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語文不好應該怎麼辦?

淡定先生5


中文是我們的母語,可以說從孩子一開始他的語文學習就開始了,也因為太熟悉我們,所以我們在小學語文學習的意識心態往往會比較輕鬆,畢竟6歲的孩子說話已經很順利了,其中一部分還能夠自己認識一些漢字,或者開始簡單的閱讀了。

人類區分於動物的最大的不同,就是直立行走和利用工具,而語言就是我們最強有力的溝通工具,孩子們也是一樣,從一個自然人慢慢發展成為社會人,孩子們不僅是能夠使用天然耳濡目染的母語與人交往交談和簡單閱讀,而且還要把這件最得心應手的工具鍛鍊成自己的利器,甚至成為自己未來的一種享受方式。

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綱要已經一再強調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而且將在以後的各級各類考試考核中大幅的增加語文的比重,中文是我們孩子的優勢語言、日常用語。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語言藝術門類。因此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打開這個語言殿堂的大門,寄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走得更穩更遠,使其看到更廣闊的風景。

很多年輕的父母提問,我們要不要讓孩子識字呀,如果識字,什麼年齡認識多少字才合適,拼音要教到什麼程度,語文到底怎麼學,我們都不知道怎麼教孩子拼音,怎麼教孩子語文,我們該怎麼辦等等問題……

其實這些問題是沒有一個統一答案的,就像一本書《卡爾威特的教育》中所說的。啟蒙教育,甚至是系統的教育,越早越好。孩子在適合的年齡接收他自己適合知識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有以上的困惑往往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可能有問題。這裡我想講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尊重自然規律,這個自然規律是指孩子自己認知發展的自然規律。同樣是同歲的孩子,不同的孩子,認知和行為能力的發展還是會有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會明顯的表現出對文字的好奇,和你一起閱讀的時候,看到大街上形形色色的海報,店鋪名稱的“文字”的時候……如果強行以所謂保護孩子想象力為由而不予以解釋解說,這也不合情理。有的孩子對文字沒有表現出特別的興趣,但是在和媽媽一起讀書的時候,能夠接受“指讀”的方式。還有的孩子可能會直接忽視讀物中文字的部分就對畫面的部分看得津津有味,但也會多多少少記得一些接觸過的字。

另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孩子無意識,而父母有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和孩子聊聊,隨處可見的漢字,在一起閱讀的時候善用指讀的方式。如果孩子在以前邊玩耍邊學習就觀察,並且時不時鼓勵一下孩子對於文字的認知感受。這個字的由來,以前的象形文字的畫法,這個字的音節的組詞聯想,然後造句,聯繫古詩故事,並帶入畫面感去引導,可以把組的詞再表演出來等等形式。

總之就是能夠讓認識文字這件事對於孩子而言變成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過程,就像孩子當年牙牙學語,學會說話的過程一樣,而不是覺得麻煩,討厭被要求被強迫,這個做法一些父母會覺得煩難,而另一些父母卻可以做得很自然。舉例,一個字可以從一個詞語來解釋,一個詞語可以從一個故事來闡述,一個故事可以通過一個畫面形象來表達……總之讓孩子產生興趣是第一要素。而我們父母想讓孩子記憶的部分,可能孩子在這些表達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就記住了。

一個剛入一年級的小孩,在他的班級裡並不算是識字量很大的孩子,但確實喜歡認識字的孩子,每次課堂上講到生字他都很雀躍,常常帶著“哇,原來是這樣子啊”這種表情,所以他的語文科目進入的很愉快,也很順利。

因為一年級的課本設計上有很多的象形文字,他總是能夠給講出來形象的那個物體的源頭,不管是日、月,還是山、水,它都講得聲情並茂。後來他的爸爸被老師請來在家長會上介紹經驗,其中2點,老師們都覺得做的非常好,一是在孩子入學前沒有在學前班學習過系統的孩子,但是爸爸每次帶孩子出門的時候會一起大聲讀出各個商店的名字還有大型廣告牌的大字。開始是孩子問,爸爸說;後來是孩子和爸爸搶著說;有時候爸爸會故意把一些孩子認識的字留給他認,自己裝著看不見或者想不起來。有一本《漢字樹》就挺好,不僅找到這個字的源頭和變化,連這個字的親戚鄰居都混個臉熟,而在這之中漢字的演化和基本結構規則也在孩子心裡無意識的淺淺被梳理出來,於是每一個生字的學習都變成一次好奇的探索機會。

關於拼音也是這樣,孩子無意識,而父母有意識漢字不像世界上的大多數文字一樣是表音文字,他是少有的表意文字,拼音不是漢字與生俱來的組成部分,而是我們在現在的學習中用來輔助學習漢字發音的表音工具。所以現在在我國不同地區通行的小學語文教材裡,有一部分已經不再把拼音的學習放在開始的部分,而是先開始文字的學習,幾個單元以後再將拼音作為一種語言工具給予介紹。這樣父母就可以知道了,在小學一年級開始的語文課本上,拼音並不是一隻攔路虎,如果認識有法,他就是一隻很聽喜歡的乖乖貓。

瞭解自己孩子的真實程度,是讓孩子從一年級的開始學習不陷入被動的法寶,之前確實出現過,家長不瞭解自己孩子的真實程度,過高或過低評估孩子,或者是說:哎呀,我得問問孩子幼兒園大班的老師才知道,瞭解孩子的真實程度,瞭解班級的平均水平,就能夠知道孩子在什麼時候需要幫助,以及如何給孩子提供幫助,這樣的話孩子不容易陷入學習的被動,即使一時被動,也能夠及時得到幫助,很快趕上來。

學習古詩,背誦也是有方法的,可以和畫畫,表演,思維導圖梳理,歷史故事,人物故事來結合。推薦一套漫畫書籍《半小時漫畫唐詩》可以參考閱讀。

總之,保持孩子學習的興趣是比提前學會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