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後的職場兩極分化,你會在哪一邊?

目前國內很多城市都已經開始正式復工了,這也標誌著疫情對我們普通人正常的工作,影響正在減弱。

疫情後時代,職場員工必定出現兩極分化!最容易出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因為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能成為怎麼樣的人,看你自己在疫情期間的這段表現,就已經能略知一二了。

疫情後的職場兩極分化,你會在哪一邊?

01

自律的人會更加自律

知乎裡面就看到一個熱度很高的問題,說自律帶給你什麼?

我記得讓人印象很深的回答,答主說的是自己的一個朋友,30歲了還在銀行的基層工作,而銀行這幾年受智能存取款機的影響很大,內部已經做過好幾次人員崗位的調整。朋友看在眼裡,很有危機感,思來想去就決定考公務員試試。

銀行的工作並不輕鬆,經常忙到晚上9點多才到家,看書複習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但是眾所周知,公務員的考試異常的激烈,不準備充分等於白考,所以答主的朋友就給自己定了一張時間表,每天雷打不動回家學到零點,早上5點起床繼續複習一個多小時,堅持這個作息堅持了半年多。

答主說那段時間朋友拒絕了所有的聚餐、看電影等等娛樂活動,一門心思全撲在備考上,她覺得朋友很辛苦,但朋友卻很堅定,決心一次就要成功。最終朋友也確實成功上岸,還拿到了筆試第一名的好成績,通過面試達成了自己的目標。

這個故事真的讓人特別有感觸,別羨慕人家做得到你做不到的事,你要是也有這樣的堅持和自律,90%的問題都不會再困擾你。

疫情後的職場兩極分化,你會在哪一邊?

經過疫情期間的考驗,自律的人一定會更自律,他們會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勞逸結合,休閒提升兩不誤。在後疫情時期,他們也會因為自己持續的積累受益,而體會過這種付出取得回報的感覺,也會鼓勵他們更加自律。

反之,鬆散的人會更加鬆散,在空閒的、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的時間裡,沒辦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那麼面對忙碌的工作,能擠出忙裡偷閒的時間,也不會用在提升自己上。

有句話說得很對,也送給大家:“低級的慾望靠放縱,高級的慾望靠自律”。別讓自己有一天會因為不夠自律而後悔。

02

有目標的目標會更清晰

疫情的不可抗力延長了假期,很多人會選擇在這時對自己做一個深度的剖析和規劃,最近向陽生涯接到的諮詢案例,不少都是分析了自己的現狀之後,決定尋求專業職業規劃師幫助的客戶。

疫情下各行業的風雲變幻終於刺激了他們的危機意識,不過比他們覺醒更早的是很早就對職業規劃清晰,並且穩步向目標邁進的那一批人,疫情後,他們的目標感會更強。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開始就有目標,結合疫情和行業的現狀,他們能思考得更遠,也更能關注到外部環境的機遇,幫助他們微調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發展目標,取得更好的發展。他們會將明確目標和執行目標的習慣延續下去,讓目標感更強。

目標感也會增加一個人的學習力,未來的職場其實拼的就是學習力,崗位可能會變動,公司可能會倒閉,但任何時候,只要你的個人能力足夠的突出,就不愁沒有機會。

每個行業或者崗位都有其特定的知識範圍,而且每個知識都可以細分深度學習,目標清晰的人可以專注學習,持續積累,比起那些找不到方向的人,優勢太大了。

疫情後的職場兩極分化,你會在哪一邊?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人活著要有生活的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間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這句話側面說出了很多人迷茫的根本原因,沒有目標,也找不到定位。

有目標的人目標更清晰,沒有目標的人更迷茫,這一定會成為很多職場員工發展的寫照。

03

能抓住機會的人更會找機會

都聽說過“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句話就充分說明了機遇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只要機會對了,一切就自然水到渠成。但是如果你把握不住機會,也有可能會遺憾終生。

有一種觀點,人的一生中有三次重大機會,只要抓住一次,人生就會有質的飛躍。

真正的機會,從來都只青睞於那些時刻做好準備的人。在疫情中,一些行業呈現了巨大的危機,但相對應的,也有一些行業異軍突起,成為了黑馬。

有人只感受到了風險和焦慮,有人已經在想怎麼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更快抓住機會。

比如都說今年的應屆生求職難,但是他們也可能從那些潛在的發展行業中找到自己的機會,在職業生涯的一開始就能借力大的平臺,搭上發展的順風車。

說到底,能抓住機會的都是有準備的人,而會提前做準備的人一定是有職業規劃的人,結合上面兩點,有目標,夠自律,你在專業上的積累一定會從質變到量變,在內生涯的發展中形成頂端優勢,面對機會就能緊緊抓住。

職場是現實的地方,你的價值取決於你的能力能解決多少問題,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是必然的,所以,無論大環境怎麼改變,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才是控制風險的硬道理。

自律、堅定目標、抓住機會,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