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戰疫評論120|鞏固防疫成果,嚴防“復陽”和“倒灌”

□ 李曉亮

“全國27省區市新冠肺炎新增病例為0”。昨已有27地新增確診人數歸零。這當然是好消息。不過,同日還有數據顯示:“有波動,嚴防輸入!”

這說的還是湖北外的情況。湖北之外,30地中27地歸零。就只三地有新增。而如果看波動趨勢,上月最後三天,新增降至個位,且是三連降。但第四天雖仍是個位,卻已出現反彈,然後就是昨日,終又重回兩位數。

而當天新增的多數,比如浙江7例,又均為境外輸入性病例。之前,多地也已出現輸入性病例。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疫情增速放緩,甚至新增已歸零多日,而境外多國卻呈暴發之態,疫情“倒灌”風險大增情勢下,內外之防,應是當前防疫重中之重。

當然,地方也都有針對性舉措。特別出入境管理方面,調整應對,積極作為,健康監測申報,嚴防輸入倒灌。人類命運共同,風險共擔,防疫責任,無人能超然於外。國際性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各國自只有攜手抗疫,守望相助,共渡難關。

當然,具體到維持和鞏固戰疫成果,除輸入風險激增,還有可能被忽視的“回潮反彈”隱患:康復出院者“復陽”問題。最大問題是,“復陽”者是否還有傳播病毒風險,是否還具傳染性?

此前也有多地出現出院後“復陽”案例。這些患者本來檢測已康復痊癒,出院後複檢,卻又核酸檢測呈陽性。也就是說體內仍有病毒。最新案例:“天津又有兩例已出院患者‘復陽’兩人再次入院觀察”。

“復陽”原因,可能有多種情況。比如當初出院標準太寬,或檢測時技術性失誤,導致結果不準。抑或病毒變異,躲過檢測,持續進化。當然,後者幾率微乎其微。而且,之前專家也表示,康復者已有抗體,短期基本不會復發。

所以,針對“44名痊癒者26人復陽”,有武漢醫生認為出院標準太寬,呼籲重審出院標準。其實除加強出院檢測,還有一個是張文宏日前呼籲重視的“痊癒患者復陽不是關鍵,防控重點是出院患者是否具有傳播性”。

如只是檢測指標顯示覆陽,而現實傳染性已經喪失,那這種“紙面復陽”,倒不需太過緊張。持此觀點非止一人,還有教授也認為“出院標準有一重要原則,就是患者不應具傳染性”。但目前病例數量有限,仍無法證實。不過以更嚴格參數評估加強出院檢測標準,至少是當前唯一能做的防“復陽”努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