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做人,别丢了良心;做事,别伤了人心!


做人,别丢了良心;做事,别伤了人心!

人的心要是被伤了,就很难完好如初!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如明镜,照出万象世界。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你用什么心态看世界,世界就会呈现什么。

所以,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是心。做人,别丢了良心,做事,别伤了人心!

一 、做人,别丢了良心

做人,别丢了良心;做事,别伤了人心!

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意思是说,虽然行动上念经,注重修道,但内心却不注重修行,又有何益呢?

一个人的内心,决定了他的品性。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华歆和王朗乘船避难时,有一个人想要跟从他们。华歆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

王朗却说:“船上还算宽裕,一起走吧!”

不久,贼兵追上,王朗就想抛弃这个人。华歆便说道:“我之前就是担心这种局面,所以不愿带他一起。但现在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我们就不能因为事态紧急就抛下他!”

于是,两人还像之前一样,带着这个人。

人活着,良心最重要。丢了良心,毁了人品,无人再信,那就是毁了自己的人生。

良心是什么?良心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黄金,是命运中最幸运的福气。有良心的人,良心助人,人也助之;没良心的人,大祸临头,才会发现,身边空无一人。

人活一辈子,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一个无愧于心。

二、做事,别伤了人心

做人,别丢了良心;做事,别伤了人心!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唐传奇中里有个小故事,写的是唐末有个县官,某次发现抓来的盗贼里,有一人不过是个穷书生,被迫入伙不久。

于是,县官将这个人放了,还送了他一些粮食和衣服。

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年,穷书生竟做上了节度使,而县官却仕途没落,被削职还乡。两人途中偶遇,节度使得知县官遭遇,便想报答恩人。

他的夫人便问他:“你怎么感谢他?给一匹布吗?”

“那怎么够?”

夫人又问:“那十匹够吗?”

节度使说:“不够。”

“那要把你的财产分他一半吗?”

节度使想了想,说:“还是不够。”

夫人问:“那你是要把咱家所有的资财给他吗?”

节度使沉默了。

夫人说:“那你只能把他杀了。”

于是夫妻俩竟真的雇了人去杀县官。

人,一旦没了底线,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做人做事,别伤人心。事难挽回,心难恢复。

老话常说:一次不忠,百次不容。人心也是如此,伤人一次,没人再信。要知道,即使再多的金钱和时间,也换不回一颗真心。

人一辈子,为了钱权,算计到头,算的是自己。不择手段的人,一定留不住真心之人!

三、人要有良心,更要有真心

做人,别丢了良心;做事,别伤了人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可贵,却难保持。

山上一座道观里,有个种菜的道长。收获季节到了,道长发现地里的蔬菜被人偷挖了一些,地也被踩的乱七八糟。

于是,道长在地里挂上了一盏灯。

这晚,来偷菜的人发现挂着的那盏灯,以为有人守夜,便打算改天再来。可接连几日,地里的灯一直亮着,小偷以为道长日夜都守在这里,便不敢再去偷了。

后来,有人上山拜道长时,发现地里亮着的灯,十分不解。

道长却只说了句:“有个朋友夜里来挖菜,点个灯能亮些。”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小偷的耳朵里,小偷十分惭愧,上山来找道长忏悔,最后还拜了道长为师。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得大智慧者,必以真心。人一生命运的好坏,其实都是自己决定了的,老天可以决定你的出生,但决定不了你内心的想法。良心可贵,真心更贵。

人活着,良心保证了你的人品,真心保证了你的圈子。有良心,才能品行端正;有真心,才能友好相处。

王阳阴先生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人要有良心,更要有真心。做人,无愧于天地,也能真诚待友人,便能碰好运、逢贵人,人生一帆风顺。

人,若想被珍惜,便保持自己的真心。真心在,真情才在,真情在,才能被人珍惜。

做人,别丢了良心,因为会失去立世的人品;做事,别伤了人心,因为会失去处世的根本。

无论是良心还是人心,都一定好好珍惜,别丢别伤也别欺骗,因为失去后再也找不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