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過了30歲,就要預防骨質疏鬆症?醫生:3個方法“提升”骨量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尤其是絕經期後的女性,骨質疏鬆的發病率更高。在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骨骼中的骨膠原蛋白含量高,維持骨骼的柔韌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鈣質的流失,到了老年,骨骼中的無機質含量增多,柔韌性降低,骨骼脆性增加,便容易在生活中發生骨折。

過了30歲,就要預防骨質疏鬆症?醫生:3個方法“提升”骨量


骨質疏鬆症有幾種類型?

骨質疏鬆主要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這兩種類型:

1、原發性骨質疏鬆。原發性骨質疏鬆主要是指女性的絕經後骨質疏鬆,還有老年性的骨質疏鬆。男性患者主要是70歲以上因老齡引起的骨質脫鈣,骨的質量不好。

2、繼發性的骨質疏鬆。繼發性指的是繼發於某些特殊的疾病,比方代謝性的疾病或是用了激素後引起的骨質疏鬆,腎病後腎功能不好也會引起骨質疏鬆。

過了30歲,就要預防骨質疏鬆症?醫生:3個方法“提升”骨量

骨質疏鬆症對人體有何危害?

患骨質疏鬆症的人發生骨折的機會要比正常人高很多,在生活中,打個噴嚏、從沙發上沒坐好坐到地上去了或彎腰搬一盆水都可能出現骨折。龍厚清教授表示,容易發生脆性骨折的部位有脊柱、髖關節這些地方。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骨折——手腕上的橈骨遠端骨折,就是因為老年人支撐力不夠,摔倒時扶地就發生了骨折。所以老年人想要預防骨折,在生活中就要儘量避免摔倒、彎腰負重等勞動力強度較高的活動。

過了30歲,就要預防骨質疏鬆症?醫生:3個方法“提升”骨量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

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大的危害。年輕時提升骨量,達到更高的峰值,對預防老年後出現的骨質疏鬆症極為重要。可以趁年輕增加體內硫酸骨脂的攝入,硫酸骨脂不是硫酸,它能結合水分子潤滑和支撐關節,緩解關節磨損引起的骨關節疾病,促進軟骨的再生和修復,從而緩解關節疼痛。

年輕時增加骨量要做好這幾點:

過了30歲,就要預防骨質疏鬆症?醫生:3個方法“提升”骨量


第一個合理的飲食。是注意一些豆製品的攝入,營養的均衡。

第二個適量運動,甚至是強度大一點的運動。年輕人多運動,骨骼受到的強度、壓力越大、刺激越強越容易生長,從而增加骨量。

第三個接受適當的陽光照射。

人在行走的過程中,體重對骨骼是一個刺激,體重越輕,對骨骼沒有刺激,骨骼皮質相對較薄,骨骼強度沒那麼好,微結構也沒那麼好,容易患骨質疏鬆症。對於一些偏瘦的年輕人也要適當的增重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