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仍是那一灣海水,碧波盪漾幾千年,改變的只是曾經屹立於它周邊的風景,從灘塗、山林、原野到如今的高樓林立,那滄海桑田的變幻,是故事道不盡的源泉。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約6000年前芝罘島連陸洲形成,從此有了芝罘灣,以此為契機,後來自煙臺山西側向南,分段稱為北太平灣、南太平灣,再向西以西南河入海口為界,分段稱為東太平灣、西太平灣;後來以太平灣畔為起點有了奇山守禦千戶所,並由此形成了煙臺城的雛形;再後來以太平灣碼頭為源頭,有了煙臺百年開埠歷史和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煙臺近代經濟發展史——洋貨侵入、外商林立、民族覺醒……退回100多年前,這裡舢板穿梭如織,扎鞭子的碼頭工人云集,只是大把的銀元卻進了洋人的口袋,現在灣南的紅利市場、北大街光棍巷子曾經聚集了一大批“出盡牛馬力 難養家老小”的碼頭工人,而灣北的煙臺山下、朝陽街上卻是洋人們鶯歌燕舞、Party、Cheers的天堂之地。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煙臺港史》中有詳細的記載。在明代,太平灣裡已是“風微日暮帆檣集”。到了清朝中葉,這裡更是艨艟輻輳、商賈雲集、漁歌互答、海鳥飛翔,呈現出一派繁華的景象。1861年8月,煙臺港對外開放之初,只是一個自然港灣,既沒有碼頭,也沒有導航設施,從煙臺山向西、北是以沙灘為主的自然海岸。最初幾年,港口的貿易活動基本上在煙臺山西側及大廟(天后宮)海灘周圍進行,貨物裝卸異常辛苦。以大船進港卸貨為例,船舶進港後停泊在煙臺山西側水域,大船上的貨物卸到舢板上,再由舢板擺渡到岸邊,裝卸工人涉水將貨物扛到岸上。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清同治元年(1862年),煙臺成為山東第一個開埠的通商口岸,東海關稅務司漢南1863年到任後,看到煙臺港的這種原始的港口狀況,不能滿足對外開放的需要,提出要修建碼頭等設施。1865年總稅務司赫德(英國人)根據東海關的呈報,與清廷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議定,允准在煙臺山西側建造海關公署和海關碼頭,次年耗銀一萬二千五百兩八錢八分的海關公署和海關碼頭建成,所建碼頭被稱之為海關碼頭(又稱太平灣碼頭),這是煙臺有史以來第一座公用碼頭。海關碼頭全長257米,西段寬約33.5米,主體為長方形石條壘砌而成,為東西走向突堤式,建有固定吊杆配套裝卸貨物,後來相繼建有緝私亭、驗貨房、倉庫等,碼頭內是太平灣,老煙臺人也有稱其為“卡皮萊海灣”。同年,煙臺港第一座燈塔在崆峒島落成,最初採用反射定光燈,燭光約1000支,在20裡外便能清楚看見,1905年,煙臺山燈塔建成後,該燈塔改名為“崆峒島燈塔”。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太平灣碼頭落成後,煙臺港口裝卸中心由天后宮移向海關碼頭。由於碼頭北沿水位較深,船舶可直接泊靠岸壁進行裝卸,併為旅客登岸提供了方便。從此,太平灣這個古老的港口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千帆湧動,巨輪進出,煙臺從一個戍堡漁村崛起為中國北方重要的商貿口岸。

隨著港口貿易的興旺,太平灣附近發生了巨大變化,周圍的朝陽街、煙臺山、海岸路一帶開始變得樓房林立、商家連門,並與老煙臺的奇山所城、天后宮這兩個原有的居民區相連,形成一個新的城區。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1921年,橫貫港口的防波堤壩歷時6年終告竣工,為過往船隻提供了一個在一年四季和任何天氣條件下都絕對安全的停泊處,從此煙臺港正式成型,並跨入了近代港口的行列。解放後,隨著現在的煙臺港尤其是西港池的建設完善,太平灣碼頭由此告別了往日的繁華,退出了歷史的舞臺。2004年10月底,太平灣陸島交通碼頭改造工程順利竣工,古老的太平灣碼頭再一次煥然一新,承擔起煙臺市區與崆峒島之間的陸島交通運輸、旅遊船舶靠泊任務,成為集旅遊、休閒於一體的碼頭。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遠處的高樓和塔吊像衛士般佇立在身旁,紅旗在藍天下招展,海鷗在旗杆上方盤旋,風和日麗的清晨,漫步在碧海藍天的太平灣畔,早已看不出它的年齡和過往……如今,隨著煙臺市委、市政府芝罘仙境、海上世界等市區城建重點項目的規劃建設,太平灣將以嶄新的城市功能展現在世人面前。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遊艇產業作為新興旅遊行業正在蓬勃發展,並越來越受到沿海城市的重視,遊艇經濟元素逐步滲入到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中去,煙臺大力推進遊艇產業,將其打造成城市旅遊業的支柱產業。”今年煙臺“兩會”上,有市政協委員提出關於煙臺太平灣遊艇碼頭二期工程的規劃設計的提案,近日,提案督辦單位煙臺市規劃局就此進行了答覆。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2013年,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了《煙臺山-朝陽街歷史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朝陽街區片規劃以保護和展示煙臺開埠歷史文化為主題,形成集旅遊觀光、購物、休閒娛樂、居住度假為一體的旅遊休閒度假中心。太平灣周邊區域為朝陽街改造規劃設計重點區片,依據規劃在煙臺山西側、太平灣南側以及北方造船廠舊址以北規劃有港口碼頭用地,用於佈置遊艇碼頭。同時,結合太平灣廣場及東海關廣場建設及朝陽街周邊老建築保護工作,打造旅遊、娛樂及展示中心。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為進一步推動海岸帶及遊艇碼頭的建設,2017年,煙臺市規劃局組織編制了《芝罘灣周邊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將一、二突堤區片納入此次規劃範圍內,以法定規劃的形式對相關碼頭用地進行明確。一、二突堤及周邊區域規劃定位為濱海旅遊、商業服務、會展度假、郵輪遊艇、綜合交通、高檔居住等功能集群。在該區片規劃中將遊艇碼頭作為影響因子進行評價,在碼頭岸邊用地結構中對遊艇碼頭餐飲、娛樂住宿、商務、遊艇停泊、維修保養、補給、駕駛訓練等功能進行了綜合考慮,為建設高標準的遊艇碼頭提供有利條件。隨著規劃的逐步實施,太平灣碼頭及一、二突堤周邊的配套服務設施將逐步完善,遊艇碼頭將成為煙臺新的旅遊名片。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今天的太平灣碼頭

煙臺太平灣遊艇碼頭大門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碼頭廣場船錨標誌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正在裝修的煙臺1861遊艇碼頭俱樂部會所

太平灣碼頭是1861年對外開埠的老碼頭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遊艇碼頭設33個泊位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雙體帆船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小型遊艇、摩托艇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小型豪華遊艇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中型豪華遊艇,可乘坐10餘人。

煙臺芝罘仙境丨太平灣畔,一灣而立,話盡城市滄桑

遊輪。大的可乘坐90餘人,小的可乘坐30餘人。

來源:閃電新聞、煙臺文旅發佈、隨手拍煙臺、怪人友1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