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為什麼一線城市不好找結婚對象


為什麼一線城市不好找結婚對象

知乎熱榜看到一個話題:一線城市,身邊好幾個剩女也包括我...其中有一個姑娘32歲準備回老家結婚了,因為實在是父母逼的不行了,她媽媽說她們老家(二線城市)30歲沒結婚的優質男人太難找了。

但是30歲沒結婚的條件好的女孩子有很多,事實也的確是這樣,她們的確條件很好精神和物質,每天為了工作生活努力,健身保持身體健康,生活簡單又健康,不泡吧不吸菸....可為什麼生活中那麼多人要惡意剩女我們也不想被剩下......

回覆:道理她們都懂,只是權衡利弊一下,不願意降低要求找平配了,覺得一個人過更舒服開心。

說個案例,有個網友投稿的:女方985名校本科,年薪50萬,34歲未婚,外地人定居北京,有個一房一廳的小房子,顏值尚可,客觀地說最多五分,這幾年相親將近一百個人,說找不到適齡的大齡未婚優秀男,比她經濟能力更強的。

最近通過劇本殺認識了男方,31歲未婚,本科學歷,年薪15萬到20萬(不算房租)的北京未婚土著男,家裡三套房子,價值一千多萬,身高175,外表五分,男方覺得女方高智商學歷好,有才華,兩個人在一起很互補,所以接觸後並不介意女方年紀大男方三歲。

但是接觸一段時間以後,女方覺得男方不是最優選,不想繼續接觸下去。然而女方並不考慮40歲以上的離異優秀男,也不考慮年紀小几歲個人能力稍微弱於她的未婚男。

以女方目前的年紀來說,大幾歲的大齡未婚優秀男不會考慮她這個年紀的,這個人家心裡明白,但是也不想將就個人能力暫時稍微弱於她的小男生,心裡過不了那個砍,乾脆選擇一個人過更舒服。

其實不少城市大齡未婚女類似於案例中女方,年紀大經濟上小富,顏值一般,找不到比她們更優秀的大齡未婚精英男,寧可一個人過,不想再找了。

她們不是沒選擇,降低點經濟要求,找小几歲的男生需要女方經濟扶持的還是找得到的,或者接受經濟條件好一點的離異男也可以,但是她們想一想,還不如一個人過更灑脫,就不願意了嘛。

權衡之後看不上稍微經濟能力弱於她們的小男生,或者平配都不願意,主要是她們的閱歷和經驗不容易遇到一個心生敬仰的男人,就算遇到了,男方不能接受她們的年紀和外表了。

城市大齡未婚女裡面貌似不少這個類型的,年紀30歲+未婚,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小成就,有點小錢,買個小房子住著,但是算不上事業有成,卻只想盯著事業有成的大齡未婚優秀富男,看不上經濟適用平配男。

而優秀大齡富男根本看不上她們幾十萬的年收入,那點錢對於富男來說幫助不到什麼,富男寧可找年輕漂亮家境好的小女生,摸著皮膚有質感,看著眼神單純。

只有和大齡未婚女差不多的經濟適用平配男,會需要她們這些收入,希望得到她們的經濟扶持,大家一起購房合作生養孩子,可惜這些平配男在她們眼裡都是大齡屌絲,認為大家在一起窮壓力大。

真的大城市女多優秀男少,不是真的未婚男少,而是符合高知女性標準的同時具備結婚能力和心態的適齡未婚男少。

上面那些高知女性看不上的經濟適用男靠一個人在一線城市供房壓力大,工作幾年後會退居到二三線城市,而很多大齡未婚女性會選擇留下來,繼續競爭不多的適齡未婚優秀男。

這些過了高門檻的適齡未婚優秀男,在女多男少的環境下,很容易挑挑揀揀成為綠茶男,本來高知女性們覺得篩選異性的門檻抬高了,可以過濾掉渣男,沒想到可以留到最後的居然不少是綠茶男。

有這樣一個超大齡綠茶未婚男,硬件上很優秀,外表學歷家境個人能力都屬於大城市上游水平,有別墅豪車,年入七位數,對外一直宣佈單身,著急找對象,其實人傢俬底下玩的不亦樂乎,到每個城市出差,都有固定的YP對象。

通過高門檻篩選下來的綠茶男們性資源多得用不完,挑選不到最滿意的那個不著急結婚了。

因此不是真的未婚男少,而是具備結婚能力和心態的適齡未婚男少,並且大齡未婚女真的多,不是優秀女多。

那麼是否有解決方案呢:你們都覺得一個人過得不差,也不需要依靠別人提高生活品質,結婚不結婚都是自由的。

有結婚需求的人自然會早點找,調整下要求,接受具備結婚心態條件還好並且有短板的靠譜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