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員工鬧情緒被領導批評,他說:“我就是這個性格,你看不慣就受著”,你是領導怎麼管?

職場三哥


我之前花了至少有一週左右的時間整理了一篇文章:《五個溝通小技巧,解決管理工作中70%難題》,面對這種情況,實用性特別強,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文章裡有提到,工作中70%的管理問題都來自於溝通不暢。溝通冰山模型裡強調了事情的背後一定有人性的需求。

溝通的基本原則就是談實際的事情前,要關注到人性的需求,即事情背後的情緒。

回到問題本身,員工鬧情緒,領導批評,那麼,員工鬧情緒的原因是否瞭解過?

是否有委屈在裡面?

是否有客觀情況在裡面?

作為領導,這些情況是否都關注到了?

還有,為什麼要批評?批評的目的是什麼?領導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是不是和員工溝通到位了?

溝通的時候,是不是先疏導了員工情緒,才開始溝通事情本身?還是忽略了員工情緒,直接就上去說小張你這樣就不對了?

上面的這些情況,做沒做過,差別是很大的。

有些領導往往是不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是因為覺得員工鬧情緒就隨便批評一通,還講的頭頭是道,員工的情緒只會是越來越大,沒有矛盾和意見才怪。

具體的溝通技巧,可以去我的文章部分看我上面提到過的這篇文章,相信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職場人


我曾經就遇到過這類型情況,當時我有一位下屬,這裡稱他為小柯。小柯在平常工作中表現還算不錯,但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性子太極,尤其是一遇到搞不定的事情就會失去方向。

有一次,因為某項工作他沒能及時完成而受到了我的批評,當我批評完之後,他不僅沒有承認錯誤,還說“我就只能做成這樣,你要是不滿意就換人啊,就把我開除!”

實話實說,誰聽到這類型的話可能都會有所氣餒,甚至有的領導可能還會真正地在一氣之下將此類型員工開除,因為此類型員工犯了不該犯的錯誤,那就是衝撞領導,挑戰領導的管理權威。

我聽完之後,並沒有對這位員工進行回慫,而是心平氣和的讓他坐下,與他談心,談現狀,談遇到的難題。小柯見我如此對他,沒一會便為在我面前衝動的舉動道歉。並對我說到了為何會如此的原因,原來,小柯最近失戀了,他談了多年的女朋友最終甩了他,因此才造成了情緒低沉。

明白小柯情緒低沉的原因之後,我便對他進行安慰,進行開導。沒過多久,發現他在工作中積極性大漲,越來越有幹勁,最終小柯成為了我的得力助手。

如果當初我也在一氣之下將小柯開除,那麼就會失去這麼一個人才。員工在工作中鬧情緒很正常,其實別人是員工,即便是管理人員,只要遇到鬧心的事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人是情感動物,有七情六慾,鬧情緒也再正常不過。

身為領導,遇到員工鬧情緒,建議這樣做:

一、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瞭解員工鬧情緒背後的動機

領導的境界要高一點,看待事物也得遠一點,當員工鬧情緒之時,一定不要只看表相,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氣,讓自己不帶著氣餒的情緒去面對。

要去了解員工鬧情緒背後得動機,員工是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還是生活上遇到了問題受到了影響,甚至還是與同事相處不合等等。找到問題的發生源之後,才能更好的去做接下來的事。

二、找到問題後,對其進行開導

找到員工鬧情緒的根源之後,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對其進行疏導,也可以說成為談心。

領導要善於攻心,善於為員工排憂解難,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要做的是情緒鬧了之後如何正確的去梳理這事。

和員工談心,開導,最容易讓員工信服自己。


肖軍說職場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到了我們公司的事情,兩點員工在公司吵架,領導把他們倆感到辦公室批評了一頓,結果有一個人就說“我就這樣,不服把我幹掉”結果,就被領導幹掉了。

對於員工鬧情緒問題,我們是不應該在工作中鬧情緒的,為什麼呢?

