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您心目中的中國古代十大詩人是哪些?

梅園詩隱


詩文化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是非常璀璨奪目的存在,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數不勝數,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麼幾位可以說是對自己有所影響的詩人,那麼,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中古代十大詩人吧!

一、李白

在我心中唐朝大詩人李白當屬第一,

世人尊稱李白為“詩仙”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余光中曾這樣平價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就連大詩人杜甫也是李白的追捧者,杜甫曾有詩云“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下筆既有“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豪情壯志;有“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優美雅緻;也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對友人的惋惜同情;更有“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這樣的山河美景,李白的詩風格多變,耳熟能詳,是為第一。

二、杜甫

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世人尊稱為“詩聖”,杜甫詩風大多為憂國憂民之作,沒有像李白那樣跨越度較大的風格,但是杜甫的詩對後世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也備受後世文人的推崇。

杜甫之詩,多些國家興亡,“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盡長安的悽慘破敗;一首《石壕吏》寫出當時備受戰亂的民眾之苦;“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寫出自己面對國家危難,卻報國無門的哀傷。

可以稱得上“曠世之作”的還要數《登高》,其中“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更是千古名句。

三、李商隱

李商隱也是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的詩中,廣為流傳的還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李商隱的詩風格穠麗,但也隱晦迷離,讓人難以捉摸,但他的詩文學價值很高。

李商隱的詩傳頌性很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至今都是用來歌頌一些無私奉獻之人,李商隱一生坎坷,故而寫出像《錦瑟》《夜雨寄北》《無題》系列的詩,皆為經典。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是為李商隱。

四、王維

唐朝詩人王維多才多藝,詩書畫樂皆有造詣,精通佛學,有“詩佛”之稱,王維的詩大多意境很美,不管是抒情詩、寫景詩,還是送別詩,詩句都很美。

譬如“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他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傳頌甚廣,“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人人皆知。

五、孟郊

在很多人心裡,孟郊可能算不上是很偉大的詩人,孟郊能在我心裡排到前五,皆因其一首《遊子吟》,從懂事起,就背的一首詩,大概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對孝之所為,千百年來,廣為傳頌。

一首《登科後》更是奠定的孟郊在我心中的地位,因為我也曾盼望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六、張若虛

張若虛僅存兩首詩於現世,但是,僅此兩首,便可壓倒很多詩人了,詩風自然清麗,宛轉悠揚。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以孤篇壓倒全唐”這首詩也是我喜歡的詩中的一首。

七、白居易

白居易被稱為“詩魔”和“詩王”其詩題材廣泛,內容多變,他的長篇敘事詩,影響巨大。

《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都是白居易很著名的長篇敘事詩。

八、劉禹錫

劉禹錫有“詩豪”之稱,劉禹錫出生在書香門第,更是著名的政治家。

劉禹錫的《陋室銘》是一首思想性和政治性都很高的佳作,《烏衣巷》是劉禹錫最為得意的懷古名篇,曾被白居易品味良久,《秋詞》是劉禹錫流傳最廣泛的一首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九、杜牧

杜牧與李商隱並稱為“小李杜”杜牧的詩多為詠史抒情,在晚唐時期成就很大,《阿房宮賦》是現在的中學生必背篇,可見杜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杜牧的詩有“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這樣小巧的宮怨詩;有“聘聘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這樣的送別詩;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諷刺詩;也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寫景詩。不管那種詩,都讓人讀起來感覺很舒服,很美好。

一首《清明》從小背到大,我還曾為杜牧的《清明》斷句為詞

“清明時節雨,

紛紛路上行,

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有牧童,

遙指杏花村。”

十、柳宗元

柳宗元不僅是傑出的詩人,還是影響卓越的偉大政治家,雖然現存詩作不多,但首首皆為精品。

一首《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讓歷代文人無不交口稱讚,多少丹青妙手,以此為題,繪製出一幅幅江雪圖,僅僅這一首詩,便可在我心中排到前十。

以上就是我心中的十大詩人。


水青衣ol


您心目的十大詩人是哪些?我心目中的中國古代十大詩人分別是:

  1. 李白
  2. 杜甫
  3. 王維
  4. 白居易
  5. 蘇軾
  6. 辛棄疾
  7. 李清照
  8. 陸游
  9. 屈原
  10. 納蘭性德

詩人,就一般意義來講,通常是指寫詩的人,但從文學概念上講,則應是在詩歌詩詞創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和詩作家,詩人往往通過詩作謳歌時代英雄、讚美祖國大好河山、傳頌人間真善美。以上是我心目中的中國古代十大詩人,我就主要介紹三位詩人。

