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同學:你好1

頃接來信,這是我在雜誌上公開復信後新收到的第四百封,我常常不安:每一位熱情誠墾的來信者一定都在日夜盼望得到切實中肯的答覆,而我因為工作關係,已經不再可能專心研討鋼筆書法方面的事情,更無法逐一為讀者提供具體的鼓勵和批評。我一直覺得極度的抱歉,特別是對那些坦誠認真的年青教師和在校學生。遇求不應,這本不是我的習慣和本意。但是如果都在《病院》裡一一書信作答,似乎又違背了欄目安排的初衷,既不能解決具體對象的間題,又不能見諒於更大多數的讀者。怎麼辦呢?我為此傷了好多天的腦筋,但一時還想不出兩全其美的良策。躊躇再三,有時也想向編輯部提一點建議,比如,由編部專設一個“醫療隊”,專門負責接受“門診”,如果財力上有困難,是否可以的收一點“掛號費”,但一定做到有問必答,有求必應,這樣開始時大約來必能盡如人意,但畢意多少能解決些間題,以後經驗豐富了,大概可以來越受到讀者歡的,這一次,我只能再借“病院”的寶貴篇幅,就我所見到的常見”“平病”,對候診者強調一下個人的認識,也算再次對來信的讀表示一些承愛難報的愧疚心意吧。

儘管很多”字病”在表現方式上“各有千秋”,但總起來說,仍不外以下幾個方面:

一最主要的,是控制不住寫字的速度;

二為求好看,故作姿態,畫蛇添足;

三、對漢字的基本結構缺乏瞭解,心中無數;

四、對自己應達到什麼程度不夠清楚,或者說,目標不太明確;

五、在學習方法上朝秦暮楚,認識還有模糊。

我想,寫字有毛病而又極想改正的同志,如果能對照以上五條,認準自己的主要同題加以改進,應該是能在短期收到實效的這當中,前兩條是習慣問題,要改掉毛病固然並不容易,但應該明白別人於此常常幫不了忙,一切要靠自己努力,第三條,很多教材都有專論,只要認真學習,想來也有熟悉掌握的可能。第四第五條,雖屬認識問題,但是很多毛病常常生於此。因此,我想再說一說請你和有關同志引起注意。我發現,和不少同志類似,你在寫字的進程中老想跳著跑。你寫給我的信,結字秀密、行筆乾脆,只要在體勢上再規範嚴格一些,就是一筆很漂亮的書體。但是你一寫“作品”,心裡就有一種不太成熟的似是而非的“藝術慾望”要發揮,就常常自作主張,信筆走馬,書法就暴露出不少毛病。這好象剛剛學到了起跑和衝線的要領就急於參加跨欄比賽,中間還缺了好幾個基礎訓練的階段,成績自然是不會理想的。當然,希望能把字寫出點藝術性來,爭取能在比賽中拿個名次,這想法本身無可厚非。我只是可惜:你為什麼不去進一步發揮、深化自已已經長的方面,努力在實用書體上爭取建樹,偏偏跑去搞那些自己不熟悉不瞭解的東西呢?短跑比賽一樣可以拿名次,為什麼一定要去騎欄呢?很多人在寫字進程中犯迷。開始練字,是因為自己寫字不規範,不清楚,耽誤事情,臉面上也不好看。他們學習了郭沫若、葉聖陶等老前輩的教導:“要把字寫得合平規格,比較端正、乾淨容易認”,“一要寫正確,二要寫清楚”,下決心來解決書寫題。

但是寫著寫著,自己的方向就變了,原先的目標並沒有達到,卻因為讀了一些“鋼筆書法”的書,看到不少“奇字怪招”屢屢得獎,他也想“聊寫胸中朧氣”、也希望“筆簡意足,窮奇極怪”。這當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糊塗想法。我們坐在“寫字醫院”裡談優劣,還是以“正確、規範、美觀”為前提的,如果背離了這個出發點而跑到另一個院子裡,那就不是我們要解決的課題了。在上一封信裡,我談到了自己對“藝術”的理解,也說明了對此還沒有真正成熟的看法。現在,我想把寫鋼筆字分成“求方便”和“找麻煩”這樣兩類(見圖示)。

為了工作和交往,我們還是先求方便”,應該“與人方便勝於自我表現”,我想,如果承認這樣的前提,我們的思想就比較容易集中,有了近期的明確目標,事情也就容易成功。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求方便”的字)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找麻順”的字)

