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理解《月亮與六便士》中“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這句話?

Chloe1014


能原諒傷害她的男人,不能原諒對她做出犧牲的男人。

故事我就不說了,很多朋友都寫的很詳細。

兩個看法

1.愛比付出重要,或者說感覺比付出重要。

  • 2.(很多人認為不能原諒對她做出犧牲的人是人性的缺陷,心理的問題。)對於這個我贊同,但我還有另一個想法,“她”所謂的不能原諒其實是對內心愧疚的逃避,不敢直視。她何嘗不知道這個男人為她付出多少,所以,她用另一種方法向男人致歉,希望他忘記自己。她用一種不近人情,拒絕的態度讓男人死心,好放下自己這個不值得的女人。她不能再讓他有所犧牲了!

滿林森的HQ


誰都沒必要為誰犧牲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說: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

第一次讀到這一段的時候,很是不解,以為是翻譯出錯了。

於是特意去買了一本英文版,查看個究竟。

原文是這樣的:“A woman can fogive a man for the harm he does her" he said,"but she can never forgive him for the sacrifices he makes on her account."

反覆驗證,翻譯似乎沒有錯: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傷害過自己,卻無法原諒男人為她做出太大的犧牲。

於是沉下心來,仔細思索一直未得其解,也許當時太年輕了。

但今日看到這一句話,卻突然明白了。

人與人的關係不會因為犧牲而變得對等,犧牲和隱忍不能完美到凌駕於道德至高點,讓人無法喘息,無法釋放,無法忍受,這不是原諒能解決的問題。

誰都沒必要為誰犧牲。

《月亮與六便士》斯特里克蘭(男主)破環了斯特洛夫(好心男)的妻子布蘭奇的婚姻,鳩佔鵲巢之後又無情地拋棄了布蘭奇。

而布蘭奇從開始非常厭惡男主,而丈夫好心男出於對天才的喜愛,定要將生活困頓的男主接回家,布蘭奇反對無果,一來二往布蘭奇莫名其妙地愛上男主,好心男雖然崩潰卻選擇退出,還把家整個讓出來給他們。

很明顯男主並不愛布蘭奇,最後棄她而去,布蘭奇自殺終了。

這樣狗血的劇情,在今年的綜藝節目《一本好書》中被演繹了一遍,趙立新似乎成了毛姆的代言人,黃維德釋演的斯特里先生,居然讓人憤怒不已,我的憤怒不減當年。

這是一個人性極致的劇情,在老好人斯特洛夫的角度上看,是農夫與蛇的故事。

在布蘭奇的角度上看,是一次絕望的自毀。而斯特里說:我何必在乎你們怎麼看我?

這太令人抓狂了,年少時讀到此處,反而無感,如今卻憤怒不已,因為懂了。

懂得人性之卑微,斯特里之卑微在於被理想綁架,理想如此疼痛卻還要拼命追求。

老好人斯特洛夫之卑微在於沒有血性,沒有原則,沒有底線,他站在道德的至高點綁架了布蘭奇而不自知,只知道一味地對她好,一味地縱容,卻從未問詢過她的內心欲求。

而布蘭奇的卑微在於在嫁給斯特洛夫之前的不堪的經歷,斯特洛夫一廂情願地犧牲自已,以為是在成全他人,事實上一步步把布蘭奇推上了絕路。

布蘭奇何嘗不是一直在犧牲呢,因為自己的不堅定,最終陪上了卿卿性命。

《月亮與六便士》這一段著墨並不算多,布蘭奇在斯特里的心裡似乎什麼也沒留下。

犧牲和自我犧牲根本都沒必要,婚姻關係如此,親子關係亦是如此。

現在明白,似乎有點晚了。

從某種程序上看,《月亮與六便士》被過度神化了,

當年初識毛姆,就覺得這人面目可憎,非善類。

但抵不住對他的作品的喜愛:《月亮與六便士》、《刀鋒》、《面紗》都不可或缺。

《月亮與六便士》買過好幾個版本,都不知道丟在何處了,只有英文版的這一本,

一直存留在身邊,當年只花了7.10元購得的這本書,讀到人性千面。


你好,我是珞歷,愛讀書寫字。

關注閱讀和內心修養,那是自我成長的捷徑。

閱讀是世間最美的時光,原歲月靜好安靜從容。

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願一路有你相伴!



