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廣東上崗志願者超10萬人

“小甜甜能安然無恙地與家人團聚,自己再苦再累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志願者黃彩雲說,在得知小女孩甜甜(化名)家人先後被感染隔離,需要志願者照顧陪伴後,她第一時間響應,告別自己年僅3歲的女兒。如今,甜甜已順利出院與家人團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黃彩雲只是廣東十萬志願者逆行“鐵軍”的其中之一。截至3月3日,廣東共青團已通過“i志願”等平臺招募儲備志願者12.1萬人,上崗志願者超10萬人,實施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項目達4.9萬個,累計貢獻防疫志願服務時長286萬小時。

廣東上崗志願者超10萬人

超4.5萬名志願者下沉基層

輾轉乘車兩三個小時到崗;徒手幫助卸貨7噸多;為進行9個小時的志願服務來回開車近2個小時……疫情暴發以來,廣東志願者積極響應號召,主動申請深入戰“疫”前線。

據瞭解,以社區(村)疫情防控、交通要道健康檢測及登記為主要內容的志願服務項目佔據了總項目數半數以上,也是參與志願者數量最多的兩類崗位。

“2003年,我曾經抗擊過非典,這次防疫戰爭,我感到使命在召喚,所以我又來了。”堅守在東深路高速路口的志願者張溪說,曾經身為疾控人的她,17年後依然奔赴一線。每20秒,張溪便要完成對一輛小汽車上人員的體溫檢測。

“參戰”的志願者們嚴守“安全第一、組織化、社區化、本地化”的原則,用不變的堅守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在社區(村)防疫一線,全省各級團幹部和超過4.5萬名志願者下沉基層,成為社區三人小組的有效補充。

深夜裡,一則緊急通知在河源市青年黨員突擊隊微信群發出,請求青年黨員抗擊疫情突擊隊員前往社區支援入戶排查志願服務工作,人數40人。短短半個小時,這個志願者隊伍便召集完畢。

氣溫驟降、下著大雨,面對著惡劣的天氣,隔天一大早,40名志願者無一缺席,在領取完口罩、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用具後,奔赴一線排查登記628戶居民,堅守12個關卡協助社區進行體溫檢測。

協助40家抗疫物資企業恢復生產

醫護人員、教師、警察、大學生、司機……他們身份不一,來自各行各業;忙碌的身影,出現在社區(村)疫情防控卡口等戰“疫”一線;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依然奮勇前行。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廣東志願者”。

“想到要到武漢了,我反而很開心。”2月18日晚上,志願者張凱在駕車從廣東前往武漢支援的路上,發了這條朋友圈。春節期間,他和車友每天在東莞接送醫務人員,緊急調撥人員、車輛……

如今,在武漢,張凱和其他民間志願者組成的志願者車隊,如同城市中的“毛細血管”,專門為醫院運送物資。空閒的時候,還會接送有需要的市民。

針對防疫物資生產緊缺的情況,省市縣三級團組織聯動開展“志願者協助生產抗疫物資”項目,一家一家對接抗疫物資生產企業需求。目前,全省共發佈支援企業生產項目187個,招募志願者7357名,協助40家抗疫物資企業恢復生產。

作為公益組織負責人,為應對前期出現的社會物資緊缺的情況,志願者鄭憶蘭積極對接醫用物資生產企業,與時間賽跑,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防護口罩30餘萬個、防護鞋套6000雙……經過半個月的堅守,鄭憶蘭志願者團隊有效協助當地緩解了防護物資緊缺的局面。“疫情面前,我們不僅要堅守一線抗擊疫情,更要傳承好志願精神和傳統美德。”鄭憶蘭說。

“先服務好大家,疫情過後再回老家吧”

我省本次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以青年志願者為主。據統計,隊伍中,黨員、團員的人數超過一半以上。

京港澳高速粵北省際檢疫檢查站是我省防疫任務較重的陸路交通關卡。為了守護好廣東北大門,13名韶關市新豐縣返鄉大學生團員自發組建志願戰疫突擊隊。在粵北站現場,大學生團員協助完成2萬輛入粵車輛的檢查登記工作。

“先服務好大家,疫情過後再回老家吧!”95後青年梁修飛是一名黨建工作者。疫情來襲,他果斷退掉回家過年的機票,參與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

哪裡有需要,梁修飛就會第一時間頂上去。不久前,醫院發熱門診人手不夠,雖然有些擔心,但他還是6點多便起床前往支援,一直工作到晚上11點多,疫情暴發以來,他幾乎從未休息。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青年志願者,服務大家是我的義務和責任。”梁修飛說。

志願者在前方衝鋒陷陣,後方也建起了兜底的“安全網”,團省委聯合社會各方支持給基層志願者的口罩約87萬隻,手套約39萬副。同時,自1月29日起陸續落實志願者保險,已聯動各方提供疫情防控志願者保險12萬餘份,設立100萬元的志願者關愛基金。據瞭解,截至目前,我省無任何註冊志願者感染新冠肺炎。

轉自:廣州日報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