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四小時完成跨血型肝移植手術

一場新冠肺炎的疫情

彷彿將時間按下了暫停鍵

大家都在等待重啟


然而有一群人他們的生命正在以分秒倒計時

暫停對於他們而言

已經等不起了


“病人病情極度危重!昏迷兩日!肝衰竭!呼吸衰竭!肺水腫!消化道出血……隨時有生命危險!”2020年2月29日下午,樹蘭(杭州)醫院急診接到一位由120急救車轉送來的一位台州患者。


據瞭解,該患者今年才47歲,患有乙肝五年,長期服藥,兩個月前因自覺情況良好,自行停藥,結果導致爆發性病毒性肝炎,黃疸飆升至600μmol/L。當地醫院救治,但病情進展迅速兇險。


“迅速啟動多學科會診,擬行肝移植手術!”鄭樹森院士立即組織肝膽胰外科、肝移植ICU、感染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麻醉科等多部門,展開緊急搶救。


經過多學科會診的充分評估以及術前準備,穩定患者病情,六個小時後,患者被送入手術室,接受跨血型肝移植


“這名患者血型為O型,但病情實在太危急,如果不立即手術,很可能因多臟器衰竭而救治無效,因此不得不選擇血型不合肝移植手術。”樹蘭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移植ICU主任莊莉副主任醫師介紹。


雖然術後患者的排異反應以及其他相關併發症風險提高,但隨著相關臨床治療措施的開展與運用,目前樹蘭醫院的治療方案已較為成熟,這也成為挽救患者瀕危生命的選擇之一。

極度危重 | 四小時完成跨血型肝移植手術

搶救病人刻不容緩,但是特殊期間,疫情防控也不容鬆懈。患者曾在外院接受多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術前,樹蘭醫院再次複查核酸檢測以及胸部CT,時刻警惕疫情風險。“即使術後,患者家屬探視,也都要求完成核酸檢測以及胸部CT檢查,探視僅限一人,時間為十分鐘。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保障患者健康安全。


疫情期間的手術,做好院感防控是頭等大事。全院醫護人員在院感科的指導下,進行院感培訓,包括佩戴N95口罩、穿脫防護服等,並落實在臨床工作,保證臨床操作中達到疫情的防護要求及標準。每日對患者及陪同家屬進行體溫檢測……種種措施一一落實,務必為受移植患者做好安全“關卡”。


當天手術由鄭樹森院士親自主刀,經過四個小時左右緊張有序的手術治療,術後病人順利回到肝移植ICU,病房劉相豔醫師徹夜守護患者床邊,觀察病情變化。


極度危重 | 四小時完成跨血型肝移植手術

總膽紅素由最高604μmol/L降至151μmol/L

由於手術搶救及時,患者尚年輕,原本身體素質較好,術後第二天就已清醒,恢復意識,肝功能等各項指標情況逐漸恢復中。


“近期還有一位患者,一個月前感覺人不舒服,自己買藥服下,結果導致肝損。”莊莉介紹,當地醫院考慮是藥物性肝損傷,綜合治療後,肝功能損害仍在進行性加重,最後救護車轉送樹蘭醫院。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全國各大器官移植科陸續減少甚至停止移植手術。但鑑於等待移植的患者病情危急,樹蘭(杭州)醫院採取科學有效的防護措施,在疫情期間繼續開展器官移植手術,從農曆新年初一開始,截止到3月2日24時,樹蘭(杭州)醫院移植團隊共完成23臺肝移植手術,29臺腎移植手術,無醫護人員感染。


我們隔離病毒傳播,但不隔離愛與生命的傳遞,呵護生命健康,我們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