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肺癌病人早期一般沒有症狀表現,一旦出現症狀,均為中晚期?

康訊社


為什麼肺癌早期多沒有症狀,一出現症狀多為中晚期?的確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數是這種情況,平時身體沒什麼不適,一發現哪裡不舒服了去檢查就是肺癌中晚期。前段時間就有個肩膀痛的,做了檢查才發現是肺癌肩關節轉移(下圖)。



肺癌影像學上根據腫瘤生長的解剖位置大致可分兩種,中央型肺癌跟周圍型肺癌。中央型肺癌長在靠近肺門的大支氣管(肺段及以上支氣管),病理類型以鱗狀細胞癌多見;周圍型肺癌長在遠離肺門的外周小支氣管(肺段支氣管以下的分支),病理類型以腺癌多見。中央型肺癌因為靠近肺門相對容易出現早期症狀,比如侵犯支氣管出現氣促胸悶、咳嗽、咳痰或咯血等,而周圍型肺癌因為長在肺的外周早期基本沒有症狀,大部分都是意外發現的,比如體檢、或因身體其它方面的問題做的胸部檢查。



肺癌除了引起肺部的症狀外還可出現肺外的症狀。主要是腫瘤生長侵犯壓迫臨近組織器官或發生遠處轉移產生的症狀。常見的症狀有:腫瘤侵犯膈神經引起膈肌麻痺,影響呼吸;腫瘤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引起聲帶麻痺,出現聲嘶;腫瘤壓迫上腔靜脈導致頜面部、頸部、上肢及上胸壁靜脈迴流受阻出現靜脈怒張(靜脈突起);腫瘤侵犯胸膜引起胸腔積液;腫瘤壓迫食管出現吞嚥困難;腫瘤長在肺尖胸廓入口處(即肺上溝瘤),壓迫侵犯周圍神經等,出現胸痛、肩痛等,而且還可出現Honor綜合徵,即患側眼球下陷,瞳孔縮小,上眼瞼下垂,患側面部少汗或無汗等。



肺癌除了直接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引起的症狀,還可出現遠處轉移引起的症狀,具體跟轉移的部位有關。肺外最常見轉移到肝、腦跟骨骼。轉移到腦可以出現頭痛,轉移到骨頭可以出現骨頭痛。小編有個同學的媽媽就是這樣,頭痛不愈,後來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肺癌腦轉移。需要注意的是,像這種轉移出現的症狀(如疼痛)一般都是進行性加重的,很少能自己緩解,不像普通的病變,一般可以緩解。所以也不要一有哪裡不舒服就擔心是癌症,只是有這種情況存在要警惕,但不要過分擔心。下面這例就是因為頭痛就醫的,檢查後發現肺癌腦轉移。



肺癌早期預後很好,五年生存率很高,但因為早期肺癌大多數沒有症狀,很多被發現時都是中晚期了,預後很差。所以對早期肺癌的檢出很關鍵,建議肺癌高危人群每年一次胸部CT檢查,沒事就當體檢,有問題早發現、早解決。

我是 ,可關注瞭解更多相關醫學知識。


影醫C浩


癌症不是炎症,不會誘發炎性反應,所以在腫瘤形成時,不會造成任何不適,一般來講,中心型肺癌,因為腫瘤刺激支氣管,早期可以表現出咳嗽、咯痰,甚至是咯血,而周圍型肺癌早期基本上都不會出現呼吸道的症狀。

這種類型的肺癌,因為遠離主氣道,長在肺葉深部,不會有刺激到支氣管,所以,也就不會有咳嗽等症狀的發生,而一旦出現症狀時,基本上是以轉移瘤的症狀出現。

根據轉移的部位和轉移瘤對這些器官造成的破壞或壓迫程度,症狀也有所不同。

比如:最常見的是淋巴結轉移,當淋巴結轉移到縱隔,逐漸增大,並形成對主氣管的壓迫時,可以表現出喘憋症狀,壓迫上腔靜脈時,可以出現頭面、胸部腫脹,面色紫紺等,也叫“上腔靜脈綜合徵”。

