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看待有人說越南號稱世界第三軍隊強國,炮兵卻不敢和對手大決戰?

尛乂丨耐泰達


世界第三是假的,自吹的,造假很快便能打出原形來。無論1979,還是大戰兩山,面對著一個龐大的對手,根本施展不開,一是炮少,二是炮彈不多,三是火炮已明顯沉舊落後。與他相反,我方則自主生產,技術先進,數量又多,炮彈充足,技術和戰術都好。數量是以多勝少,技術以優勝劣,戰術出神入化。那些炮兵自1984,似乎都長了眼睛,炮觀看得清楚,一有點動靜,就隨時來個全覆蓋,打得越軍不敢露頭。可以說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面對我炮兵,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偶爾有個不老實,即會隨時被壓制,傳說躲在貓耳洞的那些老炮手們,因為天熱,幾乎什麼也不穿,一有任務,說用炮,幾炮以後,又回到貓耳洞中甩老K去了,這炮都打得神了,真正成為了戰爭之神。

▲1:5。這是1979,越南在北方7萬之師,僅有火炮300多門,而我方則有1500門之多,到了1984年,這種局面又是一新,根本就不能成比例。炮火連天,炮彈落點,血肉橫飛,這個叫以多打少。暴露的炮陣地,根本跑不掉,位置好的,好難以藏得住,說用炮,越軍根本不是個,老師傅來了對不對,不尊敬是不成的。這樣再多的炮,就根本上不了陣地,露頭即被消滅,失去炮火支援,只靠步兵硬衝,便會造成大量傷亡,勝利的天平,完全被我控制和掌握,這叫典型的說打就打了,可以說就是大炮打出的勝利。一個步兵老大哥,一個炮兵是親兄弟,結合得好。有人可能要舉例來反駁魂舞大漠的說法,說也有教訓。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正是我軍拿手絕學。

▲炮戰模式。者陰山打了一個月,打啞了越軍炮火,才發起步兵攻擊,打破常規,步兵衝鋒前,不使用炮火急襲,以致於待我衝上去,才被發現,那叫一個乾淨麻利。總結經驗,可以開啟一種炮戰模式,多有戰術於其中。比如各管一攤,分片包乾,發現就打。越軍沒有幾門炮,好不容易偷摸構築起炮陣地,一炮未打,即被搞掉。偶爾打過來幾發,我們也不會給他留下撤出的機會,反擊十分迅速,如有神助。活動在前沿的越軍特工,誤打誤撞,炸燬了一部我軍“辛柏林”反炮兵雷達,經過修復以後,完全可以滿足使用。像這種所謂秘密武器,當年傳得很神,其實吧,真正發揮作用的,是我方一流的炮戰戰術。不分白晝和黑夜,遠近結合,線面結合,越打越勇,越戰越神,絕不給對方喘息機會。

▲大炮上刺刀。世上從來沒有一種通用的戰術教材,從來不讀死書的我軍,為了發揚火力優勢,每戰必有創新,大炮上刺刀即為一例。將遠射程火炮拖上前沿,近距離支援步兵作戰,離得近更便於大炮說話。在常人看來有違操作規程,但於戰爭來講,將手中裝備發揮到極致,正是我軍立足現有裝備的表現。用得好,幾可隨心所欲,這個喚作出神入化。以快制快,發現即可摧毀,得到了極大的戰術優勢。所以裝備優劣,也可用在誰的手裡。這是我軍的一大傳統,在以優勝劣的情況下反其道而用,取得了更大優勢。打仗沒有照書本打的,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什麼作戰樣式,都是創新戰法的結果,不只炮彈多,那些前觀前指,自有運用之妙。從來不墨守成規,就能真正打出新花樣,要玩,每能玩點絕的。瞧瞧,這一戰術思想的精髓與要義,是任何人也學不去的。說什麼第三,幾可淪為滑稽。


魂舞大漠


直到1984年老山之戰時,越軍炮兵還是敢於對等還擊的,雙方火力交鋒密度之大竟然到了多次發生炮彈空中相撞的地步。1981年越軍僅僅為支援1個步兵連進攻對手,就發射炮彈570多發,但仍被擊退。

但不可否認,10年輪戰期間越軍炮兵確實不及對手,實力也一直在下滑。1979年,越軍部署北方邊境有7萬野戰部隊、15萬地方部隊和民兵,下轄7個炮兵團(配屬主力師)、5個炮兵營(配屬地方部隊),裝備各型火炮300餘門。

反觀當時對手則集結了48個炮兵團(一說40個團)、約1500門火炮,不僅口徑更大、炮彈充足,而且攻擊發起突然,炮火集中使用(越軍部署前沿、構築好陣地用於防禦的火炮並不多),打得越軍難有還手之力。

比如1979年對手某炮兵團配合步兵進攻10餘公里地段,越軍一個炮兵陣地突然開火,結果被對手炮兵團一個反擊就打成了啞巴。之後越軍2個連增援上來,也被對手炮兵炸得無處躲藏,一名被俘越軍士兵就心有餘悸地說“炮彈總是追著我們炸,太可怕了!”

