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兒子大一了,今年暑假呆在家裡每天玩手機遊戲,一天什麼都不做,家長應該怎麼辦?

期待你這一刻


從兩點來講!

第一個方面是,有亮點!

一是原因,孩子自主性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在他眼裡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時候,有沒有有意識的培養他的學習,生活和思想的自主性,我想是沒有的,甚至是扼殺了孩子的自主性。從義務教育開始,不讓他輸在起跑線上,強行安排,採用各種方式讓他接受各種各樣的基礎知識教育輔導,先不說學校的教育在培養他自主性上做的好與壞,就單家長一方面,沒有這個意識,反而反其道行之,嚴重扼殺了他的自主性。

二是高中三年高度紀律化的學校教育,更加強化了孩子的服從意識,在這個階段,他面臨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自主性了,況且,他的自主性已經磨滅殆盡。他在高中階段這種學習狀態,能夠在大學持續多久,高中和大學在知識上可能會有銜接,但是在學生品質培養上,有沒有良好的溝通,銜接。大學還再約束孩子好好學習嗎?顯然不可能。

第二個方面是應該怎麼做。說服教育,這是一種溫柔的手段,家長可以先採取這種方式,分析問題給他聽,講道理,多數孩子是可以理解。有意安排,凡事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堅決不插手,凡是能夠自主決定的正確決定,堅決不干涉。幫助他設定合適的人生規劃,職業生涯。幫助他慢慢找回獨立自主意識,不但在學習上要注意,在生活上要格外強調。


教育學ABC


我大一暑假也是在家睡了一暑假,現在看來真的太浪費光陰也太奢侈了!主要是這幾方面: 1、前面的學習太緊張了,家裡的管束也很嚴,一到大學,遠離父母,學業生活一下子沒了約束,時間多了,生活變得散漫,也沾染了很多不好習慣,特別是接觸電腦手機,這個特別容易讓人沉迷其中。2、呆在家裡太舒適了,衣服不用自己洗,飯點一到又有的吃,且常常不吃,專吃零食,餓了冰箱一大堆食物,且家裡有空調,出門都曬呀。所以個人建議1、降低呆在家裡的舒適度,主動離開電腦離開房間,也要讓其明白舒適也是父母用工作來維持的。2、個人沒有計劃能力,以前都是應試教育,很多小孩從小到大都是聽話地長大,缺少個人規劃能力,這也需要家長幫助其規劃暑期生活,可以適當根據小孩興趣參與社會活動,學習新的技能,參與家庭勞務,增強體育鍛煉。當然這不僅需要規劃,也需要家長的引導與參與,提高其積極性與主動性!如果調整得好,不僅可以充實有意義渡過這個暑期,也可以改變小孩散漫沉迷遊戲的習慣,相信在家沉迷遊戲在學校只會更甚!


小熊友友


果然,看來不止一個孩子這樣。大一暑假在家裡賴著,玩手機睡覺,吃了繼續玩,玩困了接著睡,鐘錶睡一圈的大一暑假!



大部分孩子因為高中壓力大,大學期間沒有職業規劃

這個還真不是藉口,畢竟在中國經歷高考的孩子都知道高三一年壓力特別大,上了大學壓力變小後,很多人的大學生活都是這樣的:

女生在宿舍學著化妝,看肥皂劇。男生上網看電影打遊戲。一到考試,60分及格就行,渾渾噩噩混幾年,快畢業了,四級年年考,年年考不過。畢業證都快下來了,該有的證書都沒有。

主要是職業生涯規劃出了問題。

讀過大學的人都知道,每個系或者每個班,都有那麼一兩個人對自己為了要從事的行業,要不要考研,要怎麼考英語,怎麼學習文化課,有著讓人難以理解的清晰規劃。

班裡有的學生,很早確定了不找對口專業的工作。大一暑期考駕駛本,大二考教師資格證,大三準備考公務員,每條道都看的很清楚。



暑期打工不丟人,還能長見識

國外的孩子,很多都做小時工。因為安全問題,假期打工在國內並不普及,但在國外,孩子計劃買手機,或者喜歡的東西,都會考慮打工,或者主動申請做助教,學校圖書管理員等工作。

打工的好處就是:

提前接觸社會,知道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孩子在家躺著玩,真的不如上社會摔打摔打。

打工也可以鍛鍊:運營能力,抗挫折能力,團隊協作等。因為現在很多工作,不僅僅是暑假去餐廳端盤子,還有一些稍微高級一點兒的,比如:辦個小補習班,給低年級孩子輔導。製作傳單,發傳單宣傳。利用自己的知識幫助別人拿到回報。

考個駕駛本,入門一門外語

暑假考證也可以考慮,因為大學假期長 耽誤了太可惜。駕駛本,雅思,託福等都可以去考。

甚至利用假期開始學一門外語也不是不可以,開了學繼續學,沒準大學四年就能學出一門外語來。


饕餮思文


大一的小夥子,還把他當做一個未成年小孩嗎?