  • 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李白有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人生自信;有太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狂傲不羈;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豪邁
  •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官至工部侍郎,人稱杜工部,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世尊其為“詩聖”
  • 陸游: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他一生創作甚豐,現存詩歌九千三百多首,內容覆蓋了南宋前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現存詩歌最多的詩人。陸游一生以詩詞為武器,抒寫抗敵禦侮、恢復中原的愛國情懷和有志難伸的憂憤,氣勢雄渾,感情奔放,陸游的愛國情懷尤其使人欽佩。

以上是本人的愚見,謝謝您的提問已回答完畢,希望能幫助到您。


素袂薄衫


我的回答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你不認同,歡迎討論。

1,屈原。詩詞的起源是《風》、《騷》,其中《風》指《詩經》,是重要的儒家經典,來源豐富,藝術成就最高的《風》來自民間採集,沒有具體作者,因此《離騷》作者屈原的地位就無可撼動了。

2,陶淵明。歸田園居,陶詩的沖淡之美被歷代文人推崇,中學課本也沒少背。

3,李白。詩仙太白,古體詩的最高成就。

4,杜甫。詩聖杜甫,到了晚年更是難易一字,《慶餘年》裡範閒用“七律第一”的《登高》獲得詩神的名號,李白與杜甫應不分高下,李白的主要成就在古體詩,杜甫的主要成就在近體詩。

5,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在詩中活成了富貴隱士,所謂錢多事少。

6,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就足以奠定白居易的詩壇地位了,更何況他還是個非常高產的詩人,從離離原上草到楊柳小蠻腰,數不勝數。

7,杜牧。偉大的詩人幾乎全在唐朝,詩在唐代發展到極致,後人難有超越了。

8,李商隱。李商隱在藝術形式方面的探索非常豐富,《無題》詩更是輾轉纏綿,給了後人諸多想象空間。

9,李賀。天馬行空的想象,驚才絕豔的文風,讀之令人拍案叫絕。

10,陸游。如果不計五代和兩宋的詞,單論詩,陸游應該是兩宋成就最高的詩人了。蘇東坡、歐陽修、秦觀、辛棄疾、李清照,主要成就都不在詩。高產的陸游雖然作品質量層次不齊,但佳作還是很多的。

一首《春江花月夜》壓倒全唐的張若虛,可惜存詩太少。兩宋之後真的還是傳世的詩人嗎?我有點想不到了。


懷念夏天


(1) 屈原: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戰國楚人。主要詩作《離騷》、《九歌》、《九章》。

(2) 曹植:三國魏詩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陳王,諡思,現存詩約80首,其中“七步詩”廣有影響。

(3) 陶淵明:東晉在詩人,名潛,字元亮。所作詩文多描寫農村景色,以《歸田園居》、《桃花源詩》為代表作。

(4) 王維:唐朝山水田園詩人,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5) 李白:唐朝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功居士,存詩990餘首,有《李太白文集》。

(6) 杜甫: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後人稱杜工部,其詩歌被稱為“詩史”,有《杜少陵集》。

(7) 白居易:唐朝大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有《白氏長慶集》。

(8) 李商隱:唐末詩人,字義山,以七言律詩見長,有《李義山詩集》。

(9) 蘇軾: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其詩清新雄放,詩文有《東坡七集》。

(10) 陸游:南宋愛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存詩9000多首,詩風激昂豪放,有《劍南詩稿》等。




頂尖資訊


中國古代著名詩人有:王勃、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韋應物、王之渙、蘇軾、李清照王灣等。

1.王勃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2.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3.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4.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5.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韋待價曾孫,出身京兆韋氏逍遙公房。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6.王之渙

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薊門人,一說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

他寫西北風光的詩篇頗具特色,大氣磅礴,意境開闊,熱情洋溢,韻調優美,朗朗上口,廣為傳頌。其詩用詞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

7.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8.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9.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傳世。、

10.王灣

王灣(約693年-約751年),唐代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玄宗先天年間(712年)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後由滎陽主簿受薦編書,參與集部的編撰輯集工作,書成之後,因功授任洛陽尉。王灣“詞翰早著”,現存詩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王灣往來於吳楚間,為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









天下熱文


我們從小便熟知唐詩宋詞,說到詩人,必然要提到唐代。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中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下面來列舉我心目中的偉大詩人。

詩仙李白

首先第一位,那必須得是詩仙李白。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歡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白詩最著名的以下幾首詩:

1、《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名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2、《樂府·將進酒》(名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3、《望廬山瀑布》(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贈汪倫》(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5、《月下獨酌》(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6、《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7、《秋浦歌》(名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8、《早發白帝城》(名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9、《靜夜思》(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詩聖杜甫