珞歷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斯特里克蘭佔有了斯特洛夫的妻子布蘭奇,後又拋棄了她。當其他人對他的行為嗤之以鼻時,斯特里克蘭說:“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

這句話的重點在“傷害”、“犧牲”這兩個詞上。

一、犧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犧牲意味著道德綁架。斯特洛夫對布蘭奇的犧牲,都是出於斯特洛夫的意願,而不是布蘭奇的意願,甚至布蘭奇從沒有要求斯特洛夫做什麼。

這種付出將布蘭奇綁架在了斯特洛夫的身上,一旦布蘭奇有哪些不適,她也不能暢所欲言的表達。這種所謂的付出就會成為布蘭奇身上的軟肋,把她傷的體無完膚。

所以,如果一個人真心為你好,絕對不是為你犧牲,而是考慮雙方的需求,在需求中取得平衡。單方的犧牲只會讓接受者內心長滿刀子。

對接受者和被接受者來說,犧牲是被迫的。

二、傷害

布蘭奇能夠輕易的原諒斯特里克蘭對她的傷害。原因在於這種傷害是由於是由於布蘭奇自願參與而產生的。她自己掌握著自己的主動權,所以即使被傷害她也能接受。

斯特里克蘭與布蘭奇之間是需求的平衡,雙方自願的選擇,沒有任何一方被脅迫,這種正義的傷害才是能被真正接受的。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所謂“犧牲”了,妻子為了家庭事業、成長;丈夫為了家庭犧牲身體陪酒,當存在這種犧牲的心理時,付出就變得對自身沒有意義,甚至會生出抱怨、責備。當犧牲的接收方認同這種犧牲時,自己就會被綁架,沒有自由可言。


亦書亦影


“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是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裡對女性的總結評價。

有些人解讀成大恩如大仇,從字面上來看,這樣解讀不無道理。但讀一篇文章,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含義,瞭解時代背景與作者生平及性格是十分必要的。瞭解之後就會發現其實不然。

首先我們來說說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總結。在在這本書裡,毛姆至少寫了三個女性人物來對這句話進行鋪墊與支撐。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給予主角史特利克蘭無私甚至無底限的幫助的史特洛夫的妻子布蘭奇,在她被富家子引誘懷孕卻被驅逐後,絕望之下的她遇到了史特洛夫,從而給了她一條生路。史特洛夫對她百依百順,但是她並不愛史特洛夫,反而非常厭惡他。當她反對史特洛夫將主角史特利克蘭接進自己家住時,史特洛夫對她說:“你難道不曾在苦難的當頭接受過別人伸出的援手?你知道那有多大的意義。有機會的話你難道不想要投桃報李?”她瞬間明白了她跟史特洛夫在一起只是報答他“伸出的援手”

。後來她被史特利克蘭高大魁梧的身形所惑,為了肉慾出軌史特利克蘭,史特洛夫還像只哈巴狗一樣哀求她“親愛的,寶貝,需要我可以隨時回到你身邊”,可以說是做出了無底線的犧牲。然而當冷漠無情的史特利洛夫只是把她當一件激發創作靈感的工具,用完即棄的時候,她選擇了自殺。在她與史特洛夫的關係之中,她沒有付出。

第二個人物是飯店老闆娘蒂阿瑞懷念喝醉後對自己拳打腳踢的第一任丈夫,第二任丈夫對自己尊重包容,她卻說“他從來沒有喝醉過,從來沒有動手打過我,簡直可以當個傳教士。每一條輪船進港我都同船上的高級船員談情說愛,可是他什麼也看不見。最後我實在膩味他了。”選擇跟他離了婚。