當淋巴結轉移到頸部或腋下時,可以表現出相應部位的淋巴結無痛性腫大,並被觸摸到。

當腫瘤轉移到骨時,可以表現出相應部位的疼痛,發生在長骨部位轉移,甚至導致病理性骨折,如果是發生在脊柱,可以因為腫瘤對脊髓的壓迫,造成下肢無力甚至是癱瘓。

而發生的顱腦的轉移瘤,可以表現出類似腦血管病的症狀,如頭暈、頭痛、走路不穩等。

總之,周圍型肺癌肺部症狀不明顯,也很難在早期發現,而一旦出現症狀時,基本上也是以轉移瘤的症狀出現,但這時,分期就已經很晚了。



深藍醫生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統計表明,肺癌的早診率很低,我國有超過70%的肺癌病人被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肺癌。相比於早期肺癌,中晚期肺癌的預後要差很多,尤其是晚期肺癌,這也是導致肺癌整體五年生存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早期肺癌,通過外科手術治療,患者臨床治癒的可能性很大,五年生存率可達到70%~80%,但是到了晚期,患者往往失去了手術的機會,5年生存率很低,大部分晚期肺癌病人短時間內死亡。

為什麼很多肺癌患者一經發現就已經是中晚期了呢?

1、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

肺癌早期不能被發現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肺癌在早期的時候症狀幾乎沒有症狀,等出現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狀時,大部分已經進入中晚期。

2、常規體檢容易漏診

在常規體檢中,往往都是拍X線胸片來進行肺部檢查。由於分辨率不夠高,胸片很難發現直徑小於1cm的早期肺癌,漏診的可能性很大。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年年去體檢正常,但是卻查出肺癌晚期。臨床上,早期篩查肺癌建議做低劑量螺旋CT檢查,能發現直徑小於5mm的肺部結節,能在很早期就發現肺癌。

3、容易與其他肺部疾病混淆

肺癌的症狀以咳嗽為主,由於沒有特異性,很容易與其他肺部疾病相混淆,比如肺結核、慢阻肺、肺炎、支氣管炎等,都表現為咳嗽。很多肺癌病人在初診時就存在誤診,導致肺癌病情不斷進展,最後被確診時已經到了中晚期。

我是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以上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肺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癌症,主要是由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導致的。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和致死率都在逐漸上升,據調查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肺癌病例超過70萬,而有近60萬的人死於肺癌。為什麼肺癌病人早期一般沒有症狀表現,一旦出現症狀,均為中晚期?主要是因為肺癌早期一般不痛不癢,沒啥明顯的症狀,即便是有,很多人也會誤以為是普通呼吸道疾病的表現,而這樣就很有可能會延誤病情,所以大多數人就醫時,已是肺癌晚期。

醫生:若有這5種現象,或是肺在求救視,莫忽視!

1、前胸口瘙癢

因為肺部能夠長出癌細胞,讓肺部毒素積累的太多了,這些毒素就會跟隨血液流動到全身的每一個部位,特別是會集中在胸口這個部位,那胸口的皮膚就會感到瘙癢,甚至會出現一些小紅點,只要前胸口頻繁的瘙癢,那就要警惕肺部疾病。

2、嗓子幹癢

肺部是瞭解寫氣管喝咽喉部位,如果說肺部有癌細胞,那那就很容易出現嚴重,從而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咽喉部位,這個時候就會嗓子就會感到幹癢,腫痛,從而會表現為不斷的咳嗽,就會想要清清嗓子。很多人會覺得這只是簡單的上火,從而耽誤了治療時間。一旦身體的咽喉頻繁的瘙癢,那就是肺部發出的求救信號,不容忽視。

3、脖子瘙癢

我們的脖子上是有很多的淋巴細胞,還有甲狀腺,甲狀腺是負責調控身體激素,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內分泌的穩定,如果說肺部有癌細胞的話,那就回引起甲狀腺病變,頸部就會感覺不舒服,瘙癢,有的會出現紅色的出血點,這都是肺部發出的信號。

4、手指變粗變圓

肺癌要來之前。人的手指是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如果說你的手指在短時間內變得又粗又圓的話,那就一定要警惕,這不是肥胖,可能是肺部疾病所造成的。如果說肺部出現肺氣腫或者是一些慢性肺炎的話,那身體就會處於慢性的缺氧,因此,手指末端就會出現變化,因此,大家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去醫院進行相關的肺部檢查。