按什麼路子循序漸進地學習或改進呢?我認為在方法上也應該有明確的路數。

我們多次強調,必須認定“掌握正確的結字規律是問題的核為了使這個核心更加明白、單純,我建議你要培養把複雜的筆畫簡化成線條的能力。現在我們看見的手寫漢字都是由筆畫組成的。在很多情況下,筆畫本身有多種形態和波折,有些字帖還過分地加強或做作了這些筆畫,從整體上看,字形更加豐富了,美化了,但這些筆畫又容易干擾我們對結構本質的認識。換句話說,在“求方便”的書法中平添了不少“找麻煩”的成份。我們在分析的時候,應該滲濾掉這些“找麻煩”的因素,從本質上認清每個字的形狀、豌密,線條排布的情況和它們的方向、長短。

可惜,我們現在在這方面的研究還很不夠,還未看見多少切實而簡明的理論可供直接應用。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搞得紛繁複雜,這是無須訓練人人都能隨手做成的;但是要把複雜的事物理出簡明清晰的頭緒來,那是需要花費時間而不是唾手可得的。我在鋼筆書法教學中曾經試用過一種以寫得勻稱為目的的“平行等矩法”,即要求每個字中所有類似的橫畫和豎畫都保持合理的平行和等距離,這【圖】11是一種從篆書、隸書特別是細宋文多字印中總結出來的個人心得(在“病院”診斷20例中曾有涉及),但畢竟也還不夠成熟,一時還未敢大加伸張。一一儘管我自己以為此法不失為一種具有歸納提純意味的有出息的思路。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我建議,你和其他有志者也不妨在這方面動動腦筋,這種努力對於從總體上簡化漢字組成規律還是十分有益的。

還有一點,作為書寫教育理論方面的嘗試,我建議初學者不要開始就學習風格很華美、個性太強的字體。這樣說的出發點是極簡單的:個性太強的字會使簡明的結字原則節外生枝,產生認識上的障礙和歧義。比如我們學畫人像,大概一開始還不宜直接寫生,不宜一下手就模仿列賓或門採爾的素描。這樣將使我們無所適從,抓不住關健。我們大概還只有先講點“三停五眼”,搞清面部輪廓和五官的基本分佈的比例、位置,進而再學點解剖,熟悉頭骨和麵部肌肉結構,使自己心裡先有個標準,然後再研究具體對象的特徵,琢磨合適的表現方法,這才可以心中有數地坐下來寫生。寫字也是一樣的道理,首先我們要明確:無論是立形還是治病,必須有個標準的正確的規範做楷模,其次,我們的楷模應該是有價值而又簡明易學的。我們現在有幾百種鋼筆字帖,作者都各顯其能,風格鬥奇爭豔、異彩紛呈。讀者也一定各有偏好,會對某幾種產生特殊的感情。但是,我們在著手學習、分析時,為了便於理解和綜合,還是以比較簡捷、平易者為最好、最適宜。這一點,我覺得很有必要在這裡向你們強調。

以上,我對第四、五條毛病在認識上談了純屬個人的看法。可以肯定,這只是千百條通往成功道路中的一條,決不可以偏概全以一種意志代替所有人的思想。之所以強調這種個人的想法,是因為我感覺到,你和不少來信的讀者比較偏重於寫字技巧方面的得失,而在此之外,在目標和方法上有一個明確清晰的認識,恰12恰要比一般堅持思素練習要重要得多。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另外,寫字的成敗,要受一個人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日常習慣所管著。你打算把字寫到什麼程度;現在為什麼熱衷於練字,想解決什麼問題:怎樣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時間等等,這都和你對人生的打算、對世界和自我的基本認識緊密相關的。因此,對自己的發展道路有執著與清楚的認識,又比對鋼筆書法本身的理解更為重要。想當專業的鋼筆書法家自當別論,如果只是為了想把字寫得更漂亮一些,把書法作為一種工具,拿練字作為工作之餘的休息和調節,想對它的認識過程當作一種“親口嚐嚐梨子的滋味”的實踐,從而培養自已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培養細緻堅韌的工作習慣,我建議你還是以寫好實用鋼筆字為目標,在原有的基礎上,把字寫得更規範、更勻稱、更簡捷,把寫好字看成幹好工作的基本素質來對待。具體說到你的書法,我看只要做到:

(一)規範一例如“心”字不能寫作四點;(二)端正一一你的字不夠直立;(三)注意筆畫間的距離一一相距懸殊不宜過大;(四)大小相似,清楚整潔,就可以稱得上是一篇比較美的鋼筆字了。

要掌握任何一種本領,大概都離不開“精思勤練”四個字。很多求診的書法,雖然來信時都說“苦練多年,不見進步”,但在我看來,恰恰是在練習方面不夠專心,不很刻苦。

信手寫來,又說了不少“空話”,不知能否對你有些幫助。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阿敏說硬筆書法:練字的目的和方法,你真的很明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