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如何確定栽植苗木是否成活?苗木假活的解決方法?

如何確定栽植苗木是否成活?苗木假活的解決方法?

李國榮

假活現象就是苗木栽植後,雖然發芽了,但其根部沒有吸收營養,僅靠樹體自身的營養維持發芽,一段時間後乾枯死亡。

1 如何確定栽植苗木是否成活

1.1 葉片

移植後一段時間觀察大樹葉片是否變綠,恢復正常,如腋芽或頂芽飽滿,展葉後葉色鮮亮,葉片大小正常,不萎蔫,小枝不失水皺縮。


如何確定栽植苗木是否成活?苗木假活的解決方法?


1.2 樹皮

觀察大樹皮層顏色是否有變化,水分是否飽滿,枝葉平展。

1.3 根系

在接近土球處刨出 1 個觀察小口,長出白色新根,說明根系開始恢復吸收能力,可判斷此類苗木已成活。

1.4 木質

觀察大樹木質部色澤是否新鮮,是否乾枯皺縮或變褐壞死。

1.5 吊袋輸液法檢驗

可以用吊袋輸液法,吊袋輸液不流液或流液很快,說明大樹未成活或生命力弱,樹體不流液說明樹體無吸收能力,流液很快說明木質部乾枯或樹體有空洞。


如何確定栽植苗木是否成活?苗木假活的解決方法?


1.6 萌芽

如發現萌芽或展葉後開始萎蔫回抽,而又無新根長出,此類苗木為假活。

2 發芽後苗木還會枯死的原因

苗木進入夏季,隨著氣溫的升高,土壤溫度低於氣溫,從而出現先發芽抽生新枝的現象。但此時受損根部尚未長出愈傷組織,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尚未得以恢復,依靠樹體內貯存的水分和養分,供其初期發芽、展葉完全沒有問題,但經過一段時間,當樹體內水分和養分完全耗盡,而仍沒有大量新根長出時,枝葉便開始萎蔫、死亡,此後再也不能萌芽展葉,出現枯死的現象。這種現象就叫做“假活”。有些大規格,像紅葉李樹沒有新根生成,但當年甚至翌年仍能發芽展葉,但經過一段時間就死亡。因此,不能用發芽、展葉來作為判斷苗木是否成活的標準。


如何確定栽植苗木是否成活?苗木假活的解決方法?


3 “假活”現象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3.1 苗木質量差

苗木細弱,斷根傷根多,根系少,上部發葉抽梢後,根系不能及時供給所需的水分和養分,導致葉梢死亡,或苗木有

病蟲害。

預防措施:在栽植時選用優質健壯大苗,起苗時儘量少傷根、斷根。對需外運的苗木,起苗後一定要用草繩包紮好根系,同時噴灑抗蒸騰劑,防止過久苗木失水太多,不利成活。


如何確定栽植苗木是否成活?苗木假活的解決方法?


3.2 栽植過早或過晚

枝梢未老熟,葉片未落,樹體內養分積累少,氣溫較高,蒸發量大,失水快,栽後未定根就發葉抽梢,未到枝梢老熟氣溫又日漸降低,苗木因缺乏養分及低溫危害而死亡。苗木栽植過晚,栽後很快發葉抽梢,樹體內的水分和養分用完後還未定根,缺少水分和養分來補充,缺少樹苗萎蔫。

預防措施:選擇在苗木最佳時期栽植才能保證成活。

3.3 移栽質量差

苗木新植時,造成曲根、窩根或根系架空,或栽後沒有踩實,或因栽植穴挖得太小,新栽苗木根系與土壤接觸不良,因而難以定根,無法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導致暫時靠樹體營養髮葉抽梢後,因無法補充水分和養分而死亡。

預防措施:要按規格開挖栽植穴,栽時要注意提苗踏土,做到一提,二踩、三壓實,確保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注意促進根系的生長,建議栽植前噴施生根粉。


如何確定栽植苗木是否成活?苗木假活的解決方法?