認真閱讀題主的問題,尋找更多的信息,根據我身邊的一些現實分析:

1,小夥子放假在家,沒有明確的能脫離開手機完成的計劃。

這是現狀,也是很多家庭面臨的現狀。

對此,做為家長要明確自己的認識:

年輕人會有很多的時間刷手機是現實。如果想不讓他們刷手機,除非有比手機吸引他的事情或者有他不得不做的事情,還必須要放下手機才能做。

很遺憾整日刷手機的年輕人沒有遇到這類的事情。

2,家長首先要弄明白小夥子在用手機做什麼事情?

比如用手機創作、比如用手機閱讀、比如用手機經營網店等,這都是正常的事情。

家長認為小夥子玩遊戲,玩遊戲的道道也有很多,一般家長是不會支持的。但是,家長不必坐以待斃。

上大學的小夥子,是成年人了,可以為家裡做點事情,及時這麼熱的伏天,如果是不出門找點事做,也可以承擔一點家務(怕只怕有的家長捨不得),還可以幫助親朋好友的小孩做個功課的輔導(估計有的家長會把這做為負擔)。

年輕人精力無限,又怎麼能閒著呢?如果沒有其它他能做的正當事情,自然手機遊戲是首選。

3,家長不要看孩子用手機武斷地反對,認為他的遊戲就是不好的。

在反對年輕人玩遊戲之際,還是要在其大學的目標上坐引導,很多一般大學的大學生是在混日子,對外美其名曰是大學生,但是內裡迷茫的很,沒有目標,只是在得過且過,拿著家長的錢浪費自己的青春。

所以如果你無法讓他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麼倒不如讓他在這長長的暑期參與一些實踐,比如去飯店做服務員,比如去學習一門技術,哪怕是隻學到一點皮毛,也積累了他的生活能力。

回到問題的本事,家長怎麼做?

家長自己先要明確大學的兒子是成年人了,長長的暑期,如果沒有正當的事情,那麼就分配給他一些正當的事情好了,總之是不能如此地把所有時間都用於遊戲!具體如何分配,上述三點已經給出了明確的思路!


快樂庭院


兒子大一了,暑假在家玩手機遊戲,什麼也不做,家長應該怎麼辦?

題主所描述的現象,是大學生暑期生活的常態,沒幾個家長能夠真正管得了。孩子在大學階段,暑假基本不會佈置作業,孩子用這種方式打發時間,我相信他在學校裡,必然不會安分守己地學習。有家長看管著,還在瘋狂打遊戲,更何況沒有家長呢?


少玩遊戲益腦,多玩遊戲傷身,沉迷於遊戲不僅僅打破了自己的作息規律,讓視力變得越來越差,最關鍵的是浪費了最應該努力學習的時間。

孩子整天在家無所事事,很可能是因為生活並沒有什麼任務和目標,如此一來,家長要想改變他的生活方式,就必須給他設置一些任務。

在前期不能給他很難完成的任務,應該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引導他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說,一開始讓他在家把衣服洗掉,家裡打掃乾淨,每天儘量早睡早起。孩子可能會不情願幹,但是最終還是會完成任務,畢竟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沒必要因為這點事跟父母鬧騰。


當他們小事情做完,就應該給他一個更難的任務,例如叫他暫時放下游戲,出去找個兼職,並且把兼職的意義和目的告訴他。

一般來說,大學生應該不會拒絕賺錢的機會,都在想辦法多賺點錢,此時家長應該向孩子承諾,所有賺到的錢,一概不要,全部歸他自己,該給的生活費照樣給,這樣孩子會更有動力做兼職。

同時,給孩子的零花錢一定要節制,否則錢夠花了,誰還肯出去流汗?

