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昌河武直-10(英文:CAIC Z-10,中方代號:霹靂火 Fiery Thunderbolt,亦有直接稱之為直-10的叫法)是由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CHRDI,又稱602所)進行研發,並由哈爾濱飛機公司負責設計規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一代專業武裝直升機。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種專業武裝直升機和亞洲各國第一種自研專業武裝直升機。結束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長期依賴法國海豚直升機的改型兼當武裝直升機的歷史,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的航空突擊與反裝甲能力。

武直-10兩側武器短翼可掛載反坦克導彈以及空對空導彈,並配備一座旋轉機炮塔。採用串列雙座設計,在設計上符合西方專業武裝直升機的主要特徵。2012年11月12日,直-10在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首次曝光。2012年11月18日,中國中央電視臺公佈的軍事新聞中,直-10已經正式加入現役,開始列裝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部隊。2016年8月6日,完成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全部列裝。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武直9

新世紀以來中國軍工產業的造艦、裝甲車輛與戰鬥直-9武裝型機發展逐漸欣欣向榮,這幾個方面的新品曝光率高,也較受他人矚目;相形之下,中國的軍用直升機工業便低調得多,現役型號包括80年代由法國超級大黃蜂直升機仿製的直-8運輸直升機、90年代從法國獲得授權生產的直-9通用直升機以及從90年代開始研發、本世紀初實用化的直-11通用直升機,整體而言並不算活躍。中國只有哈爾濱飛機公司與江西昌河飛機公司具備承製直升機的能力;加上經費與政治因素導致外購困難,以及直升機在解放軍中優先級較低,使得長久以來解放軍地面部隊配賦的直升機總數遠不滿足現代化作戰的需求。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武直11

中國對於武直-10的研製歷程較為低調,外媒認為武直-10的初步設計由卡莫設計局完成,隨後轉移給昌河飛機公司的602所主導整個設計開發工作,昌河飛機公司負責最後整合與總裝,哈爾濱飛機公司負責旋翼系統,並有中國內部四十多家廠商參與,是中國九五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 在1998至1999年,昌河公司先以直-8、直-9搭載武直-10預定使用的操控系統、導航與射控系統進行測試,並在2000年左右展開武直-10的試製。約在2000年代初期,中國將武直-10計劃中,原本由哈爾濱飛機公司負責的部分也一併轉交昌河。在2000年代,中國也多次向生產攻擊直升機的歐洲與南非廠商接觸,希望能解決一些武直-10研發過程中的問題。

第一架武直-10原型機在2003年4月完成首次試飛,爾後陸續製造了8架原型機與預量產型,至2006年累積了400小時的飛行時數。值得一提的是,昌河飛機公司在武直-10的研發過程中,十分注重標準化與專利認證,以利於此機型的日後發展、改良與外銷作業,例如其上所有信息交換處理系統及軟件都依照GJV289A標準規範,與西方的武器系統兼容。根據外媒推測,武直-10許多來自西方的設備或技術是通過中國的商用中型直升機(CMH)計劃的名義掩護下,在缺乏軍品輸出許可的情況下由西方國家取得。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武直-10動畫圖