第三個就是最後嫁給史特利克蘭的17歲女孩愛塔,她說“你要是不打我,我怎麼知道你愛我呢?”而史特利克蘭對她基本是滿意的,因為她不打擾他,聽話,把他和孩子的生活都照顧的很好。

為什麼這些女性都顯得十分膚淺甚至下賤?史特利克蘭對庫特拉斯醫生說:“女人真是奇怪的動物,你可以像狗一樣對待他們,你可以揍她們揍得兩臂痠痛,可是到頭來他們還是愛你。基督教認為女人也有靈魂,這實在是個最荒謬的幻覺”。

看過毛姆更多作品就可以發現,毛姆筆下刻畫的女性大部分都是膚淺,自私,冷漠,虛偽,貪婪的惡女,他們是紅顏禍水,是男人墮落的根源。毛姆刻畫她們的筆鋒也是極盡嘲諷挖苦之能事,簡直就是毫不留情的批判。

當時的西方國家也與中國封建社會一樣,男尊女卑,男女分工不同導致女性必須依附男人才能生活。大部分女人要想過上好的生活,要談深刻,內涵與高尚是很難的。影響更大的因素可能還是毛姆自己的經歷,他少年失母,在他心目中,母親是過於理想化的完美形象,但在他成年後所遇到的女性卻因為他的金錢與地位與他逢場作戲。他因為個子矮小與口吃很難得到女性的真心青睞,屢次求婚遭拒,從而使他對女性失去了信心,甚至越來越厭惡。這也為他的悲劇婚姻埋下了伏筆。因為他一直懷疑他的妻子並不愛他,只是貪圖他的金錢與地位,從而導致離婚。直到晚年他都依然對前妻恨之入骨,逮著機會就會罵她。

所以,毛姆對女性的印象幾乎沒有好的一面。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作品裡,都不放過嘲諷批判女性的機會。






子愚之言


“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在親密關係中,“過度付出”其實是一種自私行為,時間長了,它會比“直接傷害”更讓人難以接受。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心理學視角,圍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釋。

1.過度付出會打破親密關係的平衡狀態

有一對夫妻,結婚近20年,男方突然提出要離婚,大家非常不解。

女方非常顧家,家裡裡裡外外的大事小事全都一手包辦,而且還異常好脾氣,向來是不急不躁,從來不發脾氣。男方性格正好相反,懶散,急躁,好在妻子對他十分包容。

看起來這一對夫妻很互補,但是在關係中表現不好的這個男人,卻表示忍受不下去了。他說,妻子無可挑剔,全家人都覺得她為這個家付出一切,而自己無論做什麼,在家人眼中都比不上妻子,感覺自己根本不被這個家庭需要。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付出與接受之間保持對等,關係才能夠維持平衡,才能夠走得持久。一旦打破這個法則,即便過度付出的一方樂在其中,不被需要的一方也會想要逃走。

2.過度付出會讓對方產生低價值感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想去麻煩別人,或者只是一味付出,不去接受別人的饋贈。

這種行為看起來很無私,但是被拒絕的一方感受並不好。因為,被需要才能體現一個人的自我價值,一旦長期被拒絕,就會產生自己無用的低價值感。

在婚姻中為什麼那麼多人出軌,並且選擇的對象遠不如自己的另一半?就是因為,他們在婚姻中長期感到低價值,找不到存在感。

找個更差的人,就能夠填補他們內心的這種情感黑洞,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感。

3.過度付出會讓人很難產生真實的情感聯結

一個在行為上無可指摘、滴水不漏的人,看起來總是壓抑又失真的。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結構理論,指出一個人是有本我、自我和超我組成。其中,本我代表人的原始本能,超我代表道德準則,自我調節本我和超我之間的平衡。

一個過度付出的人,其超我異常強大,嚴重擠壓了本我,就讓人顯得不真實,別人也很難跟這個人產生推心置腹的情感聯結。

總之,在一段關係中只有相互需要、相互付出,才能實現感情的正常流動。


創作者【雙子姑娘】簡介:管理學、心理學碩士;熱愛文字創作,十年紙媒及自媒體寫作經驗;頭條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專注心理學視角評書評劇評影。