5、肩部疼痛

一般情況下,如果人體的肩膀出現疼痛感,很多人會覺得是肩周炎或者是太過勞累,根本不會覺得是肺部疾病。其實肩部疼痛也是肺癌的一種前兆。肺部如果出現了異常,人的前胸和後背是會感到明顯的不適,肩膀是比較容易出現疼痛,所以一旦肩膀疼痛大家千萬不要忽視,儘快的檢查,這樣才能預防肺癌的發生。

預防肺癌,牢記4事,煙肺護肺,保護肺部健康!

1、以茶養肺

百結巖桂茶自古就被人們用來止咳化痰,清肺潤肺,是《醫林纂要》記載的食療方,一直沿用至今。中醫認為,百結葉可瀉肺、治痰聲漉漉。巖桂性溫,味辛,無毒,入脾,肺經,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止咳化痰、清腫散瘀之功效,可適用於慢性咽炎、吸菸引起的痰飲喘咳等症。將二者一起搭配,製成百結巖桂茶,常喝對養肺潤肺有很好的作用。

2、煙癮大的人飯後不立馬吸菸

“飯後一支菸,勝似活神仙”。很多人習慣性在吃完飯後抽菸,實則這是不健康的。因為飽餐過後,食物在腸胃道中還沒有被完全吸收,此時抽菸很容易對腸胃機能產生紊亂,不利於腸胃健康,同時對肺部也會有所傷害。所以,煙癮大的人,飯後不要立馬吸菸。

3、離二手菸遠一點

我們都知道吸菸對肺不好,二手菸也是如此。想要預防肺癌,除了不吸菸之外,自己還要注意避開二手菸,這樣肺部會更健康,不容易患肺癌。

4、多鍛鍊

多鍛鍊有助於降低患肺癌的風險,建議大家每週至少鍛鍊三次,可以散步、慢跑、打太極等,若是沒有時間鍛鍊,可以用爬樓梯代替電梯,回家提前一兩站下車然後走路回家等等,這些都是鍛鍊的方式。


陸曉慈的養生時間


首先肺部功能是很強大的,而且部分肺泡破壞了還有一部分肺泡是可以繼續運行的,還有就是肺癌早期還沒有明顯生長,所以對於肺泡的破壞及氣管的刺激不是很明顯,所以早期症狀一般不明顯,因此一拖再拖最後症狀明顯時已經到了中晚期。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但是大部分人會出現咳嗽,一般是長期持續性的咳嗽,尤其是長期吸菸及粉塵環境中工作的人群更要注意,肺癌導致的咳嗽一般是以乾咳為主,咳嗽音是呈金屬性音,而肺部合併感染的會出現咳痰的症狀。

而隨著腫瘤的生長刺激,會導致出現劇烈咳嗽及咳血的症狀,嚴重者會出現咯血。而且腫瘤刺激會導致肺功能異常,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而且腫瘤刺激或者轉移會導致出現胸痛及下頜部、肩背部疼痛不適,到了晚期會出現消瘦、發熱等症狀。

因此正常人群每年建議大家做一次體檢,這對於排除很多不易發現的疾病有很大的幫助,早起肺癌症狀明顯者治療後效果很好,但是不易被發現的到了中晚期的肺癌死亡率很高。

關注馬醫生,為大家解答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全科馬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肺癌早期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去就診,可惜已經是中晚期了。這個也是目前癌症的現狀,大多數早期癌症都沒有症狀,比如肝癌、宮頸癌、乳腺癌、鼻咽癌等等。這也是癌症的可怕之處,早期癌症治癒率是80%,但是中晚期癌症治癒率不到50%,中晚期癌症大多數已經出現了多處的轉移。所以目前提倡要定期體檢篩查早期癌症。



為什麼早期肺癌沒有症狀?

