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文學家創作的真誠:兩句三年得,論作詩認真的詩人,只服賈島


唐代之所以被稱為詩壇的黃金時代,和詩壇的百花齊放有關。

晚唐時期,有一群詩人被稱為“苦吟詩人”,賈島、孟郊、李賀等都是這類詩人。

之所以這麼稱呼他們,是因為他們把寫詩當作事業,常常為一句詩或一個字苦苦思索很長時間,每首詩都付出巨大精力。


文學家創作的真誠:兩句三年得,論作詩認真的詩人,只服賈島


唐代有一位最喜歡在詩句上苦苦推敲的詩人。這個詩人就是賈島。賈島曾經說自己寫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賈島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早年出家作僧人,


唐代元和年間,有一位僧侶打扮的詩人,騎著毛驢旁若無人的走在京城的大街上,只見他搖頭晃腦,嘴裡嘀嘀咕咕,似乎在琢磨什麼。


賈島苦思冥想的是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其中“僧敲月下門”這一句是用“敲”好還是“推”好,賈島一直拿捏不準。


由於苦思冥想,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了韓愈的車駕,韓愈問明緣由以後不僅沒有生氣,還幫他一起“推敲”,最後一錘定音,還是“敲”字更好,決定用“敲”字,這就是“推敲”的典故。


文學家創作的真誠:兩句三年得,論作詩認真的詩人,只服賈島


全詩如下:

題李凝幽居


唐代: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這個傳說的真假難以考證,但是賈島為了構思佳句,常常忘乎所以,這是千真萬確的。


文學家創作的真誠:兩句三年得,論作詩認真的詩人,只服賈島


賈島撞到韓愈的車駕,韓愈沒有怪罪,還幫他一起琢磨詩句,這份擔待令人尊敬。


實際上,賈島和韓愈二人是以文會友,這就要從賈島做和尚說起。


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後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後來賈島還受教於韓愈,在加上一起“推敲”詩句。從此就成為莫逆之交。


韓愈還寫過一首詩讚揚賈島。


贈賈島


唐代:韓愈


孟郊死葬北邙山,


從此風雲得暫閒。


天恐文章渾斷絕,


更生賈島著人間。



文學家創作的真誠:兩句三年得,論作詩認真的詩人,只服賈島


又一次,賈島在長安的大街上,看到西風蕭瑟,滿地黃葉,便觸景生情,腦子裡冒出一句“落葉滿長安”,為了對出上一句,賈島開始苦苦思索。


長安街的貴人很多,這一次他又遇見了京兆尹劉棲楚的車仗,劉棲楚是大發雷霆,命人把賈島抓起來,拘留了一個晚上。


就是被拘留的這一晚上,賈島想出了一句“秋風吹渭水”,堪稱“落葉滿長安”的絕妙對句。形象的勾勒出來客居長安的蒼涼和淒冷。


憶江上吳處士


唐代:賈島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朋友坐著船前去福建,很長時間了,月亮幾度圓缺,卻不見他的消息。


長安已是深秋時節。強勁的秋風從渭水那邊吹來,長安落葉遍地,顯出一派蕭瑟的景象。


朋友沒有歸來,也無書信傳遞消息,只能遠望海邊的雲端,希望可以看到朋友的蹤影。


文學家創作的真誠:兩句三年得,論作詩認真的詩人,只服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這些膾炙人口的詩篇,至今傳唱不衰。


賈島寫詩一向以“苦吟”著稱,

“行坐寢食,苦吟不輟”,從來不放棄任何一個錘鍊詩句的機會,所以他才能在群星璀璨的大唐詩壇佔得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