雙子姑娘


這就是毛姆刻畫的人性,人性的複雜面。

大家都知道這是說的施特略夫、思特里克蘭德和勃朗什三個人之間的事兒。

01犧牲

勃朗什之前在一個貴族家庭做家庭教師,後來被浪蕩公子搞大了肚子,那個男人又不肯娶她,她想到了自殺。施特略夫就是在這個時間出現的,施特略夫救了勃朗什,娶了她,她才活下來的。

但我覺得,勃朗什並不愛施特略夫,她嫁給他只是為了報恩,但每每看到施特略夫,她總會想起以前所受的侮辱和不堪。


02傷害

傷害自然是思特里克蘭德造成的。

思特里克蘭德快被餓死病死的時候,施特略夫不顧妻子的強烈反對,把他帶回家中療養。朝夕相處中,勃朗什對思特里克蘭德的態度發生了大逆轉的改變,她愛上了這個冷漠的男人但又有點怕他。

施特略夫知道以後非常憤怒,他讓思特里克蘭德立刻搬走,可勃朗什卻堅決地要跟他一起走。於是這個老好人把房子留給了寫對背叛他的人。


這個思特里克蘭德雖然對理想很狂熱,但對女人可沒那個耐心。日子久了點,他覺得這個女人拖累了自己,變成了一個包袱一個累贅,勃朗什又被拋棄了。

勃朗什服用草酸自殺了,被送到醫院急救,聲帶損傷的也很嚴重。施特略夫每天到醫院去看望,她都避而不見。思特里克蘭德一次都沒去過。勃朗什在死之前都沒見上思特里克蘭德一面。

03為什麼我們能原諒傷害自己的人,卻不能原諒為自己犧牲的人

能傷害自己的人一般都是至親至愛

就像《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面演的一樣。梅婷完全可以偷偷安裝視頻監控,把家暴畫面錄下來,但是她沒有。她一次次被傷害,卻選擇一次次原諒,而不是去揭發他。這都是因為他還愛著那個男人,她不忍心把他送進監牢。

不能原諒為自己犧牲的人,這就是人性裡的一點陰暗

按道理來說,有人為自己犧牲,為自己我,我們應該感激才是,應該用心回報才是,可現實恰恰相反。



就像《亂世佳人》裡面,斯嘉麗一直苦苦追尋一個得不到的艾希禮,卻對為自己出生入死、百般寵愛的白瑞德不屑一顧,直至白瑞德離她而去,她才悔不當初。

有句老話,人生最可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書影生香


一個女人為什麼會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

01 這個女人因為男人的傷害,快速成長,她的眼界和格局都已經改變。思想和經濟都已經獨立,她已經強大到不依賴任何人。

這個女人從新進入了一個新的圈子,結識了更厲害的人,那個傷害過他的男人,她已經可以釋懷或者無視他。他們已經不再一個圈子裡了,不再會有任何交集。

02 這個女人可能因為從小的家庭教育或者周圍的生活環境關係,經常面對傷害。她已經學會遇到傷害自我化解,原諒傷害過她的人,她才可以走出那些情景,她才可以去遺忘他。



一個女人為什麼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

01 他為什麼要為她做出犧牲,是因為做出對不起她的事情而彌補嗎?沒有人會願意被迫原諒那個傷害過她的男人而做出的犧牲。

女人可以無視男人,但做不到看男人消失而無動於衷。

誰都不願意被迫的去感激傷害她的人。一輩子戴著道德的枷鎖。

02 他為她所做的犧牲是因為愛。男人可以因為愛為女人犧牲,這個女人在生活中是被疼寵的。她的一生是幸福的。但是男人犧牲了,帶給她幸福的人沒有了。幸福的女人面對危險時,會做和男人一樣的事情。幸福的女人不是不能原諒犧牲的男人,而是永遠無法忘記他。原諒就是遺忘,幸福永遠的消失了。



原諒傷害,是自己做出的選擇。

犧牲是一個無解的漩渦,永遠沒有選擇的機會。

女人是願意和你一起面對還是負重前行,是雙方共同決定的。




諾來時光記


這句話是作者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的一句關於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情人德克·布蘭琪的一句評論。

對於這樣一個奇怪的英國女人,小說一開始就提出疑問,她高挑的身材和姣好的相貌,為什麼最後嫁給了一個身材矮小,又很肥胖的荷蘭男人,然後又為什麼不顧一切的婚內出軌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最後又為什麼選擇自殺?

