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現在的手機能直接連接移動硬盤嗎?

xxinglei


手機連移動硬盤大體分為2種形式:有線、無線。無線藉助WiFi或4G網絡明顯需要設備支持,即專用的移動WiFi硬盤;這裡主要跟大夥聊聊有無有線直連方式。

答案是仍需要OTG轉接線或USB-C HUB類產品。當然,也有USB-C口的固態移動硬盤,同樣需要消耗較多成本。

如果題主問的是“能用”的移動硬盤,六七年前就已經有辦法了——只需一根OTG轉接線+輔助供電。

只要供電到位,OTG轉接線可以滿足將手機MicroUSB(現在是更為通用的Type-C)接口轉為USB-A接口的需求,此時即可連接U盤或移動設備,這個做法早在2012年之後的華為、魅族、小米等手機上都可以實現。這種轉接線,也部分存在於某些旗艦手機標配配件之中。

若只想用手機直接連接是U盤,只需轉接線另一端插U盤;如果是移動硬盤,有可能因為供電不足帶不起來,就要用一個額外自帶供電口的USB HUB,移動硬盤插入HUB上的USB口,HUB自帶電源適配器要接上。當然,用HUB使用OTG時,HUB上也可以同時插接鼠標鍵盤,讓手機觸控操作轉為鍵鼠操作。

這種方法的不便之處,僅在於手機充電口被數據傳輸佔用,手機耗電增加,無法同時給手機續血,因此連接外設如U盤和移動硬盤使用手機時, 需要時刻保證電量充足。

兩年前出現了OTG轉接線與U盤合二為一的產品,即“OTG U盤”,一般這種U盤帶有伸縮式雙接頭,一邊是傳統的USB-A,另一邊是MircoUSB或Type-C,這樣就既可以隨時插入電腦U口,也能順手直接連入手機,非常方便。隨著時間推移,OTG U盤的高容量如128GB版本也便宜許多,比如閃迪Type-C USB3.1雙接口OTG U盤128GB目前基本上可以等到1GB一塊錢。如果你不是需要1TB、2TB的大容量存儲,用這種OTG U盤也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

順便給題主說說其他OTG設備,比如從單純的OTG轉接線升級到直接集成HUB的Type-C擴展塢,也就是USB-C集線器。這種產品更多的使用場景,是為MacBook Pro等設備轉接擴展出USB3.0接口,實現更多設備連接、更快的傳輸速率。而具有Type-C接口的小米、華為等手機也能兼容使用。多USB口也可能在無電腦場景下,通過這根USB-C集線器連接手機,將兩個USB-A設備,如2個U盤裡的數據文件交換整理。

事實上,在2015年後,我購入新手機開始傾向於“一步到位”——手機運存閃存都儘量選擇更大的,避免“存滿”的尷尬。與其搞來許多設備接來接去,不如留足硬件存儲空間,利用“大容量手機存儲+高速網絡+雲端備份/同步”實現更為方便的文件傳輸。各位有相似需求的朋友可以做個參考。


筆點酷玩


能,有帶wifi的移動硬盤盒,可以用手機wifi直接連接硬盤盒,也可以把帶wifi的移動硬盤盒連接無線路由器,也可以用USB線連接帶有USB口的無線路由器,但不好用,




老作123456


頭條有虛假廣告。我通過頭條在深圳買了一個手機電腦兩用移動硬盤,貨到付款,付款後再看,結果是假貨,打電話過去不接,發短信不回,再也找不到商家,提醒大家,對頭條買東西的廣告不可輕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