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麼理解《道德經》中“恆無慾,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

袁少安


恆無慾以觀其妙,即作為一旁觀者體察生命自然之玄妙,恆有欲以觀其徼,即深入生活體驗生活,以覺知生存之法則。

德即生存延續進而成道之有效正義途徑及知能,是人類並萬類之根本,而道即永生永恆全知全能,並不實在,在培育建設中,這是生命之實相。


拜石明貞


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則不懂中國傳統文化,也不明人生真諦。德為道之顯,道為德之心,有道方有德。道為萬物之本。真正的道不在言談之中,而是需要人虔心意會的。道,無處不在;悟,無時不刻。悟道,永遠在路上。

看到下面已有回答,感覺說得太高深抽象,讓人理解還是有點困難,容易使人糊塗。這裡筆者獻醜一下,簡單談一下自己對這兩句話理解,不當之處,留言點評。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天地之始》

詩解

大道無形處處行,

無中生有宇宙成。

玄之又玄細細品,

追本溯源慢慢明。

有欲無慾同出心,

除情去欲人聖明。

虛無實有道兩面,

可嘆東施只效顰。

解讀

簡單概括來說,前一句說自然的本來狀態,後一句說人類有目的性參預情況下的狀態。 對自然社會現象,不要先戴上有色眼鏡去看待,要“無覺無慾”地觀察對象的客觀存在。只有置身事外,方能看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也就是說,老子告訴大家,觀察萬物的時候,你觀察什麼事兒的時候,您要從兩個角度去出發,一個角度是放下自己的慾望,放下自己的念想,放下自己、清空自己、放下自己的學識去觀察事物,體會事物運轉的秘密。另外的角度你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帶著自己的思想去觀察世界。

道德經開篇就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站在一個高點對世界,社會有一個俯視圖,進而娓娓道來作為一個領導者該何種姿態入世,如何管理邦國,講出了順道則昌,逆道則亡,經過朝代更迭而檢驗的亙古不變的道理。

但是研究自然社會現象,“無覺無慾”狀態只是切入點,而非落腳點。如果沒有演化成後來的“有欲”狀態,就沒有了對人類的現實意義。在“無慾”狀態下觀察到“妙”的基礎上,按照人類的目的,參與其中,施加影響,以便觀察事物的進一步演化,目的是尋找到能為人類所用的規律。

到底妙和徼是什麼,這裡有幾種可能,第一,和前面的始和母一樣,這是互文,反正後面認為這兩者同出而異名,用作互文解,毫無違和感。我們可以把這個作為理解的基礎。但我寧願不認為這個是互文,關鍵是其中的那個欲字,欲字包含了個人意願的意思,所以,我覺得老子在這裡突出地放了一個欲字,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認為有和無為什麼需要兩個名字。就好像我們平時說話會這樣說:'吃飯和放屁其實是一個東西,不吃飯你就不會放屁,只是你認為增加起來爽的就是吃飯,認為減少起來爽就是放屁“(這句話本身當然只是放屁,但我一時找不到什麼好例子,我們就藉此理解一下這種說話模式吧)。

考慮到老子在表達的時候特別喜歡用身邊可見的東西舉例子,我們猜他會用妙和徼的原始含義。妙字在說文解字中說通眇,目少,表示眯眼睛,也直接表示小,也表示小而完整,也表示現在我們說“微妙”的意思。徼,是循,巡,再引申為求,引申為邊界,這組意思中,我們取“觀察邊界”這個含義。這樣我們就可以這麼認為:我們說一個屬性的時候,把這個屬性充滿,這個屬性就不存在了,因為你不需要討論它。比如至善,那就是沒有不善,這個概念根本不會提出來,我們向下減這個量,我們才注意到它,注意到它的形態,它的細節,這樣我們注意到有,是因為我們要考察對象的形態。而我們注意到這個量的反面,是因為我們要最終定義它的邊界(什麼東西不屬於我們描述的那個對象的屬性)。

所以,我們定義10個人中的3個人是好人,我們注意到他們三個本身的屬性,比如一米八以上,不隨地吐痰,喜歡寫詩……但看了這個定義,其實你是無法知道整個量的邊界是什麼,你會定義“像旁邊那位一米六的矮挫,顯然不是好人……”,這樣你的整個邊界就明顯了。但老實說,這個是無所謂的,我們要注意到的是,只要我們接受有無是一個東西,整個邏輯鏈都還是自洽的。