這無疑給我們說明,這個女人一定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或者隱藏的其它故事。

在我們困惑的同時,作者慢慢的揭開了故事的面紗。

原來德克·布蘭琪一開始是在一個富家子弟的家庭裡當家庭老師,被富家子弟勾引後懷孕,又被拋棄,這樣的一段經歷讓她一度陷入情感的漩渦中無法自拔,正在這時,她遇見了德克·斯特羅夫。

布蘭琪與德克·斯特羅夫之間的緣分是,在錯誤的時間裡遇見了錯誤的人,所以最後,他們毋庸置疑的上演了一段關於婚姻的悲劇。

德克·斯特羅夫在未弄清楚布蘭琪心意的情況下,出於同情,娶了布蘭琪。

布蘭琪在那樣的一個漩渦和境遇裡,沒有真正的思考,最後選擇了德克·斯特羅夫。

但是,這也是矛盾的開始。

錯就錯在,德克·斯特羅夫誤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情,但是卻莫名其妙的成了趁人之危的小人,他原本是想去充當一個老好人,做一件自己認為滿意又讓布蘭琪滿意的事情,但是好心辦壞事,最終釀成了悲劇。

作者在這個故事最後用這樣一句話給出了這樣一個合理的結論:“一個女人可以原諒一個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是絕對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

確實是這樣的,歸根結底,每一個看似平凡普通的女人,最終在自己的愛情世界裡都有自己的愛情尺度和愛情價值觀。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出現的三個女人,同樣如此。尤其是布蘭琪,在這三個女人裡最渴望愛情,但是最悲慘。她在經歷了感情的挫折後還沒有想清楚自己後面的路,就被德克·斯特羅夫生生的截胡了,這讓她感覺無奈又自卑感頓生,她對生活的無望感,又一次陷入了無盡的期限中,而且這一次,是身心和肉體同時的遭遇命運捉弄。

在這段看似平靜幸福的感情裡,布蘭琪一直是無奈的,也是充滿自卑的,她甚至拿一點點報恩和感激德克·斯特羅夫的感覺都沒有,所以她看似表情平靜,卻並沒有對生活有欣喜和熱情。

愛情永遠講究你情我願和純粹性,布蘭琪對於德克·斯特羅夫,僅僅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而德克·斯特羅夫對於布蘭琪,卻也是從同情開始產生的感情。

這就意味著,這段感情在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

也正因為這種不相稱不平衡的感情關係,讓他們最後遇到了婚姻的危機和陷阱,最終走不下去。

而對於生活中的我們,也會在這段故事裡,思考到一些關於婚姻和愛情的道理!

第一:愛情裡最忌諱的就是錯把同情當做愛情。

不管對於布蘭琪還是她的丈夫德克·斯特羅夫,兩人一開始去開始這段婚姻的時候是處於盲目的狀態的,德克的初心是為了同情布蘭琪而娶她,而布蘭琪是正處在被感情傷害的空檔期,暫時失去了選擇的能力,這樣的兩個人在一開始的結合,就註定了他們最後悲劇的發生。

儘管在婚後兩人相安無事,但是布蘭琪始終不愛德克,他對德克充其量就是感激之情,拋開這一層,或許沒有其他了。而愛情最忌諱的就是沒有真正的愛情和愛情基礎,必要的感情基礎總是要佔據主導地位。布蘭琪和德克之間,沒有真正的感情基礎,如果說有,那也只能是一個好心人對一個落難者最終的同情與收留。

