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特殊時間,實在沒地方吃飯了,你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

Host朱軍


疫情期間正好趕上是過春節,我從年二十九就開始回老家,到年初二準備趕回來做生意,結果年初一就開始封村不給出去,至今到現在都還在老家,疫情期間我們吃飯都在家吃飯,在農村老家青菜基本上不要買,糧食也是自己在田裡種的也不要買,偶爾要出門去買其它的菜,有時隔幾天出去買一趟葷菜,本身在疫情期間不讓出門,出門也得戴口罩,所以說自己也不想出門,只要在家有飯吃,有菜吃,就安心蹲在家,有時在家看看今日頭條、看看抖音,關心一下肺炎情況進展如何,儘量不出門,不給國家添亂,雖然我們不能到一線去幫忙,但是我們遵守國家安排,不給國家添負擔,吃飯都可以吃簡單一點,只要能吃飽,不得餓肚子就行了,等到疫情過去,能出門了,我們可以好好地補償自己。我們的生命都很可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應該好好珍惜,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沒有健康的身體,幹什麼都不行。我們不經歷這次的疫情,都不知道生命的可貴,身體健康的重要,我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繁榮昌盛,我們的家人能夠平安、健康地生活。


鄉村果實


我基本上是三天逛一次超市,每次去都是大包小包整一堆,去一次超市基本上夠四到五天的口糧,基本上都是一些簡單的食材,速凍水餃,湯圓之類的,買的菜基本上都是隨便炒炒的那種,談不上美味,但解決溫飽沒什麼問題。


哈哈一樂


分享一下我老表在河南信陽的一日三餐桌,老表是一位出租車司機,未婚一個人在信陽打拼,春節期間沒有回家,應為春節是這個行業收入最高的時期,為了早日在這個城市買房紮根,連著三年春節都沒有回過老家陪伴父母過年。為了多拉幾趟活,吃飯都沒有按時過,也沒有時間做過飯,都是趁不忙的時候吃點快餐,今年新冠病毒蔓延到各個城市,河南信陽又是個重疫區,城市交通很快限行了,包括各種營運車輛,弄的我老表措手不及,一個人沒有開過火,更別說備點食材了,隨後通過社區和物業買了點方便麵和麵包火腿腸,和包裝好的熟食,一日三餐只能通過這些東西解決了,已經快半個月沒有吃過青菜了,以前愛吃肉的老表,打電話告訴我現在是多麼懷念豬肉白菜燉粉條啊。哎可憐的弟弟啊,讓他爸媽心疼的在家也沒過好年,天天唸叨疫情早些過去,交通早點恢復,早些把老表接回來。

希望疫情早日控制!



陽光360


我都是在家燒著吃,反正也不上班有時間燒。我們人少,吃飯也很簡單,再加上我們這裡菜也沒怎麼漲價。

早上一般就是熬點粥,放點紅棗、花生什麼的,再配點榨菜就可以了。以前上班的時候也是這麼吃,有時候來不及的情況下就在外面吃包子和豆腐湯。

中午基本上燒兩個菜一個湯就夠了,一葷一素,或者兩個都是素。我本人比較喜歡吃西紅柿雞蛋,所以,也經常燒這道菜。不怎麼運動,每天也不是特別餓,隨便吃吃就解決了。

晚上嘛要稍微豐富一點。因為,我們這裡晚飯屬於正餐,平時都會比較注重晚餐。通常都會多燒幾個菜,具體燒什麼那就看心情了。一般晚上三個菜一個湯,兩個人也足夠了。如果我自己在家的話就是煮點麵條,或者買點速凍水餃吃吃就行了,省時省力一些。

