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理南詔國是那個民族建立的?

kqzhang


南詔是唐代以烏蠻、白蠻等族在西南地區建立的地方政權。7世紀後期,烏蠻征服洱海一帶的白蠻,在那裡建立了六個不相統屬的政權,史稱“六詔”。其中的蒙舍詔在最南邊,又稱南詔。到南詔王皮邏閣時,漸次消滅其他各詔,建立了統一的南詔國,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冊封皮邏閣為雲南王,南詔進入全盛時期。天覆二年(902年),南詔執政大臣鄭買嗣推翻蒙氏王朝,建立大長和國(902-928年),南詔滅亡。

南詔“本烏蠻之別種也”,“自言哀牢之後”。烏蠻主要分佈於“東爨”境域;“在曲、靖州,彌鹿川,升麻川,南至步頭,謂之東爨”。白蠻主要分佈於“西爨”地區;“在石城、昆川、曲軛、晉寧、喻獻、安寧至龍和城,謂之西爨。”兩爨大致以今雲南大關(或謂曲靖)至建水一線為界,界東為東爨,界西為西爨。以烏蠻、白蠻為主體的兩爨蠻,以首領姓爨而得名。早在南朝梁元帝時,西爨首領爨瓚就已“據其地,延袤二千餘里”。唐高祖武德中,授其孫弘達為昆州刺史。此後諸帝又於其地廣置羈縻府州,隸於南寧州都督。南詔崛興後,蒙歸義等通過聯姻和武力征服等手段,將兩爨蠻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

南詔在兼併兩爨的同時,還對雲南境內外的其他諸蠻用兵。被其征服的主要民族有:河蠻、獨錦蠻、青蛉蠻、漢裳蠻、長褲蠻、施蠻、順蠻、磨些蠻、朴子蠻、尋傳蠻、裸形蠻、金齒等蠻、芒蠻、 穿鼻等蠻、望蠻、東蠻、昆明蠻、松外蠻。


雲南國學網




南詔政權國民主體為烏蠻和白蠻,為今天大理地區彝族白族先主。南詔文化發源地位於今雲南大理州巍山縣。巍山縣巍寶山景區現存有南詔土主廟,內有南詔彝王大殿。



南詔土主廟
南詔彝王大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