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二三十年前,女神還是個稀罕的詞,它只出現在王祖賢、林青霞、邱淑貞,朱茵等少數女性的身上。如果你是一名女性,在大街上遇到一名男性以“女神”來呼你,那麼他的目的只有一個:泡你。

太陽底下無新事,只有漂浮在空中的粉紅色荷爾蒙。女神象徵著男人的終極幻想,她們的海報會經常被人掛在家中,於黑暗裡接受一雙雙粗糙大手的撫摸。當海報被摸黃了,女神也差不多老了。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可等到需要換的時候,人們漸漸發覺,“女神”真正的女神越來越少,倒是街頭那種會被“嘿,美女”搭訕的“假女神”越來越多了。

女神的斷代,實際上跟香港電影的衰弱息息相關。紅衣邱淑貞、白衣王祖賢、男裝林青霞,風格不同的美女在電影中留下新鮮的印記,不過當她們老去之後,香港電影也彷彿一下子失去了造血機制。

我們都希望女神是不老的,可“恐美人之遲暮”卻是實打實的存在。當娛樂圈的重心從港臺轉向內地之後,許多女星試圖接過那光鮮的桂冠,可沒有多少人會覺得,那些“上古美人”是可以被比肩與替代的。

不過在許多80與90後的心中,有一個人大概是能夠被稱呼為真女神的,那就是劉亦菲。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金粉世家》裡的白秀珠,《天龍八部》裡的王語嫣,《仙劍奇俠傳》裡的趙靈兒,《神鵰俠侶》裡的小龍女。在我們紅紅火火迎來千禧年的大變革時,劉亦菲成了電視裡的常客。

她在當時與多紅?

據統計,那幾年她的百度貼吧發帖數量能夠按百萬計算,粉絲自發創辦的BBS仙居有二十多萬的註冊人數,她19歲生日的時候還引來黑客聯盟黑掉了仙居主頁送上特別的祝福,甚至簽約索尼後第一次發的唱片都能賣五六十萬張。要知道,那是港臺音樂獨霸中國的時代。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這些數據放到現在現在數據膨脹的時代自然不算稀奇。但十幾年前的互聯網用戶大概只有現在的兩三成,二十歲上下的劉亦菲就在那時候成為了全民神仙姐姐。

對,她劇的角色總是帶著一股仙氣。按真實歷史中長春真人丘處機《無俗念》的話來說就是:“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

但還是老話說的好,樹大更招風,登高易跌重。

混亂的互聯網時代,那些想要後來居上的人紛紛瞄準了劉亦菲,試圖將她從雲端之上給拉下來。於是,出了子虛烏有的“乾爹門”,有些人拿她的護照大做文章,更有宋祖德之流拿著三流網文也不敢用的荒唐設定指責劉亦菲為變性人。

變性當然是不存在的,但別有用心者的變態卻是顯而易見的。而當資本紛紛瞄準娛樂圈的名利場時,劉亦菲又因為對未來考量的拒絕了一些實力強大公司的邀約。

“行,不聽話是吧?那封殺你。”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轉眼之間,千禧年的第一個十年就要過了。這期間,女神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視線,或者說但凡有些姿色的人都會欣欣然接受這個詞。而明星們也紛紛發現了互聯網的力量,將大把的預算投向了微博等地方試圖去搶佔輿論高地。

但劉亦菲卻有些半隱退的狀態。她不再接電視劇,偶爾拍些電影,幾乎不上綜藝,採訪也沒多少。她的名字出現的最多的地方是其他女明星的通稿裡,“豔壓劉亦菲”成為了一時標配。

只不過,流水的女神,鐵打的劉亦菲,一年又一年過去,有的人女星因整容而臉崩了,有的人設碎了一地。倒是劉亦菲不爭不搶,也依然能穩居娛樂圈的一線。

舉個例子,有人曾質疑過劉亦菲的帶貨能力,大意是頂級女星都有比李佳琦過之而無不及的帶貨能力,但劉亦菲與某屢上熱搜的女星相比要差上幾個檔次。

不過打臉的是,劉亦菲的雜誌能夠迅速的被秒光;她代言的天梭微博下都是曬單的回覆;中國黃金在她身上出現後也成為了粉絲的不二之選。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故而有人戲稱:劉亦菲代言的天梭、中國黃金等當然是沒辦法與辣條、面膜比銷量的。

