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誰能給我一個完美的解釋?

楊樹林的森林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初相識,因為那一瞬,互相動心,從此你儂我儂。



相處久了,發現其實有很大的差異,對方也不如初見時的完美了,其實不過是初見時雙方都刻意把美好的一面展示出來罷了。



慢慢的,漸行漸遠,但總有一方會不甘心,當初說好的情深似海,為何海還在,情卻不在,便會揪著對方問,為何變心,可是,當初海誓山盟的那個人,卻會回答,因為雙方不合適,你是好人,而我不配。



是啊,人生若只如初見,只因為初見時都收斂了自己,時間長了都放鬆了,好的壞的,都顯露出來,變心了麼?也許吧,人心本來就容易變的,當初需要的,也許這會就不需要了。


星與星緣


也許這就是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情人之間最後只剩下辜負與被辜負。

與其讓被辜負,倒不如我先辜負別人,讓別人受傷總是好過自己受傷。

她為什麼會這樣子?路明坐在路邊的躺椅一動不動,一直在想張妍剛剛說的話。

十一歲的寒假,他第一次見到張妍,認識她是是因為她的父親在這個院子很出名,發達拋妻再婚劇本從頭演繹了一遍。路明和小夥伴在家門口踢足球,就看見老王領著一個穿紅衣的女孩從旁邊走過,媽媽大聲的說了一句姑娘來過年啊,老張回應了一句,拉著女孩的手就走了。媽媽和隔壁鄰居說,那都是他前面的姑娘,長大了看著越來越像她媽,真漂亮。

十五歲時,又見她,她來讀書。路明去隔壁的學校打籃球,她也在,她打的慘不忍睹,倒是玩的很開心,笑得格外燦爛。就這樣認識了,路明特別喜歡看張妍打籃球,這個女孩唯有打籃球才能活潑生動。

悄無聲息地又過了三年,路明一直陪著張妍打籃球,因為張妍不能上場打比賽。女生之間打籃球看著像打架,有一次張妍因為害怕對方摔倒,在球場上抓住人家的胳膊不放,被球場的女生笑了半天,張妍灰心喪氣的說我再也不上場了。路明聽完笑得樂不開支,拉著張妍的手說,以後我陪你打吧。

路明一直以為倆人就這樣一直簡簡單單的走下去,結婚生子直至終老。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沒有緣由地彥彥對他越發的冷淡和疏離。路明幾次要問,卻始終不敢去問,害怕那兩個字從這個從十一歲起就住進心裡的女孩嘴中說起。

張妍下夜班,路明去接,張妍在前面慢慢走著,路明從背後抱住了張妍,張妍輕輕轉過身去趴在路明的耳邊,輕輕的說道,我們分手吧,我們沒有將來,我怕被辜負,我怕受傷,對不起,這次是我辜負了你。路明說道你連試都不試都斷定我肯定會辜負你,這麼多年,我對你怎麼樣你不知道嗎?你只是往前走了一小步,你怎知我會辜負你?張妍說道,我不想付出太多被傷害,與其這樣不如我先辜負你,總好過你辜負我吧!路明實在是不想再說什麼,輕輕說道,我們不說了了,你先回去吧,太晚了。看著張妍遠去路明心裡越發的難受,只想獨自一人靜靜。


deer1998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誰能給我一個完美的解釋?

這句的出處是,清代納蘭性德的,《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

原句: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的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之間就是容易變心的。一般是一對情侶之間一人先變了心,移情別戀,反而說情人之間本就是容易變心的,而這裡的故人是指情人。

而此詞是模擬女性的口吻寫的,所以從這兩句寫出了主人公深深的自責與悔恨,納蘭不是一個負心漢,這是當時十多歲的少年,還沒有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像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何況是納蘭。

人心是易變的。但為什麼要說故人易變呢?這原本是無法解答的問題,世上難題千萬唯有情感是真方程,時間和空間有時可以創造唯美。

社會本就是個大染缸,人心都充滿了浮躁和慾望,誰能真正的解脫呢?柳下惠今若健在,他還會坐懷不亂嗎?記得有個博客論壇說:他肯定是個絕帥的男人,非也!他不是覺衰,而且還是美男,還正值盛年,可見道德也有被淪喪的苦楚,其實只有他曉得,情!究竟是何物!值得生死相守。





蟹小魚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只因為自己沒好好珍惜,把心上人弄丟了。還怨另一半,你怎麼就變心了呢?

女人一方面希望天下男人讚美她追求她,一方面不知道男人的弱點。

結婚了,就不打扮了,有孩子了,更是破罐子破摔,蓬頭垢面。

氣勢洶洶的說,你說過愛我一輩子的。

有的男人在追女生是表現的熱情似火,百依百順,而在追到以後,卻是變得冷淡,甚至在女生提出要求之後也會拒絕。從而讓女生覺得,答應做他女朋友後,感覺反差好大。

曾經有個女生這樣對我說,她說她先生結婚以前可以為她剝幾十只蝦,結了婚以後連剝她衣服的心情也沒有。雖說是笑話,卻也是很多人的現實。

於是許多人懷念初見的美好。發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感慨。初見就像搬進一座新房子樣樣,都是新的。

可終究是要過日子的。日子久了。不善經營的人就會把房子弄得亂糟糟。感情也一樣。

總有一方會受不了。選擇轉身離開。於是就有了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說好和我過一輩子的,你怎麼就走了呢?