還有對手觀察哨也很厲害,比如1979年2月28日丟掉祿平縣城後,越軍炮兵不敢正面對抗,就採用汽車拖大炮“打了就跑”的方式襲擾對手,結果被潛入敵後的對方炮兵觀察哨摸準了炮位,1個炮兵營齊射就一舉摧毀越軍122榴彈炮4門、多管火箭炮4門。偵察英雄隆志勇曾帶隊深入敵後,在與後方運輸線被敵炮火切斷的情況下潛伏某高地,連續偵察敵情46晝夜,配合炮兵準確消滅了越軍炮陣地。此外,對手裝備的“辛柏林”反炮兵雷達,更是讓越軍恨之入骨,甚至派出特工進行破壞。

從1983至1984年,越軍連續2年每逢春耕(3、4月份)就向廣西雲南邊境村寨開炮挑釁,破壞春耕,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對手也不示弱,集中了大量火炮用於炮火反擊、支援步兵,比如1983年入春以來越軍向雲南邊境發射槍彈3000餘發、向廣西東興發射炮彈250餘發,隨即遭到對手炮兵猛烈還擊,多處前沿地面工事和炮陣地陣地被摧毀。1984年越軍故技重施,同樣遭到對手炮火反擊,僅廣西前線1門火炮就擊毀越軍4個觀察所、1門火炮、2挺高射機槍,斃傷越軍27人。

越軍雖然裝備不錯,彈藥也較充足,但因受制於北方、柬埔寨2大戰場,再加上軍工水平低下,炮彈基本上全靠庫存和蘇聯援助,火炮毀一門就少一門,炮彈打一發就少一發。由於北方邊境多山地叢林,越軍後勤補給十分困難,無力運送和囤積足夠火炮、彈藥與對手長期大量拼消耗、拼火力。

其與對手綜合實力的差距在1984年老山、者陰山大戰時暴露無遺——對手集中老山地區所有炮群,甚至師屬坦克營也一字排開,用400多門火炮展開火力封鎖,打敵後續梯隊,搶佔某高地的越軍1個營幾百人被打得只剩下6人。雖然越軍發起營團集團衝鋒,還敢於和對手展開炮戰,但被對手數百門火炮發射的2.6萬炮彈完全壓制,越軍損失火炮20餘門,1天內就陣亡3000餘人。


網言軍事



在越南戰爭中繳獲美製M114型155毫米榴彈炮,目前是越南人民軍炮兵裝備當中口徑最大的火炮!該炮1942年全面生產,為二戰期間美軍的炮兵主力,侵越戰爭時也隨美軍到了越南。
M114榴彈炮使用的M107型155毫米“高爆彈”炮彈上標明的裝藥為TNT,這顯示它的性能非常落後,現今的軍事大國都炮彈都是混合裝藥,成分較為複雜,只能生產TNT炸藥的國家化工水平是很低的,只配生產口紅💄!


越軍的M114榴彈炮估計也是在二戰期間製造的,榴彈炮由於發射藥室比加農炮小,發射炮彈時對藥室和炮管磨損不像加農炮那樣嚴重…M114榴彈炮戰鬥全重5.8噸、M107榴彈重43公斤,裝TNT炸藥7公斤、射程15公里內,二戰距今已經70多年了,越軍仍然在使用二戰期間的火炮,說明該國炮兵建設舉步維艱!

現代火炮製造技術和工藝仍然掌握在10來個工業化水平非常高的國家手裡,這些國家的近現代工業化時間至少有150年的歷史!在100多年前就掌握了先進的火炮製造工藝,比如: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瑞士的厄利空公司、瑞典的博福斯公司、意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英國維克斯公司……這些公司都是上百年老企業,在火炮界聲名顯赫!一直領引世界火炮發展的方向,這就是工業和工藝長期積累所帶來的效應。



蘇制2S4型榴彈炮是越南最大口徑的自行榴彈炮,口徑152毫米,這型炮最早出現在1960年代初期,距今也有60年左右了!

