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廣西人大代表、南寧市馬山縣縣長張自英:馬山縣利用生態優勢 深化優化“體育+”扶貧模式

廣西人大代表、南寧市馬山縣縣長張自英:馬山縣利用生態優勢 深化優化“體育+”扶貧模式

廣西人大代表、馬山縣縣長張自英接受採訪 攝影 馬曉寧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穆德爽):“馬山縣將利用生態優勢,把懸崖峭壁變成巖壁‘芭蕾’的聖地,用高起點的體育項目引爆‘體育+文旅+扶貧+縣域發展’的馬山模式,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促進縣域經濟發展。”1月16日,廣西人大代表、馬山縣縣長張自英接受了國際在線廣西頻道的專訪,介紹了南寧市馬山縣的“體育+”扶貧模式。

  馬山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廣西深度貧困縣,也是滇桂黔石漠化治理重點片區縣。現如今,曾經阻礙馬山發展的攔路石,卻是戶外攀巖愛好者的“香餑餑”。馬山的懸崖峭壁已經成為了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的絕佳比賽場所、山地戶外活動的熱土。

  

廣西人大代表、南寧市馬山縣縣長張自英:馬山縣利用生態優勢 深化優化“體育+”扶貧模式

廣西人大代表、馬山縣縣長張自英(右)接受採訪 攝影 馬曉寧

  

  張自英介紹說,2016 年以來,馬山縣已連續成功承辦四屆中國—東盟山地馬拉松賽、三屆中國—東盟山地戶外體育旅遊大會·攀巖比賽、三屆“環廣西”(馬山賽段)公路自行車賽等國際重大賽事活動;中國首個攀巖特色體育小鎮完成一期建設,開闢了553條攀巖線路、建成了20所攀巖學校,馬山成為首個“全國攀巖進校園推廣示範縣”,被中國登山協會評為“2019年度推薦攀巖目的地”。“弄拉風景區賽段被中國登山協會授予‘中國山馬最美賽道’稱號,也是備受國際自行車聯合會讚譽的‘皇后賽道’,是馬山又一張靚麗的名片。”張自英說。

  

廣西人大代表、南寧市馬山縣縣長張自英:馬山縣利用生態優勢 深化優化“體育+”扶貧模式

遊客在體驗馬山縣的攀巖活動 供圖 馬山縣宣傳部

  

  據悉,一系列大型體育賽事活動,為馬山提升了名氣、聚集了人氣,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攀巖愛好者、遊客慕名到馬山來攀巖、旅遊,體驗 “飛簷走壁”。馬山縣年接待遊客人數從2015年的188萬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603萬人次,年均增長超過50%;近150處鄉村旅遊點和一批特色民宿迅速興起,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賽事沿線的羊山村、喬老村、安善村在2018年全部實現整村脫貧,喬老村還因此榮獲“中國十佳小康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等稱號。

  目前,馬山縣的貧困發生率已經降至0.84%,有望實現整縣脫貧摘帽,體育旅遊所帶動的脫貧人數超過20%。在“扶貧公益在奔跑”、扶貧公益晚會等系列配套活動中,馬山縣募集到超過1億元愛心款物投入脫貧攻堅一線。馬山縣還獲評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2017年度廣西科學發展進步縣”“廣西特色旅遊名縣”。

  張自英說,當前馬山縣正按照上級大力發展文旅和大健康產業的總體部署,結合馬山實際,圍繞打造“中國生態康養旅居地”“中國特色美食旅遊目的地”“中國南方戶外山地運動天堂”等旅遊品牌,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全域旅遊促進全面發展,為推動強首府戰略終端見效貢獻更多“馬山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