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動不動就叫小孩子去死,並且說很惡毒的話。這樣父母什麼樣的心理?

大魚吃小魚000


有時,我們會看到一些父母很惡毒,動不動就叫小孩去死。我們看到的只是這些父母的行為,但是他背後的信念是什麼,我們卻沒有看到。沒有誰天生就喜歡罵人,這種動不動就叫孩子去死的父母,他的內心一定是有著很多不良情緒的。而且這種父母的性格也肯定受到過原生家庭的影響。父母這樣做是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具體來說一說:

一、父母的性格比較急躁。

有些父母在對孩子提出要求時,就恨不得他們馬上去做。比如會命令孩子

“快點起床,”

“不準再玩了。”

“快點出門。”

當孩子稍微耽誤幾分鐘時,他們就忍不住發脾氣。不能容忍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在急躁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出口罵人。這樣的父母對孩子不夠寬容。但也能看出來,這種父母的時間觀念很強。他們希望孩子能珍惜時間。

二、父母受原生家庭影響。

在父母的原生家庭中,他們的父母可能也曾經用過惡毒的話去罵過他。因此,他有了這樣的記憶,並且會形成他的教育模式。當他自己做了父母以後,他就會用以前父母對他的教育方式來對待他的孩子。我們的內心都會有一個小孩,有的時候這個小孩就會蹦出來。很多人會發現,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出現父母的影子。


三、父母擁有完美的心理。

有的父母會追求完美,這種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同時對孩子的要求會很高。他們不允許孩子總是犯錯誤。對他人也會造成一定的壓力。當別人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的時候,他就會感到受不了,於是就會發脾氣,罵人。


四、父母自己沒有照顧好自己。

有的父母每天要工作、要帶孩子,事情非常多,壓力很大,他們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保持一個好的心情。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愛之杯。有的人杯子裡裝的是滿滿的愛。於是他們就能夠把自己的一份愛倒一點點給別人。

如果愛之杯裡的愛倒給別人,倒出了很多,越來越少了,那麼自己的愛就會越來越少。如果父母自己都是很缺愛,都需要別人來關心一下,他就沒有那樣的愛心和耐心去照顧好孩子了。這個時候就容易發火,甚至是說一些惡毒的話去罵孩子。

如果在父母的愛不夠的情況下,有一位朋友或家人去陪他聊聊天,安慰他的話,他的心情就會好起來,感覺也會好起來。愛之杯裡的愛也會增多。這時他才會有足夠的耐心去對待孩子,對孩子更加溫柔。

我們往往能看到,當母親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天以後,而她的丈夫給她帶來了一件禮物,可想而知,她會有多麼開心!她可能會馬上抱著孩子親幾口,並且滿足孩子幾個要求。

有的時候別人給不了自己愛的話,那就自己要多關愛自己了。比如有時間好好睡一覺,放空自己做個冥想。一個人逛一逛街也不錯,給自己買個小禮物。或者是看一本好書,與大師對話。還可以聽一聽平靜的音樂,這樣都能夠改善自己的心情。

父母也需要愛,也不完美。因此,當他們感覺不好的時候,請多理解一下他們吧!等他們發完脾氣以後再與他們溝通。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感謝您為我點贊並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