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繽紛世界,地質萬千。據中國觀賞石協會統計,全國觀賞石已經擁有一千多個石種,可以說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石種。

近年來,我們麗江的奇石愛好者在撿石、玩石、藏石、賞石的活動中,也在著名的玉龍雪山山脈一帶發現了一個新的觀賞石品種。由於它緻密晶瑩,豔麗而富有瓷韻,與西藏象牙玉和藏瓷類同,我給這個石種形象地取了個名字叫“麗江瓷”。

一、麗江瓷的地質成因

這個石種蘊藏在海拔5596米的著名玉龍雪山山脈之中,主要分佈範圍在海拔3000米至4500米之間。

從大的地質環境上看,玉龍雪山山脈地處印度洋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擠壓形成的喜瑪拉雅造山運動隆起區的邊緣地帶,受喜山期造山運動控制。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從區域地質上看,南北縱長75公里的玉龍雪山受多組經向斷裂帶夾持。西側主要為泥盆、石炭系碳酸鹽巖地層,東側主要為二迭糸下統灰巖地層和二迭糸中統、上統玄武岩、三迭糸灰巖夾砂頁岩地層,山體南段有石炭系、二迭系玄武岩與灰巖互層及其它變質岩。說明,在二億五千萬年前該區出現過多期劇烈的岩漿活動,第三紀(八千萬年)以來該區在強大的東西向主壓應力作用下,兩則傾向山內的逆斷層運動致使了玉龍雪山快速抬升隆起,二迭紀以後至喜山期這裡都不斷存在著高溫高壓及化學活動性流體的變質運動。

從縱向上看,該區上部是海相沉積的碳酸岩地層,下部是二迭糸中統至上統的玄武岩地層,這個石種就分佈在沉積岩與火成岩交界的接觸帶上。這個接觸帶是一個兼有沉積、岩漿和變質作用的強烈活動區域,具有優越的成礦條件。已經發現的礦藏就有大型金、銅、鎢、鉛鋅、螢石等礦種,這個石種也是這其中的一種礦物。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以沉積、岩漿、熱液的多重活動性質分析,麗江瓷很可能系碳酸鹽類白雲岩中的成巖白雲岩礦物。它在成因上存在著海相沉積、岩漿接觸交代和熱液變質的多期多種成礦作用。

二、麗江瓷的特性

這個石種有白、乳白、淺黃、肉紅、硃紅、青以及白黃相間、青黃相間等顏色。石中可見方解石、石英、褐鐵礦等共生的白、紅、黃色礦脈。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有不完全解理,斷口呈貝殼狀,三方晶系或斜方晶系,結構細膩緊密,屬粒晶結構或隱晶質集合體,微透至半透明狀態,在光源下似象牙玉一般呈收斂的黃光,玻璃光澤,斷口呈油脂光澤,看起來嫩蠟溫潤、晶瑩剔透、釉質光滑。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經測,麗江瓷摩氏硬度在3.5-5,密度在2.880-2.980(個別低致2.816)。這顯然與摩氏硬度為3,密度為2.65~2.80的石灰岩不是一回事。其表皮在鹽酸作用下反應強烈,但石內反應就微弱(說明表面有鈣化,石內物質含鈣少)。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我們對這個石種進行了光譜檢驗。從光譜圖分析,這是一種碳酸鹽類礦物。

三、碳酸鹽類礦物

地質學中,碳酸鹽類礦物主要有石灰岩、大理岩、白雲岩及文石、菱鎂礦、菱鐵礦、菱錳礦等。

白雲岩含白雲石50%以上,常混有方解石及粘土礦,CaMg(CO3 )2 (白雲石),含CaO 30.41%、MgO 21.86%、CO2 47.73%,常含鐵、錳、鎂的類質同象混入物,純的白雲岩和石灰岩均為白色。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白雲石常組成白雲岩及白雲大理岩,屬碳酸鈣鎂礦物,外形似石灰岩,主要成分為鈣、鎂、硅三種元素。白雲岩常呈淺黃色、淺黃灰色、灰白色、灰褐色、淡肉紅色等,具晶粒結構、殘餘結構、碎屑結構或生物結構。

成巖白雲岩,是在碳酸鈣沉澱過程中被白雲石交代而成。通常分佈不連續,在石灰岩層中呈透鏡體狀或斑塊狀,有時也成層狀分佈,延伸一定距離。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碳酸鹽巖中有的可選作彩石、硯石、觀賞石,碳酸鹽巖與岩漿岩的接觸帶常形成有價值的珠寶玉石礦床。