火炮製造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樣較為簡單,不是說有了一點“高級數控加工中心”就能製造出來的…要是這樣的簡單的話,世界上有條件購買“加工中心”的國家至少有50個以上…都可以製造出火炮了,而不是現在的僅10來個國家。

火炮的製造要先從冶煉鋼材開始,然後經過鍛造、軋製、熱處理,各種大中小型零部件的機械加工直到最後的組裝,需要非常完整的重工業鏈來支持!這條工業鏈幾乎涉及了所有的重工業部門,還要加上這條工業鏈上工作的數百萬工業人口!要想製造出來火炮,需要的將鉅額的資金投入到重工業當中去和培養出大批鏈條上的相關技術生產者。


美國軍工廠內正在製造105毫米口徑的炮管,圖片上的工序是將炮管坯進行“旋鍛拉長”。

但是,世界上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的確實很少,因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工業水平都很低! 火炮製造必然要提及炮管的生產,因為炮管加工不出來或者工藝很粗劣也就不可能發射炮彈,炮管加工的優劣影響到了火炮的射擊精度。
拉制炮管膛線的巨型拉刀,根據不同直接的孔洞去進行製造,拉刀是製造工藝非常複雜的加工工具,通常來說這樣一根拉刀的價格需要十幾萬美元…所以,火炮製造的鉅額投入一般國家是承受不起的。

炮管屬於深孔加工工藝,技術難度在火炮製造當中屬於最高難點。 鍛造完成後還需經過熱處理、精整後的炮管坯才能進行冷加工膛線工序,先使用“光學窺膛儀”對炮管坯內壁進行非常仔細的檢查,要看看裡面有沒有:細微的裂紋、沙眼、夾渣、……等缺陷,然後用鏜床的卡盤將炮管坯卡緊…進刀,在加工膛線(陰陽紋)的過程中是看不到內壁的加工狀況,這就需要資深的高級深孔加工技師憑經驗去完成這項工作,要想知道膛線加工過程“走刀”是否正確,要看“拉刀刀杆”的運動是否均勻、還要摸刀杆感受切削金屬時輕微的抖動、觀察冷卻油的溫度……這種“人與鏜床合一”的經驗,沒幾十年以上的經驗積累根本不可能完成深孔加工工藝的,而且工廠裡面不止一個資深高級技師……這些工作不但要有天賦,還是拿錢培養出來的經驗!
越軍所使用的蘇制B-21型車載火箭炮,也是蘇聯1950年代末製造的裝備。

通過最簡單的介紹了炮管加工這一項工藝的困難程度,就會清楚沒有上百年的工業持續不斷的發展和工藝積澱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火炮的!
炮彈引信是非常複雜的微機械裝置,結構複雜、價格昂貴!加工精度不亞於瑞士機械錶,世界上也沒有幾個國家可以大批量的製造炮彈引信,越南當然不在其中。

越南目前是農業國家,根本沒有多少重工業,根本製造不出來大口徑火炮 ,只能使用陳舊的裝備,這些陳舊的火炮也是戰爭遺留和蘇聯援助的,損壞一門也就少一門!另外,越南不但製造不了火炮,炮彈也製造不了,一枚最普通的大口徑“高爆榴彈”的國際市場採購價在8000美元左右,比兩個越南人的GDP還多!這樣昂貴的價格也不是越南可以大量購買的,一個榴彈炮營需要幾千發的備彈量…根本配置不起!

現代戰爭拼的就是消耗!可以製造火炮和炮彈的國家在“炮戰”中將佔據絕對的優勢,而越南這樣的靠繳獲和援助火炮、炮彈的國家也就根本沒有資格,也不敢進行大規模的炮戰!


皇家橡樹1972


越南這個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說法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主要根據就是美軍撤出南越之後,其通過春季大捷統一了南方,(從表面上看打敗了美國)取得了越南戰爭的勝利。繳獲了價值幾十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軍隊總員額也達到了百萬之眾,看上去軍事力量頗為雄厚。於是自誇僅次於蘇聯和美國,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可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這個常識:軍事實力要以經濟力量為後盾。作為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又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火破壞,越南的國力嚴重不足,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糧食產量按照人口平均,1976年約為270公斤,1978年為249.5公斤;國民收入人均1976年為59.06美元,1979年為56.88美元;以上兩項國民經濟關鍵指標均呈下滑態勢,可謂是每況愈下、舉步維艱。所謂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不過是外強中乾的浮誇而已。

具體到炮兵,越南由於工業基礎薄弱,軍事工業極其落後,既無法生產大口徑火炮,也無法生產大口徑炮彈。全部依賴繳獲的美式火炮彈藥以及蘇聯的援助,可以說是囊中羞澀,捉襟見肘。以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為例,越軍的炮兵實力在解放軍面前可謂是不值一提。