簡單地說,以空的心態或者出世的無目的性心態才能窺探道的奧妙,以非空或者入世的有目的性心態,才能知道如何按照我們的目的,使用道。用王陽明的話概述就是知行合一。但是這個知必須用空的心態才能知。

案例

清初,平西王吳三桂權傾一時,在他地盤上,可自選官吏,是謂“西選”。無獨有偶,年羹堯,雍正大舅哥,一代名將,威平西北,亦權傾一時,說一不二,當時有一種官叫“年選”。然則他們利慾薰心,終不明“有無”法則,貪得無厭。最後被殺被平,以致灰飛煙滅,令世人籲唏噓。

河上公曰,常道當以無為養神,含光藏輝。如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間,內雖昭昭,外如愚頑。

比如,中醫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最早源於《黃帝內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其哲學思想,與老子的“觀妙”,周易的“知幾”,是一脈相承的。你現在雖然無病,健康的很,但未來之病的幾,早已讓醫道高明的上醫觀察到了,就要未病先防,等有了實體的病,就已經晚了。所以中醫是道,是哲學。但西醫不是道,而是術,人不得病,不長腫瘤,他就說你是健康的。中醫用道治病,西醫用器治病。中醫能治命,西醫只能治病,治不了命。因為說到根本,西醫是術不是道,它不“觀妙”,不“知幾”,只“觀徼”的結果(檢查結果)。

牛頓無意中觀察到蘋果落地,引起興趣,感覺到蘋果與地球之間存在某種聯繫,或作用力,這就是“故常無慾,以觀其妙”。但是這只是初步認識,他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有目的性的做了很多實驗,最終驗證了萬有引力的存在,這就是“常有欲,以觀其繳”。

啟示

很多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在一種非常安靜的狀態下獲得靈感的。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奇妙的事兒,很多大師,比如說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德魯克就特別喜歡凌晨四點起來寫作。很多很多這樣的名人都喜歡起早,四點多鐘起來,為什麼?這時候特別安靜,安靜的時候更容易捕捉靈感,在你忙亂忙得頭暈腦脹的時候,可能靈感不會來的。我們如果能瞭解,每天安靜一會兒,保持自己的“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那麼各位,您可能人生會與以前完全不同的。這個就是老子要給我們的啟發。

一如為人師者,需悟育人之道。專注於傳道授業解惑也,以教為樂,而不為功名利祿等外物所累所困。以“無慾”之態度,以“無慾”之初心,卻總得孟子“君子三樂”之第三樂一一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老子這兩句話或許可以給我們的啟示是,人們在面臨箇中紛繁複雜的情況時,需要首先在“無慾”狀態下跳出圈外,秉承冷靜客觀理性的態度,弄清整個情況的來朧去脈,抓住事情的關鍵,認清事情的本質。繼而以“有欲”的心態去決定事情怎麼做。對於人來說,雖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最難得卻是自然處事、一切順“道”,最不難的卻是心懷慾望、自陷困頓。“有欲”容易“無慾”難,所以老子才這樣尊尊告誡我們。

老子的很多話,已成了我們生活中的經典。比如:大智若愚;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於腳下;欲速則不達;這些經典經受了兩千多年時間的檢驗,到現在仍在指導我們,這就是他以“常無“觀出來的”妙“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這句話表現了道家之“道”在“欲”上表現出的特性,即“道”本身屬於無慾的,但是“道”下落到萬物,讓萬物有了各具特色的先天之慾。所以,無慾時能多少體會到“道”的微妙,有欲時,則可以看到“道”的矢向。

道家經典《老子》這本書的第一章,就有“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這句話的理解重點在於對“欲”的理解。其實這句話主要是表明了道家之“道”的一個特性,首先,道家之“道”因為成就萬物,所以是沒有私慾的存在;但是萬物因“道”而成為萬物,也因為“道”而各具特性,萬物因萬物的特性而表現自己的先天之慾。所以,無慾的時候,我們能瞭解到“道”的玄妙,若進入有欲的狀態,我們就能看到道的“矢向”。

要理解“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首先就必須瞭解道家對“欲”的看法,明確道家之“無慾”絕對並非否定所有慾望。

