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記者深入瀋陽市六院疫情救治一線採訪,抗擊疫情他們在一線堅守


在瀋陽抗擊疫情戰鬥的最前沿——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發熱門診情況如何?醫護人員是怎樣開展救治工作的?1月29日下午,記者深入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抗疫一線採訪,帶你瞭解他們抗擊疫情一線的堅守故事。

記者深入瀋陽市六院疫情救治一線採訪,抗擊疫情他們在一線堅守


應急留置觀察病房設施完備:

“雙通道”使就醫環境更加安全

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工作,瀋陽有兩家市級定點醫院,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是其中之一。當日14時左右,記者在該院門診看到,導醫臺在比較明顯的位置,一名戴有口罩的醫護人員負責指引患者,地上的指引標識和大廳左側的預檢分診臺很醒目。

“門診設立了預檢分診點,24小時都有醫護值守。”該院副院長李魯平介紹說,當患者來到預檢分診臺時,醫護人員會測量體溫,並詳細詢問發病前14天內是否有武漢旅行史,是否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患者。如果有接觸,會及時將患者轉至發熱門診。沒接觸過的發熱患者,則分診至其他門診治療。因安全的需要,記者沒有被允許進入發熱門診,隔著玻璃記者看到,所有醫護人員穿的都是二級防護服。

“這個大樓是臨時設置的應急留置觀察病房,感染科專業的30名醫護人員已組建了應急小分隊,隨時待命。”記者隨醫護人員來到用於收治疑似患者的備用大樓,這裡一共69個房間,“目前備用大樓防護、救治實施十分完備。每一層樓都備有兩部電梯,病房樓設有患者和醫護人員分開的‘雙通道’,使就醫環境更加安全。”李魯平介紹說。

一線“白衣天使”:

口罩磨破了她們的臉頰

“近期有沒有去過武漢?目前哪裡不舒服?”在發熱預檢門診,這是所有發熱患者就診時經過的第一道“關卡”。剛剛值完6小時班的發熱門診護士長雷雲慧,摘下口罩,長長地出了口氣,原本臉上潔白的皮膚上被口罩勒出紅紅的印子。“因為長時間戴著口罩,醫護人員兩側臉頰和鼻子的皮膚都磨破了,有護士的手因為長時間戴手套也起了疹子。現在我們唯一的信念就是與同事並肩作戰,一起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辱白衣天使的使命和責任。”

從1月21日開始準備,發熱門診的護士們就一直沒回家,“我老家是葫蘆島的,老公帶著孩子回去了,幾乎沒有時間給孩子打電話,他們也很少給我打,就怕耽誤我。”說到這,雷雲慧忍不住哭了。

醫生每天多次“連線”患者:

“加油,我們一直都在”

“下午你媽媽發燒沒?”“吃飯怎麼樣?”“這兩天你們的情況都在好轉,加油,我們一直都在。”1月29日下午,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劉洪豔又開始“連線”正在治療的新型肺炎的患者。“每天早中晚都要問問他們情況。他們突然患病,加上過年,心理上也會有情緒,每次進去查房都會跟他們握握手,拍拍肩膀,告訴他們‘我們同在,一起加油’。”

劉洪豔把負壓病房患者的微信都單獨添加了,“有啥症狀和需求直接能快速找我們,因為在隔離病房,醫護人員沒有處置的話,也不輕易進病房。只要他們有需要,我們就第一時間處理。這不,我們每天把自己的酸奶都送給了他們,他們感覺很溫暖,我們也很開心。”

五天五夜沒閤眼

“必須給我回家休息,早點睡覺!”這是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谷野給醫務科長兼應急辦主任趙蕊下的命令,“已經五天五夜沒閤眼了,增加人手,讓她睡覺,這是我對她的要求!”

從農曆臘月二十九到大年初三,五天五夜沒閤眼?聽到這個信息大家都驚呆了,而趙蕊卻擺擺手笑了。她告訴記者,疫情爆發以來,作為醫院醫務科長、應急辦主任,她還要負責物資、儲備、藥品,協調轉診等很多工作。除了“對內”的工作,趙蕊還是醫院對外的“第一聯絡員”,直接對接很多部門,比如機場海關、公安部門等,每天幾百個電話、上千條微信要處理。

同事們說趙蕊的家離醫院很近,走路也就十分鐘的路程,“就那麼近,也沒工夫回家睡會兒,那幾夜在醫院幾乎都沒合過眼。昨晚我回家很早,6點多吧,可是電話微信依然響個不停,也沒法睡。再堅持下,等到我們打贏這場戰役,一定好好睡個三天三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