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人無癖,不可交。

張岱《陶庵夢憶》中雲: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意思不難理解:一個沒有癖好的人是不可交的,因為這樣的人沒有深情。

癖好有多種,如嵇康之鍛、陶潛之菊、武子之馬、陸羽之茶、米顛之石、倪雲林之潔等等。

癖好之於人,是深情;人不深情,那得多麼無趣!

人因有癖,而生活多姿多彩,生命絢爛粲然。

無怪袁宏道曾言:我看世上那些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都是沒有癖好的人。


那些有癖好的人

法國電影《天使艾美麗》自2001年上映至今已有18個年頭了,人們記住最深的莫過於那句:“沒有你,良辰美景更與何人說。”

重溫影片,有更多的回味與發現:每個人都有點癖好。它們平凡,卻也太有趣。

在影片中:

有喜歡用湯勺敲破布丁、喜歡觀察人們看電影時表情、喜歡在聖馬丁運河上打水漂的艾美麗;

有喜歡收集別人廢棄照片的尼諾;

有喜歡看鬥牛士的作家;

有喜歡用檢票機在盆栽上打洞的老頭;

有喜歡睡覺、要一口氣睡完一輩子覺的居家太太;

有愛看足球的鄰居大叔;

……


藝術源自生活,電影源自人生。

生而為人,即是不同,癖好獨有,個性獨立。

這個“癖”絕非提籠溜馬、聲色犬馬之事,那不是真正癖好,而是流雲一般的朝三暮四。

癖是一生的喜愛,始終如一,不為外界所動。

癖好和愛好還是有所不同,癖好更瘋魔一點,可以理解為:用情至深,不顧世俗。

癖之已極,是為痴。人有了痴,愛到了深處,方顯深情。

人無癖,不可交。


癖好,是人生的調味料

這個人的癖好有點特殊,因為他的癖好是性格中鐫刻入骨的:野。

他就是藝術家黃永玉。

90歲時,在他的自畫像中,赤腳、光肚臍,手舞足蹈,歡脫得像個孩子。

在他畫的題字中,他的“野”顯露無遺:

我醜,我媽喜歡;

我拿耗子藥當早餐;

也不想一想,他為什麼對你好;

鳥是好鳥,就是話多;

餘五十歲前,從不遊山玩水,至今老了,才覺得十分好笑;

世界長大了,我他媽也老了;

上小學的時候,他有個綽號,叫“黃逃學”。

最長的一次,逃了大半個月。大人們翻天覆地、滿世界亂找,卻不知,他是因為偷偷騎了路邊苗家女娃的馬,摔斷了腿,悠悠哉哉養傷去了。

後來遇見了美麗的廣東姑娘張梅溪,第一次見面,直接蹦出一句:“我有一百斤糧票,你要嗎?”

50歲時,有天白巖松上門拜訪,看見他在搗鼓車,就問“老爺子,您一把年紀還玩這個”,他回了個大白眼,“我又不是老頭兒!”

他是金庸武俠江湖中的老頑童,哪管他什麼南丐北帝西毒東邪,全無拘束,在他的世界裡,“不可不醉,也不可太醉。”

他說,躺在地上過日子,貼著土地過日子,有個好處就是,摔也摔不到哪兒去。

參加董卿的《朗讀者》節目,他說,“我已經寫好遺囑了”,“骨灰不要了,跟孤魂野鬼在一起”,“朋友想我了,看看天看看雲嘛”。

像黃老先生這樣的人,不要求生活精彩有滋味,因為他自帶了味增湯,他對世間有太多的深情,所以不允許生活落於庸俗。

每個成年人都曾經是小孩,只是他們忘了。調味人生,不必等老,現在就開始。

人無癖,不可交。


點擊圖片發現更多論語智慧解讀


有癖好的人,不容易倒下

如果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陸游的一生,那隻能是:詩與酒。

“酒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它無孔不入。憂愁要它,歡樂也好它;孤獨要它,群體也要它;天氣好了要它,風霜雨雪也要它;愛情要它,失戀也要它。”

黃永玉這話用來形容陸游真是恰如其分。

陸游人生大起大落,世間百味一一嚐盡,詩與酒,是他的癖好,也是他始終如一的生活。

那一年的北宋,是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陸游寫凌雲壯志的詩,喝意氣奮發的酒。卻是考場失意,情場得意,在元宵燈會,鳳蕭聲動,玉壺光轉,遇見了唐婉。可惜陸母盼兒考取功名,棒打了鴛鴦。

從此一別兩寬,兩人各自珍重。

後來陸游讀書練劍,仗劍走天涯,飲酒闖江湖,一心為河山。十年已過,遊子歸來。與唐婉不期而遇,人依然是那個人,只是時光不再。他寫下思念成災的詩,喝了最不是滋味的酒。

待到34歲,陸游主張收復中原,被以莫須有的罪名罷免回鄉。他讀書、寫詩、飲酒、閒逛、看孩童騎竹馬放紙鳶,米酒飄香,菜餚豐盛。他寄情山水,寫恬淡的閒詩,喝自在的渾酒。

這年在故鄉山陰,陸游躬耕田野,瓜田鋤草,陌上信步,聽寺廟晨鐘暮鼓,看酒家燈影搖曳,這是他第二次被罷免回鄉。面對朝廷的不作為,他只能寫杏花春雨的詩,喝一醉方休的酒。

這是陸游第三次被罷免閒居了。或在失眠的夜裡,獨坐月光下垂釣;或揹著藥囊,給村民一一瞧病施藥;或薺菜開了花,老筍成了竹,肚子咕咕叫,還在做阿Q,聊著家事國事天下事……

這時的陸游的詩是鐵骨柔腸的詩,酒已成了醉生夢死的酒。

而行至暮年,人生未完的陸游,一次次重遊,往事幕幕,傷心暮暮: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漫漫一生,來不及愛一人;闖蕩南北,愛國無問西東。

陸游的詩與酒,陪伴了他的一生。

正是因為詩與酒,他沒有倒下,也不會倒下。

在艱難的歲月裡,尋一物成癖,得一事成痴,深情於此,抵禦風霜雨雪,行走這一生。

因為有熱愛的東西,所以心底總存有一絲暖意,可自愈,可燦然如花。

人無癖,不可交。


點擊圖片發現更多論語智慧解讀


人無癖,不可深交

清人漲潮說:

“花不可無蝶,山不可無泉,石不可無苔,水不可無藻,喬木不可無藤蘿,人不可無癖。”

始終認為:沒有癖好的人,不可深交。

花與蝶,山與泉,石與苔,水與藻,喬木與藤蘿,相互彰顯,才有其價值與美感,人與癖好之間也是一樣。

人無癖好,生活就了無生趣;在一個人的癖好裡,可見他的至情至性。

有癖好的人,一餐一飯都有滋有味,一朝一夕都趣味盎然。他們對世界如此熱愛,對生活如此珍重,這樣的人,才可深交。

人生須盡歡,詩酒趁年華。

願君也能心有所痴,情有所寄,有點癖好,告慰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