1、道家對“欲”的看法:道家之“無慾”並非否定所有慾望

首先,要理解道家的一些思想,就要明確一些前提條件,市面上有部分人說道家屬於“禁慾派”,這無疑是對道家思想的錯誤解讀。道家也是肯定人的慾望的,而道家所肯定的慾望,則是自然賦予萬物之先天就有的欲,也可以說是“道”賦予給萬物的“欲”。同時,某種程度上說,萬物之所以是萬物,主要是因為“道”表現在萬物身上,讓萬物有不同的特性。而這些個特性,有許多時候,就是通過欲來表現出來的。

道家否定的欲,屬於利己排他的過度之慾,是基於人類似貪婪這樣的情緒而衍生出來的慾望。在貪婪的指使下,人便會表現出一些充斥著“偽”的“多餘行為”,這些行為不僅會傷害別人,最後更是會失了自己。

2、“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中的無慾和有欲

理解了道家對於“慾望”的態度,我們再來看看“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經常進入無慾的狀態,可以觀察到“道”的微妙;經常進入有欲的狀態,可以看到“道”的矢向。這句話乍一看,可能有些個矛盾,實則內在有老子的邏輯在裡面。

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成就萬物,但是它又不是萬物中的任何一物,所以它往往屬於“無慾”的存在。如果我們能夠保持一個沒有慾望的狀態,某種程度上說,我們就會更加接近“道”。因為消解了“欲”,我們看待萬物包括自己本身,就不會再做區分,我們能夠看到“齊同萬物”而又“成就萬物”之“道”的微妙。

而“道”呢,它成就了萬物,萬物毫無疑問生來就是有欲的,而這種生來之慾也某種程度上造就了萬物的特色。也可以說,是讓萬物成為萬物的“道”,給予了萬物別具特色之生來就有的欲。也就是說,形而上的“道”下落到每一物中,每一物的特點,每一物生來之慾,都有些個不一樣,這其實都是“道”在發揮作用。所以,老子才說,經常進入有慾望的狀態,就可以看到“道”的矢向。

3、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大抵可以做出一個總結,道家並非一個否定人所有慾望的學派,道家所批判的,是違背自然的過度之慾。而“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實則是在講“道”在“欲”上的一個特點,因為“道”成就萬物而又不是萬物中的任何一物,所以“道”無偏私,亦無慾,因此保持一個無慾的狀態,往往可以多少體會“道”的微妙;但是,萬物先天之慾,實則是“道”下落到萬物的體現,所以,時常進入有欲的狀態,則可以觀察到道的“矢向”。


顏小二述哲文


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在解釋這句話之前,先來看看《道德經》的主旨思想。

《道德經》的主旨是尊道而貴德。做事要順其自然。

文以載道,要解釋這句話,來看看其中幾個關鍵字的含意。

欲:心中的想法,慾望。

妙:玄妙,奧妙。

徼:邊界,小路。另外還有其他的意思,不多說了。竊以為在此處引申為大道的運行路徑既規律。

這一段話的斷句有兩種。其一: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其二: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不管哪一種斷句,在個人看來,其含意都是一樣的。

常無慾,以觀其妙:無慾,沒有任何個人的主觀之念,察看事物的奧妙,其實就是無為。常無,欲以觀其妙:無即是無為,保持無為的狀態,只心存觀看事物有什麼奧妙的想法。事物本身的運行規律不是你認為該如何,而是事物本身該如何。

常有欲,以觀其徼:有欲,就是有想法,有什麼想法呢?觀其徼,觀察事物的運行。常有,欲以觀其徼:有是有所為,所為什麼?要有觀察事物運行的念頭。觀察事物運行的念頭是為了順應事物本身的規律行事。不觀察事物的運行,怎麼能順應事物本身的規律行事?比如人們常說順毛驢一詞,驢有犟驢之稱,要想驢好好幹活,就得順著驢脾氣才行,怎樣才能知道驢脾氣是什麼?就要觀察,這是常有,欲觀其徼。知道了驢的脾氣,就不用做什麼,順著驢脾氣看著它幹活就行了。

按老子的思想,人行事要尊道而行,尊道而行的結果就是上德,是孔德、常德、玄德。所以不要有任何個人的主觀想法去觀看道的奧妙(只是靜靜看著大道的奧妙,沒有任何個人想法,沒有想法就不會干涉事物本身的運行規律。這是道,是無為。無為既無違。不違背大道規律)要有意識的去觀察道的運行規律(知道了事物的運行規律是為了順應事物的運行規律做事。順應事物運行規律做事就是上德。可以無所顧忌,是無不為)。