這種關係維持一段時間尚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時間長了,就會露出裂痕。

裂痕最終出現在布蘭琪遇見了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她終於明白了愛情和同情的不同之處,對於德克,她充滿愧疚和感恩,而對於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她是一種愛情的衝動和召喚。於是,她才真正的拋棄了德克,跟隨了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寧願去做一個人的情婦,也不願意在婚姻中沒有愛情的感覺。

第二:愛情中的最好關係並不是相敬如賓,或許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的心意更值得去追尋。

作者在來到這位荷蘭朋友德克的家時,看到德克娶了一個英國女人,從相貌身高上的不協調到兩個人每天的相敬如賓,都讓作者發現他們的關係中似乎缺少了什麼,但是他又弄不清楚究竟是什麼。直到後來東窗事發,才慢慢的明白了自己的直覺。

布蘭琪與查爾斯雖然沒有說過一句話,他們之間卻經常用眼神交流,這是一種愛情中必有的信號,所謂的一見鍾情,含情脈脈,有時候都是基於眼神間的感情交流,從這一點上來說,就能看到布蘭琪究竟是愛誰。

相較於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各種無理謾罵與取笑,德克·斯特羅夫在這一局愛情之戰裡總是處於弱勢,或許到最後他也沒明白,布蘭琪為什麼不愛他。

在普通人的婚姻生活裡,搭夥過日子還會有日久生情的原諒和理解。但是對於德克·斯特羅夫和布蘭琪,他們並不算是搭夥過日子,他們至始至終就是在付出與被付出的不平等婚姻中掙扎。

相敬如賓,在婚姻中,最為悲哀和最為無奈的也就這種關係了,看似客客氣氣,其實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謊言和危機。

所以我們寧可在婚姻中有爭吵,也比相敬如賓的好,至少,你會感覺到有愛情的存在。

第三:一個人在愛情裡一廂情願的付出並不可取。

德克·斯特羅夫在得知布蘭琪要離開他這一消息時,還是繼續一味的去付出,他相信只要自己去付出多一點,就會贏得布蘭琪的同情和好感,讓布蘭琪回心轉意,但是即便是他跪在布蘭琪的膝下,也沒有改變布蘭琪的想法。而他的這一舉動,還引來了更多的譏笑。

愛情中一定要有付出,這會讓愛情更加彌足珍貴和刻骨銘心。但是這必須建立在兩情相悅的基礎上,假如一開始的關係就不對等,那麼即便你付出再多,也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這對於任何一個人的愛情,都是一樣的重要。

所以我們在開始一段感情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確認這種對等關係,確認是否兩情相悅,這樣才會讓自己在愛情裡不至於太艱難和痛苦。

當然,有時候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愛一個人需要什麼理由呢?我們往往需要的是愛情的體驗感,所以一廂情願也難怪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


我是安苒,與你一起遇見讀書的日子!


遇見安苒


《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最著名的小說,風靡世界各國。這本小說講述了一位藝術家斯特里克蘭放棄原本衣食無憂的生活和美滿家庭,獨自去法國學習繪畫,甘願貧苦生活,一心跟從內心強烈的呼喊聲,用畫筆描繪出心中世界。我們都很佩服斯特里克蘭的勇氣和對夢想的堅持,因為在月亮和六便士中,生活在屬世社會中的我們,天平之秤會不得不向六便士那邊傾斜。也因為我們做不到,所以我們會在這本小說人物中獲得一種滿足。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斯特里克蘭也是一位極度自私的男人,他突然的永恆的失蹤是對妻子、對孩子的無情。同時在他法國期間,在他最窮困潦倒時候,他的自私又傷害了一個家庭——斯特洛夫和布蘭奇。

“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他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這句話中,這個女人指的是布蘭奇,傷害她的男人就是斯特里克蘭,甘願為她做出犧牲的男人是她的丈夫斯特洛夫。這是一個怎樣的女人,會做出如此毫無理智的判斷?