武直-10採用西方典型武裝直升機構型,使用一具五葉片主旋翼,螺旋槳為改良全鉸接旋翼,旋轉方向是異於西方設計的順時針方向,尾旋翼則為類似於AH-64武裝直升機的四葉片設計;武直-10的縱列座艙設計與A129武裝直升機類似,前座為駕駛席,後座為武器操作員,兩艙各自獨立,使其遭敵火命中時,不容易同時波及兩個座艙;據推測,武直-10的座艙視野與A-129相當。武直-10機體與兩側武器短翼之間以翼胴融合方式整合,可增加結構強度與升力。在2012年珠海航展中,中國軍方公開宣稱武直-10具有防彈鋼板,正面能承受12.7mm機槍子彈射擊。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武直-10在研發階段曾歷經大幅度的設計修改。早武直-10發動機排煙口期原型機照片的機體側面顯示簡單的平直造型;然而2007年10月公開的原型機地面照片,機體側面則出現了楔型輪廓線,應該是為了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武直-10最早期原型機的發動機噴嘴系向兩側排放,而2007年版原型機的發動機排氣口則改成朝上彎曲,使之能快速跟懸翼下洗流混合,同時避免讓廢氣直接朝側面排放,降低敵方單兵紅外線肩射防空導彈鎖定的機率,此外可能具備降低熱訊號的保護罩。座艙罩頂部後方、主旋翼整流罩之前,設有一個突出的割纜刀,萬一飛行時遇到電纜線,便能將之割斷,避免讓它捲住主旋翼轉軸。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武直-10原型機機首光電儀的配置與美國AH-64類似,分為兩個各自獨立的旋轉塔,機鼻上方為飛行員使用的獨立熱影像夜視裝置,球狀的外型與前述南非蔡斯LEO-II有幾分類似;機鼻中央的旋轉塔體積較大,左右各有一組光電觀測窗,內有紅外線熱影像儀、激光測距儀、電視攝影機等裝備,供炮手瞄準與火控之用。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武直-10的航電配置相當先進,座艙採用先進的玻璃化設計,大量使用液晶平面顯示器,並具備先進飛行、指管通情火控系統,具備整合式的圖形界面功能,導航系統包括GPS/GLONASS數字地圖;此外,也配備了能顯示感測/火控數據並連動機炮/導彈進行瞄準的雙眼頭盔顯示/瞄準系統,與機炮、空對空導彈等武器連線。武直-10的機體表面還有多個突出的天線,應為電子截收預警裝置、大氣探測裝置與敵我識別器等,武器短翼尖端還裝有多管幹擾絲/熱焰彈投射器,公開照片中便有武直-10投擲熱焰彈的照片。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天燕-90

武直-10原型機的照片顯示其加掛了中國在2002年推出的天燕-90(TY-90)直升機專用短程空對空導彈,爭取低空的制空權;“天燕”90空對空導彈擁有一組四片的電力驅動前部控制舵與一組四片的固定式尾部安定翼,彈長1900mm,彈徑90mm,彈重20kg,射程介於500~6000m,射高20~6000m,最大飛行速率2馬赫,能迎頭攻擊速率400m/s的目標或尾追攻擊速率320m/s的目標,採用冷銻化銦紅外線尋標器並內建數字信號處理器,具有全向攻擊、分辨紅外線誘餌以及離軸發射能力。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天燕-90通過飛行員的頭盔瞄準器鎖定目標,能瞄準敵方直升機發動機、旋翼和座艙等特定的脆弱部位,重3.5kg的戰鬥部以激光近發引信引爆,引信具有近發、接觸與自毀等功能,殺傷半徑為5m,單發命中率達80%以上。天燕-90已經率先裝備於直-9系列等中國陸軍武裝直升機上。此外,武直-10也可配備與直-9W共通的武器,包括紅箭-8(HJ-8)線導反坦克導彈、7聯裝火箭彈發射巢(可掛載四座)或32聯裝火箭彈發射巢(可掛載兩座)等,具備反裝甲、密接火力支援、對付各式軟硬目標的能力。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武直10旋轉炮塔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武直10炮塔

