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重新解讀電影《亂世佳人》,我又學會了4種新的技能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好萊塢電影史上最值得關注的影片,這部電影他是美國人的驕傲,同時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部不朽佳作。在1940年奧斯卡金匠獎頒獎典禮上,它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在內的10個獎項。1998年,它被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之一,並且名列第4位。

有人說這部電影的誕生標誌著好萊塢電影進入到了恢宏鉅製的發展階段,也有人相信這部影片為美國戰爭與愛情題材電影,樹立了至今依舊無人能企及的里程碑。有人因這部電影而愛上了有著綠色精靈般眼睛的費雯麗,還有人對它留給世人的美學價值讚不絕口。

是的。這部影片既能夠給觀眾提供美妙的視聽享受,同時又能夠引導人們深入思考愛情與生命恆古不變的主題。影片就是改編自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同名小說的。

《亂世佳人》而我更喜歡它的另一箇中文譯名《飄》。毫無疑問,《亂世佳人》是一部有著豐富內涵的作品。從影片時代背景與主題的互文關係,到影片的色彩美學對敘事的推動力,從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塑造,到影片的景別與鏡頭運動,無論是從哪一個方面,我們都可以花上大量的時間來進行研讀。

我們重點從裡面的主題服裝空間、置景與色彩美學,還有鏡頭語言4個方面來走進《亂世佳人》的電影文本。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影片主題與時代背景的互文關係。

1

《亂世佳人》的中心情節是斯嘉麗在19世紀60年代,美國內戰時期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影片從一個非常細膩感性的視角,也就是斯嘉麗的視角來呈現了那個時期美國古老的南方。在內戰前、內戰期間,以及內戰後的真實風貌。在一個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的包裹下,影片以史詩般的手法對時光流逝表達了真摯的情感。

正如影片在開篇的字幕:一個文明隨風而飄,而且最終飄散消失,而在這個文明中,每一個人,每一個個體的命運也是同樣隨著文明飄散的,其實是一代人的人生。《亂世佳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影片選擇了一個非常恰當的時機上映了。

要知道影片的靈魂人物,斯嘉麗小姐她並不是美國內戰時期的典型代表,相比於在那個年代謙卑、順從、柔弱恭順的南方小花朵,斯嘉麗一漂亮、嫵媚、靈動、自由、富有主見,並且還會八面玲瓏。

重新解讀電影《亂世佳人》,我又學會了4種新的技能

一方面她貪圖物質享受,為了奢華的生活和美妙的愛情,她可以自私自利,甚至不擇手段。另一方面,面對生活的變遷,在危難當頭的時候,她要是一個勇敢、樟宜、有責任心,並且有擔當的獨立女性。如果用十二星座來對號入座的話,我想斯嘉麗一定是一個追求靈魂自由、敢愛敢恨,時而會神經大條犯一些錯誤。

但是無論怎麼樣,面對生活的困苦都絕對不會低頭的那一類。永遠樂觀、自信並且堅強的射手座女生。是這樣的,聽起來,斯嘉麗並不像是19世紀60年代的產物,她的性格更像是一名現代女性。

我們再回到影片誕生的時代,1939年,也就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電影觀眾剛剛經歷了大蕭條時期的經濟寒冬,很多的女性開始走出家門去賺錢養家,而人們在戲劇舞臺上,也看到了很多代表著女權與獨立精神的時尚名演員塑造的形象。

瑪格麗特米切爾在創作思佳麗這個人物的時候,深受這些女演員的影響,他相信女性不應該再是男權社會的附屬品了。於是斯嘉麗就成了一個無論在什麼樣的惡劣環境下,都試圖去掌握自己命運的獨立女性,就好像紅極一時的女明星。

重新解讀電影《亂世佳人》,我又學會了4種新的技能

斯嘉麗對於那些相信:“we can do it“。我們可以做到的,女性解放運動者來說,實在是來得太政治正確了。當然如果僅僅是部分觀眾喜歡,還不足以讓斯嘉麗隨同這一部影片一樣成為一個傳奇。影片之所以好看,是因為還有大部分的女性觀眾其實心裡並不怎麼喜歡他,好像是片中出現過的三姑六婆一樣,他們看不慣有過三次婚姻,還要堅持去聊好姐妹,梅蘭尼丈夫西里的女人,它可以有著精緻的小蠻腰,在派對上它也可以讓所有的男性都圍著他轉,這也就罷了。

但是,她怎麼可以在守寡期間還能穿著黑色的豔麗,符合白瑞德翩翩起舞呢?看不慣他的人心裡裝著組就。所以當白瑞德對斯嘉麗說出那一句經典的臺詞,坦白講,親愛的,我一點也不在乎的時候,影片迎來了哪些觀眾的好評。

同時但斯嘉麗穿過迷霧,對著自己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時候,喜歡斯嘉麗的那些觀眾又會感動到落淚。就是這樣。有多少人愛斯嘉麗,就有多少人恨他?這樣的愛恨交織間,影片亂世佳人已經借用了斯嘉麗的視角,悄然撼動了一個社會的價值觀,而那正是一個時代變遷的產物。