卻不知對方的心,由於你懶得呵護。早己碎成了渣渣。


前波往前


一、出自與原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出處清代納蘭性德的《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二、釋義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唐明皇與楊玉環,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這首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悽婉,屈曲纏綿。“秋風悲畫扇”即是悲嘆自己遭棄的命運,“驪山”之語暗指原來濃情蜜意的時刻,“夜雨霖鈴”寫像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樣的親密愛人也最終腸斷馬嵬坡,“比翼連枝”出自《長恨歌》詩句,寫曾經的愛情誓言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這“閨怨”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閨怨”只是一種假託。故有人認為此篇別有隱情,詞人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與朋友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二句:因為此詞是模擬女性的口吻寫的,所以從這兩句寫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責與悔恨。納蘭不是一個負心漢,不是那麼無情,只是當時十多歲的少年還沒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像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更何況是納蘭。





花朝月兮


問題: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誰能給我一個完美的解釋?


前言

這兩句出自納蘭的《玉樓春》,這個詞牌也叫做《木蘭花》,另有一個題目《 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這首詞從題目能看出,是寫給朋友的作品,而不是寫給情人。

但是,為什麼用一首閨怨詞的方式寫給男性朋友呢?題主所問的這兩句就是答案。

一、處處用典的納蘭詞

一般欣賞這首詞的而時候,會更加註意其他六句的用典。

例如首聯的:何事秋風悲畫扇。出自班婕妤,他被漢成帝打入冷宮以後,以秋扇自詡,作《怨歌行》詩云: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第三聯,第四聯,用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故事,同時又加入了白居易《長恨歌》中關於二人的描述: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二、第3、4句用的什麼典?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這首詞的賞析,一般談不到第3、4句的用典。因為這兩句看上去沒有用典,而且不需要知道用何典故,也不耽誤理解:

你隨隨便便就變心了,可是卻說別人容易變心。

這不就是年輕的情侶之間常見的小矛盾麼? 似乎這兩句在整首詞中最不需要研究,其實不然。

在南北朝時,有一位大詩人名叫謝朓,他寫過一首詩《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詩》

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相逢詠蘼蕪,辭寵悲【團扇】。

花叢亂數蝶,風簾入雙燕。徒使春帶賒,坐惜紅妝變。

平生一顧重,宿昔千金賤。【故人心尚爾,故人心不見】。

讀完這首詩,可以看出納蘭的這首詞《木蘭花》裡有謝朓的影子。首先也寫到了秋扇:

相逢詠蘼蕪,辭寵悲【團扇】。

而且,這首詩的結尾是:

故人心尚爾,故人心不見。

這正是“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兩句詩的出處。

▲謝朓樓

三、納蘭性德為什麼用閨怨寫友情?

納蘭的這首《木蘭花》還有個小題目,《 擬古決絕詞柬友》。

1、古決絕詞

古決絕詞,本來就是閨怨詩,出自漢朝卓文君的《白頭吟》,卓文君寫詩警告準備變心的老公司馬相如: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知道你要“等閒變卻故人心”了,所以我準備和你一刀兩斷。卓文君的威懾看來有點作用,葛洪《西京雜記》載:

“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

2、柬友

男子用女子的口吻作詩填詞,以表達男子朋友之間、君臣之間的離合關係,在古詩詞中很常見。例如屈原《離騷》中香草美人的形象。

又如唐朝張籍拒絕藩鎮拉攏的《節婦吟》: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司馬相如鳳求凰

四、謝朓《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詩》中的故事

看過了上面白頭吟、節婦吟、離騷的故事,就容易理解謝朓的《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詩》了。