3.4 栽植過深

苗木栽植過深,根系生長分佈層的氧氣少,影響其呼吸作用和吸收功能的發揮,不能及時給發葉抽梢後的苗木提供水分和養分。

預防措施:在栽植時,應注意栽植的深淺,切忌過深或太淺。


如何確定栽植苗木是否成活?苗木假活的解決方法?


3.5 苗木栽植土壤差

苗木栽植土壤鹼性太大或酸性太大,都不利於苗木成活。

預防措施:在栽植時,應注意選擇中性土壤或沙壤土,同時苗木栽植時先挖好坑,太陽曝曬幾天再栽植苗木,有利於提高成活率。

3.6 乾旱缺水或積水爛根

長時間乾旱會導致苗木萎蔫,而低窪之地常因下雨積水使苗木根系腐爛,移植苗木難以成活。

預防措施:苗木栽植後要澆透定根水,乾旱時及時澆灌,最好覆蓋地膜以提高保溼能力。或樹幹輸入大樹營養液,而在低窪積水地段移栽苗木,一定要開好排水溝,防治根系因無氧呼吸而死亡。


如何確定栽植苗木是否成活?苗木假活的解決方法?


4 苗木假活的解決方法

4.1 使用土壤打孔機促生根

對新移栽的樹木進行根部打孔,從而增加根部土壤的透氣性,促進新生根的生長,從而促進鬚根的發育。生根才是解決樹木移栽成活的根本問題。

4.2 短截法

截去已發新枝的枝幹,同時截面使用塑料膜或傷口塗抹劑進行全封閉,避免日曬以及細菌的侵入。1 周後,截取部位再發出新葉。

4.3 使用大樹移栽液

根部使用大樹移栽生根液,配合使用防治根部病害的藥物(根腐靈),以及大樹營養液,補充樹幹部分對水分的需求,同時促進地下部位的生根。防止根部病害的發展,有利於樹木的成活。

4.4 移前修剪法

特別適合反季節綠化(6~9 月),如夏季移植紅葉李等難栽植樹種,提前 7~10d 修剪,枝條損失的水分和營養及時由根部補充,維持水分平衡。待小芽剛萌發時起樹移植,縮短苗木康復期。一是重複修剪減少水分蒸發,修剪量 3/4 以上疏枝與短截;二是適當加大土球;三是適當摘葉控制葉面水分蒸發,配合移前摘葉、摘花、摘果效果更好。

4.5 移前吊瓶輸液,強化樹體營養

此法適合名貴樹種反季節移植,如銀杏、金葉白臘等。在移植前樹幹滴注營養液,栽植時根部噴施生根粉。這種移前進補能提前補充水分及植物營養,促進移栽樹的營養積累,以備後期之需,能有效確保樹木成活。

4.6 大樹移植設置排水孔

可用直徑 18~20cm 塑料管,長度 1.5m,埋設於樹木土球邊緣,與樹幹夾角 50~60°,適合於怕水溼的樹種,種植點在高水位地區,雨季可用小塑料桶人工排水。如白皮松、雪松、油松、銀杏等,有良好的排水降漬效果。雨季排水應作為養護重點,掌握好水的供應平衡。

4.7 使用抗蒸騰劑:黃腐酸

反季節綠化的重要環節是控制葉面水分蒸發。目前國內生產的各種抗蒸騰劑,一般都不標明成分,從國外進口的也不標明成份,FA 是黃腐酸的代號,是我國的發明,把國產的黃腐酸應用於大樹移植也是一種捷徑,能提高苗木成活率。樹種不同,季節不同,地區不同,用量也應該不同,噴施葉片正反面,尤其反面,因為氣孔主要在葉子背面,建議葉面噴灑濃度為 1%。

4.8 使用大樹生根劑

長效促根介質土,有效成分為生根劑、生長素、蛭石、黃腐酸,其特色是通透性好,長效促根效果明顯。對新芽回抽假活早期和中期施用效果好。在土壤外緣根際處邊緣挖 2~3個洞穴,施入大樹生根肥,一般 1 周萌發新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