肺癌是起源於支氣管黏膜的惡性腫瘤,癌症開始萌芽的時候,是在支氣管裡面的,剛開始沒有刺激和侵犯周圍的組織,不會引起症狀。癌細胞不斷增殖、不斷增大的時候,出現了壓迫組織會出現咳嗽等刺激症狀。如果侵犯血管,導致出血。就會出現咯血。有些癌腫很小就可以出現轉移,轉移的病灶壓迫周圍的組織也會出現轉移的症狀。

早期的癌症,因為癌腫還很小,不對正常的組織造成壓迫,不侵犯神經血管,也就不會引起症狀,所以人們很難通過症狀去發現的。

有些癌腫雖然長的很小,但是因為它長的位置靠近血管,很快就出現了侵犯血管,出現了咯血,所以患者很快就去就診,檢查出來的肺癌。很幸運還是早期。

但是有人朋友的肺癌長的位置很隱秘,長了很大都不出現症狀,等到已經轉移了才被發現,這時候就很可惜。

所以不同位置的肺癌,出現的症狀也有早晚之分。患者的耐受能力也是影響因素。老人家,很多都能忍,忍一忍,就忍到了中晚期,也很可惜。

要發現早期肺癌,依賴於低劑量胸部CT篩查

目前要靠症狀發現早期肺癌,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定期做低劑量胸部CT檢查。高危人群,比如有肺癌家族史的,有吸菸史,更建議做低劑量胸部CT體檢。胸片看不到早期肺癌,等到胸片能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

有朋友說他所在的醫院沒有低劑量Ct,問常規的CT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低劑量Ct就是把劑量降低一點,但是圖像會差一點。做常規的Ct圖像更加清晰一點。如果是有肺結節的複查,建議用常規胸部CT掃描或者靶掃描複查。


小影大夫


【 編號WD473】

早期肺癌一般沒有什麼症狀,進展到中晚期後才會有明顯的症狀,目前肺癌診治現狀基本上是這樣的。雖然我們很大程度上不願意接受癌症到了中晚期這個殘酷的事實,但是疾病治療必須要有科學態度,唯病情論,不會以我們的意志而改變。


肺癌起源於支氣管腔內的粘膜上皮層,早期腫瘤比較小,中心型肺癌位於大的一些支氣管上,可能有一些輕微的刺激性咳嗽、胸悶,咳血絲少見些,周圍型肺癌腫塊大小相比較肺臟的體積,影響很小,幾乎就沒有症狀了。

隨著腫瘤逐漸增大,也就進入到中期。周圍型肺癌可能出現胸悶、侵犯胸膜後發生位置固定的疼痛。中央型肺癌症狀比較多,刺激性乾咳,腫瘤破潰有咳血絲、腫瘤壓迫支氣管發生阻塞性肺炎、肺不張致胸悶、氣短。

晚期症狀除了原發灶所產生的乾咳、咳血絲、胸悶、氣短等症狀外,肝、腦、骨的轉移灶也會有相應的症狀。晚期全身症狀也多明顯,體重減輕、乏力、納差、食慾減退、低熱、疼痛等等表現

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如何發現?低劑量螺旋CT篩查!腫瘤是以小至大,小於3cm的腫塊為肺結節(絕大多數為良性),其內就有肺癌的“雛形”,CT至少可以發現5mm左右的肺結節,根據大小、形態、或者動態變化判斷是不是危險,對於高危的肺結節推薦手術處理,明確並解除隱患。


劉永毅醫生


不只是肺癌,其他的大部分癌症在早期的時候一般也不會出現什麼症狀,一旦出現明顯的症狀,大多數均已經中晚期,為什麼?

在正常的人體之內,有的正常細胞會發生突變,但是沒有引起癌症,主要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識別和清除發生突變的細胞,突變的細胞還沒有發生癌症之前已經被人體的免疫系統殺滅和清除,這種常常稱為免疫監視。



儘管人們的免疫系統能夠嚴防死守,但還是會出現漏網之魚的,當癌細胞的生長超越免疫監視功能之限度的時候或者免疫監視功能不能有效的清除突變的細胞的時候就會形成癌症。癌腫在剛形成的時候或者比較小的時候,沒有壓迫和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和神經的時候,加之又有免疫監視功能的存在,所以在癌症早期甚至在中期的時候一般沒有什麼症狀和體徵。



