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想問一下,就今年的這個情況,旅遊業還有翻身的機會麼?

古今文明之光


疫情過後,旅遊業逐步回暖復甦,這是毋庸置疑的。

疫情之下,旅遊業全面受創,經濟損失無法計量,而且這一不可抗力的衝擊之大、之廣、之深,遠超2003年的非典,重創之傷短期內難以痊癒。

春節黃金週的旅遊收入會佔到全年旅遊收入的10%左右,這場疫情,恰逢春節旅遊黃金週。這次疫情采取的是阻斷式防禦,封城、封路、封村等全面阻隔新冠肺炎疫情傳播,使得旅遊業的旅遊客流完全斷流,行業徹底停頓,旅遊經濟業績呈現斷崖式墜谷。春節“黃金週”,涉旅行業基本“顆粒無收”。由於抗擊疫情時間過長,旅遊業務無法展開,旅遊業績無法體現,使其資金流可能出現“斷鏈”、旅遊從業人員被迫“失業”、旅遊景區景點、酒店等運行維護成本無法回收,一些微小企業已因此而破產關門。

歷史告訴我們,旅遊業向來都是與戰爭、疫情、天災、經濟風波、恐怖活動等危機事件相伴隨,每次危機之後,旅遊業總體總會呈較快增長態勢,都會迎來旅遊行業的大爆發,這次也不會例外,疫情過後,人們外出的需求會加大,國內外的旅遊熱度都會上漲。共同經歷了難忘的困難之後,人們在安排出遊時可能會加大家庭遊、親子游,以及具有新奇體驗的玩樂項目的比例。尤其是年輕群體,對於種草已久的各類目的地和玩法,會尋找“即時滿足”的渠道。這一點可以對標2003年的SARS。2003年SARS結束後的第一個月,旅遊行業就迎來了“報復性”的反彈,當年7月、8月各大旅遊機構的業務量就井噴式的增加,甚至超過了SARS爆發之前的水平。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旅遊需求消費是人們滿足美好生活的剛性需求,旅遊的需求只是暫時受抑,暫時停頓,疫後消費勢必會釋放,反彈消費必然出現。此次疫情對全國旅遊業造成了嚴重打擊,但是中國旅遊市場規模和消費需求都沒有改變,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錢包鼓起來了,大家富裕的同時,也會帶來了旅遊行業的火爆。

疫情是危機也是機遇,疫情徹底過後,相信整個旅遊行業會迎來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