越軍軍區炮兵團(二軍區168炮團):85加農炮、122榴彈炮 、107火箭炮各12門。

越軍師炮團:105/122榴彈炮、85/76加農炮,120/160迫擊炮各12門。

解放軍預備炮兵師所屬炮兵團:152加榴炮/130加農炮/130火箭炮/122榴彈炮/122加農炮各36門。

解放軍軍炮團:152加榴炮12門、122加農炮12門、85加農炮18門

解放軍師炮團:107/130火箭炮18門、122榴彈炮24門、76/85加農炮18門

越軍參戰大口徑炮兵:師屬以上炮兵9個團

解放軍參戰大口徑炮兵:師屬以上炮兵48個團

話再說回來,沒有彈藥的武器就是擺設,當時的越南是不能生產大口徑炮彈的,完全依賴過去中蘇兩國的援助以及抗美戰爭的繳獲過日子,和解放軍的彈藥供應水平比起來,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1979年之戰,我軍共消耗各種炮彈88萬發,以壓倒性的絕對火力優勢,有力地支援了步兵橫掃越北。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南疆烽煙正十年


越南打敗了法國殖M主義者,又讓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在越南鎩羽而歸,心裡樂啊!信心過度膨脹就牛皮吹上了天,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勝利進入西貢的越軍

越南是不是頭腦發熱不切實際的吹呢?也不完全是,他們也是有點“本錢”的:從1946年12月的抗法、打美、侵柬、再到跟我們“拔刀相向”。可以說越南的士兵都是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作戰經驗極其豐富,越南軍隊的作戰精神也跟師傅一樣極其頑強。更加上在南北戰爭中,繳獲了美軍撤出越南時“遺棄”的大量裝備,擁有正規軍110萬,以及200萬左右的民兵,足夠600萬人使用的各式武器。這時的越南陸軍配備有3000多門各種式樣和口徑的野戰炮。1979年對越戰爭爆發後,蘇聯又緊急援助了越南202輛自行火炮、314門牽引火炮;到1985年,蘇聯援助越南的火炮達到649門(輛)自行/牽引火炮。正因為有這些資本,越南才不知“天高地厚”。

中越典型炮戰有下面這些特點:

一、反擊戰中中越炮兵實力的對比:我方從建軍伊始,窮慣了的我方就有“火力不足綜合症”。如果說我方其他不行可以,但我大陸軍師從蘇聯的大炮兵思路,各種伴隨步兵的炮火十分旺盛,體現在反擊戰中,就是我方炮兵48個團對越軍9個團。

我們看看中越兩軍炮兵實力的具體對比:

我方軍炮團:152加榴12門、122加12門、85加18門,共42門。

我方師炮團:107/130火18門、122榴24門、85加18門,共60門。

越軍軍區炮兵團:85加/122榴/107火各12門。

越軍師炮團:105/122榴/85/76加共36門。

可見越軍不但炮團數遠差於我方,更重要的是同編制下火炮數量和口徑也沒得比。還有一個是我方的炮彈敞開供應,可以放心的打。綜合起來,越南跟我方就像“叫花子和龍王比寶”怎麼玩?。

只要我方稍有進攻,必定先用強大的炮火先覆蓋進攻區域,炮火所到之處片甲不留,地表工事通通掃蕩乾淨。一旦越南炮兵膽敢還擊,必定招致十倍以上的炮火覆蓋打擊。越軍普遍的反映就是跟美軍打了多年,見識過美軍空軍轟炸厲害,但從來沒見過美軍有這樣猛烈的炮火打擊。

開戰之初,由於我方多年未打仗,一些部隊在進攻時,不會展開進攻隊形,在挺近中防備火炮的打擊意識也不夠。因此開戰之初,被越南的小股炮兵事先標定射擊諸元打擊,造成相當大的損失。東線打紅了眼的許和尚親自下令:“涼山上面不留一個人,一座房屋!”。我方集中了數百門大口徑火炮,不折不扣的執行了命令。戰後越南黎筍和武元甲視察涼山,看到滿目瘡痍的涼山都情不自禁的哭鼻子了。

我方攻下涼山後,越南已經無堅可守,到河內已經一馬平川

在對越反擊戰中我炮兵部隊發射炮彈883381發,打擊了19221個目標,越軍傷亡的91%為炮火造成。

二、1984年越軍執行“北光計劃”,集結兩萬兵力主攻老山。這場戰爭我方的炮兵大顯神威,成為主角。參加此戰的越軍炮兵部隊有第168炮兵旅加15個炮兵營。

7月12日凌晨5時10分,我方指揮部按照事先確定的作戰計劃:“趕羊入圈,分段攔截,關門打狗,務求全殲”的作戰決心,遠中近分片包乾。以兩個炮兵團的兵力,火力封鎖清水口子,務使清水口以外的越軍“一個活人也休想進來”,“口子以內的越軍絕不能再讓他們活著出去”;以一個炮兵團火力對八里河東山的越軍實施不間斷轟擊,令其無法居高臨下威脅我方;以一個炮兵團支援老山主峰的戰鬥;以一個炮兵團加5個多管火箭炮營,對我方防禦陣地前沿實施反覆地掃蕩式攻擊;以3個小口徑炮兵營,對凹地、山頭的反斜面及死角地帶實施大密度轟擊,用以打擊敵人的指揮所和二梯隊屯留地;以兩個85mm加農炮營,將火炮推至前沿陣地,用以摧毀越軍坦克。

