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這類藥驟然停服,要警惕撤藥綜合徵

這類藥驟然停服,要警惕撤藥綜合徵

特約專家、陝西省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主任醫師 魏開敏

这类药骤然停服,要警惕撤药综合征

抗抑鬱藥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狀及抑鬱症,也可用於焦慮症及焦慮抑鬱症的治療。臨床常用的抗抑鬱藥可分為3類,即三環類、四環類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鬱藥主要有丙咪嗪、去甲丙咪嗪、氯丙咪嗪、三甲丙咪嗪、阿米替林和多慮平等常用藥物。三環類抗抑鬱藥是我國醫學界當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抗抑鬱藥,但也是最易因驟然停藥而引起撤藥綜合症的抗抑鬱藥。

这类药骤然停服,要警惕撤药综合征

對抑鬱症的治療效果肯定,但其作用發揮較慢。一般來說三環類抗抑鬱藥的抗焦慮作用大多在1周內顯現,而抗抑鬱作用的發揮則需要7~10天或更長的時間。當藥物發揮作用後至少需要維持治療4~6個月,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方能起到穩定病情和減少復發的良好臨床效果。

現實中,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對藥物副作用的擔心及顧慮,使得許多人不敢堅持長期服藥,往往是在症狀明顯緩解後就驟然停藥。

醫學研究表明,三環類抗抑鬱藥雖不會產生依賴性,但可在驟然停藥時引起撤藥綜合症。輕者主要表現為軀體症狀和消化道症狀,重者伴有明顯的運動障礙和精神障礙症狀。

軀體症狀通常為全身不適、頭痛、頭暈、肌痛、疲乏無力等;胃腸道症狀通常為噁心、嘔吐、厭食、腹痛及腹瀉等;運動障礙通常為運動遲緩、齒輪樣強直、靜坐不能等錐體外系症狀;精神障礙通常為失眠、多夢、焦慮、煩躁和驚恐發作、譫妄等精神症狀。

一旦因驟然停藥引起撤藥綜合症,處理原則為:輕者無需特殊治療。只要患者的症狀不再繼續加重,可以不用藥物對抗,加強臨床觀察和護理環節即可,其症狀和體徵通常可在2~7天內自行消失。重者需要積極的藥物治療,主要治療藥物是抗膽鹼能藥,用來對抗膽鹼能亢進。常用藥物為阿托品,每次0.3~0.6毫克,每日3次口服。也可用苯甲阿托品,每次2~4毫克,睡前1次口服。同時,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給予對症處理和支持療法,以改善症狀和體徵,縮短病程,減輕患者痛苦。

这类药骤然停服,要警惕撤药综合征

抗抑鬱藥所致撤藥綜合症的預防,關鍵是要做到絕不驟然停藥。需要停藥時採取逐步減量方法,撤藥過程要有耐心,每5~7天減量1次,1次減1/3量或1/2量,用2~3周的時間完全撤除用藥,這樣不僅可以防止撤藥綜合症的發生,還可降低復燃率及複發率。

文字:《醫藥星期三》

这类药骤然停服,要警惕撤药综合征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这类药骤然停服,要警惕撤药综合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