這首詩更明顯,題目中就有“怨情詩”三個字了。

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相逢詠蘼蕪,辭寵悲團扇。

前四句中,1、2、4句用了王昭君、陳阿嬌、班婕妤的典故,寫的都是失意的美人。

第3句,相逢詠蘼蕪,出自漢樂府 《上山採蘼蕪》,諷刺丈夫喜新厭舊,過了一段時間,這個丈夫似乎又覺得原來的老婆好。

平生一顧重,宿昔千金賤。故人心尚爾,故人心不見。

原先視為千金貴重的東西,如今也變得不值錢了。故人(我)的心還如當初,但是您(故人)卻看不見了。

王主簿季哲,即主簿王季哲,他是謝朓的舅子 。 在南朝齊永泰元年,王季哲的父親王敬造反失敗,幾個兒子包括王季哲都被殺了。

從謝朓的這首詩可以看出,雖然題目是怨情詩,其實寫的是與王季哲之間的友情。據說王家曾經拉攏過他,但是被謝朓拒絕了,暫時躲過一劫。

不過,謝朓後來還是被冤枉造反而被殺,不知道是不是收到了王季哲一家的影響。

▲謝朓石像

結束語

納蘭德這位朋友是誰,老街不太清楚,從詞中可以感受到,納蘭對於他的感情很深。

作為富家公子,皇帝侍衛,名聲顯赫的詩人,納蘭卻沒有紈絝子弟的驕傲,反而交了不少地位不高的文人朋友。

可能是某一位不願意攀高枝的朋友疏遠了納蘭吧?因此納蘭寫了這首詞給好友,告訴對方,不是我變心了,而是您多想了。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這兩句詩出自納蘭容若《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意思就是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咱們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這首詩用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襯托了自己心情的悲涼與失望。人性的的善變,是與現實生活分不開的,再浪漫的故事,到最後也歸於平靜。現實生活中,離不開柴米油鹽,離不開吃喝拉撒,生活的瑣碎往往磨平了最初的嚮往,畢竟生活不是詩,不是劇本。



鋼鐵流淌的聲音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出自清朝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來趨走炎熱,到了秋天就沒人理睬了,古典詩詞多用扇子的來比喻被冷落的女性。這裡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又將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實當中。納蘭不是一個負心漢,只是當時十多歲的少年還沒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像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更何況是納蘭。七夕的時候,唐楊二人在華清宮裡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猶在,馬嵬坡事變一爆發,楊貴妃就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據說後來唐明皇從四川回長安的路上,在棧道上聽到雨中的鈴聲,又勾起了他對楊貴妃的思戀,就寫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鈴》。這裡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無論是漢成帝與班婕妤,還是明皇與楊妃,再悽美的愛情都抵不過愛情的魔咒——當日的愛情誓言情深意重,卻也免不了最終的背情棄義。納蘭傷的,是愛情的美好又轉短暫;納蘭悲的,是情愛的璀璨又轉淒涼!

人生如果只有初見一場,那該是多美好,還是多遺憾?

全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負心的人反而指責被辜負一方變了心。





一米陽光書籤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誰能給我一個完美的解釋?


沒有誰能給你一個完美的解釋,你只有大概知道原文表達的意思,通過自己的理解,附著上當時代的文字和特色,表達出你內心對這兩句話的真正態度,才算合格。

也就是說:要完美,需求諸內心。

我們解釋的、理解的都是基於我們的學識、我們的際遇、我們的心中所想得來的,而世間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就算是你的愛人,也不見得真的能和你心心相印。所以,除了你自己,沒人能給你完美的解釋。

這兩句詩出自納蘭容若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諫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其實更出名的是前兩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正好前幾天寫了幾千字關於納蘭公子這首詞的賞析,當然重點是前兩句,不過對“故人”二句也作了幾種口氣的解釋,就錄在下面,算是對題主的答覆吧。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等閒,就是平常、隨意的意思。“故人”也可以說是有典,出自《昭明文選》中的《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

相去萬餘里,故人心尚爾。

……

這裡的故人,就是特指丈夫、情人。

這兩句雖然念起來感覺迴環有趣,但是把意思理清楚,其實就是女子對變心男子的詰問。意思很直接、並不含蓄,我們覺得有些繞更多的原因是文言文和“故人”這個意象詞彙的重複出現。

這是一本正經的釋義:

你隨隨便便就改變了曾經對我的深情,卻還說這沒什麼特別的,人的感情本來就是易變的。

還有更生動一點釋義:

你變心就變心了,為什麼還要強詞奪理,說天下人都變心?

反正就這意思,並不複雜,詞繞意不繞。因為納蘭公子說了,這是“擬古決絕詞”,要知道古代的“決絕詞”都是直截了當,並不造作的。

用現代白話語境來說的話,後面這種顯然更適合吵架。

解釋完了,完不完美,負責不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花木蘭令》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這首《花木蘭令》清朝大詞人納蘭性德,以班婕妤與漢成帝的舊事為由頭,寫就了一首千古絕唱。婕妤者漢成帝宮女也。漢成帝愛她的從容素雅,大方得體,他大修宮苑,以錦繡為墊,發誓給班婕妤最美的愛情。然而就是這般令人神往的愛情,也抵不過花心,抵不過朝三暮四。漢成帝畢竟是帝王,佳麗三千哪裡缺這區區一個婕妤,於是二燕入宮,讓漢成帝醉倒在溫柔鄉中。"何事秋風悲畫扇",團扇,夏日用後便扔,低賤之物而已。納蘭有情,他見不得這般負心,故而哀嘆,故而憤懣不平,也為"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而痛惜。婕妤有情帝無情,他見異思遷,她卻不離不棄。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就是負心的人反而指責被辜負一方變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