中越兩軍共投入47個炮兵營,動用各種類型口徑的火炮你來我往,對這塊東西寬5公里、縱深7公里的老山主高地實施猛烈炮擊。敵我雙方3萬多名士兵寸土必爭、寧死不後退一步。戰鬥進行中,我方炮彈一度“斷貨”,還發生了緊急徵用地方800多臺車輛搶運炮彈,沒有丟失一發的動人故事。

在戰鬥中,我方使用了從英國進口的“辛伯林”炮兵定位雷達,越軍火炮炮彈剛打出還沒有落地,馬上就可以接著算出越軍火炮的位置,位置精度正負10米,甚至可以根據其彈道推斷出越軍使用的是什麼火炮”。而且這種雷達可以同時追蹤二十門火炮。要對付這種雷達,最好的方法就是別開炮。可越軍當時不懂啊!一開炮,中方四面八方的反擊炮火馬上就招呼過去了。可以說雙方的炮戰我方有如神助,單向透明,給越軍的炮兵造成極大損失,打著打著,越軍的炮兵就啞火了。當時,越軍還搞不明白,以為是在一個高地上,有我方炮兵的觀測兵引導我方炮火打擊,要求越軍步兵要不計代價攻佔這高地。否則,炮兵無法支援作戰。越軍因此不計代價攻擊這高地,甚至出動了敢死隊。

我方引進的英國辛柏林炮兵雷達

整個戰役中,我方共斃傷越軍3300餘人,其中斃敵1300餘人,傷敵2000人左右,俘敵5人。當葉帥看到戰場錄相中屍橫片野的越軍屍體,驚歎說:“自淮海戰爭之後,就沒見過一個山頭上有這麼多屍體”。

越軍引進的蘇軍BM-21型“冰雹”122毫米40管火箭發射車,射程20公里。

有一參戰的炮兵寫了《反擊戰中的我方炮兵》回憶。當中有一些小故事,可以突出的反映出我方炮兵的自豪感。打到後期,我炮兵的觀測兵基本就在越軍的眼皮底下不假掩蔽的觀測,越軍的阻擊手、機槍就是隻敢打旁邊嚇唬他,但並不敢真正的射擊他。有人問這個炮兵,你不怕死啊!?這炮兵觀測兵驕傲的回答:“我是炮兵觀測兵,打我,除非不想活了”。

還有一個戰例,為了消滅越軍的一個躲藏在洞窟中,勇於遊動打冷炮的一門直瞄火炮,前面已經耗彈上千發。換了部隊,為幹掉這門火炮,我炮兵先引誘他出洞射擊,然後集中火力覆蓋,在打的這炮炮口朝天還不算完,還要把這門炮掀翻到山下,最後還要把坑道中的彈藥庫打爆才心滿意足。我炮兵發射炮彈116發、命中24。在現場觀察的長沙炮院教員說:打出這樣的命中率,至少應有700發炮彈。雖然以當時的國力炮彈價格不菲,但可以這樣打,可見我方炮兵真有本錢,真不怕花費炮彈。

越軍不自量力的大吹自己是第三世界軍事強國,但它忘記了是誰大力援助過它?忘記了是誰帶它“出師”的?忘記了是誰幫它“劃了紅線”捆住了美軍的手腳,更重要的是它忘記了旁邊這大塊頭是惹不得的,惹了要“吃不了兜著走”的。十年的中越對持我方把越南打的抬不起頭,一點脾氣都沒有,一直“玩到”越軍服輸再也沒勇氣跟我們進行炮戰為止。


晨曦談兵


不知道越南這個號稱世界第三軍隊強國是誰給他排的名,別說是世界第三,東南亞第三他都挨不著邊,百分之百是自己吹牛的。

其實越南不光是在大炮上不敢決戰,差不多在很多武器上都不太敢決戰,只是敵人來了被逼的沒辦法,為什麼這麼說他們?



