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面對親人朋友的離世?遭遇天災人禍是命運中的必然嗎?

八戒逗你笑


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是一個所有人都會經歷的問題。在討論“如何接受”前,我們需要承認:不管你有多大的勇氣和多麼充足的心理準備,內心依然會對‘死亡’這件事有所恐懼以及出現相應的‘死亡焦慮’。”art 1基於此,我們就可以開始討論關於“如何接受”的事了。從本質上講,人們不是懼怕死亡,而是懼怕死亡帶來的未知;懼怕失去和別人的鏈接如題所講,“當親人離去……”

這件事情發生在我們最親近的人身上,而我們最無法接受的正是與他們失去鏈接。而且,對於他人的死亡,我們最大的感受不僅是“喪失”的感受,還有“無力感”。我們對於他們的離去無能為力,這可能是我們有生以來最強烈的“無力感”,並且這種“無力感”進一步的還會出現內疚、自責、懊悔等情緒。Part 2那麼現在我們把“死亡”帶來的東西分解了出來:對未知的恐懼、喪失感、無力感、以及相關衍生的情緒。我們知道了可能出現的東西之後,現在開始來講,怎麼辦。

由於“死亡”是一件每天都會出現的事情。所以在諮詢當中,心理諮詢師也常常會面對這樣的問題。來訪者剛剛經歷親近的人離去,感到內心無限的痛苦與煎熬,於是來進行心理諮詢。希望能從中走出來。那麼諮詢師都是怎麼做的呢?1、陪伴和傾聽,讓他穩定情緒

這時,我們會先與來訪者一同看到現在的事實“是的,他已經離開我們了。”、“我們失去了他。”。然後是讓我們看到因此而來的情緒,或痛苦、或恐懼、或焦慮、或自責、或懊惱等等。我們相信,每一個情緒背後是有故事的。說出這段故事,讓我們內心的感受得到宣洩,才能找到緩解、解決這些情緒的辦法。

我們會陪伴著來訪者去講述過去的故事,去傾聽來訪者的感受,去感受來訪者的情緒。因為這件事非常痛苦,所以有人能夠一同來承受,是一件非常好的,也非常有幫助的行為。(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他們正在痛苦中掙扎,請陪伴他們,他們非常需要陪伴!)

2、忍受,即便很難,也是必需

在來訪者的情緒穩定後,我們才會去支持來訪者一點點的、慢慢的去忍受這樣的過程。

為什麼說是忍受呢?因為“失去”某個人,是長久且深刻的,這是事實,所以要承認和接受,必須忍受隨著而來的想念、回憶、情感等等。忍受的同時,我們開始關注當下。去看現在擁有的一切,去珍惜現在的東西,而不是沉淪於痛苦當中。這也正是為什麼要“忍受”。忍受痛苦,是為了接納事實,同時也是把握現在。

3、從事實中得到成長,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但我們將情緒宣洩,能夠忍受事實,我們就需要從中得到成長,為了更好的生活!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雖然這麼引用並不貼切,但是我們確實需要從這件事中學習到一些東西,去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去認識自己的內心,去成長自己。死者已逝,生者如斯。我們從“死亡”中學到的東西,成長的東西,會成為我們創造更美好生活的動力與力量。到此,希望能夠幫助你知道怎麼做。

死亡”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事情,如果處理好死亡帶來的東西,我們可以接受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從專業的角度,去面對這件困難的事,讓我們能更好的生活下去。如果你有這方面的需要,可以隨時來找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