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人際交往的四條黃金定律

國著名成人教育家戴爾.卡耐基

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

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際關係、處世技巧。

這說明人際交往在我們生活中是多麼的重要,那麼怎樣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呢?


人際交往的四條黃金定律

01

第一印象很重要


林肯的顧問曾向林肯推薦了一位內閣候選人。

林肯看了那人後一口拒絕,理由是他不喜歡那人的臉,那人給他的第一印象不好。

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影響甚至決定著今後雙方的交往關係,在社會知覺中起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

所以說在人際交往中,給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非常的重要。

人際交往的四條黃金定律

02

接納和讚美很重要


話說卡耐基小時候非常調皮,九歲的時候,父親娶了繼母。

他父親對繼母說:“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實在令我頭痛,說不定明天早晨他還會拿石頭砸你,或做出什麼壞事呢!”

讓卡內基意外的是,繼母微笑地走到他面前,託著他的頭,注視著他。然後說道:“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只是還沒找到發洩熱忱地方的男孩。”

此話一出,卡內基的眼淚不聽使喚地往下掉。

繼母的肯定和讚美,讓他和繼母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使他堅定了信心,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讚美。

美國學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曾提出一條在人際交往中成為受歡迎的人的三個法則:接受對方、重視對方、讚美對方。

就像蔡康永說的,別人罵你一句,你回罵他一句,這叫吵架。別人讚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讚美,這叫社交。

人際交往的四條黃金定律


03

互惠互利很重要


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霍曼斯提出,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

長期以來,人們很忌諱把人際交往和交換聯繫起來,一談交換,就覺得俗,是褻瀆了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感情。

其實,我們在交往中總是在交換著某些東西,或者是物質,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他。

好的感情都是麻煩出來的,就像亦舒所說,你無事求我,我無事求你,彼此好比參商,無論如何拉不到一起,三年見不了一次面。

人與人之間,給予和獲取是極平常的事,互惠互利,是交情的基礎,大家各取所需,才會成為好朋友。

人際交往的四條黃金定律


04

尊重他人很重要

紀曉嵐曾去遊五臺山,走進廟,方丈把他上下一打量,見他衣履整潔,儀態一般,便招呼一聲:“坐。”又叫一聲:“茶。”意思是端杯一般的茶來。

寒暄幾句,知他從是京城來的客人,趕忙站起,面帶笑容,把他領進內廳,招呼說:“請坐。”又吩咐道:“泡茶。”意思是單獨沏一杯茶來。

經過細談,當得知他是紀曉嵐時,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滿臉賠笑,請進禪房,連聲招呼:“請上坐。”又大聲吆喝:“泡好茶。”

隨後他拿出紙和筆,請紀曉嵐留下墨寶,以光禪院。

紀曉嵐提筆,一揮而就,是一副對聯:坐,請坐,請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方丈看了尷尬不已。

尊重,在人際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美德,尊重他人,其實就是尊重自己,只有一個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在人際關係中,獲得別人的友誼。

人際交往的四條黃金定律

05

在人的一生中,我們與形形色色的人交往,幾乎是無時無刻不在和人打交道。

要想獲得好的人際關係,首先要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然後是多肯定對方的價值,在交往的過程中,要互幫互助,尊重對方的人格。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