美國聯合多國部隊到越南去打仗,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金錢,甚至還用了不少的化學武器,但是結果卻並不如人意,美國幾乎是用慘敗來形容,被北越的游擊隊打的落花流水,越南也是佔了地形的便宜。

炮彈雖然殺傷力很大,但是屬於消耗品,打一發就少一發,大炮被打壞了,也修不了,生產也產不出來,1979年,越南在北方邊境部署了五個炮兵營和七個炮兵團裝備了300多門火炮,其中部分是越南戰爭期間,美國遺留在越南的,不過我軍部署的數量是他的5倍,一旦開火,越南也沒有招架的能力。況且有了損耗之後,我國也可以迅速生產出來,越南就不行,這也是越南的一大弱點。




越南沒有打過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都是靠游擊戰來贏得最後的勝利,而且,美國並沒有用盡全力和越南打仗,他只是想在越南建立一個遏制蘇聯共產主義思想蔓延的堡壘,因此,打仗的時候只用了二分的力量,所以越南真正的軍事實力並不是很強,美國也是及時止損。

越南的軍工實力很弱,北越僅有的那點工業基礎也在戰爭中被炸的稀碎了,而且火炮的製造並不那麼容易,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吐槽一下我們偉大的神劇編劇了,手撕鬼子我忍了,包子雷我也忍了,在張若昀演得《雪豹之堅強歲月》中,復旦大學的張楚居然做出了喪心病狂的“竹筒大炮”,還說可以和小鬼子的迫擊炮相媲美,別說是竹子,就是給你根鋼管你給我射一個試試,以為是放二踢腳嗎?簡直就是靈機一動,你最聰明,編劇是越來越沒水準了。



言歸正傳,炮管看起來雖然就是一根很粗的鐵管子,但是它的製作過程比較複雜,火炮炮管制造有幾個關鍵技術,一個是材料的選擇和冶煉,電渣重熔深孔加工,深管自己內膛表面處理等,都是製造鋼管嗎關鍵技術。

在火炮射擊時,火藥燃氣可以讓炮管的溫度達到3000攝氏度以上,這麼高的溫度會對炮管本身產生一的燒蝕,甚至可能引起炮管變形,因此炮管必須要耐高溫,另外就是膛壓,高膛壓火炮的炮膛內比壓強高達500到700兆帕,因此炮管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

從鋼鐵的製造鍛造和熱處理等,到內外徑加工,膛線加工,螺絲和溝槽的加工,射擊試驗等數十道工序都必須要精準,否則很容易造成炸膛等嚴重後果。

當其他國家都在迅速發展工業的時候,越南卻因為戰爭而導致工業發展停滯,戰後又花了很多時間重建,因此工業很薄弱,像這種花錢又需要技術和基礎的東西,越南並不具備可以生產的條件,沒辦法自己製造,又沒錢買,當然是不敢任性開火了。



這種情況下,只能把大炮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用在和對方比誰的炮陣更牛,用炮打決戰,越南耗不起。

直到現在為止,越南的軍事實力都不怎麼強,不過近幾年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東南亞地區,越南在輕工業的發展為逐步加快,經濟跟上來了,就有錢去發展軍事,而且越南軍方在頻頻調動,也開始訂購外國高尖端的大型武器,看來是想要謀求更多的軍事發展和地區地位了。


琅琊利劍


第三軍事強國從來就是被人按在地上打的,歷史上有哪個自詡為第三軍事強國的國家有好下場?是印度還是伊拉克亦或是越南?1975年北越兼併南越軍隊,越軍總人數突破一百萬,藉助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援助以及接收大量美軍遺留武器,越軍炮兵部隊也達到歷史最強戰鬥值。越南狂妄的叫囂自己已經是僅次於美蘇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夢想著建立中南半島帝國的越南悍然入侵當時的柬埔寨,並且在北方公然挑釁中國,儼然一副東南亞小霸王的架勢!小朋友不聽話,是時候打打屁股了!

(越軍入侵柬埔寨)

1979年的越軍炮兵部隊規模龐大,裝備了各類蘇制D20型152毫米榴彈炮、D30型122毫米榴彈炮、M461型130毫米加農炮以及火力強悍的122毫米冰雹火箭彈,而口徑最大的火炮當屬接收南越部隊的M114型155毫米榴彈炮。正是藉助於這些先進的蘇系和美系武器,越南炮兵在中越邊境排兵佈陣,妄想來一場火力全開的炮兵對決作戰!然而他們明顯低估了中國人民反擊作戰的決心,也並不明白有一種病叫做火力不足恐懼症晚期!
(越軍D30型122毫米火炮)

越軍在中越邊境一共佈置了五個炮兵團,總共約500門各型口徑火炮,這些火力如果是單挑東南亞任何一個國家,幾乎都是碾壓局,但是很不幸,他們的對手是中國!為了讓越南人嚐嚐當白眼狼的下場,中國一共在廣西和雲南兩條戰線部署了近50個炮兵團,總共有近8000門火炮,其中152、130、122毫米大口徑重型身管炮就佔了將近一半,還有各種犁地的70式130火箭炮、81式122火箭炮 、63式107毫米火箭炮!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
(來自社會主義的真理)

在火炮數量上,中越雙方的差距拉開到5:1甚至10:1的懸殊差距,而在口徑和射程上我軍也完全碾壓越軍,在火炮操作技術上,我們一水的初高中生也完勝當時越軍那一群文盲。而在目標指示和偵查上,我軍炮兵偵查部隊不僅英勇的抵近前沿偵查,而且還進行戰場抓俘,越軍炮陣地瞭然於胸。後期在得到了英國的辛柏林反炮兵雷達後,更是有如神助,往往是越軍炮彈還在天上飛,我們的反擊就已經開始了。那時候越軍砸下來五發炮彈,我們往往是以五十發甚至五百發還擊,打到最後越軍直接沒脾氣,打又不敢打,只能躲躲藏藏這樣子才能維持的了生活,這樣的越軍炮兵還妄想和對手進行決戰?怕不是失心瘋?


