;

以上便是小公司有代表性的幾點優勢。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利必有弊。小公司的弊端集中表現在題中所述的業務發展的不確定性,這個時候老闆戰略騰挪的空間有限,也沒有其它的資產或者業務作輸血和補充,此時,只能選擇畫餅式的“談理想”。但其實在老闆個人看來,他並不認為是在畫餅,但凡創業者都有著對於戰略願景的高度執念,他相信一定能夠實現公司未來發展的藍圖,那麼作為員工,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應該怎麼辦呢?

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方面客觀評估現階段公司面臨的困難,是短暫性的還是長期性的,有無逆轉的可能:

1.密切關注公司的財務狀況,可以有針對性的主動保持與公司財務同事和部門的聯繫,一旦發現公司有比較集中的債務違約或經營現金流的問題,則可以考慮主動退出;

2.評估公司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有無明顯的漏洞,同時考慮公司在行業內是否建立了一定的競爭壁壘,以抵擋後來者與潛在替代者的入侵;

3.關注公司的客戶反饋,如果公司只是遭遇暫時的經營困難,但客戶關係維護良好,且客戶數量上一直保持增長趨勢,則可考慮暫時的先呆一呆,看看進一步的發展趨勢;

4.如果說以上的判斷依據都是一些表象的話。那麼,最為重要的,就是全面評估這個老闆的品行和能力,如果它們能夠得到你的充分認可,那麼就選擇充分的信任,即便未來九死一生,也要有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精神,即使失敗了,可能你也會收穫一些其它有價值的東西;

總之,當小公司發展遇到困難時,此時留人的最大籌碼就是老闆“談理想”的能力,馬爸爸不也是一路通過談理想把公司帶到了世界前列嘛。因此,請客觀看待這種談理想的行為,無所謂對錯。如果相信,便能看見公司未來發展的可能,併為之努力奮鬥;如果質疑,你也有充分的權利去轉換你的職業發展軌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上的那些人和事。有關人力資源、職場社交、職業發展的問題歡迎隨時交流,共同進步。

職場百態1020


街邊燒烤賣大餅,

木碳與煙味流淚刺鼻,

那梅菜與肉香,

等著的買客流口水。

如果時間回到馬雲還在創業時,他邀請你一起創業,前幾年無比煎熬,他只能一直告訴你,只要堅持下去,你總有一天身價過億。可是,你發現在公司根本就看不到希望啊,老闆說得確實很動人,但工資卻一直不漲,甚至還快發不起工資了。

於是,你在網上拋出一個問題:公司領導一直給我談理想,卻從來不漲工資,要不要離職?

然後一大群人告訴你,不要相信領導給你畫大餅,跟著“馬雲”這樣的老闆沒前途。

然後,時間回到今天,我們發現,馬雲成為我們高不可攀的那個人,阿里巴巴更成為我們擠破頭想進去,卻又進不去的大公司。

這個時候,我們還會覺得領導是在“畫大餅”嗎?不,只怕我們腸子都悔青了。所以,哪怕領導和你談理想,也不要輕易下定論,我們不妨從實際情況出發,客觀分析,再下定論。

一、領導談理想,先看公司發展現狀,財政是否允許,再看發展潛力

在我接觸過的創業期間的公司,除非融資到很大的金額,或是前期發展迅速,不然給員工加工資都十分謹慎,畢竟大部分創業公司在財政上面都很緊張。大部分創業老闆,對前幾年都是抱著不虧錢就好的心態。

其實就算不是創業公司,大部分公司也是一樣,也是看發展的階段,是處於發展期,還是低谷期,再來分析公司不給漲工資,是不是公司的財政不允許。

如果確實不是領導不想加,而是公司財政不允許,那麼我們就要看公司的發展潛力。說不定是第二個“阿里巴巴”呢?

如何看公司的發展潛力:

  1. 老闆是否有領袖魅力、一定人脈或能力
  2. 公司是否有獨特的產品,或對市場有獨特、創新的切入點
  3. 公司團隊是否凝聚,上下一心,核心骨幹基本不會流失

這三點,至少可以看到老闆是否具備帶領公司發展的能力、公司是否有一定的市場底氣、公司是否具備發展的核心人才,如果都有,那麼公司還是有發展的潛力的。

當然,如果老闆不漲工資,而願意跟你談職業發展規劃,甚至於分一點股權,那就更說明領導是很看重的,值得留下來。

二、領導只談理想,再看我們是否沒達到漲工資或晉升要求

我就試過,有員工過來找我談工資,對方實在不符合漲薪和晉升的要求,只能算基本合格,但公司招人也不容易,所以只能安撫對方,也和對方聊聊職業規劃,以及如果要漲薪,應該具備的條件和能力。

也許這種情況,也會被員工認為,我只能談理想、職業規劃,而不給下面的加工資。

所以,我們還是先通過下面幾步,分析是不是自身沒達標的問題:

  1. 對比漲工資的同事。他們的工作輸出、業績、能力、溝通、人脈資源是否比我們有明顯的突出,如果有,那麼確實可能是我們在工作上的表現沒達到領導的要求
  2. 對比公司的漲薪/晉升要求。我們是否達到公司明面上的漲薪或晉升要求。
  3. 領導是否給出不能漲薪的具體要求。如果有,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還缺乏什麼,如果沒有,那麼可能確實是忽悠。

如果確定了,我們自身也有不足,而且公司也有其他同事能夠漲薪,且他們對比我們有明顯的優勢,那麼說明我們需要再積累提升自己,達到要求,再申請漲薪。反之,那就是領導很有可能在畫大餅,這時候確實要考慮辭職。

三、領導畫大餅,辭職前應先做好準備

先問一個問題,如果辭職,我們能找到更好的公司、更好的工作平臺嗎?如果是的話,那就找到工作,再辭職唄。

如果就算辭職,我們也找不到更好的公司和平臺,那就只有兩條路:

  1. 先留下來,提升自己,積累經驗,尤其是做出一定的成績,再利用這些優勢,跳槽到更好的工作平臺上。
  2. 申請調部門或項目,換一個比較靠譜的領導。當然,要提前到各個部門或項目瞭解情況,能找到一個願意關注員工晉升發展,給員工成長支持的領導,是最理想的。

總結: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急於下定論,先了解是否公司財政不允許加薪,再分析是否個人能力不足。最後確定是領導畫大餅,那就是看看辭職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不能,留下來積累優勢,或是申請換部門/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