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2020搞養殖,這六大“雷區”不要踩

這年頭很多的農民朋友多吐槽養殖業越來越難做了,但在農村想多賺點錢,養殖業和種植業真的就是最普遍的,其他的那些小生意不可能一個農村到處都做,因此選擇傳統的項目的人還是多數。其實只要在養殖上不猜雷區,還是沒有想象中那麼大風險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2020搞養殖,這六大“雷區”不要踩

第一個“雷區”:禁養區

這是國家出於某種需要,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對農村某些地區做出的養殖限制。對於這樣的限制,農民朋友在規劃養殖時,千萬不能去觸碰,否則,你既要浪費精力,又會損失資金,嚴重的還有可能被追究相應的責任。

比如前幾年在一些自然保護區或安全飲水源的地方,就嚴禁生豬的餵養,你如果在這些地方強行去搭圈養豬,得到的結果肯定就是相關部門的阻止,豬圈還要被拆除。

第二個“雷區”:偷排偷放

搞過養殖的農民朋友都知道,我們搞養殖,牲畜的糞便或多或少對於環境都會產生一些汙染,所以在養殖上,對於糞便的科學處理和排放都會有嚴格的要求,養殖農戶必須得按照要求去建設養殖場的汙水、糞便排放系統。否則,被查處事小,汙染了環境,給附近農民或我們的子孫後代帶來了生活上的不方便,那才是大事。

第三個“雷區”:違規使用添加劑

有少數的農村養殖戶,為了使牲畜加快增重催肥,縮短生長週期,就昧著良心在飼料裡違規添加一些有損人體健康的物質,這樣的事情我就親自看到過,有一個養牛的農民朋友,常常會在青飼料裡添加尿素,達到快速催肥的目的。

第四個“雷區”:濫用獸藥

牲畜與人一樣,在生長過程中難免也會生病,生了病就得用藥。而過去有一些藥品,經過臨床應用後被發現對牲畜和人類的健康都有影響,是不能繼續使用的。

可是一些農村養殖戶和廠家為了達到某種效果,獲取不法利益,卻仍然在偷偷的違規使用。

實際上對於這樣的事例,一旦暴露,相關人員就會被嚴格追究刑事責任的,我們不應該為了賺錢而去做違法的事情,要合法養殖。為規避此類風險,應該多接觸學習目前市面上的中藥類獸藥,掌握其各個階段如何使用方法。

第五個“雷區”:不講科學、經驗養殖

自以為經驗豐富,其實就是“半壺響叮噹”,憑經驗配料、憑感覺下藥,結果必然導致養殖失敗,既虧身體又虧錢財,弄得“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

第六個“雷區”:跟風養殖

這是農村養殖中最容易出現的事情。很多農民朋友沒有自己的主見,也不重視對市場的調研,看到別人養殖賺了錢,或者看到電視報紙上的宣傳廣告打得響,就不顧自己的客觀實際情況,頭腦發熱就盲目跟風、草率上馬,結果不言而喻,十有八九都是以虧損退局收場。

總的來說,大家從事養殖業都是為了賺錢,但咱也不能賺黑心錢,其實只要大家不踩雷區,養殖業還是沒有那麼難的,但要能吃苦肯定是必須的,最後學習掌握養殖技術不盲目跟風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