如果他認為兼職是浪費時間,也不要強迫他去,讓他在家自學一些課程,任何能夠提高能力的課,都應該聽一下,學習階段應當以學習為首位。


結語:

考上大學只是生活的開始,而不是學習生涯的結束,本來靠自己的勤奮刻苦,上了大學,結果卻因為一兩年時間的懶惰,變成了終身拖延,所有之前吃過的苦,都將化為泡影。

為山九仞,切莫功虧一簣。


菜鳥微成長


家長先不要生氣,慢慢冷靜下來,帶著孩子幹家務活,和孩子一塊兒幹活和孩子交流,讓孩子給家裡邊減輕一點負擔,讓孩子打打工也可以,通過和大家相處通過勞動,可以逐漸克服打遊戲的這個習慣。

因為長時間沉溺於遊戲,不停的打遊戲,一個是傷害身體,再一個是消磨人的意志,還有一個耽誤正事兒,讓我們的主業發展很慢,讓我們的個人特長不能發揮,危害還是挺大的。

我隨便想一想提出來這樣的意見,您看看有沒有什麼作用,說的不對的話,請您批評祝願孩子能夠停止打遊戲,和家長相處一塊兒幹家務,快快樂樂的,高高興興的。


向山舉目


現在的孩子大都這樣,成天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天從早到晚抱著手機打遊戲,刷抖音,甚至吃飯都離不開!家長讓乾點活,就會對你亂髮脾氣,打罵不得!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我們可以經常帶孩子去體驗一下大山裡的孩子是怎樣生活的,或者去福利院看看,或者經常帶著孩子去工作一天,讓他們感受一下父母是怎樣賺錢的!再者我們跟孩子談談,給孩子暑假做一個時間分配表,每天給孩子安排一些家務,或者給孩子佈置一些任務,比方嘗試著洗衣服,教孩子做菜,帶著孩子去體驗生活,讓他們再嘗試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慢慢的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

糾其根本,孩子這樣都是我們從小慣的,所以我們以後不能嬌慣孩子,我們也該做做懶媽媽,不要成天像個保姆,要學會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不能光會學習,學會生活更重要!


街角等幸福12


其實瞭解非常的重要;

你有沒有想過你兒子為什麼一天都不做就呆家裡玩手機遊戲

為什麼會沒有朋友來找他出去

他為什麼不去找朋友出去

或者說是因為什麼才沒有朋友

還是說完完全全痴迷於手機遊戲,不與人交流

有沒有嘗試讓他獨立

有沒有讓他去賺錢、去做家務,這些都是培養一個男生的一個責任心的基礎

你有沒有限制他的自由

你有沒有過分溺愛

你有沒有讓他生活過於順暢,或給太大的壓力


很多很多林林總總,總有一些原因導致。你先把這些問題把自己問遍,你兒子是因為你的因素才會如此,還是因為他自身的原因才會如此;

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到孩子身上,父母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過分溺愛、過分嚴厲,對孩子太好和太差都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海之家大閘蟹


您好!類似的情況很多。

也與學生聊過關於沉溺於遊戲的話題。

他們都清楚沉溺於遊戲的危害,但又擺脫不了,一旦想玩卻玩不上,抓心撓肝般難受,什麼也做不下去,孩子們也苦惱。

所以,建議您:

一、與孩子長談一次,談話要講究方法,談話聽不進去,就寫信給他看,爭取能達成協議最好了——每天什麼時間玩,玩多久。

二、要以幫助他擺脫“手機控”的角度出現,共同想辦法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如,去公園,看電影,健身,與親朋好友聚會,文體活動,吃大餐等。總之,帶孩子走出去,別悶在家裡。

三、每天的活動都安排滿滿的,可以學車考駕駛證,學習樂器、舞蹈、跆拳道等。

四、可以用手機做有益的事情。如讀書、寫作、攝影、直播、開網店等。

無論怎樣,都不可放任不管。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用。


夏北


我們應該弄清楚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手機。 為什麼孩子會這麼痴迷於手機遊戲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沒有人陪著她玩,太無聊了。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多去陪陪自己的孩子,多帶著孩子到外面玩。



如若你的孩子吵吵著非要玩手機,那行,也可以!但在玩之前要先“定好規矩!”我們可以和孩子規格好,比如孩子做了多少的作業或者幹了什麼活兒就可以玩一會兒手機。

如果大人想要自家的孩子少玩手機,那麼首先作為父母的你就應該做到不看手機,不玩手機。你想讓你的孩子做到不玩手機,作為父母的你必須要以身作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