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永安這個農業產業要火,每公斤賣到30元

永安這個農業產業要火,每公斤賣到30元


最近,永安市五一村、桐林村生產基地大棚種植的反季節“陶洋一號黃椒”開始上市,每公斤賣到30元,非常暢銷。


永安黃椒是全國地理標誌農產品,多年來一直是永安人引以為傲的產品。


“10年前我就開始種植黃椒了,產量還是不錯的,畝產可達1000多公斤。”小陶鎮八一村農民朱增林回憶說,當年每公斤賣6元,畝產可達6000-10000元。可是經過10年的種植,土壤板結,傳統黃椒品種退化,抗病能力下降,產量低下,老百姓也不喜歡種植老品種黃椒。“2019年黃椒種植收成畝產達不到3000元,我乾脆不去管理了。”朱增林說,但市場黃椒需求量非常高。


永安這個農業產業要火,每公斤賣到30元


“永安的小吃離不開黃椒,特別是永安果條、活肉沾上黃椒醬油,又香又辣又爽口。”永安市新寨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朱中良說,永安小吃店到合作社購買永安黃椒,一次就是幾百斤,拿去速凍後供消費者食用,但經常供不應求,而且顧客反映永安黃椒沒有以前那麼辣、那麼香了。


永安這個農業產業要火,每公斤賣到30元


新寨果蔬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7年7月,現有社員256人,主要發展蔬菜、柑桔、竹筍,已申請註冊“陶洋”商標。合作社先後被省、三明、永安等評為示範社。


如何對傳統黃椒進行改良,這成了合作社一直想破解的難題。


小陶鎮積極引導合作社的發展,通過合作社推廣新品種、新機具等,將科技人才引入合作社,助推農民專業合作社升級。


“三明農科院專家為合作社解決了黃椒品種改良的大難題。”朱中良說,2018年秋天,鎮農業部門將三明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長羅英引見給朱中良認識。


“我們研究的新品種黃椒抗病能力強、產量高、辣度、香度強。”羅英說,兩位帶頭人一碰面就出了“火花”,朱中良表示將種植推廣這個新品種,並將此品種命名為“陶洋一號黃椒”。


好事多磨。2018年冬天,合作社到石峰村推廣“陶洋一號黃椒”種植,帶著種苗、肥料、技術去向農戶推廣,原先農戶口頭預訂種植20畝“陶洋一號黃椒”,最終種植時只有3畝,17畝黃椒苗只好浪費了。“也還好這3畝黃椒,畝產達到1.2~1.6萬元,讓大家看到了希望。”朱中良說,全鎮合計種植了50畝,畝產達到4000~5500斤,保守收購價每公斤6元,產值達到1.2萬元以上,成為村民增收的一個新項目。


“為了種植今年的‘陶洋一號黃椒’,我村農戶每畝繳納200元定金。”小陶鎮石峰村技術員吳金嵩說,石峰村已經預訂“陶洋一號黃椒”50餘畝,全鎮達到300餘畝,小黃椒將成為小陶一大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