四、西藏象牙玉

說到這裡,不免使我們想到了著名的西藏象牙玉。象牙玉原本產自青藏高原的昌都地區東崑崙山南麓的丁青縣深山中,與崑崙玉礦脈為鄰。乳白、淺黃、淺紅色,常見白色中夾雜不規則血線。摩氏硬度4~6,密度2.79-2.84。具有象牙光澤,質地細膩,玉質微透,光源下為收斂的黃光。三方晶系,不完全解理,斷口為貝殼狀。有人也將其與和田玉一起劃歸羊脂玉。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電子探針分析,象牙玉的主要化學成分為CaCO3,並含有微量的Mg0和Fe0,礦物名為硅質碳酸鎂,但又不同於一般的菱鎂礦石,主要成份為硅、鎂、鈣 。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X射線粉品衍射物相分析,象牙玉的主要礦物成分為文石,含有極少量的方解石。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鏡下觀察,屬泥晶結構、岩石主要由碳酸鹽礦物白雲石構成,其次含有少量金屬礦物和石英,局部呈隱晶質集合體狀,顆粒間界限無法分辨,結構緊密、細膩。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可見,雖然按照國標(GB/T16552-2003)象牙玉定名為菱鎂礦,但通過不同方法撿測的結果顯示象牙玉所含的主要成份有差別,雖然都為碳酸鹽類礦物,但有的主要為菱鎂礦,有的主要為文石,有的主要為白雲岩。

五、與象牙玉相關的菱鎂礦、文石、白雲石

經查,菱鎂礦的化學組成為MgCO3,白色、乳白色,摩氏硬度為3.5~4.5,密度為2.9~3.1,系熱液堆積後形成的脈石礦物,常與石英、褐鐵礦、方解石等共生。

文石的化學成份為CaCO3,白色、黃白色。玻璃光澤,斷口為油脂光澤。斜方晶系,具不完全的板面解理。貝殼狀斷口。莫氏硬度3.5~4.5。比重2.9~3.0。

白雲石化學成分為CaMg(CO3)2,晶體屬三方晶系的碳酸鹽礦物,純白雲石為白色,玻璃光澤,三組菱面體解理完全,摩氏硬度3.5-4,密度2.8-2.9。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石英是由二氧化硅組成的礦物,化學式SiO2,玻璃光澤,斷口呈油脂光澤,硬度7,無解理,貝殼狀斷口,密度2.65。

可見,西藏象牙玉並不完全是菱鎂礦。它的的密度較文石、菱鎂礦低,與白雲石接近,而硬度卻又比它們都大。象牙玉可能是一種鎂、硅含量較高的菱鎂礦或者白雲岩質礦物。

象牙玉總體與石灰岩一樣形成於淺海一一潮汐作用下,但深部與火山岩漿及熱液變質作用有關,是一種變質沉積礦物。

六、麗江瓷的成份分析

以上撿測和資料表明: 麗江瓷與象牙玉同屬碳酸鹽類礦物,象牙玉通過不同方法檢測出的白雲石、菱鎂礦、文石等主要成份麗江瓷均有。麗江瓷顏色與上述礦物均基本一致,密度、硬度均與菱鎂礦、文石相當,密度比象牙玉、白雲石大,硬度比白雲石略大、較象牙玉略低。

麗江瓷與象牙玉相比,可能僅具體成份(或共生礦物)的含量,特別是硅含量上有差別而已。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一種礦石出現多種觀賞石種的情況是常有的。可以肯定的是,麗江瓷與象牙玉是同類同族,即使不是同種也是類同,

它是一種兼有象牙玉、文石、菱鎂礦、白雲石成份的礦物。它們具有差不多的質地,類似的色彩和透而溫潤的質感。就如象牙玉在水石中經過包漿後形成的藏瓷一樣,麗江瓷在玉龍雪山山谷中儘管僅只能算作是一些山水料,但其雪溶、嚴寒、風沙、水衝、鈣化、礦化的包漿,尤其是那釉色光滑的質感是非常類同的。

經查,這種白雲岩中的成巖白雲岩本身就是生產陶瓷的重要原料,故該石種顯現出瞭如此光澤的石面、古樸寶氣的顏色、瑩潤的質感,這是有其內在原因的。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由於該石種產自於麗江玉龍雪山山脈的火成岩與碳酸鹽類地層接觸帶,分佈於雪山眾峽谷之中,故我將這種富有釉質瓷韻的石種取名為“麗江瓷”。

