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張五哥走61.7公里,隆科多走34公里,為何隆科多遲到!耐人尋味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據說已經火了20年之久,小的時候就看過,真正開始關注並喜愛《雍正王朝》是因為我們老闆推薦的,老闆是經濟學博士,博士推薦的當然差不了,於是乎就產生了興趣。

《雍正王朝》因為有《雍正皇帝》的作者二月河老師做編劇,所以在細節的把握上極為苛刻。再加上唐國強、杜雨露、焦晃等老戲骨的精湛演技,最終成就了這部經典之作。

張五哥走61.7公里,隆科多走34公里,為何隆科多遲到!耐人尋味

今天獅子來說一個細節,來看看這部電視劇到底有多厲害。這個細節就是整部《雍正王朝》的第一個高潮部分,也就是傳說中的九王奪嫡最後一夜,在康熙駕崩到隆科多宣讀遺詔的這段時間,非常耐人尋味。

我們都知道,在最後關頭老四胤禛得到了老爹康熙的幫助,留下了張廷玉、隆科多來輔助胤禛上位。除了這兩位,當然還有四爺黨的一批人。比如老十三、鄔思道、老十七等人。

張五哥走61.7公里,隆科多走34公里,為何隆科多遲到!耐人尋味

這兩撥人是分頭行動,一路人馬去乾清宮正大光明匾的後面取出康熙遺詔,一路人馬去救出老十三,然後去豐臺控制住豐臺大營,只有在控制住了軍事指揮權、拿到了傳為詔書,這個皇帝的位置才能夠坐得住,兩者缺一不可。

有意思的事情就在這裡,兩路人馬一前一後出發,隆科多先出發去乾清宮。老四胤禛派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去雍王府通知鄔思道,康熙已經傳位給胤禛了,讓鄔思道趕緊準備,也就是救出老十三胤祥,趕往豐臺控制住豐臺大營。

張五哥走61.7公里,隆科多走34公里,為何隆科多遲到!耐人尋味

我用高德地圖查了一下,隆科多從暢春園到乾清宮距離是17公里,一來一回也就是34公里。快馬加鞭,而且還有九門提督兼著領侍衛內大臣的特權,一路上都可以說是開綠燈。再慢,一個多小時也能趕回來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路人馬,張五哥從暢春園趕到雍王府,也就是現在的雍和宮,然後再從雍和宮趕到宗人府,再從宗人府趕到豐臺大營,在豐臺大營還要經歷一系列地奪權鬥爭,士氣動員,然後再帶兵趕往暢春園。

張五哥走61.7公里,隆科多走34公里,為何隆科多遲到!耐人尋味

在這個過程中,一共是61.7公里。計算如下,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大致算一下。

暢春園到雍和宮的距離是15公里,雍和宮到宗人府的距離是5.7公里,宗人府到豐臺大營的距離是12公裡,豐臺大營到暢春園的距離是29公里,總計61.7公里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光路程不算上張五哥這一路中間的週轉處理突發事件的時間就是隆科多的兩倍。

但是結果呢?在老九抓著張廷玉不放,老十跟老十七扭打的時候,老十三帶兵順利趕到,八爺黨氣焰一下子就被壓下去了。

張五哥走61.7公里,隆科多走34公里,為何隆科多遲到!耐人尋味

滑稽的一幕出現了,在看到塵埃落定以後,隆科多拿著遺詔出來了。怎麼就那麼巧呢?很顯然隆科多拿到遺詔以後,並不敢直接進來宣讀遺詔,而是在旁邊觀望。因為隆科多也不知道雙方的兵力對比情況,萬一八爺黨控制了外圍的部隊,自己不就是站錯隊了嗎?

所以,在老十三來到暢春園以後,隆科多才斷定四爺黨已經控制住了外圍的部隊。加上自己的九門提督衙門和大內侍衛,自己的安全已經有了保障,這時候才敢出來宣讀遺詔。

雖說最後胤禛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但是這點伎倆怎麼可能瞞得過多疑的四阿哥雍親王胤禛呢?隆科多左右搖擺,舉棋不定的性格在這個緊要關頭表露無遺。

張五哥走61.7公里,隆科多走34公里,為何隆科多遲到!耐人尋味

後來的事情我們也知道了,隆科多私下裡又跟八爺黨勾結,整出了什麼八王議政,支持弘時。事情敗露以後,弘時在宗人府對隆科多痛下殺手,好在雍正發現及時,沒有被土袋壓死。

隆科多的悲慘結局跟自己牆頭草不堅定的性格有很大關係,相比較看一看張廷玉,我們就應該明白為何張廷玉能夠歷經康雍乾三朝為相,還能配享太廟。

好了,本期的《雍正王朝》就到這裡,下期再會!獅子會不定期更新《雍正王朝》系列影評,歡迎關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