有時候,不怕人比人,就怕貨比貨。

某種程度上來說,劉亦菲算是國內娛樂圈一個頗為奇葩的存在。自帶難以衰退的熱度,微博更新頻率有時候會讓人以為她忘記了密碼,偶爾出現一次又總能引發一波又一波的熱議。

如果不看年紀,倒像是一個久居世外的江湖高手,平日裡少言寡語,但一出手就讓人不可逼視。

若非要論一個緣由,大概是她這種類型的人在娛樂圈中算是獨此一份,別無分號了。顏值能耐得住風吹雨打,人品經得住放大鏡審視。在別人咋咋呼呼在熱搜上呼風喚雨時,她反而帶來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劉亦菲大概也知道,再美的女神都是會老的,但是作品卻是永遠存在的。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當然,劉亦菲的電影之路也沒那麼順暢,《功夫之王》反響平平,《戀愛通告》未起波瀾,《四大名捕》口碑崩塌,《露水紅顏》等愛情片也沒什麼力度。

有人開始認為她是“毀片不倦”,將她與近些年的尼古拉斯凱奇相提並論。也有人認為她是個特型演員,也就是說演仙女類的角色能夠石破驚天,讓人遐想萬分,但其他角色就沒有什麼力量能夠撐起來了。

這話也倒是讓人難以反駁,畢竟劉亦菲的高光點的確是曾經一系列充滿仙氣的電視劇。在電影的道路上,她也沒像楊紫瓊、鞏俐、章子怡一般於國內外都有很好的表現與成績。

但誰也沒想到,《花木蘭》砸到了她頭上。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迪士尼的金字招牌,覆蓋全球的體量,《花木蘭》讓劉亦菲的知名度倍漲,甚至有些十幾年前的感覺。要知道,《花木蘭》可遠非《功夫之王》能比的。

劉亦菲能得到花木蘭這個角色,依靠的不是她的名氣,也不全是她的顏值,更是她的態度與那紮實的打戲基本功。

導演妮基·卡羅說過選劉亦菲的原因:“這個角色的演員我們找了一年。直到你來這裡試鏡的時候,我就感覺是你了。你遠道而來,忍受著時差,但依然表現得很好。”

當然,這句話客套的成分居多,不過妮基·卡羅還補充了一句:“不管誰來演木蘭,都不能是一個脆弱嬌柔的人。她必須以男人的身份出現在男人的軍隊中,她們都叫苦連天的。但是劉亦菲從來沒有抱怨過,從來沒有說過‘我不行了’。”

在拍《神鵰俠侶》時,劉亦菲就因為長時間被瀑布衝擊導致頸椎受傷,且這個傷至今仍困擾著她。論敬業程度,劉亦菲自然非那些依靠著摳圖就能賺錢的女明星能比的。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看過《神鵰俠侶》與《功夫之王》的人也多少知道劉亦菲是有很紮實的武術功底的。也就是說,容貌、語言、態度、演技、武術,能符合這些條件的,在偌大的娛樂圈寥寥無幾。畢竟迪士尼可不會讓一個女主角依靠著摳圖與後期完成重要的打鬥戲份。

從十幾歲開始,劉亦菲成了大眾心中的神仙姐姐。在港臺美人紛紛卸下妝容,投身於小家時,是劉亦菲撐起了許多人對女神美好的嚮往。據說金庸先生亦曾感嘆過劉亦菲的美貌氣質,對她說:“是劉小姐讓讀者明白我沒有對他們撒謊。”

她飾演過王語嫣與小龍女這兩個金庸筆下的絕美角色。而當時間將她從小女孩變成一個成熟的女性時,她也開始試圖走出曾經這種既定的形象,她飾演過妖女、都市裡的失意女性、滿腔仇恨的復仇者。但其實花木蘭才是她另一個重要的轉變角色。

這就有點像小龍女到霍青桐的轉變。古典的人間煙火出現了。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就在不久前,好萊塢娛樂雜誌特邀奧卡菲娜對劉亦菲做了採訪。奧卡菲娜問劉亦菲,“拍《花木蘭》與之前拍其他電影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劉亦菲的回答是:“這對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我很想了解她的世界,不僅是想扮演她,更想成為她。”

奧卡菲娜接著問:“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劉亦菲說道:“木蘭所做的一切都是以愛出發,她對父親的愛,以及她對真正自我的追尋。揣摩這些就像是我的功課,它激勵我在精神上和身體上都做好準備。我做了大量的健身運動,進行了搏擊和馬術的訓練。但《花木蘭》的核心其實是品質和精神。她是一個非常著名的角色,但同時我也想做自己,這一切都需要權衡和選擇。做自己永遠是一件很勇敢的事。”

做自己永遠是一件很勇敢的事。這句話在滿是謊言的娛樂圈頗有些自我裝飾的色彩,但劉亦菲的過去與現在卻實實在在的貫徹著這樣的信條。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別人都叫你神仙姐姐,但你終成了花木蘭

新品頭條,網羅全球新品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