七、麗江瓷的觀賞收藏價值

麗江瓷產自玉龍雪山海拔3000-4500米的峽谷中,由海相沉積、火山接觸交代及熱液、高應力等變質作用生成,又經雪域高原獨有的陽光風化氧化礦化水力等自然因素經上百萬年的合力作用自然天成,整體堅硬、緻密,石胎以白色為主,不僅嫩潤明麗,晶瑩剔透,很顯高貴寶氣,而且富有玻璃光澤和油脂光澤,質感瑩潤,可媲美陶瓷之釉面。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麗江瓷石麵條痕、線紋或顯或隱,或深或淺,或粗或細,酷似鈞瓷窯變之蚯蚓線;石色以白紅黃紫青為主,或白紅、白黃、青黃相間相映,顯得五彩繽紛。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麗江瓷質樸多姿的石表,常見大大小小、起起伏伏的紋片,猶如名揚天下的千年名窯哥窯瓷器上的開片。麗江瓷形體千姿百態,豔麗大方,質樸內斂,又呈雍容大氣,象形石、畫面石、色彩石、山水石皆有。麗江瓷是一種已經玉化的奇石,它的之美、之雅、之味、之韻均可以媲美西藏象牙玉和藏瓷,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撿石、玩石 、藏石、賞石 是從興趣到修養的修煉過程。為石親近大自然,為風水玩石藏石,為興趣雅緻賞石悟道,既增加知識,也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同時也是一種文人墨客的精神寄託和品性修養。

八、麗江瓷的石文化

多年來,這種以白色為主基調、豔麗而富有瓷韻的麗江瓷深受麗江奇石愛好者的喜愛。人們都將它視為是納西人民敬仰的那身穿白盔白甲的“三多神”所在的玉龍神山饋贈給麗江人民的一種寶石

,許多人家都有收藏展示。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此奇石來自玉龍雪山,為灰巖畫面石)

說到“三多神”,麗江瓷這石種還有一段不凡的石文化:

“三多神”是戰神、天神、納西人民的保護神,也是玉龍雪山的化身。麗江民間自古流傳著一個與“北嶽廟”有關的“白石崇拜”的傳說:古時候一位勇敢的獵人(《乾隆·麗江府志略》說是木氏土司的先祖麥琮),他經常帶著獵狗,拿著弓箭出沒在玉龍山麓的山林裡。一天,他突然看見一隻雪白的獐子從綠林裡縱了下來,他拈弓搭箭,未及射出,只見白獐跑到大山後變成了一塊白石。獵人甚為奇怪,就將這塊白石揹著回家,當走到今北嶽廟時,怎麼也背不動了。人們認為這是玉龍山神之神靈,於是就在此設像建祠供奉。據說從此以後,人們常看見一個騎白馬、穿白甲、執白矛的神將出沒顯靈,每當生死存亡時刻,“三多神”都會顯靈保護納西族人民。有一次,三朵託夢給麥琮,說:“麥琮,我是三多,是從北方來幫你作戰的”,說完就化成白麝消逝了。之後便稱之為三多白石神,取神名為“三多”,納西話美稱為“恩溥三多”,意為三多老祖,即麗江壩保護神。久而久之,"三多"成了玉龍雪山的化身和神靈。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路過麗江時被封為“大聖北嶽定國安邦景帝”。到了明代以後,民間傳說又融入新的內容,三多成為木氏土司的一員戰將。土司歷次出征獲勝,也認為是三多神在暗中顯聖助戰,土司木公還重修了北嶽廟。據東巴經記載,三多屬羊,因此每年農曆二月初八各地納西族都會到"三多閣"用全羊和香火祭拜。近代,每年二月初八的“三多節”,便成了麗江人民最隆重的民族傳統節日……

麗江瓷——觀賞石又現新石種

(△現存於麗江黑龍潭公園的“三多神”像)

這從玉龍雪山的白石到白盔白甲的“三多神”,又到麗江人民的敬仰崇拜和每年一度的民族節日,說明人類文明,以生俱來就和石聯繫在一起。這玉龍雪山的白石與如今我們所稱的麗江瓷之間是不是具有某種神秘色彩?

麗江這個“白石崇拜”的傳說與米芾拜石、和氏獻璧的故事一樣,說明從古至今,玩石愛石的人群上到帝王下到百姓,石文化源遠流長,極富精神追求和享受。當然,就如和氏獻璧一樣,我們這本身就是軟玉級別的麗江瓷難免會被人視為是一種普通的石頭而不被認可,但我相信,隨著奇石愛好者的不斷挖掘、石文化的不斷研究、石產業的不斷拓展,麗江瓷這一石種定會成為全國觀賞石大家庭中的一朵豔麗的奇葩。

(作者:郭紹中,2020年元月於麗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