第一,公司是大家公用的地方,一個人鬧情緒會影響到大家

在心理學上說,當一個人鬧情緒的時候就會對另一個人發火,而另一個人無緣受到傷害,就會對另外的人發火,這成之為“踢貓”就是把自己的壞情緒踢給別人,別人就會把壞情緒傳遞下去,造成大家都心情不好,在一個公司中,如果一個人鬧著情緒上班,很有可能造成大家都有情緒,最後沒有人有心情上班,造成公司損失。

第二作為員工無緣無故帶情緒上班,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對公司的不負責

大家都知道,當一個人情緒激動時,就會做出過激的行動,這個時候,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傷害,而這個員工不僅鬧情緒,還對領導說“我就這樣,不服你受著”,這是典型的花樣作死,我想沒有幾個領導能忍受這樣的員工,如果下次在鬧情緒,難道還有原諒。

第三,員工不要過高認為自己的地位,感覺公司離開自己

一個大公司,缺一個人不缺。多一個人也不多,然而總有一些人自以為是,感覺離開自己好像公司就要倒閉一樣,從來不把領導放眼裡,一有情緒,就會叫囂,有本事開除我呀,要麼就給我忍受,這種人就過高的認為自己的重要性,其實,在領導眼裡你什麼也不是

在工作中鬧情緒,這是員工不能有的表現,就算你再優秀,也會讓老闆討厭。

公司總會有那麼幾個不服管教的人,還總是認為自己很牛的樣子,作為領導應該怎麼去做?

第一,領導立馬把這種人幹掉,帶情緒上班的人會造成公司損失

帶著情緒上班,作為一個員工,可以說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如果大家都帶情緒上班,那麼空氣中都充滿一種怒火的氣息,最後導致大家都沒有心情上班。

不僅帶著情緒,還對著領導對幹,覺得自己就是老大,這種人不能留,平常感覺還沒什麼問題,如果到時候有緊急任務,結果這樣的員工和領導對著做,那公司就會造成損失。

第二,如果員工平時表現很好,那麼領導可以酌情處理

雖然說員工帶情緒上班,和領導對著幹是不對的,可是人本來就是有感情的,如果這個員工平常很好,就這一次爆發,可能是情緒有很大的波動,造成了他憤怒的原因,這才做出了不理智的決定,可見有可能某件事情對他傷害很大,老闆也是可以原諒他的,只要他事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告誡他以後不要再犯。

其實我們在工作中最好不要帶情緒上班,因為這樣不僅影響工作的效率,也有可能造成自己在領導的形象降低,保持好心情上班才是正確的做法。


書中有條蟲


如果我是領導,我就說,我偏不受著,這裡是公司,不是你家。這道題既然要求回答者站在領導的角度來考慮,那我就做個獨裁的領導,我不會接納這樣的員工。

我是領導,我要有自己的權威

我最看不慣的一類領導就是欺軟怕硬,誰嗓門大就不敢說,誰老實就逮著誰批評,我既然討厭這類領導,我就不會做這類領導。若是員工鬧情緒,說這樣衝的話,我妥協了,反饋給下屬的印象就是:原來只要強硬一點,領導也拿我沒辦法!原來我被批評,就是因為太老實不知道反駁。我不想留下這樣的印象,會在下屬裡失去威信。當面對這種情況,我會告訴下屬:

  • 你現在情緒不穩定,我不想和你吵,你自己想明白了再來找我,或者直接找財務結賬;

  • 我只是你的領導,不是你媽,所以我不會受著,除非你離開公司,否則你今天的態度和行為會受到相應的制度懲罰。


  • 現在我是領導,我說了算,是我該對你說,我就這樣當領導,看不慣你就走。

我是領導,但不是受氣包

很多人會覺得說,領導就要有情商,就要有格局,就要會包容,對不起,領導也是人,就事論事可以,一上來就上綱上線說自己的性格本是如此,我不能接受。作為一個組織,個性都是要融合進組織的,一個圓形的球在地上滾,突然刺出一根棒槌來,還滾得起來嗎?還能一直向前嗎?這個比喻有些糙,但理就是這麼個理。如果說做領導,除了工資拿高點,不敢管下屬,要看下屬臉色,我寧可做個普通員工,做領導不是來做受氣包的,大家都是成年人,沒有誰活該為誰擔著,沒必要討好誰。

我是領導,就做個高處不勝寒的

作為領導,通常是不好和下屬有進一步親密的朋友關係的,這樣會影響判斷和公正性。我坐在領導的位置上,就不會因為下屬的背景、下屬的心思而改變我的處事原則。老闆可以撤了我這個領導的位置,但只要我在這個位置一天,我就要行使這個位置的權利。高處不勝寒,做領導通常就要有這個覺悟。

