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養孩子:盡人事,聽天命

養孩子:盡人事,聽天命

靜待花開

看到這樣一段話:

名牌大學畢業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可能不僅成績平平,還可能不咋的;每一步都嚴格執行科學理念養大的孩子,可能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行為問題。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不去追求自身學業的優秀,不去學習科學的教育理念。我們盡我們所能讓自己成為優秀的父母,儘可能坦然接納自己的孩子。不管他們是否如我們期待的那樣。

人生就是這樣,盡人事,聽天命。

是啊,盡人事,聽天命。這句話裡藏著多少命運的無可奈何,卻又由不得你不信。

有人開玩笑說,生孩子基本跟抽獎一樣,抽中什麼是什麼,抽中學霸是學霸,學渣就是學渣。對於一個在育兒過程中全情投入付出與回報不對等的父母來說,孩子性格、行為、能力跟自己的期待偏差太大,那麼在心理上自然會產生強烈的落差,為什麼我付出了這麼多,犧牲這麼大,卻沒有換回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呢?

想起紀伯倫的一首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是啊,孩子不是我們的私人財產,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除了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給予引導、關愛,我們無法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哪怕自己覺得多麼正確,哪怕擔心他以後走的路不會那麼順暢,那也只能是建議,而非強迫他接受。因為,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養孩子:盡人事,聽天命

養孩子真是太難了,你為他事事計劃周全也難保他以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那我們能做什麼呢?

有人說,好啊,既然是賭,那我們做勝算大一點的事情,做事也是與人互動,有部分要靠別人,那我們就做好自己的那部分,其餘的交給老天。

我們要對孩子的資質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即便父母非常優秀,但不代表生出來的孩子就一定天資聰穎。我們要接受他的平凡普通,認識到他也有到不了的上限。

我們坦然接受不那麼完美的母親的自己,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的事實,承認我們的孩子也可能只是一個普通人;

我們可以給孩子多種多種的嘗試機會,然後能怎麼發展就順其自然......

我們可以在靜待花開的過程中,不要袖手旁觀,定期給他施肥捉蟲。

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養,然後用最平常的心去接納,給他足夠的愛,後面的路就看孩子自己的了......

養孩子:盡人事,聽天命

接納孩子

俗話說: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可人生哪有那麼多必然,那麼多事能在自己掌控之內呢?我們不知道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孩子,但我們可以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讓他們效仿的榜樣。

陳銘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傳統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雕刻模式,它的客體是孩子,現代教育的客體,也許已經從孩子變成了環境,我們的關注點不再是這朵花,而是真正變成了空氣、水和土壤、養料,儘可能營造環境,讓孩子在其中能夠盡情成長,讓可能性變成“常態”,這是教育最美的地方。

所以,盡力做好自己,盡力接受孩子,不管他是否如我們期待的那樣,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無論他們有著怎樣的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雖然成長的路上沒有那麼多的必然,但我們所做的一切,可以增加這種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