其次,那就是與李白齊名的杜甫了。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詩最著名的以下幾個詩句,來欣賞一下吧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嶽》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3、朱門九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4、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5、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閣夜》6、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絕句四首(其三)》7、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8、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贈化卿》

9、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

10、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 《蜀相》

11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佳人》

詩魔白居易

下面來說說詩魔白居易吧。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賦得古原草送別》2、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怨天寒。 《賣炭翁》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長恨歌》

4、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長恨歌》

5、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

6、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錢塘湖春行》

7、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暮江吟》

8、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買花》

9、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10、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琵琶行》

11、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琵琶行》

12、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

詩佛王維

最後來說說詩佛王維吧。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2] 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王維的膾炙人口的詩句來欣賞一下吧,在這裡選幾首王維的代表作

1、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維 《終南別業》

2、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 《相思》

3、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4、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使至塞上》

5、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王維 《秋夜獨坐》

6、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王維 《山居秋暝》

7、 勸君更盡一杯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王維

8、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王維

9、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 《終南別業》

10、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王維 《畫》

11、 不知棟裡雲,去做人間雨。 ——王維 《輞川集》

12、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王維 《少年行》

13、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勃,初唐四傑之首,唐詩繁榮的準備時期的重要詩人,為盛唐詩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李商隱(約813~約858),號玉谿士,河南人。其詩“幽婉典麗”,晚唐詩歌之集大成者。論技巧,實屬第一;論性格,柔弱怕事;被人打擊報復,只能忍氣吞聲,活得窩囊,受盡人間氣,鬱郁而亡。代表作《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劉禹錫(772~842),河南人,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白居易並稱“劉白”。其詩“清新豪麗”,為人重情重義,同為流放之人,尚能為人著想,身處逆境,不覺其苦,苦中作樂,心胸曠達。詩人中,我最欣賞他。代表作《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杜牧(803~852),陝西人,人稱“小杜”,其詩“俊爽明麗”,佳作甚多。代表作《贈別》,“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罇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孟浩然(689~約740),湖北人,與王維齊名,稱為“王孟”,田園派詩歌的代表,布衣終身,難掩詩名。其詩“閒靜淡遠”,代表作《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半圓角平方


1.屈原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被譽為“中華詩祖”。

2.李白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大, 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有“詩仙”之稱

3.杜甫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

4.白居易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通俗易懂,有“詩魔”“詩王”之稱

5.王維 王維號稱“詩佛”,他的詩清新淡遠,自然脫俗,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在詩壇樹起了一面旗幟。

6.陶淵明 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的田園詩人,詩人身上那種安貧樂道、不隨波逐流的精神品質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7.蘇軾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詩詞的代表人物,是我國曆史上天才的文學巨匠,號稱“東坡居士”。他的精神與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國的文化歷史,影響著我們生生不息的文化創造和傳承。

8.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環形山的女性。同時是我國兩位上24史的女性之一: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之說。

9. 陸游 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詩作有九千多首,是我國存詩量最多的詩人。詩作主題包括抗敵復國、隱逸情趣 、愛情詩 、七言詩。

10.辛棄疾 著名的愛國詩人, 南宋豪放派的代表。





江鶴詩詞


就按時間順序來回答吧。

1.屈原

1953年,屈原被推選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與哥白尼、莎士比亞等同列,被世界人民紀念。不說其一心報國的情操,沉江汨羅的悲壯,單說其作品的藝術成就,就是後世仰望的存在。代表作《離騷》《九歌》《天問》,尤其《離騷》,以香草美人自況,明己之心,抒

己之志,對後世影響極大。“風騷”“騷人”皆源於此。

2.曹植

魏晉詩歌以三曹、建安七子為先。十人中又以曹植為首。其詩氣象高華,筆力雄健,代表作《白馬篇》《七哀詩》等。謝靈運稱“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其讚歎如此。

3.陶淵明

陶潛作為東晉著名的大詩人,創田園詩派。其詩平淡有味,似槁實腴,歷來為詩家所推崇。代表作《歸田園居》《雜詩》等。

4. 陳子昂

初唐四傑和陳子昂同為初唐詩文革新代表人物,論藝術成就自是王勃,單以詩而論,當屬陳子昂。其詩慷慨激昂,寓意深遠,代表作《感遇》《登幽州臺歌》等。

5. 李白

詩仙之能,高山仰止。

6.杜甫

詩聖不出,誰與爭鋒?