綜上,如果我是領導,我就殺雞儆猴,下屬要硬剛,我也硬剛,下屬講道理,我也講道理,我不做一個忍氣吞聲的領導,我只做一個在制度下,快意灑脫的領導。

職否


這個問題我在一個公司遇到過兩次。在北京10來年的工作中真的非常少見,大家都有基本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有問題溝通協調,不會搞成這樣子。

一:為什麼多數公司都沒有這個問題?卻在同一個公司遇到兩次?說明這個公司的管理有問題也就是領導都管理方法有問題。第一次是週一例會,我沒參加,忽然看到一個男同事走出了會議室,很氣憤的樣子,直接走了。後來聽同事說,會上跟領導懟起來了,直接走掉了。結局是被辭退了,因為在試用期。

第二次,換了一個新領導,會議上槓起來了,跟領導對賭,這個事如果同事做不成,領導做成了,同事走人。總結就是領導都是女領導,當然不是說女領導管理不好團隊,女領導比較情緒化,容易被情緒控制。

二:為什麼其他公司沒遇到這樣的問題?還是領導是關鍵。有一個公司,一個同事業務著急付款,沒通過他主管,直接通知財務給打款了,被主管領導知道後,開會批評,並且進行了罰款,領導說自己管理不利罰大頭,員工辦事違規罰小頭,員工雖然不高興,也沒表示太多不服。這件事也給其他同事一個警示,遇到任何事情,不能越級,要像主管領導彙報,因為你的主管領導要簽字核實,出了問題,他要承擔主要責任。如果同樣的事,放在兩位女主管的團隊裡,可能又是雞飛狗跳,不好收拾。

三:和公司的文化有關係:領導錄主動承擔責任,遇到事情就知道指責下屬,推卸責任,才會出現被當面懟的情況。還是情商和管理能力的問題。有情緒很正常,哪個工作也不會每天如沐春風,都有各種矛盾,各種問題需要協調處理。不是有那句話嗎?將熊熊一窩。領導沒擔當,制度不完善,各種矛盾激化,積勞成疾,最終爆發。

四:很多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都會積怨成疾,最終難易協調。兩位女領導的團隊也是勞動糾紛最多的,好幾起勞動仲裁,總計20來人的分公司,一塌糊塗,業績沒出來,整天搞仲裁。

五:從員工角度來講,注重個人素養,能幹就幹,不能幹,就暫時忍耐,找好下家,否則對自己不利。


李嘯


我們部門一個員工就是這樣,做錯事被分管領導當著十幾個人的面批評,這員工也彪悍,直接會懟了回去,領導啞口無言,當然這員工的確是自己的失誤給公司造成了一定損失,領導批評有點過火了,員工說你有本事就把我開除,現在都過去一兩年了,這員工還好好的繼續在公司工作,只能說還好有勞動法保護,不是你想開除就開除的🙊🙊🙊


灬落入凡塵


我有個朋友,公司有個硬件工程師,在一次部門會議上,當總監就一個項目的事情批評他時,他公然懟總監,說:“我的水平就這樣,如果你覺得我不行,就另請高明!”氣氛一度很僵硬,後來總監自己找了個臺階下來了。

這位硬件工程師敢公開這麼懟,是有原因的。

幾天前,總監在給老闆做工作彙報時,有個項目出了問題,他就把黑鍋甩給了這位硬件工程師,後來不知道怎麼的,就傳到本尊那裡了,所以才有了開會時懟人的那一幕。

你的問題和這個例子類似,都是下級懟上級。一般發生這種事情,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下屬一時激憤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種情況很常見。經常是因為下屬被領導批評的次數多了,有點麻木;只是這一次,忍無可忍了,所以小宇宙爆發了。

也許在說出口的那一瞬間,下屬就有點後悔了,畢竟是一時激憤說出的話,還沒想好退路呢。情商高的領導,或許會意識到下屬的激憤行為,會給下屬找個臺階下,也許打哈哈就過去了。但是如果遇到格局小的領導,他就會和你針鋒相對,弄不好會鬧到更高領導那裡,場面會弄得非常難看。

