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保定為何叫“靴城”?動物園外城牆有多少歷史?這些故事不得不說

保定為何叫“靴城”?動物園外城牆有多少歷史?這些故事不得不說

保定,古稱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今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

元十二年(1275年)改順天路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取永保安定之意,寓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當時的轄區與現今行政區範圍已經大體相近。

清康熙八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保定始為直隸省會。雍正二年,改直隸巡撫為直隸總督。

保定為何叫“靴城”?動物園外城牆有多少歷史?這些故事不得不說

整個城周雖似方型,但城西南部向外凸出320餘米,並略呈弧型,往北又呈直線,城周形狀似足靴,故素有“靴子城”之稱,今天我們就來主要介紹一下保定城牆的歷史變遷。

保定為何叫“靴城”?動物園外城牆有多少歷史?這些故事不得不說

保定為何叫“靴城”?動物園外城牆有多少歷史?這些故事不得不說

全城周長計約合6550米,牆高約合11.6米,頂寬約合5米,底寬約合11.6米。我們現在腳下的城牆,是在明建文年間至清弘曆年間修建的,城牆完整的時候,全城周長計約合6550米,牆高約合11.6米,頂寬約合5米,底寬約合11.6米。四周設有角樓,四周城牆的位置分別是東側為長城南大街,北側為東風路,西側為恆祥南大街,南側為天威中路。城牆四面設有城門,東門名“望瀛”、南門名“迎薰”、西門名“瞻嶽”、北門名“拱極”。現在我們坐公交,有一站就叫做大西門,放在明清時期的話咱們坐轎子,黃包車之類的,就要和司機說,我要去瞻嶽門。

保定為何叫“靴城”?動物園外城牆有多少歷史?這些故事不得不說

保定為何叫“靴城”?動物園外城牆有多少歷史?這些故事不得不說

1950年至1955年,城牆陸續拆除,只留有西南城角至小南門一段城牆作為人民公園(今動物園)北邊的天然牆界。所以倖存下來。這段城牆遺址雖然只有545米的斷垣殘壁,但它卻是原汁原味歷史名城的物證,承載著歷史的記憶。

保定為何叫“靴城”?動物園外城牆有多少歷史?這些故事不得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