7.王維

王孟齊名,王較孟更勝一籌。王維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高雅閒逸,清新淡遠,不愧“詩佛”之名。

8.白居易

世稱“元白”“劉白”,白成就更高。其詩平易通俗,老幼能解。代表作《琵琶行》《長恨歌》等。

9.李商隱

前人珠玉在前,後人只能另闢蹊徑。韓愈、賈島、李商隱、李賀眾人,或以文為詩,或奇險詭僻,李商隱成就更高,其詩意象密麗,朦朧難解。代表作《無題》等。

10.蘇軾

蘇軾詩雖不如詞,然勝當時人多矣。耳熟能詳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春江水暖鴨先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春宵一刻值千金等等。




風野七


中國古代的詩人真的不勝其數,在中國詩歌歷史長河中能自開一派先河的詩人卻只有八人。他們分別是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白居易,陸游,王漁洋。他們被譽為中國八大詩人。

1.屈原

中國的詩歌發生的很早,如果說專門的詩人則要從屈原算起。屈原的作品,自然是以《離騷》為主,此外再有《卜居》、《漁父》等。再有《九歌》,本為楚人祭祀的樂歌,後經屈原加工而成的。後來他的弟子宋玉、景差及漢朝賈誼等,仿他所做的作品,統名為《楚辭》。屈原的作品啟發了後世無數詩人,如曹子建、李白、李義山等。

2.陶淵明

陶潛,字淵明,又名元亮,晉潯陽柴桑人。少有高趣,超絕塵俗。性喜酒,愛菊,以此自放。陶淵明的人格和文學作品,都是與自然同化的。他的《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無不體現這一點。凡晉以前詩歌實質上所有的特點,陶淵明都有,而且又能造成一種與自然同化的創作。可以說,淵明之詩集晉以前之大成,自成一家;而又為後世隱逸之宗。

3.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先世謫居西域,後逃還巴西,便為蜀人。少年倜儻不群, 喜縱橫之術。擊劍任俠, 曾經手刃數人,又好神仙。簡單地說,李白合仙與俠而為一人,飄忽不羈,塵世一切的事,他都不看在眼裡。他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詩歌也充分表現了他的個性。

4.杜甫

若說李白的詩是浪漫的,那麼杜甫的詩就是寫實了。他能夠把日常生活當中的各種各樣的小事都變成千古名篇,因為他對情感有著最細膩的體驗。杜甫,字子美。早年漫遊四方,中年遇“安史之亂”,後顛沛流離,貧病交加,卒於59歲。杜甫的境遇如此,他將國家亂離之感,骨肉分散之情,一一寫在它的詩裡。杜詩真正的好處,就是寫實。

5.白香山

唐代的詩人燦若繁星,然能和李白、杜甫二人並列的,大概只有白居易了。一則因為他是著名的白話詩人,他的詩哪怕是鄉下不識字的大娘也聽得懂;二則是因為他的詩,著眼於在社會上取材料。這兩點確是他能夠自成一派,和他人不同的地方。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他的詩淺顯易懂,人人能解。與元微之齊名,人稱元粗白俗。但因為粗、俗,所以能普及到一般社會。

6.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和他自己,在中國文學界是有名的三蘇。蘇東坡的詩,就是合陶淵明、李白,並參以佛理而成的。有時過於粗豪,失之豐縟,這正是東坡的本色。東坡的詩,就是現在人所說的隨手拈來,不在字句做修飾的功夫。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人似秋鴻來有信, 事如春夢了無痕”。

7.陸放翁

陸游的詩,也是寫實,和杜甫一樣。不過他的境遇較為安樂,和杜甫不同;他的性情,偏於閒散,和杜甫不同。所以寫的實情實事也不同。陸游所擅長的是杜甫的一部分,而杜甫所有華麗的地方,陸游一概沒有:這就是他們二人的異同了。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人。晚年家居,恬淡自樂,善寫鄉村閒居之樂趣。

8.王漁洋

王士禛,字子貞,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明亡,他十一歲。入清,官至刑部尚書。他的詩“溫柔敦厚,怨而不亂,深得《國風》、《小雅》之遺”深得《詩經》嫡傳。王漁洋能得《詩經》嫡傳,一部分是他性情的關係,一部分也是時代的關係,也有地理原因。他是一個富於感情的人,感物成吟,有一往情深之感,卻又不流於輕佻豔。

除此八大詩人之外,還有兩位詩人亦深得吾心,一個是詩佛王維,還有一個則是易安居士李清照。

9.王維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10.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那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堪稱經典之作!






閒雲舞墨


古代詩人多如繁星,現把唐朝飛花令“春"詩句呈現給您:

《山居秋冥》

[唐],王維

隨意春芳歇,

王孫不可留。

《清平樂》

[唐],李煜

別來春伴,

觸目柔腸斷。

《無題》

[唐],季商隱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月夜/夜月》

[唐],劉方平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聞官軍收河南地》

[唐],杜甫

日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如還鄉。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王之渙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草/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遊子吟》

[唐],孟郊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柳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