但是伴隨腫瘤逐漸長大,腫瘤壓迫周圍的組織和器官,就會引起明顯的相應的症狀和體徵,這個時候癌症往往進入中晚期了。


佳園道


肺癌是嚴重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惡性疾病,世界範圍內,肺癌已成為發病率和死亡率第1位的惡性腫瘤,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更為嚴重的是大部分肺癌一經發現就已經是晚期,也就是說當出現了嚴重的症狀或者不舒服的時候,病人才會去救治。就診後進行全程檢查,發現腫瘤已經轉移到了遠處部位。

那麼為什麼肺癌早期沒有症狀了,其實肺癌的早期就是指腫瘤比較小,沒有發生淋巴結和遠處轉移的狀態。腫瘤小的時候,由於肺容積比較大,所以壓迫症狀不明顯,往往不表現出症狀,而當肺內的腫瘤比較大,或者已經有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的時候,腫瘤會壓迫肺和氣管引起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當腫瘤侵犯了血管,又會出現咯血或者痰中帶血。當腫瘤轉移到遠處部位,比如說骨骼時,會出現骨頭的疼痛,轉移到實質臟器時,會出現臟器功能的缺失,

因此,大部分因為出現症狀而確認的肺癌都是中晚期的,早期的肺癌往往是由於體檢篩查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做胸部的ct檢查時發現的。所以對於肺癌的高危人群,也就是有抽菸習慣,有肺癌家族史,有慢性肺病史的人應該重視每年的體檢,就能早期發現腫瘤。


胸外科喬貴賓醫生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工作及生活壓力的增大,癌症數據也在逐年增加,肺癌首當其衝,發病率也是逐年增加。而非小細胞肺癌佔據了肺癌種類的80%以上,比較惋惜的是,70%左右的肺癌患者都處於中晚期,五年生存期極低。如果能在肺癌早中期即發現它,也可以極大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那麼,肺癌患者一旦確診就是中晚期呢,我們看一下肺癌的症狀有哪些,治療方式又有什麼呢?

我們先看一下肺癌早中期的症狀有什麼?

早期肺癌患者有時會出現胸部脹痛的情況的,但是症狀會比較輕微,常常表現為隱痛和悶痛,疼痛的部位也不唯一,常常跟呼吸有關,如果出現持續的脹痛,可能腫瘤已經轉移到胸膜;當腫瘤出現炎症壞死,導致毛細血管破裂,伴隨劇烈的咳嗽時,往往會出現痰中帶血;因為有炎症,大部分肺癌患者都會伴隨不同程度的低熱。

如果出現嚴重的疲乏,體重減輕,食慾下降,呼吸困難,咳血,可能會是肺癌晚期的症狀,就需要及時治療,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質量。

針對於肺癌早中期的治療方式有什麼呢?

針對於肺癌早中期,手術治療可能為首選治療方式,比如早中期(Ⅰ~Ⅱ期)肺癌、Ⅲa期肺癌和腫瘤侷限病灶,如果是侷限病灶並處於早期的情況下,切除原發病灶及周邊淋巴結,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30-40%,極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針對於肺癌很多情況下是需要進行術前及術後輔助治療,比如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相關數據顯示,5%的肺癌患者在化療中獲益,可以顯著提高5年生存率,有效率可以在20-30%左右。而近年來,基因靶向治療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因副作用和有效率較化療高,給藥方便,也受到很多患者的好評,並且廣泛應用於臨床,比如基因檢測出現EGFR突變的靶向藥物易瑞沙、特羅凱、凱美納、泰瑞莎;基因檢測出現ALK突變的色瑞替尼、阿法替尼、阿雷替尼等,另外,還有很多處於臨床階段的靶向藥物正在研發中。今年,免疫治療PD1也被批准在我國上市,免疫治療的上市無疑也給很多肺癌患者帶來了福音,因免疫治療副作用更小,且可以用於多種腫瘤,它也開創了腫瘤治療的新時代。

所以,肺癌早中期的症狀不是很明顯,如果存在長期吸菸史的人群,在45歲以上應該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進行癌症篩查。如果確診非小細胞早中期的患者,也不應該放棄治療,比如早期肺癌積極進行治療,可以達到較高的生存期。所以,不要放棄,積極治療,保持積極的心態,抵禦腫瘤細胞,相信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