所以,如果你是領導,察覺到不對勁了,先在心裡分析下屬的行為,檢討自己是否太過份,是否應該給下屬臺階下,以免以後見面尷尬。同時,在以後的批評教育中,是否要換種方式,也是應該思考的。

二、下屬不想幹了,不用再在乎領導對自己的看法

下屬如果已經找好了下家,準備跳槽了,就不會太在乎領導對自己的看法,所以有可能這麼懟領導。

遇到這樣的下屬,也不用花時間批評他了,畢竟要走之人,心思也不會在工作上,出錯是難免的,還不如讓他早點交接走人。

三、下屬後臺有人

這種情況多見於一些國企或者未開化的私企中,下屬是靠關係進公司的,而且後臺還比較硬,自認為領導不敢對他怎麼樣,所以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作為領導,應該要弄明白這位下屬的關係網,“打狗還需看主人”,找到他的後臺,深刻描述此種行為的危害。如果他的後臺知曉利益關係,或許會對該下屬敲打一番,但是如果他滿不在乎,那麼你只管如實上報這件事情即可,接下來就看老闆如何處置了。

四、下屬自認為是部門的核心員工

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這位下屬“擁兵自重”,自以為自己對部門或公司做出過突出貢獻,成為了核心員工,即便再囂張跋扈,領導也不敢對自己怎麼樣,畢竟項目要進展順利,還得靠自己。

遇到這樣的下屬,領導就要反思了,雖說一個項目做得是否成功,員工的能力佔的比重很大,但把一名員工培養成核心員工,然後再讓他自我膨脹,一定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領導可以學學古代的“杯酒釋兵權”,找機會把該下屬的工作打散,把一些核心業務分配到不同的人手上,這樣將來替換起他來,也將容易得多。

做成這件事情的前提,是領導前期要學會忍,待時機成熟,可以看情況把他替換了。

總之,能否馴服下屬,考驗領導的能力與魄力,如果對付不了這樣的下屬,做起事情來,就會很憋屈。只有善於思考,動點腦子,才能讓下屬信服。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我之前有一個95後員工,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發現及時,未造成嚴重後果,但是也浪費了大量精力去解決,批評他的時候,他的反應讓我很震驚:“我知道我錯了,我會改,但是你不能說我!你憑什麼說我,我已經知道錯了,所以你不能說”。老子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面試新員工的時候明顯發現,現在的小孩跳槽率極高。平均一個企業1年都不到。


楊粑粑是超人


這原本是領導愛說的話,怎麼搬到員工身上去了?

聽過員工在領導那裡受氣的,沒聽過領導在員工那裡受氣的。

如果員工說了這樣的話,說好聽一點叫做膽子大、有勇氣;說難聽一點就是情商差、智商低,雙商堪憂!離滾蛋恐怕不遠了。

員工說這樣的話是他有恃無恐嗎?除非他是老闆的小舅子或者少爺。更大的可能是,他不想在這裡待了,本身鬧情緒就說明他情商不高,領導批評他還頂嘴懟領導,真的是活得不耐煩。對這樣的員工,無論他多能幹,領導們的意見都比較一致:這樣的人當領導尚有存活機會,當員工活不過電視劇的第1集。

現在的許多員工脾氣大、有個性、不好管,這是事實,給管理者帶來了挑戰。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這種員工能力強,是可造之材的話,我還是建議領導大度一點。假以時日,給予適當的調教,是可以有所改變的。做領導的,至少要幫助年輕人成長,讓他們經受鍛鍊和考驗,如果實在調教不過來,那再辭退不遲。

一個人的性格確實難以改變,也沒有必要改變,但說話和表達方式可以調整。如果一個人在認知上不提升自己,在溝通方式和技術上不學習嘗試還自我合理化的話,基本上就無法成長了!更可怕的是抱有這種思維和心態的人,無論他去了哪裡,都會碰到類似問題,而且都會覺得是別人的問題,處於一種很幼稚的狀態,能被別人賞識,那一定見鬼。

企業什麼樣的領導和員工都有,做出什麼事,說出什麼話,都不令人驚訝,只要不怕給自己找麻煩,自己願意承擔相應的後果,那你就任性一點唄。

對於一個領導來說,處理員工的手段有很多,只看他願不願意,這並不是一件難事。

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關注我瞭解更多。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這要是老闆的小三,那就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