比如,狼要吃羊。人去救羊,狼就會餓死。所以說對於羊來說這是有愛心,但是對於而狼則是殘忍。且羊在下一次遇到狼時也許就不會努力逃跑,把生的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所以,要“無慾以觀其妙”,也就是《道德經》說的無為。無為並不是不管不問,要“有欲以觀其徼”。瞭解狼吃羊的這一行為,從而能順從自然規律而不是破壞。這樣狼活命就要努力吃羊,而羊要活命就必須提高警惕,努力奔跑。《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仁並不是沒有愛心,而是一視同仁,你所認為的愛心對這個事物有好處,也許就會損害另一事物,所以不仁就是最好的仁。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管理,上司要明白下屬的性格品行以及能力,這樣才能按人的能力喜好去安排工作,並且不會引起下屬的反感,這是無為。下屬不反感,自然工作賣力。做領導的安安生生看著下屬幹活就是了。當領導的就能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大抵如此。

再比如種植植物,我們要了解植物的習性,生存環境等等。這一過程是“有欲”。瞭解了植物的習性生存環境等,給予植物生存所需的一切條件,我們就不用再費心費力的操勞,只需看著植物自會成活。這一過程是“無慾”。

《道德經》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是“有欲觀其徼”,“觀其徼”自然是日益為好。觀察學習事物的運行規律,是為了順應事物本身的本性做事,為了不干擾事物本身的運行規律,就要損;損的是人為的對事物運行規律的改變。強扭的瓜不甜。《道德經》又說: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不等於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要“常無慾以觀其妙”。無慾即是損。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其實“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兩句是一種意思,一種意思的話兩種說法。有欲是為了無慾,無慾是為了有欲。有欲即是無慾,無慾即是有欲。二者本是一體。道即是德,德即是道。

道德本是一體。道是事物本身及其本身的特性等,德是事物按其本身行事的結果和體現。二者本為一體,所以老子說: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另:“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其中徼在有的版本中做竅。這句話也是一個修道法門。“無慾觀妙,有欲觀竅”。


xhscfq


“恆無慾,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出自《道德經》第一章,用比喻通俗的講,就是說要想讓鏡子照的更清楚,就要把它擦的足夠亮。八十一章《道德經》中,第一章最重要,而第一章中,這段話最重要,由此可見此段話在《道德經》中的地位。

“無”是打掃房間

為了方便我們更好的理解,需要先對“恆無慾,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重新再斷一下句:

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 ——《道德經·第一章》

“無”是個動詞,意思是讓它無,讓什麼無呢?就是要讓一切事物身上那些被我們強行帖上的標籤無,我們平時認知事物,其實是在往它們身上帖主觀標籤。

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一旦被我們作為認知對象,“可愛”、“討厭”、“珍貴”等標籤就被帖上了,雖然站在石頭的角度,這些標籤和它沒任何關係,但對我們而言,這些標籤和石頭之間已經被劃上了等號。

就這樣,每一個被我們捕捉到的事物身上,都被帖上了大大小小多個標籤,我們的心象一面鏡子,而這些標籤則象是撒在鏡面上的塵土,塵土越多,鏡子裡的影像就越模糊,我們認知事物的真相也越困難。

所以《道德經》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要“恆無”,要把這些標籤撕掉,這就相當於是清除了心鏡上的塵垢,只有這樣,才能讓鏡子裡的影像重新變得清晰起來。“恆”就是時時刻刻,“恆無”,時時刻刻保持心鏡無染。

“欲以觀其妙”,鏡子表面擦乾淨了,再去照物,事物的妙處就能顯現出來了,這個“妙”就是事物從無到有的一個變化過程,這是非常奇妙的,一個事物,只有搞清楚它的來龍去脈,才算是真正認識了它。

“有”是請進客人

“恆有,欲以觀其徼。”前面是觀察一個事物是怎麼有的,這裡是觀察它有了之後,又是怎麼無的,前後兩個疊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滅過程。