總之,希望疫情早點結束,飯店生意也會好起來,我們也有地方去聚餐、或者下館子了。


江蘇雨哥


很高興分享我的真實生活,原本準備1月24日到廣州南轉動車回老家,結果在乘車途中發現情況不對,在手機上看到各種信息,於時中途下車返回。由於坐了一段動車我們便主動隔離不敢回住處,幸好我的好朋友有多餘的房,我帶著三個孩子和媽媽就住下了。起初準備點外賣結果很多都不送,要麼就死貴,5人一餐得百多元,而且還擔心接觸問題。萬般糾結時,朋友雪中送炭送來了電飯煲,碗筷都有,謝天謝地!當天時逢大年初一,在X寶一小時達採購了方便麵將就湊合了一天,第二天顯示不配送(後來才知道晚上11.30後可下第二天的訂單),我就著急了,自己可以不吃可老人孩子不能餓著。傍晚5.多帶好口罩出去覓食,附近一家小超市營業了可東西並不多,買了一點小米、紅糖、麵條、大米、泡麵拍檔、包菜、白菜、紅殼雞蛋由於剛剛開市很多東西都沒上架加之電飯鍋做菜不方便,一直堅持了六天,另一位本地朋友得知我沒有回家又不敢出門,當晚送來了蔬菜、鹹菜、魚乾、鹹雞、臘腸、臘魚、餅乾以及孩子愛吃的乾果、糖果很多東西,雖然做飯不大方便,但這個年過得十分有意義,感謝我的好朋友們的頂力相處,今天我們己回到住處,目前的形勢依然重要,我們仍然會不到萬不得己決不出門,不添亂!家裡有米有油鹽醬醋茶,關鍵時期能填飽肚子就好!大家各自減少出門,希望一切快快好起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daf0cc0c3f448c3b31d729b4414596c\

穿校服的三寶貝


來,大家都來比慘啦。我先說我。

孩子是1.4號生的,1.7號回的家,這段時間朋友同事都來看孩子,當然也隨點理,一千兩千的,老媽丈母孃也都給了紅包,一人一萬。

直到現在,媳婦沒上班,沒工資,我三個月沒發工資,全靠這點錢撐著了,孩子收的紅包都被我花了,還剩四千,一開始媳婦不讓,說給孩子存起來,我說我先借她的,回頭我還給她[捂臉][捂臉]。


你在紅樓我在西遊001


疫情爆發前,全家已經聚在農村老家了。公公婆婆習慣性的買了兩三千塊各種肉類,凍了一冰箱一冰櫃,部分曬了臘肉,再加上院子裡養的雞鴨肉類完全是沒問題。門口菜地種的各種冬季蔬菜,一大罈子泡菜,夏天曬的各種乾菜,醃的各種醬菜,年前老公買了幾大箱水果,一捆甘蔗,吃的基本沒任何問題。作為外地媳婦嫁到信陽快十年了,這是我第一次沒覺得年貨備的太多。


邁腳前行


疫情期間,說實話不僅因為國家病情擔驚受怕,而且自己家吃飯也成了問題。

好在我家在農村,每年大米白麵是自己家種的,所以主食不缺,過年前,家裡也屯了一些肉,凍白菜,幹豆角,雞蛋等等年貨,所以在食物上還是不缺的。

最主要的是,我和媽媽每天只吃一頓飯,好像養成了這個習慣,每天只吃一頓。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吃的飯,因為一天只吃一頓,所以會很豐盛。圖一是我煮的螺螄粉,圖二是水煮魚,圖三是糖餅。





大楊vlog


我是河南的,領導有為,在疫情來臨期間,領導們迅速出擊,做出了很多硬核的表率!我們小區封了,只出不進,憑出入證出入,每天一個小時外出購物時間,社區也給聯繫了好多配送群,微信下單,給送到小區門口,太不容易了[流淚]



qiuqiu麻麻


分享一下我老表在河南信陽的一日三餐桌,老表是一位出租車司機,未婚一個人在信陽打拼,春節期間沒有回家,應為春節是這個行業收入最高的時期,為了早日在這個城市買房紮根,連著三年春節都沒有回過老家陪伴父母過年。為了多拉幾趟活,吃飯都沒有按時過,也沒有時間做過飯,都是趁不忙的時候吃點快餐,今年新冠病毒蔓延到各個城市,河南信陽又是個重疫區,城市交通很快限行了,包括各種營運車輛,弄的我老表措手不及,一個人沒有開過火,更別說備點食材了,隨後通過社區和物業買了點方便麵和麵包火腿腸,和包裝好的熟食,一日三餐只能通過這些東西解決了,已經快半個月沒有吃過青菜了,以前愛吃肉的老表,打電話告訴我現在是多麼懷念豬肉白菜燉粉條啊。哎可憐的弟弟啊,讓他爸媽心疼的在家也沒過好年,天天唸叨疫情早些過去,交通早點恢復,早些把老表接回來。

希望疫情早日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