(越軍被炸翻的炮陣地)

越軍炮兵之所以被中國打殘,最大的原因就是其火炮和彈藥都是源自於被動的蘇聯援助和撿美國剩菜,火炮損失一門就少一門,炮彈打完一發也就少一發,在高強度的戰爭中,幾千發炮彈往往幾個團齊射就沒了,而炮陣地又一個一個被點穴敲掉,越南人怎麼經得起這樣的海量消耗?反觀當時的中國,我們那時雖然自行火炮還相當少,但是各種口徑的牽引火炮和配套的彈藥都能100%自給自足,前線要多少就馬上能補充多少,壓根不用擔心戰場損耗,怎麼過癮怎麼打!這就是所謂氪金玩家和普通玩家的區別!


(數數這裡有幾個基數的彈藥?)

時至今日,越南依舊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像樣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基本不存在,連步槍和子彈都不能自產,更別提高大上的身管火炮了。而人均GDP2500美元的經濟實力只能支撐起每年最多50億美元的軍費,對於動輒幾百萬美元的先進自行火炮雖然垂涎欲滴,但可惜口袋裡的錢都被空軍和海軍那群傢伙拿去買蘇27戰鬥機和基洛級潛艇了,連牽引火炮都完全不能更新換代。
(越南機場保衛兵還揹著幾十年前的56衝)

那麼一個很悲慘的結局就誕生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雖然已經過去了40年,越軍炮兵的人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可是炮卻還是那些炮,有些服役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了,甚至膛線都快磨平了,依舊在艱難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每當看著越軍小心翼翼的保養著那幾門可能比他們爺爺年齡還要大的美製M114型155毫米火炮時,我就不由得想起一首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越軍還是當年的越軍,而我們卻早已鳳凰涅槃!
(爺爺輩的M115型155毫米火炮享受著少爺般的待遇)


軍武吐槽君


越南號稱自己是第三軍事強國,其實是有歷史背景的。

自從越南展開獨立運動以來,先後擊敗了法國,與美國人打了一個平風秋色。除了對大國的戰績確實讓人感到震驚之外,越南人在對小國的戰績也顯得讓人驚歎,比如對同屬於印支半島的柬埔寨,簡直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以至於,泰國、老撾甚至馬來西亞都一度都能感受到來自越南的軍事威脅。所以,不知天高地厚的越南人就自封了一個“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自詡除了蘇聯和美國誰也不是它的對手。

但是,越南似乎忘記了。其擊敗法國之時,法國國內正是政局動盪之際,第四共和國向第五共和國過度階段。而且,越南獲得自己友好鄰國和在意識形態上相近國家的支持。所以,在對法國作戰時無論是戰略、戰術,制定的都非常有效,武器方面也差距不到。甚至在與美國對決的越南戰爭時期,越南人依然可以依靠兩大社會主義國家的援助,支撐著對美國的戰爭。

同時,越南人也忘記了,除了在對法國人時,越南人適當的展開了運動戰結合游擊戰的戰術。而在對美國人時,幾乎依靠的就是游擊戰。越南人想要拉開架勢,與美軍“槍對槍,刀對刀”,那麼美國的火炮和空中打擊將會瞬間被打得恢復湮滅。所以,越南戰爭期間,北部正規軍的重型機械化部隊雖然也有大炮、坦克,但是為了避免美國的空中打擊,所以往往避而不戰,根本不敢正面與美國人對決。

到了對越反擊戰和兩山輪戰期間,原本對越南全力支持的蘇聯,無法對越南提供大量的軍事援助。一方面,是因為當年發達的陸路交通被“斬斷”,而蘇聯的空運和海運能力又無法彌補陸地運輸不暢所造成的物資不足;另一方面,蘇聯本身的經濟出現問題,再也無法繼續像以前那樣無限制進行援助。所以,越南人的軍事物資一下子銳減了許多,在遇到炮戰,只能進行零星反擊,根本無法進行炮戰。

所以,越南人炮兵卻不敢和對手大決戰?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自己工業生產能力不足,無法進行自給自足。