“妙”和“徼”是在講事物生和滅的邊界,前者是從無到有的生,後者是從有到無的滅,關於這一點,釋家也有一個“事邊際性”的說法,“事邊際性”包括兩層,一個是有的狀態,叫盡所有性,一個是空的狀態,叫如所有性,這就是釋家所謂的性空緣起,以及緣起性空。

而“恆有,欲以觀其徼”就是盡所有性,“恆無,欲以觀其妙”則是如所有性,說法雖不一樣,但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並無差別,萬事萬物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這是萬物的共性,也是萬物的真實性,只要我們遵循先打掃再請進的原則,就能觀察到這個真理的存在。

認識到這個真相對我們很重要,這會讓我們破除掉很多錯誤的執著,緣生緣滅是萬物的共性,但很多事情我們都是要等到結果出來了才知道害怕,卻忽略了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這就是不懂緣起的道理。

曾子的“慎終追遠”就是對此類情況的正確處理方式,要從事因上著手,提前將那些導致不良後果的因素抽掉,不要讓這些緣聚起來,那麼我們擔心的後果自然就不會出現。相反,我們希望出現哪些結果,也要提前下手,讓緣儘快聚起來,等到條件成熟了,結果必然出現,這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通過對“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的研究,我們會發現,古人的智慧真是高明,普通人眼光短淺,被慾望驅使,罔顧客觀規律,從而只顧眼前,給自己留下了諸多的後患,這是非常值得我們警惕的。

總結

總之,萬物皆有所遵循的規律,並不是我們可以隨意更改的,只有我們徹底拋開主觀上的成見,這才有機會認識到這個世界的真相。

就象平時品嚐美食,其實我們等於是在品嚐佐料,因為加工美食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按自己的喜好加佐料,所以孔老夫子說:“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那麼我們要想真正的品嚐到食物的原味,就要把裡面的佐料剔除乾淨,我們可以不喜歡,但不能因此而忽略真相。


澡雪堂主談國學


我認為《道德經》中“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實際上需要我們首先在“無慾”狀態下跳出圈外,秉承冷靜客觀理性的態度,弄清整個情況的來朧去脈,抓住事情的關鍵,認清事情的本質。

對此,也是在講“道”在“欲”上的特點,因為“道”成就萬物而又不是萬物中的任何一物,所以“道”無偏私,亦無慾,因此能夠保持一個無慾的狀態,自然便可以多少體會“道”的微妙;但是,萬物先天之慾,實則是“道”下落到萬物的體現,所以,時常進入有欲的狀態,則可以觀察到道的“矢向”。在面臨複雜的情況時,繼而以“有欲”的心態去決定事情怎麼做。從而最難得應該是自然處事、一切順“道”,最容易的卻是心懷慾望、自陷困頓。“有欲”容易“無慾”難,所以老子才這樣告誡我們。



青島墨竹



這句話目前有兩種讀法和見解。 1、斷句: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常無,意欲觀察其深淵高妙。常有,意欲觀察其所歸趨。徼,通“僥”,邊際的意思。我們要想更好地理解一個事物,必須要從常無的境界中體悟它的本源和本體,如要想更透徹精闢,則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

2、斷句: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常沒有欲(欲可理解為人的情慾和志欲),才能觀察到其至妙處。常有欲,才能觀察到其規律及目的。推而廣之,人類用無意識來發現事物的奧妙,用有意識來歸屬他的邊界。

3、這句話出自於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經》第一章。

4、第一章全段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全段翻譯: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 “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擴展資料: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古人解釋版:我們要從常無中觀察道的微妙,從常有中觀察道的邊際。 現代解釋版:我常常讓自己處於“無慾”的狀態 ,因為這樣我才能發現更多有趣的問題,然後讓自己進入“有欲”的狀態,因為有慾望才會有動力,這樣我才能夠去證實或解決我發現的這些問題。 出土文物新版:所以,從“無慾”的角度可以觀察天之道的奧妙。從“有欲”的角度能研究人之道的來龍去脈。

語出:老子《道德經》 原文為: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翻譯:宇宙大道,是可以認知、表述、可以遵循的途徑,但不是恆定不變的。這些理論也可以敘述清楚,但也不是亙古不變的概念。 從“無名”角度去分析,是萬物之“始”的狀態。從“有名”角度去分析,是萬物之“母”的狀態。