2

整部影片中美術置景語、服飾美學,也使得這一部影片像史詩般一樣存在著,並且深情並茂地呈現了美國南北戰爭的那一段歷史。當然最妙的是影片並不是以重建戰爭為目標。他的故事最終指向的還是斯嘉麗在虛榮和慾望之間來回掙扎的內在衝突。

而這正是觀眾喜歡這部電影的根本原因。接下來我們看一看亂世佳人的美學設計。亂世佳人能夠將原著小說飄的文字、栩栩如生的復刻,成為電影的影像語言,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影片中的色彩調度、人物造型以及空間致敬。

重新解讀電影《亂世佳人》,我又學會了4種新的技能

下面我們就以斯嘉麗的服裝結合色彩搭配和空間致敬,來看一看美學設計是如何幫助電影來塑造人物形象,並且強化主題的。在影片中,斯嘉麗經歷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他從一個生活無憂無慮的明媚少女蛻變成了一個飽經滄桑的堅強女性。這樣的一個過程從他在影片中的造型來看是有跡可循的。

可以說斯嘉麗的服裝與色彩變換已經成為了一條隱藏的敘事線,暗指著主題,並且推動著中心情節的不斷髮展。在影片的開場,斯嘉麗一身穿扎著紅色腰帶的白色連衣裙,棕黃色的長卷發上扎著兩個紅色的蝴蝶結,他在附近的臂彎裡撒著嬌,一副清純小女生的模樣。

大家都知道白色代表的是純潔,代表的是還沒有經過事實的汙染。我想那是他人生中最平靜也是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得知阿希禮要和梅蘭尼結婚的消息,斯佳麗穿著白底綠花的連衣裙,腰間也是扎著淺綠色的緞帶,他頭上戴著一頂寬邊的草帽,同樣有著同色系的一個斷帶。

那麼白色是彰顯著斯嘉麗的天真無邪,而綠色是象徵著青春與希望。這樣的一套裝束,斯嘉麗看起來既純真又活力四射。是的。在宴會上它是光彩照人的,它正吸引著一大票的男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事實上在影片中域,綠色是一個多次出現的主色調,除了第1次在12項元的宴會上,思佳麗身穿綠色像精靈般出現意外,隨著劇情的發展,綠色元素還在不斷的出現。例如斯嘉麗第1次手法時不得已穿上了黑色的上浮,就在他百無聊賴無法忍受的時候,白瑞德送給她一頂漂亮的綠色的帽子。

而在那之後,面對窘迫的經濟現狀,斯嘉麗不得不帶著尊嚴去求白瑞德幫助,他扯下了家裡的綠色窗簾,做了一套綠色絲絨的新裙子,為的只是不讓瑞德看到他背後的窘迫。

每當斯嘉麗的人生出現問題需要解決的時候,綠色都會作為一個蓄勢的元素出現在斯嘉麗的服裝服飾當中。那麼從色彩學的角度看,綠色是冷色與暖色的交界色,它代表著一種希望,從敘事和人物塑造的雙重角度,斯嘉麗身上的綠色正是暗指著他在面對生活挑戰時非常勇敢、堅毅的樂觀主義精神。

亂世佳人雖然是以戰火紛飛的背景,但是主色調並沒有選用令人頹廢的灰色或者黑色,而更多的是採用的是暖色。唯一的黑色也是在斯佳麗身著喪服的場景中出現。

但是,當白瑞德帶著身穿黑色喪服的斯嘉麗在五顏六色的連衣裙中翩翩起舞的段落,又恰到好處地凸顯了斯嘉麗心中的那一幕不屈不撓的亮色。

影片中展現時代背景與戰火紛飛的顏色,用的是火紅色。無論是斯嘉麗與父親站在12橡樹下向遠方眺望,還是白瑞德頌斯嘉麗回家的路上,壯麗的紅色畫面代表了戰爭環境下主人公內心的愛與激情,同時也令影片的主題根據恢宏的史詩感。斯嘉麗與白瑞德結婚之後,她穿上了紅色的連衣裙,這也就暗指著他終於過上了富足奢華的貴婦生活。

沒錯,紅色代表的是熱烈、性感和高調,這樣的熱力性感很高調,與在戰爭中斯嘉麗身上樸素的棕褐色連衣裙形成了非常強烈的色彩反差。除了色彩與服裝的搭配,影片在空間置景上也是用心非常良苦的。

3

我們就已多次出現的樓梯為例,樓梯在亂世佳人中是多次出現的,在斯嘉麗生活非常富足的時候,畫面中我們看到的樓梯是非常寬敞的,可是到了後來,梅蘭尼要在戰火中生產了再次出現的樓梯,突然之間變得非常的狹窄,樓梯從寬到窄就暗指了斯嘉麗生活的變遷。而當她與傭人在狹窄的樓梯上,在討論梅拉尼等一下生產的問題的時候,斯嘉麗那個時候已經心急如焚,他的內心是緊張的,是害怕的。到了後來下令終於嫁給了白瑞德。在此時此刻樓梯又出現了,他又變得寬敞,非常有氣勢,而且還鋪上了紅地毯。