潞州節度


越南的炮彈打一發少一發,火炮打壞一門少一門,可能這就是沒有自主軍工的悲哀吧。所以不管哪次戰爭越南方面對於火炮的使用都是比較“拮据”的,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後期我方實際已經取得了炮兵的絕對壓制和優勢。現在越南炮兵訓練都不敢打太多,如果身管壽命到了戰時就沒有的用了,即便是身管壽命消耗太多也增加了損壞的概率。至於“世界第三強國”,題目都說是“號稱”了,也僅僅是個號稱而已。下圖為越南士兵正在給M46型加農炮填裝炮彈

越南這個國家實際上只是個農業國家,並不具備太多的重工業能力。特別是軍工方面,越南的武器95%依賴進口,自己只有輕武器的生產和彈藥保障能力,包括火炮在內的重武器實際是沒有獨立製造的能力的。下圖為越南現役的主力火炮,前兩種是越南統一時繳獲的美製M101型105毫米榴彈炮和M114型155毫米榴彈炮,再就是蘇制ZIS-3型76毫米加農炮、M46型130毫米加農炮、D30型152毫米榴彈炮和D20型122毫米榴彈炮。前三種火炮都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定型生產的火炮,後幾種也是上世紀50年代的產品。

上面這幾種火炮都是比較有名的,很多國家都有使用,即便新生產的放在現在依舊不落後。但是越南手中的這些火炮存在的問題是生產年代實在是太久遠,有的已經使用超過60年,實際已經超出正常服役期。蘇制火炮還好說,可以由蘇/俄方進口零部件,但是美製火炮因為是繳獲而來,所以只能儘量減少發射次數以節省彈藥和炮管壽命。下圖為越南士兵操作M114榴彈炮使用的M107型高爆彈,然而這些炮彈一直是上世紀70年代繳獲的那些,越南沒有能力補充新的炮彈,就這樣一直用到現在。

火炮這種存在了數百年的武器看起來十分“古老”,但是現代火炮也是對工業有很高的要求的,可以說能獨立生產大口徑身管火炮的國家不超過20個,而且多數都是歐洲的老牌工業國家。生產火炮對於材料、機械加工、表面處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和積累,需要這個國家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去支撐。特別是炮管、藥室、復進簧等零部件更是火炮製造的核心部件,如果加工技術不到位會導致廢品率很高,如果直接出廠可能會炸膛。

下圖為炮管的膛線,這是線膛炮的關鍵性技術。然而無論是炮管加工還是拉膛線都是屬於深度20倍直徑以上的“超深孔加工”,需要用專門的機床上用深孔鑽、鏜刀和內孔刀進行切削加工,而且加工過程中必須保證炮管內壁的光整度,否則瑕疵會降低炮管壽命甚至炸膛。拉膛線也並不是一次成型,每次進刀切削量都不大,反覆多次切削直到達到膛線要求深度才可以。無論是哪一步都需要有專門的大型機床和經驗豐富的操作技師,這些都需要多年的工業積累。而火炮還有一步叫身管自緊技術,這樣生產的炮管能以比較小的壁厚承受更高的膛壓,壽命也會提高。但是炮管自緊需要大型水壓機,還需要克服膨脹和收縮問題,對加工設備和工藝要求較高,也是需要很深的工業功底。所以為什麼世界上能生產火炮的國家多多集中在老牌工業國家?就是因為他們需要很深的工業功底,如果生產10根炮管有8根是廢的,那麼這不叫有能力加工。

還有炮彈加工,加工炮彈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雖然我們看見大型戰役中美國蘇聯這些國家大規模使用火炮,但是這些國家都是工業能力極強的國家。火炮的發射藥和裝藥都是需要化學工業,而引信的製作也是需要機械加工能力。而且炮彈能小批量加工不行,必須要有能力大批量加工也能保證戰場火力優勢,因為小批量和大批量加工所採用的工藝是不同的。

越南並不是說不像進行炮兵決戰,但是他的軍事重工業幾乎為零,可以說打一發少一發,最後就成了越南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更不敢進行炮兵大決戰。直到現在越南的火炮都是省著用,畢竟炮管還是有壽命的,打壞了很難補充。如果越南像印度那樣大手筆從國際市場上購買也行,但是越南的經濟實力實在是太差了,不足以支持大批量採購火炮和大口徑炮彈。


雛菊西瓜Peterpan


所謂號稱第三軍事強國,主要以前我國援助的武器,加上與美國打仗留下來的很多先進武器,加上蘇聯支持越南,使整個越南膨脹起來,趕與我軍較量,假如當時沒有我國武器支援,美國打越南,我覺得是分分鐘的事,但當時越南跟我們是同志加兄弟,我們不得不幫他們,至於炮兵肯定不會我們強,越南炮兵畢竟有限,供應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