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一語點醒夢中人:心如止水、泰然自若(二) 精闢

一語點醒夢中人:心如止水、泰然自若(二)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一語點醒夢中人:心如止水、泰然自若(二) 精闢

人生就像做飯一樣,火太小了水燒不開,火太大了飯又容易“燒糊”,大小都是問題,關鍵在於火候的把握。這跟我們做工作是一樣的,你不全力以赴的認真工作,工作就很難推進,反之,你用力過猛,又容易把工作搞砸(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而且還會使你變得浮躁與焦慮不安,因此做工作不能快、也不能慢,要遵從事物的自然發展規律,這可能就是所謂的“道”吧。

一、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道”就是路,可以進一步引申為“自然規律”之意,遵照事物的發展規律而行,你的事業人生自然能夠“水到渠成”。

在工作中,我們對工作過程要用心一點,對結果要坦然一點,保持一顆平常心。工作的結果是從工作的過程中產生的,而結果出來後已經成為了既定事實,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我們就積極地去面對它、總結它,但不要糾結與悔恨。現在人最的問題就是過程很隨意,但對結果卻很看重,這就已經違反了事物正常的發展規律。

道就是道,不生不滅。

道可小而無內,即得;道可大而無外,即容;注:道可以很小,而小才能得,所以每一個人做事情不要好高騖遠,應該俯下身來,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即為道;道也可以很大,大到沒有邊際,大到可以容納一切,達到無為、無我的至善境界。

道,即未來之道。過去的人修道的目的就是為了修長生,長生就是未來,即未來之道;

法,即當下之法。當下之法就是應變之法,就是根據環境的變化修得應變之法。

但是道永遠在前,你修的法不能逆道,叛道,而要遵道、敬道、順道、合道,你的人

生才能長長久久、圓圓滿滿,即道法自然。

一語點醒夢中人:心如止水、泰然自若(二)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二、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為人處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礎,能夠做到克己才能實現。但克己不是壓抑自己,因為克己的實質不是源於外在的壓迫,而是源自內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間便無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煉自己的心,修養自己的境界。

當代社會有一現象,就是人們知道的太多,會的太少,即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意思就是人不要過早超越自己心智承受或能力範圍之外的世界,過早知道,反而不利於自己的成長,這種情況正印證了一句話,即無知者無畏的好處。逆生長理論還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成長,都有天然固有的最佳成長速度,往往最佳成長速度比最快成長速度要慢的多,當增長過快時,比如癌症腫瘤,系統自身會自動放慢速度來作補償,它說明為什麼從長期來看,更快可能導致更慢,甚至停止。

也就是說人你該走的路,一定要走,你如果沒有走或走了捷徑,到最後很有可能掉過頭來重新走一邊。

  • 多思不若養志

在工作中,如果你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與策略,不如靜下心來,想想為什麼做這件事,或者自己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解決的動力問題,有些朋友跟我講她掌握了50種減肥的方法,結果也沒有減肥成功,原因何在?因為她只記住了答案,而忘記了問題本身(即為什麼而減肥),所以,很多時候為什麼而減肥,比減肥的方法更重要

與其自己整日冥思苦想,不如起而行,在工作的實踐中去尋找,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多言不若守靜

當代社會很多人巧舌如簧,能言善辯,甚至經常自己跟自己辯解,於是我就給藉口下了一個定義:即藉口就是說服自己並讓自己心安理得接受失敗的理由,就叫做藉口藉口都是客觀存在的,要不然你怎麼能夠自欺欺人那。

“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注:為日常瑣事煩惱時,靜坐為益;懶惰時,讀書為益;對症下藥。

所以,多言不若守靜,靜則能明,明後能定,定者能動,動則能成

  • 多才不若蓄德

關於這句話,我只想講一句話,有才能,本身是件好事,但千萬不要忘記後邊那句話,犯錯誤的人往往都是有能力的人。因為,幾乎所有組織的領導用人的標準是:

德高者居高位,功勞多種得獎勵(注:職位越高的人,對德的要求就會越高,不是能力不重要,而是退而次之;能力很強,但不可靠的人,領導可以用錢賞你,用名來敬你,但是絕對不會把重要的職位與權力交給你)。

一語點醒夢中人:心如止水、泰然自若(二)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精選推薦:引擎蓋影響力:領導人統御全局之道與創新性系統思維 乾貨

精選推薦:富人思維: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

精選推薦:有效的管理決策如何做到穩、狠、準,很實用 精闢

精選推薦:管理高效溝通與自我素質提升(主講:閆明)

精選推薦:卓越領導者用人的三把尖刀:鎮得住、信得過、用得上 精闢

精選推薦:“用人”管理的首要原則:識得人=選對人、用對人=放對位 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