重新解讀電影《亂世佳人》,我又學會了4種新的技能

樓梯在一次由窄變寬,代表著斯嘉麗的生活終於又回到了奢華的階段。可是接下來樓梯又見證了斯嘉麗後面的人生。夏麗和瑞德發生了爭吵,她不幸從樓梯上摔下來,而且導致了小產。而當寶貝女兒不幸落馬,去世之後,還是樓梯,他繼續見證了斯嘉麗與白瑞德接下來的感情危機。

梅拉尼來家裡面看望他。在那樣的一個長鏡頭的段落中,梅蘭女奶媽他們一步一步的走上樓梯,在談論兩個人發生的事情,整個這樣的一個過程它是非常緩慢,攝影鏡頭也是非常細膩的。那麼觀眾彷彿也是跟隨著梅蘭尼一步一步的走進了斯嘉麗的悲痛當中,走進了斯嘉麗的人生低谷當中。

毫無疑問,《亂世佳人》中的人物造型、色彩調度以及空間造型都是堪稱經典。在為觀眾提供視聽享受的同時,他們也成為了主體元素,積極地參與到影片的敘事當中。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影片的鏡頭語言。

無論是攝影機的推拉搖移、場面調度,還是剪輯、蒙太奇的運用,那是家人的視聽語言都具有極高藝術水準。我們先從兩個全景鏡頭開始,在影片的開篇和結尾有著一個相互呼應的畫面,同樣都是在跪立的火紅的夕陽下,攝影機逆光拍攝主人公的剪影,只不過在開場的時候,是斯嘉麗和他的父親他們站在那棵大樹下翹望遠方,在眺望著屬於他們的土地。

可是在片尾是斯嘉麗一個人,它在呼喚著白瑞德的歸來。這樣的兩個全景畫面,不僅從視覺上營造了強烈的恢弘史詩感,同樣也留給觀眾無限的想象空間。

重新解讀電影《亂世佳人》,我又學會了4種新的技能

就是這樣的兩個全景鏡頭,才為斯嘉麗在之後的人生道路上始終迷戀於家鄉的土地埋下了伏筆。而那棵橡樹的存在似乎也是見證者經歷了戰火的洗禮,斯嘉麗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在父母雙亡在女兒意外去世,在白瑞德離開他之後,原本倔強任性的小女孩他終於成熟長大了,生活中的一切困苦似乎只能夠令它變得更美的勇敢和堅強。

這也是為什麼那一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聽起來那麼的順從民意。費雯麗飾演的斯嘉麗是形神合一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攝影師多次運用了特寫鏡頭來捕捉斯嘉麗的面部表情,並以此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

例如但斯嘉麗第一次聽說心愛的阿西里就要和梅蘭尼結婚的消息的時候,她的面部呈現出非常明顯的表情變化。在那一刻,藕雖然他還是面對著那些追隨著她的護花使者,但是很顯然他已經花容失色,目瞪口呆了。

當他看到阿西里和梅蘭尼親密地走在一起的時候,原本談笑風生的他突然神情凝固,眼神中流露出萬般的忌恨,萬般的無奈與萬般的不甘心。而當白瑞德突然出現在面前的時候,斯嘉麗又立刻收起黯然神傷的表情,馬上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高貴的樣子。

不得不說,費雯麗的精彩表演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元素,而特寫鏡頭的運用也精準反映了人物內心的世界,並且吸引著觀眾一步一步的走到主人公的人生當中去。影片開篇的空鏡頭也令人印象非常的深刻,當時的畫面中是西洋香樹,還有羊群的剪影。

重新解讀電影《亂世佳人》,我又學會了4種新的技能

4

字幕在讚美詩般的電影音樂中,講述著那一個古老的南方與消逝的文明的故事。有一片騎士的土地,遍地棉花,人們稱之為古老的南方。看到這一句話,從這一幕起,影片就註定成為了一部畫面輝煌壯闊、主題深刻的史詩鉅製了。

毫無疑問,亂世佳人在誕生的時期,代表著電影設置技巧的最高標準。無論是男女老幼,當人們看到斯嘉麗駕著馬車在被焚燬的亞特蘭大越過火焰逃亡的畫面,內心都會受到極大的震撼。這正是鏡頭語言所帶來的無限魅力。

關於亂世佳人還有太多值得研究的課題,例如斯嘉麗、白瑞德、西里沒攔你幾個主人公的人物性格特點,或者是斯嘉麗與白瑞德之間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

雖然我們無法在有限的時間裡面一一的詳述,但是我相信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你再去看一次這部影片,進入到19世紀60年代發生的史詩般的故事裡,你都能夠從中感受到愛情和生命的力量,正是亂世佳人這部電影所帶來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