首先,布蘭奇嫁給斯特洛夫,出於對斯特洛夫的感恩,並不是真心喜歡斯特洛夫。布蘭奇在做家庭教師時,被人誘姦懷孕。斯特洛夫因為喜歡布蘭奇,並且斯特洛夫又是一個萬分善良的人,所以斯特洛夫並不計較這些,願意娶布蘭奇。婚後,斯特洛夫給了布蘭奇安穩的生活,出於這點,布蘭奇也覺得這樣的日子值得與斯特洛夫一天天過下去。

其次,斯特洛夫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是一個人的優點若是發揮到極致,真的會成為被人討厭的缺點。斯特洛夫的善良,已經到了一種懦弱的地步。別人的攻擊交惡,他從不會反擊。包括斯特里克蘭對他藝術創作上的冷嘲熱諷,他還是會在斯特克里蘭病重時把他安排到自己家中休養,並把自己的畫室讓出來給斯特克里蘭使用。在布蘭奇和斯特里克蘭發生關係後,布蘭奇向斯特洛夫提出準備和斯特克里蘭搬出去住,斯特洛夫強忍痛苦,決定自己搬出去,把屋子留給妻子。

最後,也是最重要得一點,布蘭奇深愛斯特里克蘭。當斯特洛夫準備把病重的斯特克里蘭安置到家中,讓自己妻子照顧他時,布蘭奇起初是極力反對,她甚至說他的到來會有不好的結果發生,也許這個時候,布蘭奇已經喜歡上了斯特克里蘭。可是斯特洛夫的善良讓他執意“引狼入室”。在照顧斯特洛夫過程中,布蘭奇對他的愛又發生了飛躍性變化。當斯特里克蘭激情褪去,回到夢想中去,他又一次選擇無情離開。此時對於這個女人而言,她痛恨著愛她的丈夫。因為她對他做出如此不忠的事情後,他還是萬般為她考慮,還是糾纏著她,她本來就不愛他,而他的一言一行襯托著她的無恥卑鄙。她愛著斯特克里蘭,為了愛他,她甘願放棄原本平靜美好的生活,忘記曾經有過的傷痛,再一次飛蛾撲火。在斯特克里蘭離去後,她唯一活著的理由已經不復存在,最終選擇自殺。

張愛玲說過“在你面前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我的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在愛情世界裡,無論男女,愛一個人都不能愛得太卑微,


包子鋪愛吃黃油麵包


藝術來源於生活,每部偉大的作品,面都有作裡者自己的影子。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這句話“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這句話可謂深刻,尤其是人到中年,對我們都是很好的啟示:

人到中年後,夫妻之間的激情,被日常的油鹽醬醋所取代,變得庸俗與百無聊賴。甚至由於太過於熟悉了,連對方的一顆痣在哪都會清清楚楚。因為看不慣對方身上的缺點,所以經常因瑣事而相互謾罵,最後連吵也懶得懶吵時,那麼精神上就產生了很大的危機,就會出現出軌的問題。


看到家裡這位簡直是庸俗不堪,而身邊的人要麼玉樹臨風,要麼風姿卓絕。如果是一個女人出軌了,那麼就是徹底的出軌,精神上與肉體的出軌;因為男人下半身動物,他們有時只是滿足自己的下半身的需要。

正因為如此,對於男人的出軌,一般女人都能接受。正如馬伊琍懷孕期間,文章出軌姚笛。馬伊琍選擇接受,就說了經典的一句“戀愛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也正如毛姆所說“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


對於女人的出軌,作為男人一般是不能接受的,男人都有大男主義的想法,認為女人也是自己財富的一部分。對於女人的出軌,如果一個男人選擇接受,連女人從心理上也瞧不起這個男人。往後生活只會動輒得咎,相互猜忌,最後還是要分開。所以,最終”女人這輩子不會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

婚姻就像是一隻碗,一旦被打碎了,你想怎麼挽救與彌補都無濟於事;因為即使表面上好了,但根子裡的傷痕還在,最終還是要碎的,正如馬伊琍與文章還是以分手告終。所以,作為夫妻雙方要謹記:戀愛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