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連線衡水援鄂醫療隊】之二:穿上尿不溼 全力投入救援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衡水醫護人員不約而同選擇向險而行。首批援鄂醫療隊抵達武漢後,很快全身心投入到一線救護工作中。

衡水援鄂醫療隊隊長吳建朝,今年35歲,是衡水市人民醫院急診ICU醫生。1月28日正式入駐武漢市第七醫院。

接通電話時,吳建朝剛剛下夜班。儘管非常勞累,他還是儘量詳細地介紹了一下工作情況——

【連線衡水援鄂醫療隊】之二:穿上尿不溼 全力投入救援

病人比較多

工作量非常大

武漢市第七醫院是當地一個很普通的二甲醫院,平時病患相對較少。此次疫情爆發後病患劇增。吳建朝他們到達時,門診樓前的告示牌上,寫著“床位已滿”。這裡已有190多個病人,都是疑似或確診的。

“工作量非常大。跟當地大夫溝通,他們從來沒有過這麼多病人。現在這裡除了有河北醫療隊,還有中南醫院的過來支援。”吳建朝說。

【連線衡水援鄂醫療隊】之二:穿上尿不溼 全力投入救援

醫護人員緊缺

衡水隊員已全部到崗

吳建朝介紹,這裡目前重症病人比較多。之前,武漢市第七醫院只有12張ICU病床,“今天一天加了7張,再過兩天還要加。”吳建朝說,現在衡水醫療隊的同志們已經全部到崗,根據分班不同,大家要輪著休息,有的從昨天開始已經投入工作,有的是今天進入崗位。“現在緊缺大量醫護人員。不光是這個醫院,別的地方都緊缺。”

【連線衡水援鄂醫療隊】之二:穿上尿不溼 全力投入救援

節省時間和資源

穿上“尿不溼”投入救援

“防護用品非常緊缺。從今天(1月29日)早晨開始,我們重症的護士長要求護理人員要用尿墊了,而且不要頻繁出入監護室。”吳建朝說,因為醫護人員離開病區時從汙染區到半清潔區的時候要脫防護服,一來一去就是兩套。“我們每天上廁所吃飯都是要脫(防護服)的,所以前期需要量特別大。目前供應跟不上。這就要求我們儘量減少出入頻次,以應對目前防護用具緊張的狀況,同時還可以節省時間。”

目前衡水醫療隊的醫生工作時間是兩班倒。“從早8點到晚上11點,還有晚上11點到早上8點的。其間我們可以吃頓飯、休息一小會兒,要不然病人太多,我們的體力、精力達不到。”

現在上班大家都處於失聯的狀態。“咱們的河北醫療隊要求大家儘量減少見面,不在一起交流。因為萬一有一個感染了,或者身上潛伏著病毒,有可能把其他人傳染上,這對以後的工作開展非常不利。”

【連線衡水援鄂醫療隊】之二:穿上尿不溼 全力投入救援

出來 都是脫水的狀態

——吳建朝的援鄂筆記

上午(1月26日)醫院通知需要疾馳援鄂,我立馬報名,申請前往第一線。

當天中午12點接到電話通知,下午1點就要出發。趕緊打車回家收拾了一兩件衣服,趕到醫院。院領導、衛計委領導為我們送行。在石家莊,省委書記、省長也為我們壯行。

晚上8點多的火車。一切都是那麼急匆匆。

非典雖然經歷過,但當時的體會不像今天這樣深切。此刻,我們大家的心情就是“趕緊去!早些撲滅疫情,不要讓病毒繼續肆虐。”刻不容緩!

1月27日。抵達。凌晨5點的武昌火車站門可羅雀,武昌街頭行人寥寥。這是一個人口千萬的大都市,可以想象,往日一定是熙熙攘攘的,如今卻是這樣的景象……

武漢人民給我們提供了最好的住處——五星級酒店,我們一人一間。據武漢的朋友說,現在蔬菜供應有些緊張。在這種情況下,酒店還是保質保量給我們提供所有生活必需品。大家都覺得,武漢人民把能做到的都做到了。我們很感謝。

國家衛計委的副主任來到酒店慰問我們,並作了戰前動員講話。我們得知,今天(1月27日)李克強總理也來到了武漢。領導反覆叮囑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發揚醫生性命相托的精神,有效控制疫情,保護中華大地儘早擺脫病毒侵擾。

我們即將進駐武漢市第七醫院,裡面所有的病人幾乎都是新型冠狀病毒疑似及確診的病人。門診樓前的牌子上清晰地寫著病床已滿。疫情的嚴重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不過,這對我們馳援武漢的決心沒有絲毫影響,我們真想立即進駐,接替已經奮戰多日的當地同袍。大災面前,武漢人表現出了堅韌不拔的精神,我們更加堅定了一定要為保護武漢作出貢獻的信念。

穿防護服真是裡三層外三層。由於密閉性,剛穿上去的時候都有種窒息的感覺。當時在想,這樣下去會不會憋死?不過慢慢就習慣了。大家還互相開玩笑,說是不是體會到了什麼叫呼吸窘迫這個醫學術語。

進去一待,至少就是4個小時。防護服不透氣,渾身都溼透了,再加上進去之前大家都不喝水,出來都是脫水的狀態。

剛剛接到通知,目前防護用品緊張。為了減少防護服的消耗,我們穿的時間會更長,所以要減少喝水、減少上廁所,如果有必要,就穿上尿不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