武直-10機首旋轉機炮塔位於光電旋轉塔後方,系單管構型,機炮口徑為23mm,採用外來鏈帶驅動,原理類似AH-64的鏈炮,炮座造型與法國的虎式攻擊直升機有些類似,但細節仍有許多不同。外掛武器方面,根據官方發佈的照片,武直-10的武器掛架上掛載四聯裝導彈掛架,導彈型號為紅箭-10(HJ-10),實際性能與制導方式不詳,應與美製AGM-114地獄火反坦克導彈同級。2008年珠海航空展中,中國首度公開為武直-10配套發展的反坦克導彈,型號為AKD-10,採用激光制導,其激光尋標器據說引用自中國由俄羅斯引進的激光制導炮彈,最大射程約5km。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2010年底曝光的量產型武直-10除了發動機以外,還有一些細節與2007年的原型機照片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使用不同的機鼻光電偵測系統,觀瞄/火控儀外罩為圓形,外觀與中航集團供直升機或無人機使用的YY-2/3類似,體積與重量都比較低;而機鼻上部的駕駛員用業視系統的小型光電旋轉塔也有所變更,造型比較類似美國PNVS飛行員夜視系統,體積也比過去原型機的系統更小。2007年版武直-10原型機機尾下方有一個接近三角形的垂直鰭片,而這一批次的量產型武直-10則將這個鰭片的尖端削平。這一批次的生產版武直-10裝備於中國南方的解放軍直升機單位。

另一種構型的生產版武直-10照片在2012年陸曝光,雖然發動機也已經與原型機不同,但機鼻光電追蹤瞄準/駕駛員夜視系統以及機尾下方的三角形垂直鰭片仍與2007年原型機類似。這一批次武直-10裝備於中國北方的解放軍直升機單位。這顯示武直-10在初期小批量生產階段,設計與裝備仍持續修改。量產型武直-10的武裝構型包括攜帶兩個四聯裝紅箭-10反坦克導彈發射器以及兩個七聯裝火箭發射器,或者四個掛架各掛一枚天燕-90空對空導彈。上述兩種構型主流觀點是認為以南北方地域條件不同為了適應而做出的改變,但也有一些觀點認為是生產批次不同導致。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2007年7月12日,一場險些使武直-10研製毀於一旦的罕見特情不期而至。試飛員張志強和張雲磊按計劃進行武直-10極限旋翼載荷測試試飛時,機體突然劇烈抖動,駕駛杆操縱困難,各種報警指示燈全部亮起,從1800米高度迅速下降。憑藉著精湛的技術和過人的膽識,試飛員在短短4分鐘內,駕駛直升機避開多個居民區成功迫降在距機場20公里外的稻田裡。現場檢查發現,直升機尾部蒙皮多處撕裂,尾傳動系統嚴重損壞,油管斷裂,液壓油已漏光。事後專家認定,這次迫降的成功保住了科研成果,挽救了武直-10這個型號,創造了航空科研試飛的奇蹟。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2013年8月21日,廣州軍區的武直-10在海面上進行實彈演練,成功以天燕-90空對空導彈擊落兩架模擬敵方直升機的標靶,這是武直-10首次進行空對空導彈實彈試射,並且完全命中目標。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2014年6月18日,廣州軍區某部組織了一場以直-10火力突擊為主的空地協同奪佔“敵”縱深要點演練,檢驗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數十架直-10全副武裝超低空飛行迅速抵近作戰空域,發射數百枚火箭彈對“敵”一線防空陣地進行火力突擊。通過發射干擾彈,對“敵”防空導彈和防空雷達進行干擾,同時緊急開闢預定機降場。在直-10編隊的火箭掩護下,運輸直升機分別到達多個機降點。機降分隊根據戰場形勢開始著陸降和索降等方式機降,破襲“藍軍”縱深要點。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2014年10月30日中國陸航武裝直升機飛行員中的5名巾幗英雄在演練中精彩亮相。經過嚴格考核,她們正式進入陸航戰鬥序列。這批女飛行員2013年從空軍部隊選調到陸航,平均年齡24歲,均為空軍航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2016年8月6日,直十武裝直升機正式列裝西部戰區陸軍第13集團軍某陸航旅,這標誌著我軍所有陸航作戰部隊全部列裝這款國產先進攻擊型直升機。新型陸軍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目標也在逐步成為現實。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我和阿帕奇不一樣-我的名字叫-武直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