所以,從“無慾”的角度可以觀察天之道的奧妙。從“有欲”的角度能研究人之道的來龍去脈。 兩者來源相同,不同的稱謂,但說的是一回事。道中的變化玄妙無比,是看清眾多奧妙的關鍵。 擴展資料: 老子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先有物質存在就是“道”,後有意識產生就是“名”,這就是兩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論觀點。與馬克思主義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唯物論觀點是不謀而合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個事物,一個是客觀存在;一個是對存在的認識。認識是在否定的過程中不斷髮展的,不斷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揭示出來了。


與今天人們所說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否定之否定過程的哲學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深刻內涵所在。 “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通常在人類對某一事物一無所知的時候,往往是被動的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從表面現象逐漸認識到一定深度的奧妙,人類要把觀察到的這些奧妙描述出來這就是“名”。

通常人類一旦對事物的探索發展到“名”的階段,人類會把這些支離破碎的“名”組織起來,加以系統歸納就發展到“科學知識”的階段了。 人類用科學知識武裝了頭腦,就會產生更強烈的探索更深層次自然內在本質的慾望,正是這個慾望推動了科學知識的進一步發展。


老子第一章的內容是《道德經》概論式而闡述的 在這裡要縱觀道家整體而出發才能講有所得。 這裡我們要知道:“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一層意。 並且“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這一層意。

另外我們也知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這一層意。 所以: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推到這個結論


藍顏經典老歌音樂視頻


想領悟《道德經》並不能從隻字片語的字面意思來理解,這可能都誤讀本意!再者,《道德經》版本千餘個,讀《道德經》者人人都有一本《道德經》!

常無慾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這裡的《無》是指事物沒有形成之前,《有》則指事物己形成,而老子說,道為萬物之宗,即於道中揣摩其中奧妙,從事物的本身尋研其端倪!這不就是科學研究嗎?

二千五百年的老子超級大腦!中國人的自豪!


皓瑋馮建華


“恆無慾,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出自《道德經》第一章,原文(按王弼注本)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筆者認為這一段話前後應當聯繫起來理解:

“無”代表物質,是宇宙之本原。“有”代表“無”(物質)的存在形式——空間和時間,是“萬物之母”。這是老子自然觀,雖然時代不同,語言不同,但這是《道德經》的綱,理解題主提出的問題,必須以此為前提、為指導。同時,標點符號應更正。

由於老子賦予“無”與“有”的特殊內涵,所以“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應理解為:恆久的“無”(物質)形態,我們需要觀察其微妙的運動變化發展規律;恆久的“無”(物質)存在形式——“有”(時空),我們需要觀察其無邊無際的客觀規律性。

 

 

注:①常,指恆久不易或變化的規律(《辭海》)。②欲,想要,需要,將要(《辭海》)。③妙,細微,眇小,奧妙(《辭海》)。王弼注:妙者,微之極也。④徼(jiào),邊界,無邊無際。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老子在道德經首章中給我們介紹了許多概念,

什麼是道?

道:在道家文化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道有體有用,以道體來看,

道是宇宙天地萬物的本原,作為宇宙天地萬物之始,它是無,它具有物質性,虛空性。

作為萬物之母,它是有,具有潛在性,能量性,它是現在人所謂的微觀物質。

以道用來看,道具有周行不殆,天人一體,自然無為的特性。

什麼是德?

德是道之子,德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氣。德具有能量性,給萬物以生機,是萬物之母。

什麼是無?

無就是道,因為道具有虛空性,所以用無來表述道。

什麼是有?

有就是德,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氣。它生育了萬物。

什麼是玄?

玄者天也,天外有天,宇宙虛無,幽遠而無邊際,人稟虛無之氣而生。

什麼是妙?

妙者,妙有。無中生妙有,所以無是道,妙有就是德,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氣。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給我們介紹了這些概念,正確的認識這些概念,正確掌握這些概念,你才能正確瞭解道德經。

常無慾以觀其妙,

人能恆常無慾,反觀內視,排除妄念和煩惱,靜坐養神,時間即久,體外生機進入體內,活子時到,這種現象就是先天一氣從虛空中來,道家叫做採藥,這個藥就是先天一氣,所謂觀其妙就是觀這個道妙。就是無中生妙有,這個妙就是德,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氣。從而可以從微觀惑悟道的存在。

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有欲之人,追名遂利,追求世俗的發展方向,從宏觀上也可以觀察道的存在,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